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開展「我和我的母校」畢業季主題教育

2020-12-23 中國民航網

時光靜走,別宴將至,又是一年畢業季。在2020 屆畢業生即將告別母校之際,有人用文學創作追憶數年的大學生活、有人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給學弟學妹、有人為學校的發展建設建言獻策……雖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很多畢業生都儘可能地為母校留下最珍貴的禮物……

畢業生「雲合影」

近日,學工部、校團委圍繞畢業生成長發展需求,開展「我和我的母校」畢業季主題教育活動,各學院採用多種形式,積極帶領學生回顧美好的大學生活,引導學生彰顯時代擔當,投身強國偉業。活動圍繞「『疫』路同行,畢業留聲」「金玉良言,傳承優秀」以及「情暖航大,師恩難忘」三個專題,讓畢業生用自己的方式與母校告別。

「疫」路同行 畢業留聲

畢業季有道別,有不舍,更多的是對踏上人生新旅途的期盼。「『疫』路同行,畢業留聲」專題活動,旨在引導畢業生圍繞在校期間,學習、生活、活動中的點滴,通過散文、詩歌、三行情詩、雲合影等形式,講述 2020 年畢業季的故事。

畢業生們寫下寄語

飛行技術學院開展「以信遇見你」主題活動,邀請畢業生在信中分享自己的大學經歷,分享自己特殊的畢業季。「在封城期間,我加入了疫情志願者的行業,希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武漢籍畢業生李聞遠分享了自己疫情期間的志願服務經歷,他在封城期間積極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採購、分發和統計相關生活物資。回憶起與眾多志願者共同抗疫的日子,李聞遠表示:「當時一直堅信著只要大家攜手同心,就一定可以共渡難關!在這一個特殊的畢業季,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沒有生來就偉大的英雄,只有因為責任挺身而出的凡人。」

理學院通過徵集優秀詩歌的方式,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經濟與管理學院線上開展「印象·航大」雲端畢業生紀念冊徵集活動以及「雲交流,畢業生在呼喚你!」等活動,畢業生用照片、用視頻回憶了四年大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展現了對母校的眷戀。乘務學院為每位畢業生製作了畢業紀念冊,紀念冊的內容有畢業生親自設計,他們將心中想說的話,想傾訴的故事以及各自的照片做進紀念冊中,留下大學美好的回憶。

金玉良言 傳承優秀

各學院採用多種形式組織「金玉良言,傳承優秀」專題活動,邀請畢業生及優秀校友分享學習經驗和考研出國路徑,讓優秀得以發揚與傳承。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依託釘釘平臺開展優秀畢業生交流分享會,邀請七名優秀畢業生分享關於考研、出國深造等方面的經驗。近兩個小時的交流分享會,收穫了8317次點讚數,523人實時觀看。

已經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杜宇鵬從擇校要求以及複習經驗兩個方面,分享了他的考研經驗,提出6點建議:「一要選擇大於努力,衡量好自身實力;二要端正考研目的,培養意識和心力;三要堅持,堅持下去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一定就會失敗;四要大三的課程好好學習,儘量別逃課;五要暑假尋找良好的環境複習;六要正視專碩的難度。」選擇出國至都靈理工大學深造的岑佳洛介紹了出國留學備考的經驗,並總結了在校成績提升小技巧:細心、自立;敢於嘗試,多嘗試,不留遺憾;多運動;和老師常聯繫。

在交流會結束後,2019級朱湖圓談及了自己的感受:「成功並非偶然,每一個優秀學長學姐背後的努力都是我們無法看到的,他們坦然講述下的考研生活,是經歷無數汗水過後的寶貴經驗,既能讓我們了解考研究生的過程,又能避免了他們所走過的彎路,並且還能給我們提供學習的平臺與學習材料。我也堅定了考取研究生的信心,只要堅信石頭會開花,那麼開花的不僅是石頭!」

除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外,許多學院也積極組織畢業生分享考研與就業的經驗。理學院開展就業分享會,邀請已籤約畢業生分享自己的學習與求職經驗,並交流面試技巧以及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方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依託其「網際網路+校友」平臺,邀請優秀校友為在校生分享了求職經歷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經驗。

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組織2020屆畢業生代表為2019級新生在線分享學習經驗和生涯規劃感受,圍繞預科階段的學習難點和工程師階段科研工作進行分享交流。

情暖航大 師恩難忘

「情暖航大,師恩難忘」專題活動中,各學院鼓勵學生寫下對學校今後發展的建議以及對學校、對老師、對學弟學妹想說的話,引導學生感恩母校,為母校發展建言獻策。

畢業生們在告別母校之際對學校提出建議,為促進學校發展貢獻力量。有畢業生回憶起曾經與朋友們鬥智鬥勇搶晾衣架的經歷,提出「希望在宿舍樓下多增加晾衣架」。有畢業生想起上網流量告急,但不能及時前往圈存機繳費時的經歷,提出「增加校園卡圈存機數量,開通網費支付寶、微信渠道直接充值服務」的建議。除此之外,還有「希望可以增設關於文學方面的課程」「希望學校能把校園網遍布在各個角落」「希望學校加強對食堂食品價格審查,做到明碼標價」「希望中航大加強對外來施工人員的監督」「希望在校內增設對民航文化的宣傳標語」等建議。

