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早了少少,像是在這裡等死似的……」
1991年是張國榮退休的第二年,在加拿大繼續修讀電影課程。香港的朋友紛紛勸他不必讀下去,說他在影業浸淫十餘年,資歷已經夠做教授,不如回港多拍幾部好片。張國榮本人呢是個工作狂,到加拿大後的頭一段時間還覺得有放大假的清靜和欣喜,但是時間長了,既不能唱歌,又不能拍片,悶得發瘋。他在《星空下的傾情》訪談中說:
「剛開始到了加拿大的時候,我覺得這裡真是天堂啊!自己有山,在那些雲海上面,哇,飄逸啊,仙人一般,可以在這裡飲酒作詩了!譁!但是……原來每朝起床都是這樣的啊。三個禮拜後,見到有隻鹿走進我花園裡吃花。不錯啊,有隻鹿可以讓我看。誰知道六個禮拜後,它還來吃花。我幫它起了個名:斑比!你又來吃花啊?快走吧,你要把我的花吃光啦!……原來這邊的生活是這樣哦,又覺得好像早了少少,像是在這裡等死似的。」
與他相熟的記者搞笑地描述道:「……於是Leslie就找律師、會計師見面了。問:『有沒有什麼生意是我拿本出來,不希望賺錢,也不會虧本的呢?』律師、會計師齊齊答:『無!』有人說:『想賺錢不是不可能,但想不虧本,卻是不可能。』是不是因此Leslie就打道回港來了呢?不是不可能。」
《霸王別姬》好事多磨,《家有喜事》後來居上
這一年,湯臣電影公司負責人徐楓與張國榮接觸,請他主演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這部由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其實早在80年代中期就由羅啟銳導演籌拍過,亦是請張國榮主演,而當時的張國榮正在歌壇打拼,在形象方面諸多顧忌,只能忍痛割愛。如今的張國榮卸下包袱一身輕,大可以隨意接拍自己有興趣的電影,於是興高採烈地一口答應,至於為了演好這部電影需要他到大陸學習京劇、普通話,戲班乾旦的演繹難度又是極高,則完全沒有影響他的選擇:「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有藝術性,還可以拓寬自己的演出領域。我會全心全意,放半年時間拍這部戲,務求做到最好為止。」
然而好事多磨,張國榮與湯臣公司的正式協議遲遲未能籤定,主要原因在於張國榮不打算在大陸無限期地駐留,因此要求將湯臣公司承諾的四個月完成拍攝的計劃寫進合約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嚴重超期的《阿飛正傳》使他心有餘悸呢?——而陳凱歌不希望給拍攝工作形成壓力,不肯事先約定關機日期。細節上的懸而不決使張國榮與湯臣公司都很頭疼,這時候因在《末代皇帝》中扮演溥儀而聲譽鵲起的好萊塢演員尊龍向湯臣公司提出希望主演《霸王別姬》,甚至主動自降片酬,只要求是由陳凱歌來導演。此時正逢永高電影公司成立,張國榮的老朋友高志森親自到加拿大遊說,請他主演永高公司創業作——賀歲片《家有喜事》。10月,張國榮與永高公司籤約,並正式辭演《霸王別姬》。
世情難料。就在張國榮輟學回港拍攝《家有喜事》期間,《霸王別姬》的選角依然一波三折:先是湯臣公司同意由尊龍來主演《霸王別姬》,隨後亦是在正式籤約時遇到麻煩,因為尊龍提出了極多極苛刻的細節,長達三大頁紙,包括私人保鏢、私人司機、服裝助理、酒店、專車、頭等機票、榨汁機、特定品牌飲品……甚至要求他與他的愛犬都必須乘坐「全世界最好的航空公司的飛機」,並且要求湯臣公司與北京海關疏通保證他的愛犬當天出關……
徐楓在後來的訪談中回憶了自己當時的反應:
