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下小女人》雖然,徐慧真剛出場就蠻慘的!剛生了孩子,月子還沒坐。老公公就死了,老公跟人私奔了,瞬間家裡的頂梁柱沒了。擱在一般女人身上,不哭天搶地才怪。難得徐慧真是一個很硬氣的女人,剛埋了公公,第二天就想出了對策,單打獨鬥支撐小酒館!
一個女人,斡旋在一幫老爺們周圍,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硬氣的時候硬氣,該示弱的時候示弱!有主見有能力有姿色有資產又不簡單的女人,自然很招人待見!最初追求徐慧真的人,還真不少。有小學教員徐老師,文藝青年範金有,人力車夫強子。讓人沒想到,徐慧真最終會選擇一無所有、其貌不揚、老實巴交的蔡全無?戲裡戲外,所有人都以為蔡全無高攀了徐慧真!其實應是徐慧真撿到寶了!
大雪紛飛的夜裡,大腹便便的徐慧真眼瞅著就要生了,可是奈何兜裡實在掏不出2毛錢,黃包車師傅見了她都繞著走。這時其貌不揚的蔡全無出現了,果斷的拉她上醫院。這個男人給徐慧真第一印象就接近完美,第一次見面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就施於援手!縱然之後徐慧真一時大意,沒想起這個救命恩人,但是彼時的蔡全無也沒趁機邀功,好感度頓時又增加了一分!
而彼時徐慧真在經歷第一段婚姻的傷害, 對於下一段感情,她沒有太大的期許,只希望找一個靠譜的人,幫扶著自己能把小酒館經營下去。而範金有這個人雖長得周正,工作也好。但這個人太能算計了,太想走捷徑,企圖左右逢源,想同時討好兩個聰明的女人。徐慧真早過了識人不清的年齡,一眼看穿,馬上否決了他!
而徐老師關鍵時刻掉鏈子,領導來視察掃盲班,他偏偏賭氣不來,故意給徐慧真使壞,足以看出這個男人氣量小!最終,還是默默無聞的蔡全無臨時救了急,也是這一次徐慧真對他刮目相看。本以為是一個青銅,最後發現是個王者!真是感謝徐老師給了他們機會!像強子這樣的大男子主義,有幾個小錢就開始么五么六,一眼就看到底的人,根本不在徐慧真考慮範圍之內。呵呵,把他納入候選人,簡直太侮辱徐慧真的智商了!
最終,徐慧真能擁有偌大的家業,除了自身獨立要強外,也離不開蔡全無的幫扶。夫妻同心,齊力斷金!
不忘初心,往往可以理解為對那份善良、正直以及正義等層面的堅持與堅守。方得始終,則可以理解為那些在理想、生活、人生以及事業等層面的美好收穫與結果。影視作品,對這種思想主題的表達是偶有呈現的。它們,也會為觀眾帶來觸動心靈的正能量。
劉家成執導、蔣雯麗與倪大紅等領銜主演的年代情感電視劇作《正陽門下小女人》,其實便是一部展現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影視作品。
電視劇作《正陽門下小女人》,圍繞著主人公在數十年變遷中的堅守進行展開,反映了作品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主題內涵。關於這個主題,劇作到底是從哪些層面進行展示的?同時,劇作又是如何去演繹相關的主題內涵的?其實,對這部劇作的劇情資料有所了解的夥伴,並不難理解得到。事實上,它們主要是通過經歷坎坷以及走向收穫等層面去進行演繹的。
經歷坎坷
經歷坎坷,往往是指影視作品裡人物角色所碰到、遇見、走過以及體會過各種坎坷或挫折的事件呈現。它們,通過主人公在有關事件中的行為、行動或者表現等,去或多或少地展現出人物角色的精神風貌,從而有效地呈現出劇作裡有關的主題內涵。
電視劇作《正陽門下小女人》,其實便是一部在經歷坎坷層面上演繹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影視作品。它們,以主人公徐慧真的堅守去表達初心,並為劇作所要表現的「方得始終」奠定了基礎。當然,在經歷坎坷的層面上,劇作所主要體現的則是其中的「不忘初心」。其間,包括了酒館風波、尋找女兒以及歸還酒館等方面。
