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埋葬在月球上的人,曾想做太空人,卻把一生奉獻給了科學!

2021-01-09 星球科普菌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的航天事業蓬勃發展,我們也終於可以離開地球,翱翔在外太空中。從1961年到現在,全球一共有500多位太空人成功進入了宇宙,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但是在所有的太空人中,還有12位非常特別的人。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在死亡後並沒有埋藏在土中,而是去到了另一顆星球,那就是月球。

葬在月球上的人

他成為了唯一埋藏在月球之上的人,他便是科學家尤金梅舒克,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在人類歷史上只有一次親眼觀測到太陽系的天體碰撞,而罪魁禍首便是叫做梅蘇克列維9號的彗星。這顆彗星是尤金和夫人一起發現的,便以二人的名字命名。在1993年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這顆彗星,開始向木星靠近。這顆彗星受到木星力以後成為了碎片,因此科學家認為,接下來,宇宙中會上演一場驚天大碰撞,果然在1994年的7月份,這顆彗星撞上了木星。

這次的碰撞雖沒有毀滅火星,但也在其表面留下了數道裂縫。當時最大的一片碎片,所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6萬億噸的TNT。難道尤金就因為發現了這顆彗星才被葬在月球上嗎?答案並非這麼簡單,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他利用畢生所學,也對阿波羅的太空人進行過訓練,他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

其實年輕時候的尤金,更想做一名太空人,如果能夠登上月球,那麼親眼看到月球的真實面貌實在是太榮耀了。但是他知道科學界是需要他的,因此他做一個天文學家遠比做一個太空人更有價值,沒想到1997年他因為車禍死亡,而他的一位好友則完成了他的夙願,把他的骨灰運送到了月球上。

終於在1998年的1月份,一個探測器帶著他的骨灰去到了月球,他的骨灰放到了特製的膠囊中,其中雕刻著他的身份信息。到了1999年7月31日,月球的探測器終於到達,而搭載著尤金骨灰的太空艙也墜落到了月球上。

很多人在看到尤金的結局後,感到非常羨慕,他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能夠在月球上安息也是對他最大的安慰了。這項至尊無上的榮耀也並非每個人都能享有的,即使是許多太空人也無法實現,這也說明了尤金在科學界的地位是多麼的高,一生奉獻給了科學,科學也帶他回到了宇宙。