「我曾在香港與尊龍見過一面,覺得他是非常地俊,後來因為與張國榮的合約遲遲不能籤定,尊龍又很積極,我們就答應用尊龍了。然後接著在臺北舉行亞太影展,張國榮、尊龍和我都是頒獎嘉賓,見到尊龍的時候我就呆了,原來他的臉部線條很硬,並不適合演程蝶衣。後來我們在不同的場合看到張國榮與尊龍,哎呀!我想,張國榮絕對是第一人選,怎麼辦呢,糟糕了,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時就很痛苦……回到香港之後見到尊龍傳來的合約,我真的很火大!有沒有搞錯!你要我為了你的狗去走後門,搞什麼鬼啊?我已經覺得選錯角,然後他還給我這麼複雜的合約!我就決定換掉尊龍,然後再去談張國榮。張國榮非常非常地好,他不會說你現在再回頭來找我,他很清楚面前的問題,反而什麼都很好談了。所以最後落實的是張國榮,第一人選也絕對是張國榮。」
由於已經是永高公司的籤約藝員,張國榮在這個時候不可以隨意接拍其它公司的電影,為此他去找永高公司老闆黃百鳴商量,沒想到黃百鳴一口答應外借,不惜將已經安排好的其它電影檔期延後,並對張國榮諄諄叮囑:「《霸王別姬》一定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好電影,又可以打入國際市場,機會不容有失!它會成為你一生的代表作!」……唯利是圖的商業社會,錯綜複雜的電影圈,如此情義實在是難能可貴,張國榮是個感恩的人,從此每年都自降片酬接拍黃百鳴的賀歲片,與永高公司約滿之後也一如既往。作為香港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之一,有張國榮出演的賀歲片在影市最低潮的時候票房也未低於千萬,全部名列年度十大賣座片,黃百鳴大收特收喜上眉梢,此之所謂好心必有好報。
陣前易角,張國榮由「情聖」變成「娘娘腔」
《家有喜事》就此成為張國榮退休後重新接拍的第一部作品,成為他電影生涯中全新高潮的起點,也是黃百鳴、高志森這對賀歲片最佳拍檔聯合出擊的最成功作品之一。它講的是一家三個兄弟的愛情和親情,故事本身編得非常完整,有理有據,既瘋狂爆笑,又溫馨感人,個別細節難免流俗,卻也無傷大雅。
在演員方面,原本排定的陣容是由林子祥扮花心大哥,鄭裕玲扮住家大嫂,黃百鳴扮娘娘腔二哥,吳君如扮男人婆表姑媽,張國榮扮情聖小弟。電影快開拍的時候出了點事故:林子祥在加州的房子毀於山火,忙於處理有關事宜,退出了拍攝。黃百鳴另生急智,邀請了一個重量級人物出馬頂替,那就是——周星馳!
當時的星爺正是一個「當紅炸子雞」,紅到震古爍今,那一年他出品的電影在全港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中佔了七席,前五名全部是他主演,號稱「周星馳年」!周星馳這一加入,整個陣容起了變化,總不能讓他去扮大哥吧,於是張國榮主動提出改扮娘娘腔二哥,於是黃百鳴改扮花心大哥,周星馳扮情聖小弟。在配角方面,高志森刻意安排張國榮的舊愛毛舜筠與張國榮搭檔,扮演男人婆表姑媽,吳君如改扮住家大嫂,張曼玉扮專情女,關海山扮家中的老太爺,李香琴扮老太奶奶……八個大明星個個都不含糊,把本就功力深厚的劇本演繹得每一個段落都精彩絕倫。這部電影拍攝耗時十三天,票房達到五千萬,不但位居年度賣座片排行榜之首,而且在以後的許多年都保持著賀歲電影的最高票房記錄,黃百鳴高興得給每個演員都封了二萬八的紅包。
常騷出場,「有如神助」
關於張國榮在這部電影中扮演的二哥常騷,相信給每一個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陸的觀眾可能只覺得他的娘娘腔扮得像,有的甚至以為他在生活中就是這樣子,但是對香港觀眾來說,實在是一個太意外的驚喜。要知道,香港人是看著他長大的,知道他本人性格剛烈、憨直,多年來的電影裡、舞臺上,也一直都是英氣勃勃的小生形象。現在退出歌壇了,他放開胸懷,不再有所顧忌,一下子演活了如此女人氣的一個角色,那效果令全港絕倒。影評界對《家有喜事》讚譽有加,篇篇都特別提出了張國榮:
「他由造型到演繹都絲絲入扣,由眼神到走路以至說話豎起手指尾都神似非常。潮氣、寃氣、鬥氣、語氣都乸到十足,卻沒令人反感,反覺他可愛好玩。有些小動作還會令人想起某君某君,笑得更大聲。想不到,他不單可以文藝、硬朗、憨直,還可演喜劇,在周星馳、毛舜筠夾攻下,毫不遜色,越戰愈勇。」
「張國榮乸得恰到好處,並無猥瑣或肉麻之戚,尤其之後愛情開花,令他反雌而雄,更令觀眾開心又放心,謝天謝地。」
「張國榮演的常騷,比《八星報喜》裡的周潤發還要多幾分投入,演繹效果亦每令人拍案叫絕。」
「他的演技在《家有喜事》中受到考驗,在眾多好戲之人中包括周星馳、吳君如、張曼玉、毛舜筠、陳淑蘭、關海山、李香琴,還有他的波士黃百鳴,他能脫穎而出真是令人驚喜。當然我一直說他演技好那決不是誇大,亦非錦上添花的言論,在這麼多演員中能突圍那是很不簡單的事,但他做到了。」
「片中他與星仔、毛毛、吳君如、陳淑蘭、黃百鳴都有對手戲,每一段他都處理得很好,與毛毛那種陰陽不調的演出,對大嫂吳君如的尊敬感情,對陳淑蘭甘願做第三者的不屑,都能令觀眾陶醉,是令觀眾喜愛的演繹。」
「張國榮的姐手姐腳、矯姣八卦,實在維肖維妙……」
咦,還沒說到正文呢,已經寫了這麼多了。這是我心愛的喜劇,常看常新,無論是多麼鬱悶的心情,看過本片之後都會心懷大暢,笑口常開,儘管知道大多數朋友都看過,不用介紹內容,但是有些精彩的細節,還是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比如說常騷豔驚四座的初次亮相:程大嫂在廚房打理,一雙手伸入,蒙住她的眼睛。程大嫂驚喜地叫道:「啊,老公你回來啦?」唰,常騷進來,手嫵媚地一揚:「哼,我的手跟大哥的手你都分不清嗎?」手腕一彎,伸到吳面前,自豪地:「我的手滑啊……」
哈哈!哈哈!
這樣的細節實在是寫不勝寫,幾乎是每一個動作都是嫵媚入骨,無怪報界評論說他的演繹「有如神助」。比如常騷在廚房裡幫手時,放下筷子,對大嫂說:「今天看你這麼高興,我整治一番我的拿手小菜同你慶祝——百,花,釀,鵝,掌!」身子一扭:「多謝各位。」一路嘿嘿嘿嘿,嘻笑而去……飯做好了擺上桌,常滿還沒回來,常騷說:「不等他啦。我們先吃吧。」左手愛嬌地撫摸右肩。接下來是程大嫂的特寫,自語道:「怎麼又這麼晚回來啊。」她的背後有個影子一閃而過,是蹦蹦跳跳的常騷……表姑媽來添亂,常騷拗著氣,來到廚房,暗罵一句:「死八婆。」放好手套,剛要出去,見毛巾掛歪了,翹著手指擺正,看一看,兩手一拍,滿意地離開……常滿求他幫幫情婦Shella:「我拜託你啦。」常騷的眉毛眼睛全都動起來:「拜,託,我!哼。」奸笑著去看Shella。他與Shella的那場談話大家都記得吧,Shella說:「我想我行的。」常騷笑:「你行的。」眼睛一翻。Shella心虛起來:「都有什麼啊?」此一問正中常騷下懷,只聽他朗聲道:「五點鐘你起身裝香六點鐘同我阿媽衝涼七點鐘同我老爸洗腳八點鐘你要煮早餐九點鐘你要買點心十點鐘你要打掃家務……」這部電影的國語配音裝女人腔裝得過了份,請你一定要聽張國榮的原聲,聽他如何既不誇張做作又能讓我們聽出常騷「變身」前後聲音的區別。
「那已經改變了我的一生了。」
常騷「變身」是因為和毛舜筠扮演的男人婆表姑媽化敵人為情侶,兩人性格互換。這實在是很誇張,但是在這樣一部漫畫式的喜劇裡,又顯得合情合理。片中這兩個人的對手戲有許多都是他倆自行演繹,爆笑之餘默契十足,尤其是打麻將的情節,因為高志森並不懂得打麻將,對白基本上都來自張國榮與毛舜筠等一班「雀友」的實戰經歷。
