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扶持科研創業卓見成效 浙農林大多名本科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2020-12-25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編輯 陳昊昱 通訊員 陳勝偉)近日,浙江農林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生陶穎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工程領域國際權威期刊《化學工程雜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0.652),發表了名為《用於高性能柔性超級電容器的非晶態富羥基Co3O4的合成》的學術論文。

  柔性電子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但其更新換代卻受制於柔性電能存儲器件滯後的發展。因此,開發高性能的柔性電化學儲能器件及其電極材料是目前學術界和工業界關注的研究熱點。在陳浩和沈哲紅老師的指導下,陶穎傑主持的國家創新課題團隊通過一步電化學氧化法,基於鈷基金屬有機框架,設計和製作了柔性導電基材支載的非晶態富羥基Co3O4材料,並將其直接用作柔性電極獲得了優異的超電容性能,從而為高性能柔性超級電容器正極的製作提供了創新的高效方法。

  此前,該校2018級本科生蔣欣悅等也在國際知名期刊《魚類與貝類免疫學》在線發表了題為《飼餵羊棲菜粉可提高白斑症候群病毒感染的克氏原螯蝦的存活率》的學術論文;本科生王海波、吳偉峰,俞詩穎,俞哲耀等本科生也陸續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上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學生在高水平期刊發表研究生論文,與該校不斷強化本科教學中心地位,大力支持學生科研創業工作是分不開的。三年前,浙江農林大學出臺了《關於加快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明確要求「每位學生在校期間100%參與創新創業活動」;並先後出臺了設立本學生科研創新基金、開放實驗室項目、科研成果獎勵創新學分、優秀論文代替畢業論文等一系列政策,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創新活動。

  在此基礎上,學校全年設立的各種鼓勵創新創業的活動經費總額超過1000萬元,學生申報參與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各級各類學科競賽,都可以獲得經費支持。如學生申請科研項目、創業項目可獲得15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經費資助;學生公開發表論文、獲得專利或者創業取得成果,單件可以獲得500元到10000元的獎勵;學生還可以憑創新創業成果獲得學分獎勵、替代畢業論文等。

  在學校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學生參與各種科研創新活動十分踴躍,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成果得到持續提升。2019年,該校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65項,比去年增長44%,校級項目立項246項,學生受益面進一步擴大;先後有2633人次本科生獲得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等各類獎項120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一類競賽獎項43項,較上一年增79%;本科學生公開發表論文151篇,其中SCI收錄16篇;本科生申請各類專利並獲授權73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