畢業生們除了對母校發展提出寶貴建議外,還在畢業之際紛紛對老師、對同學、對同學表達心中的感恩之情,並給學弟學妹留下了大學生活指南。

「感恩老師,感恩老師諄諄教誨,授予我們知識;感恩老師,感恩老師教育我們做人,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感恩老師,感恩老師思想的滋潤,讓我們的靈魂之花綻放。紙短情長,我和我的母校,我們用一生來感恩回報!」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畢業生張子萱在畢業之際對老師表白。

飛行技術學院組織了「畢業了,我們想說……」等活動,飛行技術專業樸棟麟提及了大學四年與隊長之間的美好回憶,講到「感謝隊長在四年裡對我的照顧,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雖然隊長沒有教會我任何飛行的知識,但給了我德與行的教育。」

航空工程學院畢業生孫博文在畢業感言中寫道:「感謝能在最好的時間裡,遇見最好的你們,感謝民航大學的培育,感謝老師的陪伴,四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我們也即將分別,離開這個第二故鄉,離開津北公路2898號,一別經年,他日相見,願我們依然燦笑如從前」。

機場學院畢業生薛娟在寫給學弟學妹的信中寫道:「請相信天道酬勤,我們付出的每一份勞動終歸有一日會得到收穫。如果把大一比作播種的季節,大二大三就是耕耘的階段,而大四是我們收穫的時刻。所以,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充實地利用大二大三這兩年的時間,回頭你們會發現大學的經歷是那麼豐富多彩。」(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藏靜楠)

