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一部國產真正意義上的職場劇《平凡的榮耀》大家都看了麼?
小編看了前幾集之後,真的覺得《平凡的榮耀》極大程度上還原了一個質感飽滿的真實職場。
對待空降的新人同事,有人阿諛奉承,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保持著距離不敢與他打交道。
每一個人的反應都襯託出了人性的複雜,也襯託出了職場中的殘酷。
複雜,才是這個社會真實的一面,這部劇就拍的比較真實,真實的讓人心酸。
吳恪(趙又廷飾)只是一個投資公司經理。
鬍子拉碴穿著皺皺巴巴的西裝,
雖然已經是小組領導,但仍舊每天衝在業務第一線。
陪客戶喝酒喝到半夜,也不一定就能收穫有結果的事情。
努力辛苦很多時候都是在做無用功。
像極了一個職場不順的中年社畜。
白敬亭飾演的職場小白孫弈秋,初入職場的那份不知所措,
不會用印表機但是也要硬著頭皮做的樣子...
像極了「菜鳥」實習生。
職場上有菜鳥的笨拙,也有底氣雄厚的實習生。
高思聰(龐瀚辰飾),另一個部門的實習生,
同樣是實習生,卻有著不一樣的狀態。
相比較起孫弈秋走到哪兒都恨不得隱藏起自己的怯懦樣子,
高思聰則永遠底氣十足。
原因是他的經歷。
高出身、高智商、高學歷,有能力的底氣讓他看起來永遠那麼優雅。
雖然很多還沒畢業的在校生覺得,現實肯定沒有這麼殘酷啦,這些都是演電視劇,難免誇大現實。
但作為一個過來人,小編想說:
藝術是會加工,現實中只會更加殘酷。
在職場當中沒有人有義務喜歡你。
現在人才濟濟,都是各路英雄豪傑,一個職位眾多人爭搶,疫情的影響,更是如此!
說下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先後待過外企,體制內,民企,對不同文化氛圍的企業也算是有一些心得。
加上本人性格比較敏感,對周遭環境,特別是職場殘酷的一面想得比較多。下面就這幾年的感悟,詳細說說。
一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職場法則,一直以來就是叢林法則,強者恆強。
二 在體制內論資排輩嚴重,喝酒文化盛行,所以很多時候留不住人才。當然,適合想養老的人,畢竟沒有民企的996,也沒有大規模裁員,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對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很香的。
三 為了生計做你不喜歡的工作。這點當前並不見的有多殘酷,但長此以往,你就會覺得這個社會環境是真的殘酷。它不想你有獨立自由的思想,不想你有人生意義的深入思考,只想推著你在它設定的航道上前行,容不得你停下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停下來,思考你到底嚮往怎樣的人生。
我曾經聽身邊一個HR說,她以前看過一個35歲男士的簡歷是非常出色的,他在大公司做過,又有自己創業的經歷,讓我感覺非常滿意。
可惜的是,最後並不能把他收入囊中。
為什麼呢?
因為不敢要,因為他們公司招聘崗位是一個基礎崗位,讓他過來實在是太大材小用了!人到中年需要考慮的事情會變多更容易分心,而同樣的價錢,我為什麼不招一個無憂無慮、滿心只有好好工作的小夥子或者小姑娘呢?
聽完之後我怔住了,沒錯啊,現實就是這麼殘酷,職場上的中年人,經常會處於非常尷尬的地步。想要進入新行業,從基層做起,招聘方會嫌棄你太老了;想要早點退休,年限卻並沒有達到。
所以,關於這一條的建議是:如果你還年輕,那麼趕緊去鑽研本專業的知識,成為該領域的專家或者成為公司的領導,別等到30多歲了,還在基層做執行。因為只有足夠努力的話,人生才會多一絲出現轉機的機會。
30歲的你,僅憑面試就判斷一個職位?
草率決定,真的會讓你後悔莫及
每個人都對新工作充滿了期待,但你如果不事先體驗其中,你就不會知道是不是真的如你所愛的那樣。
你可以試著請教那些你即將入職職位的朋友、熟人,詢問他們的日常工作體驗。如果這點讓你覺得還不保險,還有一種創新方法——特別是針對那些想轉行的人選來說,你可以事先採取靈活用工的方式,選擇靈活辦公,在此工作機制下,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從而判斷自己是否要進入正式的全職工作中。
對於企業來說,每一次突發事件都是對企業經營、應急處理、抗風險能力的大考,為應對疫情衝擊,企業降薪裁員純屬無奈。而靈活用工,助力企業抵抗風險,減少成本。省卻了繁瑣的招聘、試用期...等過程,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更能儘快上手兩不耽誤。
最後小編想用劇裡的一句臺詞作為end。「混職場,每個人的抽屜裡都要有一封辭職信,不是你寫給領導的就是領導寫給你的。」
不要打沒有把握的仗,隨時隨地給自己留有餘地,
雖然現在一直是為了生活而工作,但是也要一直在尋求為了喜歡為了興趣為了開心而工作。
當你真的可以為了後者而工作的時候才是真正正確的,才是大道。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