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本文為湛廬文化投稿,《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書評。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授權發布。
封圖設計 | 泉十七 責編 | 清野
第 2178 篇深度好文:2979 字 | 5 分鐘閱讀
本文新鮮度:★★★★★+ 口感:三杯雞
時間,是正確價值觀的朋友。持續行動,專注思考,在專業領域內做到遊刃有餘。
筆記君邀您,先思考:
巴菲特投資建立在什麼樣的市場的底層邏輯上?
巴菲特在投資和收購方面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巴菲特大量買入蘋果公司股票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每年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踏上去往奧馬哈的「朝聖之旅」,參加一場投資者的饕餮盛宴——巴菲特股東大會。
巴菲特把年度股東大會稱作資本主義的「伍斯託克音樂節」。但實際上,這場股東大會就是一場價值投資的「宗教布道會」。
投資者們見巴菲特真人,聽巴菲特真言,取巴菲特真經,而布道者巴菲特會再次給予追隨者值得堅守的信念。
在中國,很多人自稱是巴菲特的忠實擁躉,對巴菲特的每一場戰役如數家珍,每一條投資語錄都倒背如流。然而,在A股的江湖上,依然充斥著的是追漲殺跌的「敢死隊」,以及高拋低吸的「快槍手」。
到底是巴菲特的理念在中國行不通,還是我們多數人根本學錯了?那些巴菲特的狂熱信徒們真的了解巴菲特嗎?
對於任何物質的東西,巴菲特都不是很感興趣:
你佔有的越多,反而往往被物質所佔有。我所擁有的最珍貴的財富,除了健康以外,就是形形色色的有趣而恆久的朋友。
因此,巴菲特沒有被私慾所拖累,這使得他的思維更加清晰,決斷更加利落。
每天早晨,巴菲特從住了60年的老房子出發,先開車去麥當勞,根據市場行情點早餐:
一切還不錯,就點3.17美元的芝士漢堡,一旦碰到市場走跌,就會選擇2.95美元的豬肉滿福堡,在8點半到達位於基威特廣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到了辦公室,倒上了一大杯櫻桃味可口可樂,咕咚咕咚喝上兩口之後,他開始享受這美味的早餐和一天的工作。
多數人都無法相信這位巨富過著這樣簡樸得近乎「摳門」的生活,但用老爺子自己的話說,「這就是我喜歡的生活!」
實際上,簡單生活的另一面刻著「專注」。
巴菲特把「專注」二字發揮到了極致,他從來不把時間浪費在不擅長的事上,藝術、烹飪等等他都不在意,而只是專注一件事,恰好這件事賺錢了而已。
因為專注,他在投資中戰勝了大部分人。
專注投資,專注賺錢,其目的可不指向單純物質上的享樂。
巴菲特熱愛金錢,賺錢的遊戲就是他生命中活力和樂趣的源泉。對金錢的熱愛讓他不知疲倦,讓他變得獨立而競爭力十足。他說:
並非是因為我只想得到錢,而是因為我覺得賺到錢並且看到錢生出更多的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從來沒把工作和個人生活分開,我每天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在工作中,我總是會發現太多的樂趣。
巴菲特的投資就是快樂投資,他完全憑藉著興趣從事這份職業,這使得他的快樂是單純的,就像吃著漢堡,喝著櫻桃味的可口可樂。
巴菲特自己也說:
成功就是快樂,快樂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我慶幸生命裡的每一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欣賞的人一起工作。
巴菲特賺錢目的就是希望用於解決現實的需要。他認為,積累資金速度較快的人更適合20年後參與慈善事業,積累資金速度較慢的人有理由多盡心於當前的慈善事業。
而他自己絕對是前者,所以,在深入了解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後,他於2006年時,他承諾將逐步捐出99%以上的個人財富。
當人們對於巴菲特天文數字般財富眼饞不已的時候,他卻承諾要將這些財富全部捐贈出去。
當人們對於巴菲特的投資秘訣孜孜汲汲的時候,所有人可能忽略了支撐這些秘訣的核心要素:財富並不是私慾的等價物。
很多人一味學習巴菲特投資分析的方法,卻都忽視了這套方法背後的邏輯支撐,也就是他思考問題的大框架。
這個框架並不複雜,就像他的性格一樣簡單和專注,也因此他才形成了高遠的格局,能夠站在很高的角度思考所有事情。
在《跳著踢踏舞去上班》一書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支撐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性格因素和人生態度,以及他長期堅持的這套簡單的投資理念:
1.全局化思維:先將底層邏輯看清楚
巴菲特傾向於先將整體市場的底層邏輯看清楚。他說:
本質上,除了企業真正的利潤,股票投資者作為一個整體,不可能從股票市場多賺一分錢。
只有投資者的回報來自於企業利潤,股市這個才是使所有人能夠獲益的正和遊戲,這正是股市存在的基礎以及發展的根本動力。
如果投資是在建立在市場的底層邏輯上,那麼就相當於走在寬闊的大道上,而一旦投資者走慣了大道,就很容易屏蔽來自小道的誘惑。正確的市場邏輯是最堅實的「安全邊際」。
所以,當整個市場處於非理智狀態,而投資者自身保持理智的時候,機會往往就到來了。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巴菲特喜歡在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很低的時候挖掘被低估的股票,在《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書中,巴菲特詳細解讀了判斷市場估值水平的標準:股市總市值佔GDP的比重。
