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娶妻不娶仰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

2020-12-20 瓜落2

不得不說農村俗語對一些事情總結的還是很到位的,對生活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娶妻不娶揚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的意思並不是指頭部的姿勢,而是有其它深層次的含義。那麼這個揚臉、低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前半句「娶妻不娶揚臉婆」裡面的揚臉是指這樣的女人對人對事趾高氣揚,與人說話鼻孔朝天,驕傲又自私,看不起這看不起那的人。這樣的女人平時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別人什麼事都該讓著她,以她為先,同時這種人還愛佔小便宜。這樣的女人如果娶回家,家裡人是很難和她相處的,這樣的人很容易製造家庭矛盾的,也是婆媳不和的根源之一。這樣的女人娶回家豈不痛苦,生活會亂套的。所以這樣的女人最好不要娶。

後半句「嫁人不嫁低頭漢」中的低頭也有男人在講話、走路時愛低頭的意思。但是更深層的意思是指這樣的男人性格內向,作風膽小懦弱、遇事畏畏縮縮。這樣的男人由於不愛說話,交際能力差,做事能力也可能很差(當然也可能有例外的)。這樣的人掙錢的能力、機會也很差,在社會上往往都是底層的存在。所以女人嫁給這樣的人,生活往往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幸福感往往都會不強。雖然這樣的男人往往都是性格平和、溫柔的男人,對老婆應該也都會很好。但是生活也不只是夫妻相敬如賓就行的,沒有足夠的物質保障,受到外人欺負和生活有了壓力時,這樣的男人不能給老婆撐起一片天的男人還是儘量別嫁吧!