首先,酒館風波體現了經歷坎坷層面上不忘初心的基礎。在這部電視劇作裡,角色徐慧真作為其間的主要人物,她的人生是與小酒館密切相關的。因為各種緣故,徐慧真走向了經營酒館的創業之路。但是,在時光的變遷當中,她與酒館分分合合好些回。然而,她依然堅守著自己對事業與生活的初心。
酒館風波中徐慧真的離開與回歸,恰恰反映了作品裡關於她所經歷的坎坷與挫折。可是,她在這些離開與回歸當中,依然保持著自身的原則。而且,這些堅持是關於善意以及正直等方面的。所以,它們在經歷坎坷的層面上展現了「不忘初心」的主題。
其二,尋找女兒形成了經歷坎坷層面上不忘初心的鋪墊。在這部電視劇作裡,徐慧真除了遇到了酒館風波之外,她還碰到了有關生活方面上的坎坷。曾經,她的女兒徐靜理因為一些緣由,選擇離開家庭、離開徐慧真。那刻,徐慧真有去尋找她,而且還為此臥床不起。
可見,在關於女兒徐靜理離開並讓徐慧真去尋找的事件中,作品較好地反映了主人公徐慧真對家庭、對女兒的愛。而這種對家人、對親情的愛,又恰恰反映了徐慧真這個人物的善良與正直。同時,更是她身上不忘善意之初心的較好展現。所以,它們也在經歷坎坷的層面上演繹了「不忘初心」的主題。
其三,歸還酒館呈現了經歷坎坷層面上不忘初心的過程。在電視劇作裡,徐慧真經營酒館的時候,還碰到過那麼一些事情。當時,賀永強經過考慮與深思,曾一家三口趕往北京。那刻,徐慧真把小酒館歸還給了賀永強他們。
從徐慧真歸還小酒館的坎坷事件中去看,儘管她向賀永強開出了有關條件。可是,她將酒館歸還的行為行動,恰恰反映了她這個人物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善良與善意。而且,也體現出了她那份以和為貴的態度。這,正是對善意初心的過程演繹。所以,它們也在經歷坎坷的層面上演繹了「不忘初心」的主題。
走向收穫
走向收穫,往往是指那些經歷坎坷、付出後所得到的人生、生活、精神或者物質等方面的成績。它們,通常也是通過影視作品裡人物角色的行為、行動以及事件等去進行展現的。與此同時,它們更可以從有關的行為或事件中演繹出相關的作品主題與內涵。
電視劇作《正陽門下小女人》,其實也是一部在走向收穫層面上演繹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影視作品。很大程度上,它們是以主人公徐慧真等人的收穫作為展示載體的。當然,走向收穫這個層面所反映的劇作主題,則集中體現在「方得始終」的方向上。其間,包括了堅守理念、走向小康以及思想不變等方面。
首先,堅守理念體現了走向收穫層面上方得始終的基礎。在這部電視劇作裡,主人公徐慧真所經歷的幾十年風雨,算是一次人生與事業的歷練。她,在這段風雨人生當中,始終堅守著自己的經營理念。而且,還讓所經營的事業漸漸做大做好。這,正是她走向收穫的基礎。
畢竟,可以在幾十年的光陰當中去運營一份事業,並不是容易的事。而在幾十年的光陰裡依然堅守理念,更是不簡單的事。所有這些,都為徐慧真後來的收穫提供了鋪墊。同時,可以把酒館事業運營為幾十年的事業,本身也是一種收穫的體現。因此,它們在走向收穫的層面上演繹了「方得始終」的主題。
其二,走向小康形成了走向收穫層面上方得始終的結果。在這部電視劇作裡,徐慧真經歷了風雨、挫折以及坎坷後,她運營的事業也慢慢地走向了起色。而且,她還帶領著身邊的人,一起發家致富、走向小康。從而,在人生與事業上也獲得了應有的成績。
