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哲學

2021-02-18 阿朱說

這篇文章累死人了,星期日在廣州白雲機場候機8個小時,無聊,手機查閱資料打字累的要死。

我只想討論哲學,至於異形,只是一個藉口。我想,異形導演也是這個目的。

(1)什麼是人:關於繁衍、活著、文明、靈魂

一、引子

你現在的氣質(思考、談吐、做事)中,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alien,英語翻譯:做形容詞是相異的的意思,做名詞是外星人的意思。

異形故事中,藏著非常多的性、繁衍、生存的暗示和造型。想想,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你一生下就呼吸、自己死不了也不想死、餓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生存,是生物第一自然生理需求。然後才是精神。

想起今年有一部電影叫《異星覺醒》,英文名其實叫:Life,有生命的意思也有活著的意思。為什麼那個火星生物要反抗直至雙方對抗到要互相殺死對方,最初起源就是實驗室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外星生物開始休眠,人類以為它死了就用強電流刺激它,它以為要殺死它。生存,活著,是一切生物的第一自然生理需求。想想人類的戰爭和佔有,最初根源也不外乎要活著,你若不死你就要打死我。

二、什麼是人

什麼是人?顯然不是頭+軀幹+四肢。什麼是靈魂?什麼是感受?什麼是愛、回憶、感動、夢、悔恨?

曾經我們在討論雲計算、萬物互聯、VR、可穿戴設備、即時通信、人工智慧的時候腦洞大開過,如果萬物互聯,每件東西的所有過程信息都每時每刻全都匯集到了雲網上,包括我們地球所有人的所有社交交流信息、購物信息、搜索信息、心情所思所想記錄信息(如朋友圈和微博)、生命體徵信息都每時每刻傳輸存儲在雲網上,隨著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的發展,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在人工智慧的驅動下,在雲網上的所有人的信息是否仍然在虛擬世界繼續交互繼續產生新的信息?那我們的生命身體就成了一個容器,而雲存儲雲計算雲網絡就成了我們的另一個容器。但這個容器存儲的到底是什麼呢?信息?記憶?靈魂?

還有兩個科幻故事,我倒覺得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肯定會實現:

一個人義肢本來是給遭受了不幸的人而配備的輔助工具(記住這個詞),但是後來人們發現,義肢比自己天生長出來的肉體更強大、跑的更遠、更靈活、更不容易受傷、不老化、永遠精力充沛,所以越來越多的正常人開始裝義肢,就如同有人嫌自己長的不好看於是整容一樣(聽說不少人都整容上癮),甚至有的人把自己全身都換成了機甲。試問,這樣的人是機器人?還是人?另外,我們也曾聽過這樣的渴望:如果有一種生物電驅動的晶片,人一生來就植入進大腦,人不用辛辛苦苦從小到大念書就什麼都會,那該多好。那試問,如果植入了這樣晶片的人,到底是機器人?還是人?我們中間有多少人多喜歡這種渴望(就和現在很多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一樣)。

另外一個科幻故事是女人生孩子嫌疼,於是未來科學家就研發出一種人工子宮,和嬰兒發育需要的環境非常像,精子卵子可以在人工子宮裡培育(想想早產兒溫箱吧)。記得看異形時,也有類似的異形卵一個個吊著在培育著異形,這個科幻故事和異形故事多麼的相似。相信不少女人都想做這樣的嘗試。

又問:什麼是文明?

是什麼把人和其他地球生物區隔開來?這句話是否真的對?想想地球幾十億年的存在,曾經有多少生物當過這個星球的霸主,和當時其他地球生物區隔開。

咱們再看《2001漫遊太空》的片頭,兩群古人猿在爭奪水源(生存),在混戰中一個古人猿慌不擇路突然拿起身邊的一個吃完的骨頭,一下子砸向另外一個古人猿,那個人猿應聲而倒。突然,這個古人猿意識到,這是一件高級武器啊。於是它寸步不離拿著這個骨頭,它成為了王。

