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香港將舉行特區立法會議席補選,「港獨」勢力再一次蠢蠢欲動。代表「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出選港島區的周庭表明會籤署選舉確認書,以求矇混過關,更有反對派政黨威脅特區政府對參選承諾不設限,此舉引起香港社會的擔憂。隨著16名「佔中」分子被判刑,香港政府與「港獨」的鬥爭已經逐漸白熱化,有些所謂的英國紳士們也忍不住跳出來叫囂了。
港獨分子為選議員粉墨登場 威脅港府讓步
香港《星島日報》消息,代表「香港眾志」出選港島區的周庭,亦因「香港眾志」以「民主自決」為最高綱領而可能未能通過《確認書》一關。周庭接受媒體查詢時表明,自己會籤署選舉《確認書》,同時亦表示自己會堅持「自主」的創黨理念。雖未提到「自決」字眼,但她的舉動還是引起香港社會擔憂。
港獨分子羅冠聰(左)、黃之鋒(右)支持周庭參選議員
特區在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引入《確認書》制度,要求參選人確認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擁護第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選舉主任又會因應參選人的政見向個別參選人提出問題,要求參選人籤覆,在上屆選舉中,便有6名參選人因為「港獨」立場而被取消參選資格。
雖然《確認書》制度的把關,但在進入立法會候任議員宣誓環節,亦有早前籤署確認書的反對派和「港獨」候任議員梁頌恆、遊蕙禎等多人宣誓辱國,該行為引起全球華人不滿。
而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104條進行解釋和說明,釋法明確表明主張「港獨」或具有「港獨」性質的人士,不具備出任立法會議員的資格。
據了解,「香港眾志」以所謂的「民主自決」為最高綱領,其核心成員、17日再次被香港法院判刑的黃之鋒,亦曾赤裸裸的明言,所謂的「民主自決」的其中一個選項便是「港獨」。
此外,由於2016年立法會宣誓辱國的前案候任議員姚松炎早前也表達了再次參選的意願。16日,他更是威脅如果自己沒有參選資格,則需要特區政府「承擔政治後果」。對於有法律意見指他因宣誓而被取消的議員資格,指的是本屆立法會議員資格,他則詭辯稱,自己去年被取消的是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席,今年參與補選「不影響九龍西議席」。
姚松炎威脅特區不讓自己「入閘」,就等「承擔後果」
特首林鄭月娥16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選舉內每一位想參選人士的參選資格,都由選舉主任按《立法會條例》和選管會相關規例進行,由選舉主任看完條例和事實,有需要時諮詢法律意見,行使權力和作出決定。
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巿民期望政府一視同仁,謹守法治,做到專業判斷。她指在「一國兩制」下,要晉身立法會就要支持《基本法》,不能借立法會平臺搞「港獨」,並符合《宣誓及聲明條例》莊嚴宣誓,無論何人參選都需依照規定籤署確認書,讓選舉主任作專業判斷。她又指,不存在參選人屬於那個陣營就會被《特別處理》,市民亦不期望選舉有太多「政治色彩」,選舉主任毋須懼怕政治壓力或市民反彈。
16名「佔中」分子被判刑 英政客稱英方有責任保障香港人權
香港高等法院17日對16名「佔中」分子被告的具體刑期宣判。法官認為,黃浩銘在案中扮演角色最重,故他被判即時入獄4個半月;黃之鋒被判即時入獄3個月;岑敖暉被判入獄1個月,緩刑1年,罰款1萬港元;其餘13名被告分別被判入獄1個月至2個月,緩刑12個月至18個月,並判最高1.5萬港元罰款。
據媒體報導稱,黃之鋒、岑敖暉等被告人今坐入犯人欄聽取判刑,各人神情輕鬆,更不時展露笑容。黃之峰、羅冠聰、岑敖暉、黃浩銘、梁曉陽,以及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周庭,當日還與支持者到達高院叫口號,黃之鋒、岑敖暉及黃浩銘均表示都有再次入獄的心理準備,但表明都無礙他們追求更公義社會的訴求,並呼籲支持者在3月11日參與補選投票。
此前,英國前自由民主黨黨魁阿什當領導的所謂「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發表報告,提到香港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非法「佔中」黃之鋒等人被改判入獄等,妄稱「反映對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的憂慮」,認為中英雙方有責任保障香港人權。
外交部駐港公署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機構、個人以任何形式幹涉香港事務。英國個別政客和所謂「香港觀察」組織充滿偏見,其發表的所謂報告歪曲事實,不值一駁。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6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批評有關文章,對香港的現狀評論不公平及非常無根據,而文章內容是外國機構幹預國家內政及香港事務,而該組織其中一名領袖更是外國國會議員,強調有關幹預非常不合適,認為香港市民應要對外國的幹預表達不滿。