張國榮和毛舜筠在香港是家喻戶曉的舊情侶,地球人都知道二十一歲的張國榮曾經向毛舜筠求婚,當時雖然兩人在電視圈已經小有名氣,號稱「金童玉女」,但是毛舜筠年方十七,與張國榮交往的時間也很短,完全沒有結婚的準備,自然是一口拒絕。多年以後毛舜筠承認自己「年紀太輕不懂得珍惜」,張國榮微笑道:「那已經改變了我的一生了。」
幾年之後毛舜筠嫁了人,但是很快婚姻失敗,生活非常不快樂,張國榮得知之後,常常不動聲色地出手相助。1999年,毛舜筠邀請張國榮為自己主持的電視節目做嘉賓,在採訪中對他說:「有一些事情,我會記在心內,或許你不知道的。說到《家有喜事》後我們再見,那時我的心情很壞,你也知道吧。你常常約會我,與我談天。我們現在處身的『中國會』,我今天選擇在這裡做訪問,是因為有一晚,你約會我在這裡吃飯,跟我談話,然後問我:喜歡這兒嗎?我說喜歡呀,你就馬上跟服務員說:『以後毛小姐在這兒吃飯,費用全過到我的戶口。』這令我十分感動。另外,那時的一次聖誕派對中,可能那晚你看見我心情不好,便走來跟我說:『以後的聖誕節我們都會在一起,有什麼活動我也一定找你。』你知道嗎,就是這些事情感動我……」.
那一次的採訪中,面對著這位交情深厚的老友,張國榮極其配合,有問必答,毛舜筠甚至還提到了他的伴侶:「我是妒忌,因為他,你的那個他,實在是太好了!你知道嗎,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心裡有點不是味兒,想:他是什麼人?那是在溫哥華,我在你的後花園第一次見到他,那時候已感到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就一直很喜歡他。我明白為何大家都喜歡他,但不明白為何你喜歡他?」張國榮微笑著答道:「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好。他對我很好,而且是一個愛屋及烏的人,對朋友也好,對任何人也好,他都是義無反顧的,包括他身邊的人,如同事、朋友……對我簡直是說不出的好。(你認定了他是你的終身伴侶了嗎?)正如你是我的終身,終身的朋友啦、妹妹啦……有了他我很開心,他是blessing,是主賜給我的……」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家有喜事》的片尾,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身著結婚禮服出場,毛舜筠嬌小美麗,張國榮更是風採逼人。電影幫十四年前的張國榮圓了他的「豆芽夢」,然而如今的張國榮已經擁有更多的幸福,或許,一個真情的人總會收到「主賜給的」特殊禮物。
張國榮動手不動口,周星馳受教做歌星
周星馳在《家有喜事》中的表現亦可以用一個「揮灑自如」來形容,每一個細節都可圈可點,作為觀眾而言,知道他的角色本來是為張國榮定做的之後,還大可以想像一下已經被周星馳演絕了的情聖再被張國榮演繹出來的風採。香港這種賀歲片的劇本經常是隨演隨編,很多細節都是演員的臨場發揮,如果由張國榮來演常歡,一定與周星馳版的常歡有很大區別,而且就算是劇本相同,一定會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和不同的亮色,但是有些細節還是揣想得到的。看到常歡對臺花說:「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兩點半開始的一分鐘,我們在一起。我要你記住這一分鐘。」這句臺詞應該是為張國榮預備的吧?而且精彩的是改掉了最後一句,原本是「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再想想張國榮化身《風月俏佳人》、《人鬼情未了》、《危情十日》裡的電影角色,直到片尾梳起「阿諾豬華生力啤」的髮型,說出那段鄭重的臺詞:「我是專程來為我的未來戰鬥。