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沙坪垻區上下同心,戰疫情、戰復工、戰洪水。
這一年,沙坪垻區加大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保障投入,全力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
21項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民生得到持續改善和保障,向全區人民交上一張寫滿情懷的民生答卷。
千方百計穩就業 凝心聚力保民生這一年,沙坪垻區城鎮新增就業 3.6萬人,發放創業貸款 2904萬元。
就業是民生之本近日,家住沙坪垻區覃家崗街道新橋村的肢體殘疾人彭小莉特別高興,她在國家高級刺繡師、嘉禾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單大瓊的幫助下,不但學會了蜀繡技藝,而且自己創作的蜀繡作品被該培訓學校回購,彭小莉也從中獲得了收入。
彭小莉雙腳殘疾,行動不便,再加上無技能,找工作四處碰壁。她丈夫同為殘疾人,無固定收入,小孩正在讀初中,一家三口靠低保維持生活。面對家庭困境,彭小莉想學一門技能增加收入。今年6月,她將自己想學刺繡的想法告訴了社區。覃家崗街道社保所了解情況後,推薦她參加技能培訓班。考慮到彭小莉離家遠,出行困難,沙坪垻區人力社保局及時與培訓學校聯繫,安排師資上門為她傳授技能。
「殘疾人就業困難,我作為非遺傳承人和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就業創業工作貢獻一份力量。」了解情況後,單大瓊定期上門手把手教彭小莉學刺繡,並回購她的刺繡產品,多種渠道幫助她家增收,助其走出生活困境。
送培訓、送技能、送崗位是沙坪垻區今年穩就業的重要舉措。在疫情衝擊下,牢牢穩住就業成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穩住這個基本盤,居民就有了收入,有底氣消費,經濟社會大盤就有了穩定的基石。
今年,沙坪垻區人力社保局主動適應疫情防控新常態,堅持穩存量、擴增量、保重點、促匹配、兜底線並舉,實施援企穩崗、就業幫扶、技能提升、創業引領、人才支撐和服務優化「六大行動」,全區就業大局保持穩定。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沙坪垻區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技能培訓1.9萬人次,發放創業貸款2904萬元,高校離校未就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完成140名退捕漁民就業幫扶,社保參保率100%、就業幫扶率100%、轉產安置率100%。代表重慶參加全國公共就業專項賽,2人獲「全國十佳」。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首位
這一年,疫情防控常態化,抓重點,補齊民生短板弱項。
醫療是民生之需在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沙坪垻區科學決策,統籌調度,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沙坪垻區財政部門及時向沙坪垻區衛健委新增專項資金2550萬元,主要用於醫療設備和抗疫物資採購,以及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建設等,這些專項資金猶如雪中送炭,為沙坪垻區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沙坪垻區中醫院是沙坪垻區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沙坪垻區陸續為醫院配備了120急救車、超聲、DR等急需物資和醫療設備。該院院長羅華表示,「這些專業設備真是及時雨,不但提升了醫院急診急救的綠色通道建設,重病患者還可以方便快捷地進入醫院。同時,我們對急診急救患者的診療水平也得到極大提高。」
今年,沙坪垻區
還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
全區醫療衛生事業 取得長足發展
重點建設項目紮實推進
啟動沙坪垻區疾控中心等3家公共衛生機構遷擴建項目,投入22億元的沙坪垻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主體完工。爭取中央資金126萬元,完成天星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
學有所教 老有所養 民生實實在在這一年,沙坪垻區建成中小學 5所,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 41個,民生實事惠及千萬家庭。
教育是民生之基沙坪垻區幼兒園公辦率、普惠率分別提高至52%、80%,建成鳳凰實驗學校等中小學5所,在全市率先建立未成年學生心理幹預機制,義務教育實行「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是沙坪垻區今年實施的重點民生實事之一。
今年,沙坪垻區擬新建7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34個社區養老服務站,目前,新橋、石井坡、豐文等7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沙坪垻街道沙正街社區、陳家橋街道學苑社區等34個養老服務站已全部竣工。
這些站點的建設規模原則上,中心不低於1500平方米、站不低於300平方米,設有休閒娛樂區、文化教育區、生活照料區、健康管理區、人文關懷區、託養護理區和運營管理區等,為老人們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文化娛樂、家政服務、託養護理、短期託養、長期照護、家庭照護培訓、養老需求評估等社會化養老服務。
沙坪垻街道沙正街社區養老服務站於今年10月建成投用。
該服務站以轄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為工作重點,開展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節慶日活動、組織短途旅遊、文化娛樂和精神慰藉等服務。同時,對低保困難、失能重病、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開展居家上門服務。如心理疏導、助餐、助潔、助浴、助行、助醫和代購代繳等服務。
自從養老服務站投用後,就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來體驗。家住沙正街社區的劉通貴老人今年101歲,是養老服務站的常客,一有空,她就會和女兒來這裡健身玩樂。「在養老服務站可以參加活動,還有志願者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很開心。」劉婆婆激動地表示,家門口有了養老服務站後,不但晚年生活過得充實,而且身體健康也有保障。
發展是為了增進民生福祉。
沙坪垻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更加堅實,持續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新增35個兒童之家。新改建18個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完成棚戶區改造1500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舊房整治提升270戶,完成200餘棟高層建築消防隱患排查整改。和順茶館、特鋼能人坊、黎姐舒心坊、心鄰居等一批基層治理品牌深受群眾廣泛好評,社會和諧安定。
改善民生永無止境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沙坪垻一直在努力
主辦單位:沙坪垻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
主編:蔣頻編輯:庹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