他認為,當股市總市值與GDP/GNP的比值在80%左右時,是進入股市的好機會。
2.歷史性思維:時間是好公司的朋友
時間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敵人。
當一位聲名卓著、才華橫溢的經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的糟糕的公司,最終紋絲不動的必將是公司糟糕的名聲,這一點很少有例外。
正是認識到此,巴菲特在投資和收購方面更加追求「越簡單越好」。
在股票選擇上,巴菲特尋找的是市場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
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入一家優質的公司,遠比以頗具誘惑力的價格買入一家表現平平的公司要好得多。
在持有時間上,巴菲特堅持長期投資:
如果你不情願在10年內持有一種股票,那麼你就不要考慮哪怕是僅僅持有它們10分鐘。
他在致股東的信中寫道: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成功就取決於,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於可以輕鬆跨過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非要尋求跨越七英尺障礙的能力。
巴菲特尋找的都是那些通過簡單的方法就能判斷其概率的項目,如果沒辦法做到,他索性就放棄。量化模型則要複雜得多,而越複雜的東西越容易出錯。
3.不變的本質:以警惕的眼光看待技術變革
巴菲特青睞於產品變化不大、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
我關注的中心是不變的東西,我不認為網際網路會改變人們咀嚼口香糖的方式。作為一名投資者,我追求的是可預測的東西,我始終以警惕的眼光看待這些技術變革。
作為價值投資的典範,巴菲特不買科技股的觀點非常有名。但幾年前開始,巴菲特一反常態,大量買入蘋果公司的股票。
2018年股東大會開始前,巴菲特對外宣布增持了7500萬股蘋果股票。截止2017年底,伯克希爾公司共持有1653萬股蘋果股票。
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當年錯過微軟是因為當時買科技股是個愚蠢的行為,如微軟一樣的科技股收益波動太大了,有些東西不是必要的。而查理也認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同時表示:我們現在開始買科技股了。
這並非巴菲特投資理念的轉折。科技股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現在的蘋果雖然掛著科技公司的名頭,但是事實上早已成為了一隻大藍籌,而不是高成長性的的科技股了。
所以,巴菲特關注的依然是核心不變的東西。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卻如此簡單,就像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那我們為何還是學不會呢?
其實,對大部分人而言,簡單的是「知道」,難的是「知行合一」。
正如巴菲特所強調的:
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並不需要你成為一名專家,你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性並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簡單,不要孤注一擲。當別人向你承諾短期的暴利,你要學會趕緊說「不」。
試問,在中國目前的投資環境下,有誰能在短期暴利面前說「不」呢?
每個人都在幻想天天買入漲停的股票,每一個人都在試圖抓住每一個波動高拋低吸,每個人都在幻想一夜暴富,從此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每個人都離巴菲特越來越遠。
對大部分人而言,學得會的是投資分析的方法,學不會的是巴菲特源自內心的簡單,和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耐心。
大道至簡,最高的智慧從來都不複雜。
看完了,給筆記俠點個讚再走呀~
卡蘿爾·盧米斯
《財富》雜誌資深編輯,巴菲特報導方面的專家。5次終生成就獎,其中包括商業新聞領先大獎傑拉爾德·洛布獎、亨利·盧斯獎等。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早的股東之一。幾十年以來一直負責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的編輯工作。
巴菲特的密友。巴菲特說:「除了芒格,和我關係非常密切的朋友就要算盧米斯了。」
筆記俠好文推薦:
巴菲特:一生的投資行為,只需這一個理念就夠了 | 2018股東大會精華
「小藍杯」瑞幸咖啡:爆款背後都有成熟的裂變增長方法論
讀書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 筆記書堂12本好書推薦
王煜全前哨大會14000字完整演講:人與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經歷
看見旁邊的小心心❤❤了麼,給筆記俠點個讚再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