相關焦點

  • 唯一死後被埋葬在月球上的人,這是對他最大的慰藉
    從1961年人類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升空以來,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多位航天員被送入了外太空,他們的一生就有別於我們大部分人,畢竟我們大部分人都沒親眼見過地球,就連地球是個球這件事也是別人告訴我們的
  • 至今唯一埋葬在月球上的人 他對巖石有著深深的嚮往
    他是唯一一個埋葬在地球以外天體上的人類,來自美國洛杉磯的地質學家兼天文學家尤金·舒梅克,不過終其一生,他的追隨者也永遠常伴他左右,就是他所熱愛的巖石。然後他還參與了美國航空航天局早期的兩大探月項目:遊騎兵號系列任務和測量者號系列任務,並參與了NASA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負責培訓阿波羅計劃的太空人們。其實尤金自己也是有機會登上月球的,然而這個夢想在1963年被打破了:尤金被診斷出患上了阿狄森氏症,這種病會影響患者的運動機能。雖然不能親身踏上月球的土地,但尤金「讓地質學家探測月球」的願望並沒有停止。
  • 唯一被埋葬在月球上的人,人生簡直像開掛一樣,網友:別人家孩子
    唯一被埋葬在月球上的人,人生簡直像開掛一樣,網友:別人家孩子落葉歸根,人死後,都會被埋葬在墓地中,可以供後人或者其他的人來進行紀念,每年的清明節就是掃墓的時候,也是許多人祭奠先輩的時候。不過,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座墓地不用掃,也掃不了,因為想要掃墓的代價非常的大,因為這座墓地在月球上。這是唯一一個被埋葬在月球上的人類,他是誰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唯一被埋葬在月球的這個人叫做尤金舒梅克,他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行星科學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之一。不過,這位問答的天文學家,在少年時卻並不是一位天文愛好者,而是一個地質研究勘探的狂熱粉絲。
  • 唯一葬在月球的人類,三個在太空犧牲的太空人,你知道嗎?
    有些人為了太空奉獻自己的一生而名垂青史,有的人則在地球之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年是人類太空探索的大年,我們不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地球之外長眠的人類英雄們。NO.1,唯一葬在月球的人類。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葬在月球上面的人類,就是美國科學家尤金·舒梅克。
  • 尤金·蘇梅克是唯一一個骨灰埋在月球上的人
    他訓練了太空人,並創立了一門新的科學。他對隕石坑的研究影響了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由於他對人類知識的貢獻,他在1992年被當時的美國總統老布希授予了國家科學獎章。蘇梅克從遠處研究了月球,但他經常夢想著爬進太空衣,在月球表面行走。遺憾的是,他一直沒有機會,艾迪生病粉碎了他成為太空人的希望。但在1997年,他的一些骨灰被安葬在月球南極附近。
  • 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太空人,將從月球上取回83公斤月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發布了計劃於2024年進行的首次人工月球登月計劃的科學優先事項。但是,在將太空人的靴子印在月球巨石上之前,下一個要訪問月球的男太空人和女太空人將必須回到學校,因為任務策劃者正在為即將到來的任務準備他們的工具。
  • 月球上有什麼?太空人在登陸月球後,為何出現了「怪病」?
    自從現代科學發展以來,人類登上的第1顆星球便是月球。在太空人進入月球之前,美國的NASA就制定了嚴格的檢查計劃。他們在登月之前不僅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工作,從月球回來之後也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曾經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多此一舉,但實際上太空人真的在月球上出現過意外。
  • 為什麼登月太空人回來都得怪病?月球上有毒?
    月球距離地球38萬千米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就被人們賦予了美好的夢想,編撰了「嫦娥奔月」美麗的傳說。然而月球真有想像中那麼美好麼?沒有!196年~1972年,美國共發射了7次阿波羅號飛船,成功了6次。
  • 誰將成為首位登月女性太空人?NASA或從這些人中選出重返月球
    幾位接受法新社採訪的前太空人和專家說,截止日期的臨近意味著這個被選中的女性不會是一名新手。前太空人艾琳·柯林斯(Eileen Collins)曾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十年擔任太空梭的飛行指揮成員。她表示:「現在就我個人而言,可以讓一個新手太空人飛上月球。」「但是,如果已經有足夠的女太空人做過飛行測試,肯定要起用有經驗者。
  • 一生奉獻給科學愛因斯坦,談起戀愛來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愛因斯坦一生有過至少10個情人,從老師的女兒、大學同學、自己的表姐、表姐的女兒,就連秘書都不放過。結了婚也不曾老實,你可曾想過,一生奉獻給科學的現代物理之父愛因斯坦,談起戀愛來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就算不知道相對論的內涵,你也一定聽說過愛因斯坦與他的理論-E=mc2,這位堪稱科學史上最著名的驚世奇才,在課本裡被供奉為偉人,只是從小到大老師都沒告訴我們,他一生的把妹之路也是讓人嘆為觀止。傳聞愛因斯坦一生的情人超過10位,連表姐也成了第二任妻子,他終其一生都沒缺過女人,婚姻也無法束縛他。