  浙江農林大學教務處長郭建忠認為,鼓勵本科生開展科研活動,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嚴謹求實的科研態度,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提升畢業論文質量。他說:「近年來,我們十分重視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希望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成才。比如,今年學校立項一類學科競賽44項,二類學科競賽35項,同時積極承辦省級學科競賽,引導學生參與科研創業和學科競賽。通過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科研活動,本科生的科研成果不斷湧現,也為大四寫畢業論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對提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浙農林大用136萬現金獎勵本科生科研創新 且可替代畢業論文
    本科生高水平科研創新成果可獲重獎  在過去半年多時間裡,蔣欣悅在導師朱斐的指導下一直開展科學研究,並發現羊棲菜不僅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而且能增強小龍蝦(克氏原螯蝦)的免疫力。這些創新成果包括申請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發布高層次論文、獲得高層次科研項目、參加學科競賽並獲獎、參加各類創新活動並獲得成果等。  浙江農林大學獎勵學生科研創新的同時,更側重於重獎發表高層次論文、獲得各類發明專利等原創性的成果。在2020年獲得創新獎勵的學生中,有118名本科生在高級別刊物發表了學術論文。
  • 浙農林大6名本科生畢業論文不用寫,以高層次論文替代
    這就意味著,他再也不用和其他同學一樣,為寫畢業論文而忙碌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就業或者考研了。  根據浙江農林大學教務部門剛剛公布的《關於公布2021屆本科畢業生發表論文替代畢業設計(論文)名單的通知》,朱雲龍等6名2021屆畢業生,因在校期間發表過高層次學術論文,經過本人申請、學校審核和答辯,他們的論文已經被同意替代畢業論文,審核和答辯的分數將成為他們的畢業論文成績。
  • 浙江農林大學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浙江農林大學新農科求真實驗班2018級本科生蔣欣悅等在國際知名期刊《魚類與貝類免疫學》(《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IF=3.21,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飼餵羊棲菜粉可提高白斑症候群病毒感染的克氏原螯蝦的存活率》(《DietaryHizikia
  • 北京理工大學2020徐特立獎學金揭曉:1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
    科研經歷參與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有機光敏染料的理論設計」並結項;負責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重點項目「雙軸自穩平臺」並結項;參與導師課題「基于振蕩激勵微渦流的多功能無損傷生物微操作」。科研經歷以第一作者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影響因子為7.1.1區TOP)發表論文1篇。以共同作者發表1篇SCI論文(影響因子6.232,2區)以及1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申請發明專利4項。
  • 浙江農林大學生研究小龍蝦獲國家級項目支持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深入研究,浙江農林大學新農科求真實驗班2018級本科生蔣欣悅及其導師朱斐發現,羊棲菜可以調節小龍蝦的先天免疫、增強抗病毒能力。在此基礎上,蔣欣悅還在國際知名期刊中科院一區《魚類與貝類免疫學》(TOP期刊)上在線發表了論文《飼餵羊棲菜粉可提高白斑症候群病毒感染的克氏原螯蝦的存活率》。
  • 不唯論文!指導學生獲獎、有創新性成果也能晉升教授?這些高校出招
    從2018年開始,南通大學對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進行「校本」的探索和創新,提出在教書育人一線的教師,如開發了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課程等高水平的教學資源,或指導學生在高水平創新創業競賽中獲得高層次獎項,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都可以通過認定評審渠道申報高級職稱。
  • 保研清華、15項「國獎」、發表高水平論文……她說,我的大學無悔!
    去年春天,和許多準備保研的同學不同,當時還在文學與新聞學院廣告學專業讀大三的楊璐嘉,正全身心投入於她的一項學術研究之中。儘管很多人建議她以保研複習為重,但她還是希望能夠在學術上有所突破。在導師徐沛老師的指導下,研究論文的初稿順利完成。看罷文章的老師在電話那頭告訴她:「這篇文章達到了頂刊水準。」
  • 沒論文也能評職稱,還有多名教師被直聘為教授!這所高校放大招
    今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職稱評審結果出爐,而類似這樣不單純以文章、學歷等為評價前提的還有多例: 化藥學院青年教師母海缽2016年入職學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由於工作業績突出,經綜合考核評價,母海缽被直聘為副教授。
  • 南昌大學高水平學術成果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
    南昌大學高水平學術成果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 2020-04-2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學院4名本科生,同時被哈佛大學錄取
    大學期間她就參與發表10篇SCI和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與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所合作跨國課題的實踐經歷在譚安然的大學生活中也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因課題需要,她前往尼泊爾實地調研當地社區和醫院公共衛生狀況,從而對專業有了深刻思考和重新認知,開始研究如何結合創新技術以更好地改善人群健康,實現健康公平。
  • 本科在中文核心發表一篇論文,但導師是一作我是二作,有用嗎?
    單從發表論文這個結果來說,對於一位本科生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雖然有人會酸溜溜地說本科發SCI的人大有人在,但這畢竟是少數,能夠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對於本科生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首先,在你聯繫導師的時候,如果把你和本科階段的導師做科研的經歷及發表論文的情況附在簡歷裡面,這無疑會增加導師對你的好感。而且,如果本身你的成績就比較優異,那麼你很可能不用去和百萬考研大軍去擠獨木橋,而是直接拿到保研資格。
  • 浙農林大「一庫一表」實現「一次都不用跑」
    通訊員 陳勝偉 記者 方秀芬當全國眾多高校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時,浙江農林大學領先一步實現「一次都不用跑」。這得益於該校的創新之舉——「一庫一表」工程。近日,在500多名專家學者和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一庫一表」工程正式與公眾見面。
  • 學霸進階之路:碩博期間,他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還會演奏音樂!
    怎麼樣才能快速學會科研,做出成果、取得成績?川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二年級博士生馬博軒,對此問題顯然有自己的經驗。馬博軒從大二開始接觸科研,碩博期間更是參與了多個科研項目。本碩博一路走來,他一共發表了高水平論文十餘篇,累計影響因子達49。
  • 影帝科林·費斯:發表生物學科研論文
    科林·費斯  發表生物學科研論文  科林·費斯不僅電影演得好,還是個全才。關於他的才華最傳奇的,莫過於那篇以第三作者身份刊在生物界權威雜誌《生物學通訊》上的科研論文,題為《年輕人的政治傾向與大腦結構相關》。
  • 苦惱學術論文語言表達?英文論文潤色——讓你的學術論文耳目一新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作者被外文期刊拒稿的原因中,因論文語言問題被拒佔到了近30%。對於英語非母語國家的學者來說,語言障礙是一條難逾越的鴻溝。中國作者寫出來的文章大多都有「中式英語」的痕跡。科研學者們耗時幾個月甚至數年的研究成果,如果僅僅因為文字表述不足而錯失發表在期刊雜誌上的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對研究者的不公。文章語法錯誤、表達方式不清晰、邏輯混亂等問題是中國作者的通病,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況下,想要提高論文的接受率就必須要在語言上過關。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專業的潤色機構幫助是最有效的方式。
  • 山東大學本科生校長獎2020年度獲獎名單出爐!這44人上榜
    物理學院應用物理專業應物班2017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錄的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和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上發表2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 西南醫科大學大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就在昨天,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大一本科生,發表新冠病毒相關SCI論文。「COVID-19 epidemic: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的學術論文。該論文於2020年3月27日被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雜誌接收,4月1在線發表。同時佘佳桐同學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熱帶醫學雜誌》2020,20(2):153-156發表題為「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學特徵與防控措施」論文。兩篇論文對兒童COVID-19的防治具有積極意義。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陳洛川 | 彎下腰去創業,潛下心來創新
    5月8日,第二屆全國林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網上落幕,經過11個月的角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代表隊榮獲「亞軍」,這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本次大賽上獲得的最高獎級。
  • 山東:給青年科研人員「第一桶金」支持 明年起來魯創業博士還有...
    在基礎研究方面,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唐波介紹,「十三五」以來,山東省基金累計投入15.26億元,資助項目9000餘項,累計資助科研人員3萬多人次。加大了省重大基礎研究、優青、傑青等高層次人才項目的支持面和資助額度,基金類別結構不斷優化。同時,強化對青年科技人員的支持。
  • 山東女神學霸:發表國家級期刊論文,保研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
    靠著"從大一開始早上六點鐘起床,晚上十一點鐘休息,無一例外"的這份自律以及自身努力,山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學子崔昊宇在校期間一路"過關斬將",不斷摘得國家級省級獎項、發表高水平期刊論文,最終成功推免至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外交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