Rogers和「佔中」頭目黃之鋒合影
「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號稱是「關注香港發展的人權組織」,但其對港言論或不乏私心,因擔任其主席的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自去年10月就與香港結下了「仇口」。
當時羅哲斯擬來港探望「雙學三醜」黃之鋒、周永康、羅冠聰等人而被拒入境,其後便一直將矛頭對準香港,先是撰文稱「一國兩制」已變成「一國一制」,又糾集英國前外相聶偉敬(Malcolm Rifkind)、英國上議院議員David Alton和英國前自由民主黨領袖Paddy Ashdown等英國政壇人士,於12月成立「香港監察」,不斷發表香港的負面言論,被外界諷為「一批抹黑香港的投機政客」。
實際上,羅哲斯與香港反對派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他去年曾為「雙學三醜」被判囚而絕食一天。反對派在得悉其不能入境後,亦大動幹戈,屢屢為之辯護。香港本土毛孟靜在立法會上就該事提出緊急質詢。
人民力量陳志全亦多次聲色俱厲地追問政府為何拒其入境,又與羅哲斯口徑一致地質疑香港是否仍然實施「一國兩制」,令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一度稱,「我以為我在英國議會」。激進本土派梁天琦更赴英國,與羅哲斯一同出席研討會,齊聲唱衰香港。
由此觀之,反對派與這些外國勢力「裡應外合」,互為呼應,實為跳梁小丑而不自知。
禁止「港獨」應從高校開始 言論自由不是遮羞布
香港中大學生會近日以學術研討為幌子,散布「港獨」思想,未知校方將如何處理。香港標榜多元社會、言論自由,社會一直對出位言論採取包容態度。但其實世界各國的言論自由是有底線的,在香港精英馬首是瞻的西方社會,是不容有人以學術討論為名,發表極端言論的。違者輕則紀律處分,重則以法律制裁,判以監禁。
新加坡青年餘澎杉曾因侮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及發表詆毀宗教的言論而兩度入獄,後獲美國政治庇護。去年年底,哈佛大學一組學生邀請餘澎杉出席公開對話會,後主辦方取消活動。原因是餘澎杉曾在美國發表出位言論,他認為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若自願與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應該合法。
哈佛取消了餘澎杉的對話會,但從未聽聞有人批評哈佛沒有言論和學術討論的自由。餘澎杉挑戰倫理道德的底線,被拒諸校門外,說明即使是哈佛,亦非什麼言論都接受包容。
「香港獨立研究學會」應被取締,言論自由不是遮羞布
出版自由是西方民主的基本原則,但對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德國政府在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維持了七十年出版禁令,直至2006年才解禁。而容許在德國書店公開上架的《我的奮鬥》,只能是德國當代歷史研究所推出的評註版,其他版本不得公開發售,以防有人借這本書鼓吹極端思想。
學術自由在西方國家,從來不是絕對的。西方國家不容許有人否定納粹屠殺猶太人這段歷史,目前共有十一國明文禁止否認大屠殺,包括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瑞士和以色列。
專門研究二戰軍事史的右翼英國作家大衛.艾文(David Irving)曾在1989年以作家身份訪問奧地利,在演講及訪問中,聲稱經他翻查文獻研究,發現奧斯威辛集中營設有毒氣室是捏造,納粹屠殺猶太人亦非事實。艾文在十六年後過境奧地利被捕,以否定大屠殺罪名被判監三年。
資料顯示,從1999年到2004年之間,共計一百五十八人因為否認納粹大屠殺而被奧地利法院判刑。1991年法國裡昂大學一名文學教授,因發表質疑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言論,被大學當局開除。
從以上取自西方社會的幾個例子可見,世上沒有絕對的言論自由,即使是嚴肅的學術討論也有禁區。部分香港人被有心人誤導,亦對西方社會認知不足,以為什麼都可以歸為「言論自由」。而高校管理層害怕被人扣上幹預學術自由的帽子,多年來放任學生言行,才造成今日高校學生被人利用、校園被當作「港獨」搖籃的局面。香港社會是否應重新認識什麼叫言論自由?
打擊「港獨」囂張氣焰,需要更強硬的行動
內外勾結的港獨分子,已成為慣於打著民主自由旗號分裂他國的西方勢力搞亂中國的一個抓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香港法院對於「港獨」分子的從輕判決,實在不足以達成應有的震懾作用。對於港獨分子能否參選議員,中央通過釋法已經有了明確的意見。面對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香港特區政府無疑應該拿出更加強硬的行動措施進一步打壓「港獨」傾向,否則,如果再出現港獨分子當選議員,再次大鬧立法會的情景,那可真就是香港民主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