  • 在月球上回望地球,為什麼會給人帶來恐懼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38萬公裡之外月球搖曳繞地公轉。這些曾經的憧憬和遐想早都已經實現,上個世紀在美國和前蘇聯冷戰的大背景下,人類成功登上月球,就像阿姆斯特朗所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是美國太空人,1969年乘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成功著陸月球表面,也是第一個在月球表面上留下足跡的人類。
  • 他將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華裔月球太空人,臺灣省林其兒將登上月球
    美國宇航局公布了Artemis登月計劃的18名太空人,其中一人是來自臺灣省的林其兒,英文名Kjell N.Lindgren,他們將為登月計劃接受訓練。Artemis是人類重返月球的計劃,自1972年NASA阿波羅計劃結束後,迄今沒有人類登月。
  • NASA公布將執行月球任務的太空人人選 組成阿爾忒彌斯團隊
    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其即將執行的月球任務的太空人人選,將其命名為「阿爾忒彌斯團隊」,屆時美國太空人將再次踏上月球表面。NASA初步挑選了18名太空人組成這個小組,並將從中選出下一個登陸月球的男性太空人,以及第一個女性太空人。
  • 當中國太空人登陸月球,哪只腕錶將見證這一光輝時刻
    進行到2014年時,中國探月工程三期項目正式拉開序幕,預計將在2017年12月前後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採樣返回。這不僅意味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即將完成,也有望實現中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假如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撒泡尿,會發生什麼?答案遠比我們想得可怕
    對於太空,我們很多人都不是十分了解,雖然我們看過很多關於太空人在太空飛船中的一些影像,但是,真實的太空到底如何?恐怕也只有曾經在太空中呆過的太空人才知道。每當太空人到太空中執行任務時,都會帶來巨大的收穫,就比如在地球的衛星——月球,就發現了很多秘密,假如太空人在月球上執行任務時,忍不住撒了一泡尿會怎麼樣呢?
  • 月球上存在一個紀念碑?誰做的?相關月球,你不知道的秘密
    在月球的北半球是一個叫做哈德利·裡爾(Hadley Rille)的地方,它位於山脈西側的窪地。在這裡有一個微型的太空人雕塑和一塊小牌匾,上面雕刻著14名在太空探索中喪生的太空人的名字。該紀念碑被稱為隕落的太空人。那麼它是如何到達月球的?誰做的?誰把它帶到那裡的?別著急,讓我們慢慢了解。
  • 眾多太空人返回地球後,都紛紛信神!
    其中除38位因無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計以外,其餘262位科學家中,信神者有242人,佔92.4%;不信神者僅有20人,佔總數的7.6%。除了這些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外,當今世界各國科學家信神者亦非罕見。在這些科學家看來,科學與宗教並非是排斥關係。他們可以一方面探討世界的奧秘,一方面讚嘆神的偉大。
  • 他想去太空旅遊一趟,還想試試在月球上面拉小提琴……
    閉上眼睛,吳季可以清楚地想像出站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月球上沒有大氣,站在上面不會有雲的遮擋,比從地球上看月亮,要大將近4倍。」現實中,吳季卻有些恐高,「比如走玻璃棧道這種事,我是不太願意去做。」在一篇科幻小說中,吳季依靠物理和天文上的計算,設計了一個在月球旅店裡演奏小提琴的情節。如果有機會,他想自己試試在月球上面拉小提琴。
  • 在月球上不小心摔一跤,太空人就可能斃命
    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50周年的紀念日,那句著名的「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至今餘音繞梁,不絕於耳。阿波羅計劃的輝煌離不開卓越的太空人,很多人都認為這些太空人是幸運的,其實不然,從他們進入宇宙飛船的那一刻開始,危險就一直潛伏在他們周圍,哪怕他們成功返回地球之後也不會立刻擺脫它們。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開始進行發射前的例行測試,這次測試的主要目的是模擬飛船在太空中飛行的狀況。參加這次測試的有3名太空人,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成為第一批登陸月球的人類。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其次太空人是如何從月球上乘坐「火箭」起飛,並且最終返回地球的。尤其是第二個問題,一些不太理解阿波羅系列探測器結構的人可能就懷有疑問。為了分析載人登月太空人是如何從月球上返回的,我們就先了解一下阿波羅系列探測器的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部分:登月艙、指令艙、服務艙。其中登月艙包括兩段分別是下降級和上升級,太空人著陸的時候下降級動力起作用,幫助減速懸停和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