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遊玩時,去了大名鼎鼎的美功菜市場,別名美功鐵道市場。
去曼谷之前,我就想去這個地方,為什麼呢?
因為它既有菜市場,又有鐵道。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是一個對食物沒有追求,甚至沒有要求的人,只要能飽腹即可,我可以連續吃一個月的沙縣,並且只吃豬肚河粉。儘管如此,奇怪之處在於,我對被料理前的食物充滿了好奇,新鮮的果蔬、白花花的豬肉、混著泥土的蘿蔔與土豆、活蹦亂跳的魚蝦、還有在衣角蹭蹭便可入口的青椒,菜市場的一切都在吸引著我,我尋找原因,大概是因為小時候常陪媽媽去買菜。
記得小時候,大概5、6歲的樣子,常陪媽媽去買菜,菜市場離生活區不太遠,我記得這個菜市場由磚牆圍成,各個攤位也由磚石砌成,門口常坐著兩個大爺,見到人走進來便喊一聲「來啦!」
仿佛他倆認識所有的人似的,每每見到,我也會喊一句「來啦!」,可他們有時卻並不搭話,好像沒聽見我的回答一般,當我想再次大喊一句「來啦」時,媽媽就會及時阻止我,說去看看前邊的魚,我的注意力就這樣被帶走了。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發現中國人的這種打招呼文化:最先打招呼的人,不要求回答,不需要回答,甚至忽視回答,我曾以為這是「客套」的一種,後來發現也不是,只能稱之為一種獨特的打招呼文化了。
想來我小時候也是熱情非凡,我媽曾回憶說:「小時候你看見50米外有一個收破爛的大爺,就會興奮地喊爺爺!爺爺!」,不過,我是不記得了。
在菜市場裡,媽媽每挑好一種蔬菜,便會移交給我,由我放入自行車的車筐中,我便會學起媽媽先前的模樣,重新打量起這顆蔬菜來,若她反覆旋轉一顆西紅柿,我也會旋轉它,若她用鼻子嗅了嗅大蔥,我也會嗅一嗅,唯獨當她遞給我魚時,我會用手指輕輕拈起塑膠袋,不敢觸碰,我總覺得有一種要殺生的罪惡感,媽媽做魚時,我也是不看的,但菜品上桌時,我是吃得最香的那一個。
起初遊歷菜市場時,我總覺得,同品種的果蔬,長得是一樣的,但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即使品種相同,它們的模樣也不同,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有斑點或有畸形,當時我就覺得,興許果蔬看我們人類時,也是一樣的,都是肩膀上扛一個腦袋,用兩條腿走路,自從能認得果蔬後,我便總能在眾多果蔬中找一個我比較喜歡的。
如媽媽買了七八個西紅柿,我就會從中挑選出一個我最喜歡的西紅柿,每當做飯,我媽喊我拿個西紅柿給她時,我都會先挑選普通西紅柿,把我的嫡系西紅柿留到最後再吃,以至於每次吃嫡系果蔬時,還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與菜市場的菜農交流,也是一大樂事,有的菜農知道孩子耍起寶來的威力。
有時,菜農見我喜歡菜花,便會用指甲掐一塊曲別針大小的菜花,送給我,讓我喊我媽來買菜花,或者從一捆韭菜中抽出一小條,給我拿著玩。
每當我捧著這些「賄賂」去找媽媽時,媽媽都不予理睬,我覺得並無所謂,於是自己拿著這些小玩意兒把玩起來,但有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非要買這些菜農的蔬菜不可。
後來我在韓國工作時,需要自己起炊做飯,可菜市場卻難以見到,買菜時都去超市,精選的果蔬被封在小盒中,似乎不需要怎麼挑選,它們仿佛都長得一樣。
一年後,我前往西班牙工作,起初也是在超市裡選購果蔬,後來得知本市的Plaza Mayor(即大廣場,在歐洲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大廣場,相當於我們的人民廣場)每個周末都會有一場露天的果蔬集,我便每周前往選購,菜農見到東方面孔,便會熱情地招呼,我記得一位大鬍子伯伯硬要我嘗嘗他的彩椒,它將還沾著些許泥土的彩椒用手一掰,便放進嘴裡咯吱咯吱地嚼起來,隨後便往我嘴裡送,我的西語水平不高,慌亂之中說著「Sí、Sí、Sí……(意味好的,相當於Yes)」就把彩椒吃進去了。
現如今,我已經極少去逛菜市場了,因沒得閒暇做菜,所以到了曼谷後,我很想看一看這個大名鼎鼎的美功菜市場。
美功菜市場,單純從果蔬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但它坐落在一座火車站中,便有意思了起來。
在我兒時的住所附近,有一條長長的鐵路線,起初它與我並無關聯,直到有一天上學,班裡一個同學遞給我一根扁平的釘子,我便問他,這是哪裡來的?
他說他將鐵定放在鐵軌上,火車經過時便會把釘子軋扁,好生有趣!後來,我們沒事時,便會去鐵路上軋東西,可我們並不知道火車經過的時間,甚至不知道當天是否會有火車經過,我們只是把想軋的東西放上去,便到一旁去玩兒了,回家前來看一看成果,常常忘記了把我們的「原材料」放在了哪一截鐵軌上,有時,還會在旁邊的草地裡撿到「成品」。
這項工作的成功率,可以說是非常低了,有事不能來的同學,還會把收集來的「原材料」交與我們,由我們去軋,後來大人知道了,便前來阻止,一是怕我們有危險,二是怕放了什麼不該放的東西,影響了火車,再後來鐵路就被圈起來了,軋不成了,再後來,我們就有了新樂子,也不再喜歡這些玩意兒了。
但是對於鐵路,對於火車,我一直是喜歡的,我喜歡順著鐵軌向遠方張望,小時候那裡沒什麼高樓,我便會使勁向前看,我想知道鐵路的盡頭是什麼樣子的。
火車經過時,我也會盯著火車看,看它的車輪,不知道會軋到什麼。
曼谷的美功菜市場,雖然已然變成了一大著名景區,但依然發揮著菜市場該有的職能,菜市場的菜品與魚肉種類齊全,價格親民,菜農質樸,雖然因為旅遊業的興起,催生了一批「椰子冰冰姐」這樣的商販,但要價不高,深受好評。
在美功的那天,天氣很熱,但心情很好,我仿佛遇見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