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毫無徵兆地宅在家中,「閉關修煉」過程中,有人錘鍊廚藝,有人鍛鍊身體,當然,也有人悄然看起了紀錄片。不可否認的是,紀錄片這種曾經不怎麼受大眾歡迎的節目形式,在疫情期間正以它獨特的魅力贏得觀眾眼球。
事實上,紀錄片行業高速發展已經數年,愛奇藝、騰訊、優酷、B站等主流視頻平臺,近年來都在發力搶佔賽道,各家原創自製紀錄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讓各個年齡段觀眾都津津樂道的優質作品。而紀錄片也正以它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著當下真實生活場景中,令人動容的一幕幕畫面。
醫學紀錄片特殊時期受追捧,提升戰「疫」信心
隨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國人對於整體醫療體系,以及專業醫護人員的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指導,愛奇藝聯合出品並全網獨播的大型醫學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也在疫情期間,為大眾了解中國醫生這一特殊群體鮮為人知的工作生活真實場景打開了窗口。
據悉,《中國醫生》自開播以來,口碑熱度雙豐收,不僅在愛奇藝創下人文社會類紀錄片熱度歷史最高紀錄,更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播放量破億,豆瓣評分高達9.3分,與#中國醫生#相關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網等權威媒體撰文300餘篇為《中國醫生》點讚。一時間,醫學紀錄片成為疫情期間,大家進一步了解我國醫生真實一面的重要載體。
事實上,自成立之初,愛奇藝便已開始著手布局紀錄片,作為國內幾家最早深耕紀錄片領域的平臺之一,依託平臺自身強大的原創自制能力,愛奇藝陸續推出《講究》《天下一鍋》《爐火江湖》等一系列頗受觀眾歡迎的優質節目,除此之外,在平臺上獨播的《人間世》《生門·紀實劇網絡版》,一經播出,便因真實還原醫生與患者、患者與家屬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病房中真切的殘酷與感動而備受青睞。
而在此次疫情期間,愛奇藝除了推出《中國醫生》之外,愛奇藝莫比斯工作室自製《疫情之下》系列節目,自製紀實欄目《Ta說》推出疫情特別版《小橙的封城日記》,並積極推廣央視欄目《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聯合在場文化上線《一個人的疫「情」》等,聚焦武漢疫情一線,深度還原疫區真相,也讓身在各地對疫區關心的人們,能夠通過紀錄片的形式,了解到疫情一線最真實的畫面。不難發現,隨著愛奇藝平臺上一系列醫療類紀錄片的走紅,不僅使人們加深了對醫護人員更為全面的了解,同時,也使大家對此次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更有信心了,正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所講:普通人不需要懂病理,相信醫生就行。
為紀錄片打造優質生存土壤,激發內容創作
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讓紀錄片從曾經高高在上,鮮有人聞,到如今迅速走紅,更俘獲了眾多年輕觀眾的關注和追捧,正是依靠平臺強有力的多元化支持,才讓紀錄片以及相關從業者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視頻行業中佔得立足之地。
據了解,作為紀錄片行業的堅定推動者和先驅,愛奇藝成功打造了基於會員付費的成長生態,通過分帳形式給予優秀的紀錄片創作團隊以穩定的收入,從而進一步激發創作團隊的創作熱情,優質內容不斷湧現,觀眾口碑效果凸顯,實現優質內容加速變現,形成圍繞平臺、優質內容與創作團隊的良性循環。
經過三年的深入探索,愛奇藝在紀錄片分帳模式已日臻成熟,數據顯示,2019年分帳內容數量對比2018年增長44%,合作機構數量增長130%。2019紀錄片新增付費內容中,分帳內容佔比超60%。有分析認為,不斷增長的數字,代表了愛奇藝已經找到了用戶-平臺-創作團隊商業價值正向循環的鑰匙,在成熟專業的運營機制下,未來紀錄片市場將湧現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對此,愛奇藝表示,作為平臺方也正在進一步拓寬變現渠道,讓紀錄片行業收入來源實現多元化、持續化。當然,支持並非簡單地「分錢」,而是要深度參與到節目製作的各個環節,與創作團隊一起創作出更多精品節目。我們看到,《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本草中國2》這樣的大製作節目,其價值不光體現在播放量上,更重要的是,它們對於展現中國文化,發揚中國精神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腳踏實地,止於至善,用心做出的紀錄片自然會得到觀眾的點讚。
平臺+創作團隊共贏模式,讓紀錄片煥發新活力
不可否認的是,紀錄片已經成為當下流媒體爭奪戰中的一處重要關隘,經過2019年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在特殊時期背景下人們對客觀記錄題材的形式的需求及認可,無疑是進一步爆發力量的重要時刻。對此,愛奇藝作為走在行業前列的先驅者,在布局上也展示出更為明晰的整體策略。
在此之前,愛奇藝獨播節目已經在行業中獨樹一幟,成為品質的保障,加之平臺獨到的眼光與雄厚的原創實力,更是讓愛奇藝在挑選自製項目以及聯合出品的節目時更加得心應手。依託獨播平臺與原創實力的巨大優勢,大批優秀的紀錄片創作團隊慕名而來,與愛奇藝展開深度合作,以成熟的紀錄片分帳模式為基礎,通過優質內容的變現實現平臺與創作者的共贏。
據介紹,2020年愛奇藝將繼續布局經典人文、歷史軍事、社會紀實、青春劇場以及合家歡劇場等五大品類的紀錄片內容,同時,以硬核頭部內容為主賽道,輔以創新爆款內容,形成以頭部主打內容為核心,多元創新內容共同發力的發展方向,覆蓋更廣泛的觀眾群體,讓紀錄片這一傳統節目形式煥發新的活力。據了解,2020愛奇藝將上線的紀錄片包括《朕本凡人》《從長安到羅馬》《尋脈》《非常之人》《此食此客2》《跟我走吧朋友》《偶像2》《城市夢》《此食此客2》《天下一鍋2》《饕餮中國》等。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紀錄片多樣化發展已成必然,視頻平臺用戶付費習慣業已形成良久,在此基礎上,更多優秀的創作團隊能夠在與平臺合作過程中找到源源不斷的變現機會,繼而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供觀眾選擇,屆時,行業良性生態的形成將為紀錄片產業開闢一片廣闊的未來。
電科技專注於TMT領域報導,青雲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