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真正帶著我們走入情感之旅的電影。導演以電影人的身份,通過自傳式的詩意實驗鏡頭,深入淺出地交待了電影對她的意義……」「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黑人女孩在費城的生活片段」……12月12日下午,第三屆國際中學生短片電影展頒獎典禮在北師大實驗中學舉辦。來自88個國家及地區的1250部短片申報參賽,最終入圍影片角逐的「最佳劇情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及「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16個獎項塵埃落定。
頒獎典禮現場,由實驗中學學生們帶來的一部原創劇目《入戲》開場,特別的劇情創作及光影舞臺效果,一下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目光,也帶大家共同進入電影展的氛圍。據悉,今年電影展得到了眾多影視界及教育界頂級大咖的關注與支持,如有著多年影視及資本市場從業經歷的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曾擔任《繡春刀II修羅戰場》《我不是藥神》等多部影片製片人的壞猴子影業總裁王易冰、盧米埃影業總裁邵徵、著名聲音指導李丹楓等電影業界嘉賓,均到場助陣。
最終,美國中學生格蕾絲·康利短篇作品《Outgrowing My Shoes》,拿下了「最佳視覺設計獎」;澳大利亞中學生喬迪·拉姆斯登·馬裡克的作品《From What You Left Behind》,拿下「最佳攝影獎」;英國盧·阿里的《Sign Me Up》拿下「最佳編劇」;美國中學生艾瑪·凱迪憑藉作品《Everything Bagel》,拿下「最佳女演員」;來自立陶宛的普拉納斯·迪克,拿下「最佳男演員」。
在這一面向全球中學生的電影角逐中,來自北師大實驗中學的作品《過年》,拿下了「最佳原創劇本」。頒獎典禮現場,獲獎人、高二學生項思銘,講述了自己作品的創作靈感,「這篇作品的原型,其實就在我身邊,就是我同學的父母,他們是今年新冠抗疫的逆行者。希望通過作品,向他們致敬」。
據悉,國際中學生短片電影展是由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文化聯合主辦的非盈利性中學生校園文化交流活動。第三屆國際中學生短片電影展共收到來自88個國家及地區的1250部短片申報。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設有學生評審團,頒獎典禮現場也由學生評審對影片進行中英雙語推介。
「中學生電影展是針對中國及世界上所有年齡在13至19歲之間的中學生設立的一個媒介,讓處於少年年齡段的學生得以參加,以中學生的視角,讓他們成為創作者,而非被動消費者,並通過藝術形式來表達他們的想法」,相關負責老師介紹說,「今年入圍的學生作品質量水平都很高,值得大家一同來觀賞」。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作為影展的主辦方之一,實驗中學一直重視影視文化教育,如帶學生們在語文課上學習劇本創作,從經典劇本研讀到改編再到獨立編寫;美術教室、攝影教室、蘋果機房裡學習製圖和剪輯,成為了學生們跟隨老師追光逐影的重要場所……初中的中英文課本劇展演、高中的改編劇和原創劇都已成為傳統,《雷雨》、《茶館》、《暗戀桃花源》等經典劇目排演不斷,以及先鋒劇場《媽媽咪呀》、《夢·惘》、《寶島一村》等試煉,帶學生們在實踐中用鏡頭表達觀點,用畫面記錄時代。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