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每年的四五月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裡,總有一群學生,撞響和平大鐘,誦讀拉貝日記,聽倖存者講歷史……用特別的形式面對歷史、面對自己。
這群學生,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學生們參與的活動,實際上是一門來自美國的選修課,名為《面對歷史和我們自己》。領隊的老師尚媛媛便是將這門選修課從美國引進到南外的老師。也因為尚媛媛的努力,美國課程總部開始關注並研究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南外師生也有機會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傳播和平的理念。
在此前由南京市教育局主辦、南京市教師培訓中心協辦的「南京教育好故事」演講比賽中,尚媛媛的故事入圍決賽。
尚媛媛是南外的英語老師。2009年,一次偶然的工作坊活動,讓她首次接觸到這門課程。這讓一直在思考、探索怎樣使學生兼具中國靈魂與世界胸懷的她看到了一條道路。從此,她就執著地投入對課程的開發和研究,一晃便是十年。
《面對歷史和我們自己》這一課程1976年創始於美國,通過分析過去的戰爭、人類歷史上的大屠殺及其他悲劇產生的原因,將歷史和我們今天面臨的道德選擇聯繫起來,旨在結合歷史與當今社會熱點,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發展學生表達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為使課程跨越學科的界限,尚媛媛閱讀了很多相關書籍,精心挑選合適的課程材料。她帶著同學們探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岑洪桂老人,引導學生把採訪記錄翻譯成英文並製作了紀錄短片;她還帶領同學們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實地考察,鼓勵並指導同學們創作英文詩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在平時的課堂上,尚媛媛更是結合歷史事件與當今社會熱點,啟發同學們思考。
從課堂走向社會,尚媛媛的選修課影響越來越大。2016年,《面對歷史和我們自己》美國課程總部開始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合作,把這段歷史納入課程研究之中。
作為課程的引領者,尚媛媛不斷努力豐富課程厚度的同時,還作為志願者教師,多次參加紀念館組織的慰問活動和「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的英文授課活動。
2019年,尚媛媛創造了兩個全國第一:第一位在全國歷史教師年會上做主題發言的英語老師,也是第一位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上發表論文的英語老師。
近年來,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每到國家公祭日,南外的同學們都會舉行「重走安全區,祈願和平路」活動,在高中畢業離開母校前,還會來到紀念館認真聆聽「行前一課」。《面對歷史和我們自己》這一門選修課,也已經成為學生們的「必修課」。
尚媛媛說:「我們渴望和平,我們珍愛和平。面對歷史和我們自己,是值得每一個人終身學習的必修課。這些真正觸摸了歷史的青年以後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會把和平的種子播撒。」
南報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