總之,這句農村俗語對嫁娶方面的事總結的還是很到位的。對為人父母的人嫁女兒、娶兒媳時的參考價值還是很大的。也不知道我分析的對不對,有不同意見的條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老話直到現在還被廣泛使用,有的還被作為至理名言借鑑使用,當然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慢慢地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逐漸的被淹沒在了長河之中。就如這一句「仰頭老婆低頭漢」,現在已經少有人提起。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下。
  • 嫁漢不嫁紅二盆,娶妻不娶碎碎唇,啥意思?
    誰家有大事小情,奶奶總是熱情幫忙 ,過去,農村女人一般很少識字 ,奶奶很例外 ,她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在我們村,也算個有文化的農村婦女 。小時候,父母忙著在外做工 ,總是把我放在奶奶家裡 。奶奶沒事的時候,就教我一些農村俗語 ,其中有一句 「嫁漢不嫁紅二盆,娶妻不娶碎碎唇 」,我對這句俗語的印象非常深刻 。
  • 老話「青皮蘿蔔獨頭蒜,仰臉婆姨低頭漢」,說的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老人為什麼說:「青皮蘿蔔獨頭蒜,仰臉婆姨低頭漢」?想表達什麼?在農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老人嘴裡說出一些比較有趣的俗語,如果追根問底的話,他們會給你解釋一下這些俗語的意思。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讀起來還比較順溜,甚至還有首尾呼應的特點:「青皮蘿蔔獨頭蒜,仰臉婆姨低頭漢」!相信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對於這句話都不會陌生,也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從這句話的前半段「青皮蘿蔔獨頭蒜」來講,似乎是在描述一些青菜,一種是「青皮蘿蔔」,另外一種是「獨頭蒜」,這兩種蔬菜都是人們比較反感的,因為比較辛辣。
  • 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由於在下才疏學淺,因此,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仔細揣摩了好久,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娶妻莫娶閻惜嬌所謂的「閻惜嬌」,其實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由於其母親叫閻婆,其字為惜,便稱閻婆惜,而真名就叫「閻惜嬌」。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男」,啥意思?
    而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下頭漢」,便是很好的體現。1娶妻不娶仰頭女「仰頭女」指的是那些仰著頭走路,一副高傲自大,瞧不起人的女性,給人的感覺就是盛氣凌人,妄自尊大,日常生活之中不懂得道理,胡攪麻纏的,並且高傲又不講人情味的那一類女性。
  • 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非常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一整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切勿以貌取人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這是他們的經驗之談。01、娶妻不娶顴骨高意思是說,不能娶顴骨高的女人做妻子。如果女人的顴骨突出,下巴又比較方正,這種臉型看起來比較剛硬,是屬於男性的臉。可以從古人生活的環境中找到一絲端倪,對於古人來說,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孩一般比較瘦,如果顴骨突出的話,就會給人一種皮包肉的感覺。而那些富裕家庭的女孩,由於生活上比較富足,他們臉上往往會多出一層脂肪,在古人看來,這種白白胖胖才是良好生活的標誌。
  • 農村俗語:「仰臉婆娘低頭漢,縱然有財難遇見」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仰臉婆娘低頭漢,縱然有財難遇見」。因此,在過去,仰臉婆娘和低頭漢子的一生都會過得很艱難。「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老農說出的這句俗語,我不但沒有聽說過,而且,還真的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呢!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伏弟魔,嫁漢不嫁媽寶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我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娶妻不娶伏弟魔,嫁漢不嫁媽寶男」。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應該屬於「新時代」的俗語,因為這句俗語裡出現了晦澀難懂的詞彙----「伏弟魔」和「媽寶男」,像這樣的詞彙是不會出現在古老的俗語中的,所以,應該確認這句俗語屬於「新時代」剛剛總結出來的俗語。
  • 俗話說:「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你覺得有道理嗎?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意思是娶媳婦不娶顴骨比較高的女人,而嫁老公就不能嫁眉毛連在一起的男人,那麼「顴骨高」和「連眉梢」到底有什麼不好呢?而且這種面相一般都是臉比較瘦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瓜子臉,由於臉上肉少,往往就會顯得顴骨比較高。  古人常常用「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來形容一個人的面相好,而這種面相用一個詞語來描述,那就是「富態」。農村人也經常誇讚某人長的「富態」,其實就是說長的比較胖,臉上肉比較多而已。如果臉上肉多,顴骨也就會顯得比較低了。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
    在這其中,俗語是農村文化中的精髓。 俗語作為記錄農村老百姓,生活狀態以及思想意識的文化載體,時至今日依然在發光發熱。深入了解其內涵,會發現俗語和生活有著莫大的聯繫。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與識人、面相、婚俗,有著極大關係的經典俗語之一。
  • 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通過歷史經驗可以證明易經八卦和相術學說雖然有「正確」的一面,但錯誤的一面還非常多,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農村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極端錯誤的,甚至是荒誕不經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說這句農村俗語是極端錯誤的,甚至是荒誕不經的呢?下面,我們就先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 農村「四大毒」:娘娘蔥、獨頭蒜,仰臉女人、低頭漢,啥意思?
    進城打工的農民都清楚,現在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壓力也很大,有時候工作累了,想出去放鬆,會優先考慮回自己的家鄉,在農村,生活十分愜意,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不僅能吃到綠色食品,還能過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沒事還能聽聽老人講講過去的趣事,還能學到不少俗語老話,而筆者回到家鄉,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村裡的長輩聊天
  • 農村這句話「娘娘蔥、獨頭蒜、仰臉女、低頭漢」指的是什麼呢?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很有道理,那你知道在農村有很多詞也很有意思嗎?接下來小編想和大家分享四個詞,那就是「娘娘蔥、獨頭蒜、仰臉女、低頭漢」了。接著,獨頭蒜指的是一股蒜就是一顆蒜,我們平常見到的蒜,就這一股蒜裡面可以剝開很多瓣,但是獨頭蒜卻是只有一個顆頭喲,這種蒜真的不是一般的辣,若是平常人,肯定接受不了,除非是特別能吃辣的人。後,仰臉女指的是在農村那些性格潑辣,特別容易發火的女性,用三個字形容的話,就是母夜叉了,她們在家裡可以做到把老公罵的不說話,還能讓孩子見到就害怕,是不是很可怕呢?
  • 想靠娶白富美、嫁高富帥,走向人生巔峰可能嗎?
    出於對那嘻哈氣氛的好奇,便不自覺地走過去湊個熱鬧。上前一聽才知道,他們在討論一句已經「過時」且有趣,與農村相人、婚俗有關的俗語老話。眾所周知,我國歷史長達數千年,並長期被落後思想所統治。在此期間,一種以觀察人的面相、骨骼、五官、氣色等方式的識人之術(相術)影響著農村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嫁娶婚俗上成為擇偶的判斷「標準」,比如,農村俗語講「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
    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對錯一門親,敗壞九代根」意思就是找媳婦特別關鍵,娶錯了媳婦影響是深遠的,例如找個村裡的「抬頭女」,家裡的生活每天都像打仗一樣,上一代的老人不得安享晚年,下一代小孩得不到好的教育環境,就可能一代比一代差了,為什麼封建社會的王朝有300年的定律(300年就快完蛋了
  • 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什麼意思?有依據嗎?
    說句難聽的,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來當相師了。或者說,有很多人在打著"相師"的幌子在招搖撞騙。但一竿子打死所有人的做法也是不對的,那些真正流落民間的相師還是有些真本事的。例如,內閣首輔張璁就是得到了一位相師的指點,在考了二十年科考之後毅然決然地又考了一次,這一次使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轉變,是他命運的關鍵點。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老祖宗這句古話有道理嗎?
    在這其中,俗語是農村文化中的精髓。俗語作為記錄農村老百姓,生活狀態以及思想意識的文化載體,時至今日依然在發光發熱。深入了解其內涵,會發現俗語和生活有著莫大的聯繫。「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與識人、面相、婚俗,有著極大關係的經典俗語之一。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講究,現在還適用嗎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 以前有句俗語,叫做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很多老人對這句話尤為奉行,並以此為擇婿求妻的準則。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的背後又是否有道理呢?
  • 「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生活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那時如果是娶妻結婚的男人,恐怕沒有多少人沒有幫丈人犁過地。丈人同樣也到女婿家幫女婿犁過地。過去,農忙時,因要搶播種和收割時間,農村一般的家庭還很少用請工的方式解決問題,大多是親幫親,鄰幫鄰,或者相互換工(有的農村叫「斢工」)。女婿去幫丈人犁地,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那麼為什麼又說「不犁丈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