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監督員在方艙醫院開展消防培訓,確保「生命之舟」零火災
□楚天都市報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漢消 實習生 劉錫文 馮佩瑤 陳肖依
經過71年的建設和發展,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已成長為一支素質過硬、裝備精良、英勇善戰的專業消防救援力量。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時刻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著眼「全災種、大應急」轉型升級,枕戈待旦、快速反應,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在服務人民中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近年來,這支隊伍先後參加了汶川地震、「東方之星」輪船翻沉、山東壽光洪澇災害等搶險救援任務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等重大安保任務,為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湧現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程志威、「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楊威、「最美消防員」杜強等一批英雄模範。
特別是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駐守在疫情防控決勝之地的武漢市全體消防指戰員主動請戰,忠實踐行習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有災必救、有難必幫,充分發揮消防綜合救援優勢,堅持一手抓火災和疫情防控,一手抓社會勤務服務,實現了重點場所零火災、全市火災零亡人、涉疫勤務零失誤、參戰隊伍零感染、服務群眾零差評。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榮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陳建、李長春、劉江、付潔等4名消防指戰員榮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陳建(詳見A04版報導)還同時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李長春
全程守護火神山醫院 二十四載青春獻給消防救援事業
二十四載默默堅守奉獻,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全都獻給了消防救援事業。疫情期間,李長春擔任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火神山站站長助理。
疫情來襲,武漢市與時間賽跑,建設火神山醫院。1月28日,李長春第一時間向支隊遞交請戰書,要求加入突擊隊進駐火神山。他帶領8名戰友入駐之後,分秒必爭、日夜奮戰,經過48小時的不眠不休,迅速完成各項工作,使消防站第一時間具備應急救援功能。同時,還完成醫院1000具約8噸滅火器轉運安放、首批1167個感煙探測器的安裝,爭取地方指揮部重視,為醫院安裝9個市政消火栓,對環形車道硬化加固,解決了院區內消防用水和消防車通行問題,保證了醫院一投入使用就具備基本的火災預防處置能力。
李長春(右)在火神山醫院開展消防檢查
為確保打有準備之仗,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李長春多次與軍地兩個指揮部溝通協商,帶領消防站無人機飛手,高空全方位取景,繪製醫院三維全景圖,製作電子沙盤,制定了囊括醫院所有區域的應急處置預案。醫院運行期間,他帶領戰友堅持每日兩次進入綠區、黃區,不定時進入紅區巡查電氣電路和火災風險點160餘次;搭建4個出院患者候車帳篷,主動承擔每日兩次的消殺任務;張貼消防宣傳海報600餘份,對保安、後勤、醫護等人員開展消防安全培訓15次,協助醫院防疫消殺1.2萬平方米。他和戰友用腳步丈量醫院的每個角落,確保濃煙不迷路;駕駛員熟悉每個病區,知道如何快速到達;無人機飛手製作電子沙盤,開展線上推演;戰鬥員無死角消殺,守護好大本營。
入職24年,李長春參加滅火戰鬥和搶險救援萬餘次,搶救遇險群眾2000餘人,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現役部隊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全國消防部隊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40餘項。
劉 江
「把脈問診」全市方艙 確保「生命之舟」零火災
劉江,青山區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疫情期間擔任武漢消防方艙醫院黨員先鋒突擊隊隊長。疫情來襲,劉江和7名黨員組成方艙醫院防火監督專班,會同各區消防大隊對全市方艙醫院「把脈問診」,守護「生命方舟」。
在組建防火監督突擊隊時,他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擔任突擊隊隊長。武漢各區方艙醫院陸續建設,場館進行分隔,用電負荷增加,人員集中,一旦發生火情,後果不堪設想。他帶領7名隊員迅速投入到方艙醫院、定點醫院的防火監督檢查工作,共入艙檢查巡查123次,排除消防隱患200餘處,開展聯合疏散演練10次,消防宣傳培訓3500餘人次,張貼疏散指示標誌、宣傳海報1800餘張,發放手電筒500餘個,督促消防控制室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利用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實時掌握方艙內部情況,為方艙醫院、定點醫院築起安全屏障。
劉江(左)在方艙醫院開展防火宣傳
每到一處,他們均匯總收集方艙醫院建設圖紙,了解掌握平面布局、安全疏散、消防設施分布等情況,對醫院駐守保衛力量加強消防培訓,幫助醫院安保團隊建立信息通聯、初期處置、巡防巡控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在艙內巡查過程中,他動員值守的公安、城管、安保等人員成立31支「混編」義務消防隊開展全天候巡查,把工作落實落細,並依託微信群成立31支消防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安全提示。
劉江每次進艙必做消防安全培訓,一套檢查培訓程序走下來得花四五個小時,進艙前少吃少喝,出艙時汗流浹背。正是有了消防監督員的辛苦付出,才確保了全市方艙醫院、定點醫院零火災。
付 潔
貼身守護雷神山醫院 「火焰藍」「白天使」攜手護患
「保護好雷神山醫院,就是在保護武漢千千萬萬的家庭。」疫情期間,付潔擔任武漢消防雷神山專職小型消防救援站站長,他帶領全站同志奮戰在醫院消防巡查、消防培訓、物資轉運、洗消殺毒、應急值守等最前沿,接續奮戰60餘個日夜,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付潔(右)在雷神山醫院搬運物資
雷神山醫院是在特殊條件下快速建成的,加之人員密集、物資量大數多,為確保醫院消防安全,付潔與隊員們一道熟悉院區每個角落,逐一測試醫院周邊消防水源壓力、消防設施功能,深入內部熟悉進攻路線和病區內部結構;制定周密的巡查方案,帶領隊員每天開展4次白天巡查、3次夜間巡查,對32個強電間、10處物資儲放點進行不間斷巡查檢查;制定重點區域應急處置預案,利用無人機製作三維實景圖26份。每天24小時,4萬多步行程,他從一個「外來人」變成了雷神山的「活地圖」。
他是醫院的「貼心人」。作為醫院消防主戰力量,他們為醫院配置安裝各類滅火器1754具,在強電間增設懸掛式超細乾粉滅火彈57個,安裝3640個報警點位探測器,121個室內消火栓及自動噴水系統全部通水。同時,定期開展病員轉運、場地洗消等整建制模擬訓練,聯合醫院指揮部一道開展應急演練35次,疫區人員救助演練41次,洗消殺毒1.2萬平方米。他在隔離病區、ICU區設置兼職消防安全員,建立消防直聯直報群;先後對醫院安保、民警、醫護等人員開展消防安全培訓90餘次,上門服務32個護士站,發送消防安全提示800餘份,張貼消防宣傳海報600餘份。
他和戰友還是辛苦的「勤務員」,轉運醫療、生活物資25噸,轉移醫療廢物8次,15次深入高危險感染病區進行巡查,幫助整改隱患110餘處。醫護通道牆上的塗鴉,見證了那些患難與共的日子。牆上的「白天使」和「火焰藍」緊握雙手,築起守護江城的堅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