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梅河口影城」可快速關注
《我的間諜前男友》
The Spy Who Dumped Me
坦白說,看片名沒抱啥期待。
一聽到「男友」「女友」「前任」這類似片名,總有種劣質國產愛情片的感覺。
但是!
沒想到啊!
竟然是一部笑出豬叫聲的電影!
除了爆笑,還有
爆粗、重口、血漿、槍戰、動作……
節奏緊湊,不會讓人感到無聊(因為戲精女主之一是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的)
一開場,你絕對相信這是部特工片。
中東街道,灰白色調,看似沒有任何異常的貿易集市中,每個人都很可疑。
下一秒,看起來普通無比的小販一個個都掏出了傢伙事兒,槍、砍刀、棍子……
特工德魯(賈斯汀·塞洛克斯 飾)赤手空拳被四面圍攻。
但經過特殊訓練的特工德魯一秒扭轉戰局。
圍巾套住拳頭大的玻璃球,變成武器,一擊即中。
以行雲流水的動作,隨即抄起一把槍。
接著一個爆炸,漂亮完成任務。
燃不燃?
燃!
特工還奉行的一個條原則是:低調。
事了撫衣去,深藏功與名。
只見德魯飛身鑽進居民樓,把什麼東西放進微波爐後,大步跑到陽臺,一腳踹掉擋板,縱身躍下。
帥不帥?
帥!
然而帥不過20分鐘,德魯遇上了前女友。
一見面,
就差點被一槍爆頭。
特工片,立馬從此變成逗比片。
要知道,前男友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找你。
每一個突然的問候,都事出有因。
而職業間諜德魯來找前女友奧黛麗(米拉·庫妮絲 飾),竟然為了在死之前,把事關世界上千萬人口的任務託付給了她——
讓她把一個藏在獎盃中的U盤,送到維也納的某咖啡館。
於是奧黛麗找來閨蜜摩根(凱特·麥克金農 飾),代替前男友,去完成任務。
但這不是扯嗎,兩個毫無經驗的女人,怎麼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一個能演戲,一個能急中生智,就這麼開始了瘋狂的閨蜜之旅。
鬧市飆車
咖啡館槍戰
刀子直接扎手穿透桌板
爽不爽?
爽!
想耍帥,誰知,並不會開手動擋的車.
為了易容變裝潛入科技館,
人家阿湯哥是這樣的:
但她倆,是這樣的:
特工片中孤膽英雄、沉著冷靜、拳拳到肉的優良傳統。
本片中全部翻盤——倆美國大妞,驚慌失措,訓練無素,毫無計劃。
簡直能讓邦德、伯恩看得目瞪口呆。
負負有沒有得正很難說,但至少整個過程中笑果一籮筐。
比如混亂之中,第一次拿起槍殺人,哆嗦到不行,但還是乾脆利落地K.O。
但殺完人後,奧黛麗大驚失色,邊跑邊喊:「我殺人了!殺人了!」
慫成這樣,是真實的搞笑了!
女主倆人的閨蜜情,還讓你有種「天哪!我和我閨蜜就這樣!」的感覺
黑髮的奧黛麗,常常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堅持不下來。
被男友發個簡訊就甩了,生日當晚坐在酒吧角落裡失落。
甚至混到30歲了,連張自己的床都沒有。
金髮的摩根則是戲精本精。
隨時隨地開始表演,話多到讓人毛骨悚然。
追殺的人被撞,不想著趕緊跑路,而是下車之後開始演戲:
名曰「間諜前男友」,實則是一對絕配的「間諜閨蜜」。
劇中有段情節,二人困在工廠,被各種迴旋踢逼問U盤下落。
為了分散注意力,她們互相爆料對方的糗事。
可誰想到說著說著,就動真格了。
爆的料一個比一個猛——
哈哈哈哈,簡直是世界末日也不能阻止閨蜜互懟啊。
她們是傳說中的塑料姐妹花嗎?
並不!
它的另外一個譯名說得更好:
「老娘也要當間諜」!
她們或許不專業。
但她們在保護閨蜜的時候,力量無比強大。
男朋友可以如流水,閨蜜必須是鐵打的。
奧黛麗交了男朋友德魯,摩根湊上去惡狠狠地警告:你敢對我姐們不好,就把你好朋友的命根子剁下來,讓你吃下去……
奧黛麗被一個簡訊甩了,摩根就咬牙切齒地:
這保護,霸道又幼稚。
一旦你做到了平時做不到的事情,真的打心眼兒裡為你感到高興。
即使在逃亡中,也要停下來不住地誇讚你。
看這種閨蜜,比看別人談戀愛都有意思。
如此精準地描繪女性間情感,除了臺前的精彩表演,幕後的女強人們也功不可沒。
女導演蘇珊娜·福格爾,也是本片的聯合編劇。
她用細緻入微的觀察,刻畫了菜鳥特工姐妹一路的互助和成長。
以往特工片,都是男性魅力的大秀場。
在這個體系裡,女性的能力,往往只能勝任花瓶一類的角色——只能接受被保護、被觀賞、被享有的安排。
安排?
這部特工片並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