相關焦點

  • 石家莊教育系統開展畢業季主題教育活動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校園專訪、師生寄語、創意畢業照、「話別母校」線上座談會、雲端畢業典禮.....近日,石家莊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以「疫情下的成長」為主題的系列畢業季主題教育活動。該市主題教育活動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安排,旨在加強畢業生生命健康和安全教育,為2020屆畢業生文明離校營造良好氛圍,增強畢業生歸屬感和獲得感,教育引導全市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助力其特殊時期實現別樣成長。
  • 山東大學開展「新雙心」畢業季教育活動
    自6月份以來,為給畢業生們留下美好的校園回憶,強化學院作用,發揮學生主動性,加強對畢業生的人文關懷,同時將畢業生的熱情引導到感恩母校、胸懷家國、立志成才和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中來,學校組織各學院開展了「新雙心」系列畢業季專題教育活動,營造了溫馨的校園畢業氛圍。
  • 畢業季|「感恩母校,青春遠航」雲端音樂會圓滿落幕
    本次畢業季音樂節,《鳳凰花開的路口》、《雲煙成雨》等歌曲,均透露著分別的感傷,但其實分別不是象徵灰色的結束,而是代表紅色的開始,是一場新的,充滿熱血的徵程。《像夢一樣自由》、《我變了我沒變》等歌曲彰顯了當代青年灑脫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畢業生卞巍皓、溫寧寧、張雅婷等同學代表2020屆全體畢業生向母校深情告白。
  • 紙短情長 | 中航大,讓我為你寫封信
    很開心在走之前可以為你寫封信,來紀念我和你一同度過的時光。2020年,疫情爆發,我和你最後的半年光陰也因此變得不同;希望藉以這種方式,表達我對你的感激與不舍。昨日,偶然看到學校海棠花嬌豔動人。千禧湖的湖畔,應該也已經波光粼粼了。北實旁的那一排排大樹好像也出了新芽,這就是中航大的夏天吧。
  • ...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泛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泛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作出安排部署。
  • 川外,我肉眼所見畢業季最秀的高校
    小扶的成大最近幾年都會送畢業生一件胸口有小小學校logo的polp衫和一顆校徽。大家把校徽別在logo旁邊後穿上,拍照留念。我連學士帽和校長都沒有見過,潦草地就畢業了!」……聽完後的我得意地笑,並迅速膨脹了起來:恕我直言,在西南地區,大榜暫時還沒有看到畢業禮物做得比我大川外還好的學校。上到校園裡的畢業裝置,下到同學們手上的畢業紀念冊,都能讓川外人成為畢業生朋友圈的贏家。川外,是正兒八經「別人家的大學」沒錯了!
  • 校慶徵文|我會聽到母校花開的聲音
    回過神來才發現,離開母校已是一年有餘。寫這篇文章時我就在想,今年秋天,南區迴廊的硬骨凌霄一定開得很是熱鬧,那些金燦燦的簇簇橙色總是搖曳在我的夢境裡。《克斯維爾的明天》中寫道:其實真正的送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在一個和平時一樣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畢業季的情形仍歷歷在目。
  • 遂平一小開展「我安全 我健康 我快樂」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肖歡) 為大力宣傳普及防性侵和防欺凌知識,進一步提高少年兒童防性侵意識和能力
  • 平利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不準摸我 」主題教育活動
    通訊員:魏傳莉為了讓幼兒認識到自己身體的小秘密,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預防他人侵害,日前, 平利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不準摸我」主題教育活動。活動開始,首先開展了男孩、女孩分組「碰一碰」的遊戲,啟發幼兒大膽說出夥伴之間觸碰的地方,並運用圖片等形式,向幼兒說明圖片遮蓋的地方是自己的小秘密,不能讓別人去碰,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小秘密,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小秘密,並告知幼兒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發生危險要勇敢的告訴老師和家長,同時教師生動直觀的向幼兒們介紹了男女生自身的隱私以及需要保護的部位,加深幼兒對自己隱私部位的保護意識
  • 暖心了,我的母校!四川高校畢業生禮物大盤點(組圖)
    在學生即將離校之際,四川各大高校也為畢業生們準備了不少暖心紀念禮物,戒指、紀念冊、徽章……畢業離校的學子們,也如蒲公英的種子,帶著這些禮物飛向各地,將對母校的愛存留心底。今天,四川新聞網記者特別盤點了我省各大高校送給畢業生的臨別之禮。
  • 王玉玲:我和我的母校—柳林高中
    我和我的母校—柳林高中我無法忘記我的兩年高中歲月,無法忘記我的母校—柳林高中,在那裡我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吃苦,也見證了母校發展的不易。哥哥從大隊部給我帶回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拿著哥哥已經撕開的信封,我高興不已,我終於能讀高中了。
  • 《我和我的家鄉》上海路演,徐崢重回母校感慨萬千
    徐崢回到家鄉及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勾起了諸多記憶和感觸,他表示將自己對老師的情感放入影片裡很有意義;韓昊霖在被問到未來想考哪所大學時的口誤回答讓全場大笑,引得現場觀眾直誇「可愛」。兩位主創還分享了印象深刻的拍攝經歷,路演現場觀眾反應熱烈,氣氛滿是歡樂和溫情。
  •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汨羅市支行開展「廉政文化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倡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推進該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廉政文化建設。近日,該行以「廉政文化伴我行」活動為契機,組織全行幹部職工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廉政文化學習日。
  • GO ON,敦煌研究院繼續開展「致敬逆行者」主題教育活動
    結合第15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敦煌研究院開展第三期「致敬逆行者」主題教育活動。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6月13日、14日清晨,20餘個來自公安幹警家庭的40餘人,在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展廳內開展了一場場趣味盎然的「萌娃與萌物」博物館親子主題教育活動,這已是敦煌研究院開展的第三期「致敬逆行者」博物館教育推廣活動了,既為第15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營造 「全民參與保護,資源你我共享」的良好氛圍
  • 《我和我的家鄉》上海路演 徐崢重回母校分享經歷
    徐崢回到家鄉及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勾起諸多記憶和感觸,表示將自己對老師的情感放入影片裡很有意義;韓昊霖在被問到未來想考哪所大學時的口誤回答讓全場大笑,引得現場觀眾直誇「可愛」。兩位主創還分享了印象深刻的拍攝經歷,路演現場觀眾反應熱烈,氣氛滿是歡樂和溫情。
  • 大洪山中心幼兒園開展「我是光碟小達人」主題系列活動
    隨州大洪山網訊(陳紅)為了讓幼兒懂得每一粒糧食的得來不易,形成節約的意識,號召幼兒以「吃光自己盤中的飯菜」的實際行動踐行節約精神,培養幼兒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大洪山中心幼兒園正式啟動「我是光碟小達人」主題系列活動,活動包括向全體教師
  • 徐崢回母校談《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也可以有趣生動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將於10月1日正式上映,目前,該片已經開啟了今年久違的全國路演。作為2019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延續了前作的結構,分為五個短篇章,由張藝謀總導演,寧浩、徐崢、陳思誠、閻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五組導演分別拍攝製作,近百演員等組建了「中國喜劇夢之隊」,將為觀眾講述中國的新農村全面脫貧走向小康的生活圖景。
  • 徐崢回母校分享《我和我的家鄉》美好回憶:我把和老師的情感代入到故事裡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即將在國慶檔與觀眾見面。今天,在影片《最後一課》單元導演徐崢的家鄉上海,導演徐崢與主演韓昊霖與現場觀眾進行分享了幕後拍攝經歷。回到家鄉及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勾起了徐崢諸多記憶和感觸,他表示,將自己對老師的情感放入影片裡很有意義。
  • 大咖學長回母校長沙新華:為「女神」而來
    大咖學長回母校長沙新華:為「女神」而來 發布時間:2020-10-19 15:46:11      來源:   2020畢業季,長沙新華電腦學院13級優秀學生單智科返回母校,為2020級新生做了成功經驗分享會
  • 四川高質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紀實
    省委書記彭清華強調,高質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蕩滌思想之塵,各地各部門牢牢把握主題教育根本任務、總要求、具體目標和重點措施,聚焦主題主線,堅持一體推進;35個省委巡迴指導組動真碰硬、嚴督實導,有效傳導責任壓力,確保主題教育不虛不偏不空。砥礪初心、淬火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