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透初曉日照西橋雲自搖
想你當年荷風微擺的衣角
木雕流金歲月漣漪七年前封筆
因為我今生揮毫只為你
雨打溼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歸堂
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
我在人間彷徨
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
遠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
涓涓心事說給自己聽
月影憧憧煙火幾重燭花紅
紅塵舊夢夢斷都成空
雨打溼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歸堂
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
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
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
詞 / 許嵩·《清明雨上》
「清明」一詞最早見於《淮南子·天文訓》: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
明庶風就是指春分時的東風,意思是清明風在明庶風四十五天後來到, 這裡的「清明」還是作為節氣。
節日意義上的清明起源於古代的寒食節。關於寒食節的來源說法不一,有周代禁火說、古代改火說、介子推說等。
到了唐中期以後,清明寒食才合二為一,且以清明為重。
掃墓、寒食、請新火成了唐朝清明節的主題,由於清明掃墓、寒食的悽涼,人們往往在掃墓寒食後組織一些更具娛樂性的活動,如踏青、放風箏、蕩鞦韆等。
清明,就是在春色輪迴中尋找新生,在誕生中懷念起逝去,在老去中誕生新生,輪迴的起點,也叫終結。
新與舊,老與少,生與死,交織在同一瞬間。
清明祭祀,是為了提醒健在的人,記住遠去的人。
人們平時不見得會記得住身邊的和逝去的人們,只有像清明這樣的節日裡才會去緬懷,去想起。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清明,不應該是一個悲傷的日子,而是一個相思的時節。
思念先人,思念斯人,思念曾經的歲月,在相思之中體會人生,感悟生命的真諦。
這個清明,讓我們用杯酒代替哀傷,一杯敬故人,一杯敬自己,在這人間最美的四月天中,一起賞花、賞景、賞歲月時光。
主編:陳 俊
編輯:王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