走向小康這個劇情事件,很好地反映了徐慧真走向收穫的體現。不管是她自己本人,還是她所帶領的身邊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在生活與物質上得到了回報。而這些回報,恰恰也是徐慧真等人堅守善意、堅守原則等前提下得到的。所以,它們也在走向收穫的層面上展現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主題。
其三,思想不變呈現了走向收穫層面上方得始終的升華。經歷過時光的洗禮、經歷了人生的沉浮、經歷著事業的起落,徐慧真等人也在邁向小康的路上不斷前行著、靠近著。可是,她的身上依然有著自己對善、對美以及對真的堅持與判斷。
面對著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的發展與改變,徐慧真不僅沒有忘記她所堅守的原則。而且,她還在這段數十年的風雨道路上,讓思想不變、道德觀與價值觀不變。從而,也反映出了這些思想的有效歷練與升華。這,未嘗不是徐慧真在精神方面的收穫。所以,它們也在走向收穫的層面上展現了「方得始終」的劇作主題。
是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恰恰是電視劇作《正陽門下小女人》從經歷坎坷與走向收穫等兩個層面為我們演繹的劇作主題了。而酒館風波、尋找女兒、歸還酒館、堅守理念、走向小康以及思想不變等,卻成為了演繹主題的有效元素。
《正陽門下小女人》劇終,看彈幕卻是有多少人道「大結局了,明天沒看的了,你說氣人不」「最後一集了,你說氣人不」「沒電視劇追了,你說氣人不」,「氣人不」這句出自賀倔頭的口頭禪,被網友們用得出神入化,好不逗樂,足見大家對片子的喜愛。據說在豆瓣上評分保持在8分。
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片子。京腔京韻,胡同四合院,小酒館二兩小酒一碟花生米,頗有《茶館》的老北京味兒。不拖沓,節奏緊,矛盾衝突明顯,人性張力十足,演員個個給力。像我這很長時間沒這麼追過劇的,竟然追得日思夜想,魂牽夢繫。
作為家長,要說的是,這個片子,真是一部教育大片,是正能量,三觀極正。也許會有人說,大女主根本就不是小女人,整個就是一聖母,天下哪有這樣的小女人?
是否有這樣的小女人不重要,片子裡的教育觀念卻是值得稱道的。
1.女人當自強。
當公公離逝,大女主徐慧真面臨生產之時,她的丈夫賀倔頭卻拋棄了她,牽手小姨子。徐慧真在風雪之夜獨自走上街頭,手裡捏著一毛五分錢,想讓人力三輪車拉到醫院去,結果都要兩毛錢,幸好遇見了蔡全無這個內心善良的「蹬三輪的窩脖兒」。
一個臨產的女人,一定是小女人,那時候她最需要身邊有人照顧有人噓寒問暖,但現實硬是把這個小女人敲打成了大女人,她不得不面對即將到來的生活:孩子要養,自己要活,小酒館得開張。
在別人眼裡她已經是個寡婦了。寡婦門前是非多,何況還是個漂亮的寡婦。如果沒有能耐,不能自強,在男人堆裡斷斷是開不下去的。
在三教九流齊全的小酒館,笑臉迎客,左右逢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放在今天是再正常不過的話,但在當年可能就是不能入耳的話,這要何等強大的內心才能承受。在當時那個年代,一個弱女子被丈夫拋棄,不自怨自艾而自強自立已經難能可貴,能夠像徐慧真這樣還闖出一片商業帝國的就罕見了。
女人當自強。
2.正直善良是最優品質。
徐慧真能做大做強,靠的是什麼?是人品。她能吸引一個有大智慧的男人心甘情願做她身後的小男人,不懼外界壓力,在於她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一個能幹並非難得,難得的是能幹還特別善良,正直,凡事講究一個理字。
賀倔頭為什麼怕她?因為她總在理上。所以她處理街坊之間的矛盾,都能讓人心服口服。就是面對渾不講理的賀倔頭和李洋車及李洋車老婆,她都能輕而易舉兩頭說服。
