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謝謝聆聽」

2020-12-24 騰訊網

譚良田

七年前,在燕園學習時,我選修了一門有關西方思想史的課。選課人並不多,因此蔣老師讓每個人準備一段課件,講述自己閱讀西方思想原著的感想與收穫。有一位男同學,講述的是維科《新科學》。他紮實地閱讀了此書的中文版與英文版,講得頗有條理,引人入境。待到最後,屏幕上亮出「謝謝聆聽」四字。可就是這四個字,如同一顆磕牙的沙子,你正吃著美食,臨了卻又掃了興致,頗不痛快。

此後,在不同場合,我經常碰到「謝謝聆聽」四字,或耳聞,或目擊,如鯁在喉,所以,不吐不快。

或許有人認為,大家都這麼用了也就得了,約定俗成嘛,又何必較真呢?其實,「謝謝聆聽」的背後,是敬辭與謙辭的顛倒,並非小事。習主席說,我們要「文化自信」。《周易》裡說「言有序,言有物」,顛倒敬辭與謙辭,既失其序,又違其物。言說的違物失序,反映的是思維狀況,由此文化上又豈能自信得起來?

敬辭是含尊敬口氣的用語,謙辭是表謙恭的用語。說他人時要有恭敬心,所以有敬辭;說自己時要有謙虛心,所以有謙辭。敬辭尊敬對方的同時放低了自己,謙辭放低自己的同時崇敬了對方。話語落腳點在他人,用敬辭,如令尊、貴庚之類;話語落腳點在自己,用謙辭,如聆聽、拙荊之類。再如送人東西說「請笑納」,言下之意是說「所送之物實在不上檔次,惹您哂笑,您就勉強接受我的饋贈吧」,這是謙辭,只有贈送者可以說。如果受贈者說「好,我就笑納了」,這就是用反了。謙辭反用,並不是敬辭,而是冒犯之辭。

據說學者來新夏贈人新作,說「拙作敬請笑納」,對方竟說「謝謝!我笑納了!」受贈者錯以為「笑納」是喜笑顏開地接受,而使得對方不快。來先生的朋友吳小如先生也有同樣的遭遇。吳先生的父親吳玉如是著名書法家,有人想寫「近代書法史」,向吳小如先生要資料,電話裡稱吳先生的父親一口一個「家父」,吳先生不待此人講完啪地掛了電話。此人卻還不明就裡,又找到歐陽中石說和,歐陽中石了解情況後,委婉地答覆來人說「學問大的人,脾氣一般都大,算了吧」。事後吳小如則說「學問大不敢當,總之不會稱人家的父親為『家父』就是」。

「謝謝聆聽」,其用法就如同稱人父為「家父」以及「我笑納了」一樣,是用反了方向的。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聆者、聽之知微者也。」因此,聆聽,就是指極為仔細地聽。又從其聲符「令」來看,還隱含一層意思,就如同聽令一樣地仔細聽。因此,「聆聽」一詞,只可作謙辭用,不可作敬辭用;只可聽者用於說者,不可說者用於聽者。

而我本人,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敬辭與謙辭,本就隱含了人稱,因此使用時加人稱確是錯的。如「家父」,本就指「我家父親」;「令尊」本就指「您尊貴的父親」;「恩師」本就指於「我」有恩的老師;如果說成「我的家父」「你的令尊」「我的恩師」,就顯得十分怪異。有一回,某學生寫了一段話,其中有「我的家父」,我說「我的」是多餘的,竟惹得他十分不快。當然,他未曾主動來問,這事終究是我「好為人師」了。

