8月21日晚,浙江衛視播出了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這是既今年宣傳以來第一季。當晚浙江衛視的收視率起點相對較低。然而由於《中國好聲音》的播出,浙江衛視的最終收視率終於在晚上10點左右攀升至中國第一位(根據酷雲實時報)。晚上10點以後,浙江衛視的收視率開始連續領先,而兄弟電視臺湖南衛視中的《中餐廳》排名第二,這次《中國好聲音》可以說是獨領風騷。
事實上,對於《中國好聲音》獲得了如此高的收視率也沒什麼可奇怪的了。畢竟觀眾們早已經厭倦了明星上臺對口型,而在《中國好聲音》這個舞臺上,業餘歌手中的強勢一派仍然很受認可,畢竟這個舞臺為觀眾提供了很多高質量的業餘歌手並且還是真唱。因此喜歡聽不同的音色和不同類型音樂的朋友們還是對此充滿了期待。
更重要的是《中國好聲音》播出了很多季了,就跟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一樣,屬於綜藝節目的老人了。《中國好聲音》自播出就自帶了很多的話題和流量,而大家也喜歡去討論去比較每一期的不同和優缺點。
從迄今為止播出的第一期的內容來看,這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口碑又出現了兩極分化。觀眾的聲音也是五花八門。目前,本賽季的好聲音已經收到了豆瓣觀眾的簡短評論,也有很多不好的評論。這些糟糕的評論大多集中在抱怨程序不變的形式上。一些不好的評價甚至對四位老師爭吵過度的表現狀態更不滿意,認為他們應該多點回歸音樂,少點爭吵,自己玩等等。
就我個人而言,目前《中國好聲音》四位導師的問題是讚美的話太多了,但他們沒有提出更有效的音樂上的一些點評。顯然,觀眾只能聽到導師的讚揚,卻聽不到導師的專業批評。因此,觀眾不能提高他們的音樂質量。這可能是觀眾的一大遺憾。導師們太專注於吹噓和搶劫他人,忘記了他們的專業素質。
另一方面,一些導師總是表現出口吃的狀態。當兩位導師李健和李榮浩用語言表達自己時,這種口吃狀態最為明顯。顯然,兩位導師並沒有準備他們自己的臺詞,而是把他們自己生活中的口語內容帶入了節目中。雖然這種口吃的口語有一種真實感,但節目的內容並不流暢。
在這方面,事實上,節目的美學效果已經降低。新導師李宇春收到了觀眾質疑他個人能力的簡短評論。顯然,這種評論是不必要的。自從李宇春首次登臺,他的音樂水平仍然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李宇春在第一個節目中並沒有表現得很好,這並沒有給觀眾一種高級音樂指導的感覺。這個年輕的歌手顯然不擅長口頭表達。
另一方面,一些導師總是表現出口吃的狀態。當兩位導師李健和李榮浩用語言表達自己時,這種口吃狀態最為明顯。顯然,兩位導師並沒有準備他們自己的臺詞,而是把他們自己生活中的口語內容帶入了節目中。
雖然這種口吃的口語有一種真實感,但節目的內容並不流暢。在這方面,事實上,節目的美學效果已經降低。
新導師李宇春收到了觀眾質疑他個人能力的簡短評論。顯然,這種提問是不必要的。自從李宇春首次登臺,他的音樂水平仍然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李宇春在第一個節目中並沒有表現得很好,這並沒有給觀眾一種高級音樂指導的感覺。顯然是因為李宇春還太過年輕不善於語言表達。
當然,觀眾不只是看《中國好聲音》就能看到四位講師。每個人都期待著聽到歌手演唱的歌曲,讓觀眾感到神清氣爽。在第一階段出現在舞臺上的六位歌手中,我個人認為真正了不起的歌手並不多。目前,似乎還沒有能被稱為未來高質量歌手的選手。當然,在舞臺上表演的六位歌手中,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大多都還是有自己的亮點的。
個人感覺,這次一共登臺了六位選手,江西的潘虹可塑性比較高。這個歌手底子很不錯,不過一開始出場唱的歌曲也是比較穩的,中規中矩,無功無過吧。倒是後面和導師互動的時候一首《斑鳩調》真的讓觀眾耳目一新。這種民族音樂很稀缺很有個性,如果發展下去將來應該會很有前途的。
在六位歌手中,個人感覺最差的是舞臺上的最後一位選手穆蘇。這個選手唱的雖然是自己的原創歌曲,但是這原創歌曲也太隨意了吧和口水歌有什麼區別麼?尤其是歌詞,它不僅缺乏文學性,而且過度表達了雞湯的勵志話語。這種歌曲其實很適合一些現場直播喊麥不過這種歌曲未免更適合那種不追求素養隨便聽聽圖個樂的聽眾吧。
總的來說,這次《中國好聲音》中沒有太多令人驚奇的素人歌手。期待下一次能有更好的表現也希望這個綜藝節目會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