理正了,自然也會有情。我從來不覺得理和情是不可兼容的,那些覺得情和理難以兼容的,是理兒沒講正。
就講個理字,她給大女兒取名理兒。一個女人不靠情字,而靠一個理字,走遍天下,鄰裡街坊誰不稱道。
她的善良,也無處不現。就在三年自然災害面前,誰家不是前胸貼後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要省出自己嘴裡的接濟她的賀倔頭一家。
牛爺也好,片兒爺也好,趙會計一家子,她從不虧待任何人。
甚至最後,她都沒有勸陳雪茹和範金有一刀兩斷從此陌路,而是勸人一家和解。
一個人,拼到最後都是人品的較量,所以她到底還是贏了陳雪茹。
3.絕不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在中華大地上根扎得有多深,有親身體會者自有體會,那些生為女兒而沒有體會者,就回家感謝父母去吧。
徐慧真生了三個女兒,徐慧芝也生了三個女兒。無論是徐慧真和蔡全無,還是徐慧芝和賀永強,都不曾對女兒有一絲的輕視,都是一視同仁。
我想,她們當初肯定也是抱著希望能生一個兒子的想法吧。湊個好字,是人性。
徐慧真的大女兒,她沒有讓她隨賀永強姓,而是改為了自己的姓。這一舉動在當年得驚著眾人了吧。但她就是做得坦坦蕩蕩。你蔡全無和我結婚也是有條件的:以後的孩子都隨我姓。
蔡全無多多少少心裡得有點想法?但看他在徐靜理告訴他她的兒子姓蔡時的眼淚還是可以窺見一斑的。
三個閨女都隨了媽姓,而大閨女的兒子竟隨了養外公的姓,他又不是沒有親爸,這在今天看來都是難得的對傳統習俗的一記耳光。
養父恩情之大,足以配得上用兒子的姓。誰也不足道,只要小兩口商量同意即可。這是何等的霸氣。
看彈幕,都只想要生女兒就知道這三觀得有多正了。
京城之地,天子腳下,若真如此,配得上這帝都二字。
4.愛和尊重是教育的最大法寶
為什麼徐慧真能把自己的三個閨女外帶著把徐慧芝的三個閨女也一併培養出來了,而陳雪茹卻一見自己的小兒子都犯頭疼症了。
徐慧真和蔡全無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培養成才,也是情理之中的,這兩人對孩子有無盡的愛與尊重。孩子得到物質上的滿足不難,但難的是精神上的滿足。這些孩子們個個物質不缺,精神上也得到了足夠的自由,父母都非常尊重孩子,家庭氛圍足夠民主,一家人相親相愛,有問題找爸爸媽媽,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真是理想的家庭模式。
但對於徐慧芝和賀永強的三個女兒,從小不在身邊長大,在接近成年之時把兩個大的接到身邊,想必也是大費了一翻腦筋,尤其是老三,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要想扭轉這個長勢不太好的老小,實屬不易。
但徐慧芝和蔡全無用真情真心,無私的愛,把幾個孩子感動得稀裡譁啦,紛紛倒戈。
六個閨女,個個成才,羨煞眾生。
而且愛和尊重培養出來的孩子,個個獨立,有主見。能不惹人愛?
有意思的是,徐靜理坐月子,不在婆家而在娘家,這要放中華大地哪兒,大概都是不能容忍的。但徐靜理就這麼做了,而且得到父母的支持,理直氣壯。
天底下再沒有比教育孩子更難的事情了,但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不是也應該成為一面鏡子?
劉強東被員工坑死,馬雲在小飯館痛哭:當爸爸前,誰還沒當過孫子?
入局(受益匪淺)
日本酒店讓人不敢相信的10個「誇張」服務細節(長見識了)
惜命最好的方式,竟不是養生,而是…驚醒無數人!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