今天這篇小文字,恐怕又會招惹「好為人師」之嫌。好在確實有朋友向我問起此事,寫此文字,權當答覆。另外,在聽學生試講時,學生的課件裡就有「謝謝聆聽」四字,那個場合,我本就是來提建議的,便也直截了當和盤託出了。不想那學生挺好問,說,不用聆聽,請問老師,如何措辭算合適?我說,直接說「謝謝各位」便可,顯得大眾化;如在現場則可說「謝謝觀聽」,則是中性用語;如用謙辭則可說「謝謝垂聽」,當然,是否允當,我不敢說,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粉墨登場」與「謝謝聆聽」
    外出開會,辦會單位統一組織觀看歌舞劇團惠民演出,主持人開場的時候聲情並茂的說:「……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演員們粉墨登場
  • 聆聽 | 春天來了,謝謝你!
    早就想說一聲:謝謝你!因為我戴著口罩,怕這深情的三個字表達的不夠清晰;早就想說一聲:謝謝你!因為我宅在家裡,怕這深情的三個字難以傳到千裡萬裡;早就想說一聲:謝謝你!因為我感動的心難以平復,怕這深情的三個字表達的不夠完整徹底;早就想說一聲:謝謝你!因為風朔霜寒,怕這深情的三個字隨風飄去;早就想說一聲:謝謝你!因為我看到你忙碌的身影,怕這深情的三個字分散你的寶貴精力……我期待著春天,我要在春天,謝謝你!
  • 請對孩子說聲謝謝你
    基於這樣的思考,時光街幼兒園開展了特殊的感恩教育活動,引導家長對孩子說聲「謝謝你」,給孩子上一堂不一樣的感恩教育課。活動準備階段,老師們在班級群中拋出話題:當你在孕育孩子的時候,當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當孩子牙牙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的時候,當孩子獲得進步的時候……你的心裡是否充滿欣喜與歡樂?面對孩子,我們是不是常常心存欣慰與感動?我們是否需要向他們表達作為父母的愛與感謝?
  • 「感謝聆聽」英文該怎麼說? 8種用法一次學會
    報告完之後,大家都會說「謝謝聆聽」,但英文該怎麼說才正確呢?從高中、大學、甚至到職場上,都不乏有上臺報告的機會,報告完大家總是會說: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但這個說法正確嗎?是最自然的講法嗎?我們來一探究竟。
  • 謝謝你們 愛我的每個人
    點擊音頻聆聽文/伊夢寒     圖/網絡背景音樂selina/愛我的每個人夢寒寄語:那些愛我的人,或者愛過我的人,謝謝你們,讓我成長了許多,懂得了珍惜。謝謝。我相信每一個聲音 都有屬於它的情緒 沒有聲音的世界是黑白的愛上一個聲音聆聽全世界
  • 聆聽樂器——聆聽不一樣的聲音
    聆聽樂器有限公司坐落於一代偉人孫中山的故鄉——廣東省中山市。作為一家專注樂器研發製造的公司,其旗下產品包括尤克裡裡、卡林巴琴等。聆聽作為一個從設計研發到生產都完全自主的品牌,將其專注、專業的制琴理念融入自己的品牌,出品多種不同風格、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樂器,致力於打造更別致的產品和更動聽的音色,這個初衷,至今不渝、亙古不變。
  • 周潔 || 聆聽花開的聲音
    聆聽花開的聲音周潔生活中,只要有心,仔細聆聽,就會發現愛的聲音。心中若有愛,處處見花開。而花開的聲音,我認為是最美妙的聲音。今年五月初,我跟範姐去銅川參加陝西省傳記文學年會。午間休息時,範姐進進出出給老師們端茶遞水,細緻周到得照顧著大家。
  • 聽我說,謝謝你!
    這首溫情的《聽我說謝謝你》,也送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所有人! 《聽我說謝謝你》歌詞 送給你小心心 送你花一朵 你在我生命中 太多的感動 你是我的天使 一路指引我
  • 聽我說,謝謝你
    聽我說,謝謝你 2021-01-01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董卿朗誦:青春,謝謝你,再見!
    董卿朗誦:青春,謝謝你,再見! 雨果曾經說: 「誰虛度了年華,青春就將褪色」。 只有這樣,當有一天, 我們回首來時路, 和那個站在最絢爛的驕陽下 曾經青春的自己告別的時候, 我們才可能說: 「謝謝你,再見」。
  • 40種方式說「謝謝」
    謝謝你還想著我。11. All my love and thanks to you.對你,我只有愛和感激。12. I thank you most warmly.由衷感謝你。13. Thank you for never letting me down.謝謝你從未令我失望。14.
  • 如何用法語說「謝謝」?
    說到「謝謝」,你可能只想到merci。不過,不同場合、不同語氣的「謝謝」還是會有些不同,一起來看看吧!
  • 周華健上海演唱會2020,聆聽經典聆聽歲月
    我們要聽遍周華健的歌曲,聆聽經典聆聽歲月,更要現場聆聽周華健新專輯!如果說還有人能帶我們穿越平行世界那這個人一定是周華健曾以為那些輕裘長劍烈馬狂歌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周華健一開口就是整個江湖還記得2019春晚華哥表現
  • 「聆聽自貿港的聲音」音樂會在海口舉辦「圖」
    12月19日晚,由海南聆聽合唱團演出的「聆聽自貿港的聲音——海口市美蘭區文化館新年合唱音樂會」在海南大學音樂廳舉辦。「聆聽自貿港的聲音」主題音樂會在海口舉辦。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如何聆聽爵士樂?聽聽資深樂迷怎麼說
    對我來說,聆聽音樂可以淨化心靈,給自己內心以力量,聆聽音樂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而更多也是一種陪伴。就像吉他大師埃裡克克萊普頓說的:「音樂總會找到它的途徑來到我們的身旁,無論是什麼樣的音樂。音樂也比一切來得更長久,它無需別人的恩惠,更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它就像上帝一樣,永遠在場。」您怎麼看「聽爵士樂聽出「優越感」」的說法?
  • 《聽我說謝謝你》英文版
    is in my heartI thank you , for being thereTo bring happiness 歌詞:送給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你是我的天使一路指引我無論歲月變幻愛你唱成歌聽我說謝謝你
  • 聆聽 || 藍調音樂
    」 → 點選「設為星標 ★ 」或者→「置頂關注」謝謝支持啦!真正的和音,是那種穿透靈魂的傾訴,能淨化記憶和五感,這也是為什麼黑人發明了這種音樂方式的原因,他們的聖歌、讚美歌,即使沒有樂器伴奏,也一樣能讓你忘卻所有,駐足聆聽,那種感覺,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有多清明透徹。
  • 我要謝謝你,我的寶貝
    Slowtime | 慢時光
  • 當別人幫助了你,說一句「謝謝你」,比只說「謝謝」來得坦誠很多
    當別人幫助了你,請真誠的說一句「謝謝你」,比只是隨口說句「謝謝」來得坦誠很多。每個人都有不想為人知的東西,當別人給你看照片的時候你只是好好看著就好,最好別亂翻。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如果一個女生能夠在女人堆裡比在男人堆裡還受歡迎,那才是真的厲害!
  • 感謝您的聆聽
    幾乎所有答辯人的表現都十分得體,尤其是他們的普通話說得非常標準而動聽,我下意識地視此種場合為改善自己普通話的好機會。實際上,我受益匪淺,今日的口音已經出現了微妙的好轉。        幾乎每一次答辯會,我都會遇到側漏的霸氣噴薄而來。總會有幾個朝氣蓬勃的博士/副教授在最後一頁PPT出現之時,面對像我這樣童顏鶴髮的拐杖型評委真誠道謝:感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