未來的計劃已經寫入我的電腦。首先,我要和你一起步入教堂,然後洞房。我要同你生兒育女。我會是一個最好的住家男人。我這一世只會愛你一個。」那又是什麼樣的情形呢?當然我覺得,張國榮這個角色換得好,換得妙,換得呱呱叫,因為演情聖他不止一次,演娘娘腔卻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給我們留下了又一個精彩的側面。
最後看看片尾這段吧,這一段裡張國榮不是很突出,和毛舜筠甜膩膩地擁抱著出場之後就沒什麼事了,但是要知道,全港觀眾在看這部電影時都在等著他弄點什麼事出來。因為這是在卡拉OK房,在卡拉OK房裡就應該唱歌,而張國榮當時封咪已久,觀眾盼他唱歌真是盼到眼出血呀。好,黃百鳴對他說:「我唱沒用的,阿騷,你上去唱啦。」張國榮應道:「啊。」剛剛抬腳又收回來:「不行,我剛剛轉成男聲,我唱不好的。」於是換成周星馳出馬。這個細節真是居心叵測,我不知道當時的電影院裡,有多少觀眾發出了失望的嘆息。
話說周星馳唱歌的這一段也非常有趣,因為星爺並不擅長唱歌,整段表演都是張國榮指導的。記得周星馳的第一個動作嗎?仰望,身體緩緩升起,莊嚴地高舉右手……這個動作是張國榮他老人家的經典pose,在大碟封套、現場演出以及歷屆演唱會上都有出現,造型照數不勝數!接下來再看,周星馳唱到半路,一個大幅度轉身,麥克風一放一收,接著唱……這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張國榮動作」,難為從未登臺唱過歌的星爺竟學得頗有幾分神似,要知道張國榮的許多pose都是看似簡單,其實大有難度,我有沒有跟大家講過我模仿《放蕩》裡的「噹噹噹噹當」險些將脖子甩得頸椎離斷的糗事?……周星馳唱的這首《相逢何必曾相識》原本是一首非常纏綿的情歌,當年十大中文金曲之一,擔任《家有喜事》插曲後與《大話西遊》中的Only You同呼吸共命運,被徹底毀成了一首經典搞笑歌曲。我在很長時間裡都不知原歌是什麼調子,因為雖然片中先後有六個人唱了這首歌(唯有張國榮不唱!),但是一個比一個跑調厲害,每個人唱得都不一樣!
全新版「連褲襪太郎」張國榮
關於結尾這首「張國榮版周星馳」演繹的歌曲,韓國朋友並沒有機會看到,因為在韓國國內發行的《家有喜事》,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尾。話說影片尚未完成時,韓國片商已經積極地向高志森聯絡購買版權,但是提出的條件是:必須有張國榮的槍戰戲!張國榮在《英雄本色》中的表演在韓國深入人心,片商不管他成熟沒成熟,突破不突破,一定要看到傑仔再戰江湖!這個要求真是讓人暈死:《家有喜事》是一部溫馨的家庭倫理喜劇,常騷更是一個「姐手姐腳」的娘娘腔,怎麼加入槍戰戲呀?
不過這可難不到高大導演,為了賣埠成功,《家有喜事》擁有了第二個結尾:程大嫂離開老爺和奶奶的壽宴後,在路上被盜匪劫持,常家三兄弟英勇救美,開車殺入荒涼的樹林!為了不與盜匪照面,三人都在頭上套了連褲襪!——黃百鳴和周星馳演了太多瘋狂爆笑喜劇,再誇張的造型咱也都看慣了,但是,但是,張國榮一張小臉套著連褲襪,兩條襪腳像大耳朵一樣耷拉在兩邊的造型,可真是讓人心肌梗塞呀。一直與大嫂心連心的常騷危難之際顯身手,端著搶來的機關槍衝鋒陷陣,神勇異常,片中給了他大量持槍射擊的瀟灑鏡頭,保證滿足韓國觀眾的期待!不過這個結尾在華語影壇就沒有流傳,要在韓國的錄像帶市場中才能搜到,這就叫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