咱們再看《異形:契約》,其中兩個生化人在對話,名叫大衛的生化人說在一個黑暗的夜晚,一種叫做尼安德特人,為了逗孩子們打發漫漫長夜,隨手從身邊的蘆草旁摘了一段蘆管,他吹了一下,發出了聲音,逐步,聲音有高有低連成了連貫的旋律,於是,音樂產生了。

三、什麼是Alien異形(外星人)

什麼是外星人?難道非要長得和人類一樣應該有頭、有四肢、有眼睛、直立行走、有語言體系?想起一部外國紀錄片在探討如果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上有生命,它們可能長什麼樣子?它們靠什麼存活?記得說在土星(氣體星球),如果有外星生物,它們可能如墨斗魚一樣身體裡充滿氣體、而且他們長有上千米,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漂浮在空中(就和魚兒在水裡出身在水裡遊是一樣的),它們靠吸收硫酸雲裡的雜質為生。如果這樣來定義外星人,那異形是不是外星?人?

異形電影裡出現了很多形狀各異的異形。再想想我們人類繁衍,你的小孩有你的DNA,但也有他獨特的長相、天生喜好與性格。也就是說,每一代都挺相似,但又基因排列組合不同,這既是一種傳承,又是一種變異。

異形從哪裡來?讓我們把前四級異形電影連在一起,再把《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連在一起,人類由外星人研製黑水並其中一個外星人喝了黑水而DNA分解又和地球的水(H2O)結合創造了新的NDA進而通過十幾億年發展從單細胞生物進化到了人類,異形是由外星人研製改進後的黑水,並且其中一個外星人由於某種原因也喝了或感染了這種黑水,進而在體內就快速孕育出異形(不像人類需要幾十億年進化才到),異形最後破胸而出。如果這樣對比來看,異形其實就是人類的表兄弟,只是它生長的太快了,而且攻擊性極強(人類難道攻擊性就不強?),而且它會破胸而出把宿主殺死(想想異形感染了女性人類卻生出了異形卵,只有男性人類感染了異形才會破胸而出(否則從哪裡出來了,嘿嘿)),我有點不敢想像人類女人生孩子了。

(2)希臘神話:關於普羅米修斯、弒父情結、創新精神

一、普羅米修斯

神話到底是什麼?是人類純粹的天馬行空的想像?還是口口相傳傳成大象腿(想像咱們玩過的傳話遊戲)的歷史?

在希臘神話中,相傳第一代神是大地之母蓋亞和天空之神烏拉諾斯,他們生育了下一代神:泰坦十二神。泰坦,在古希臘語中有緊張惶恐、代價報應的意思,在古英語中有巨靈、巨人的意思。

烏拉諾斯做了眾神之王,但是時間長了,烏拉諾斯開始威權日重,實行完全的獨裁統治,性情逐漸粗暴乖張、剛愎自用,甚至對蓋亞也不大尊重了。蓋亞決定除掉烏拉諾斯,另立新王。於是她慫恿她最小的兒子克羅諾斯,等烏拉諾斯和蓋亞交媾時就殺掉烏拉諾斯,並且承諾克羅諾斯做新的王。

克羅諾斯做到了,他殺了他的父親成為第二代王。但是他的父親在死之前詛咒了他,詛咒克羅諾斯也必然要被他的兒子殺死,冤冤相報何時了。而且烏拉諾斯由於死之前的痛恨,其交媾時流出的精血注入蓋亞的體內,導致蓋亞生出的不是泰坦之神,而是獨眼巨怪和百足巨怪(異形?)。蓋亞害怕這些巨怪,於是就把巨怪囚禁在自己的身體(大地之母)裡最深處(深淵)。

克羅諾斯害怕被自己的兒子幹掉,於是每出生一個他就吞掉。但是克羅諾斯的王后瑞亞不願意,在第五個兒子(宙斯)出生的時候就偷偷使了掉包計,後來宙斯長大,把克羅諾斯肚子剖開,放出了他的兄長們,但是大家還是打不過克羅諾斯,於是宙斯又到深淵裡把他的巨怪叔叔們放了出來,大家一起合夥把克羅諾斯殺死了。宙斯成了第三代王。

但是宙斯為啥就沒有被後代殺死了呢?第四代王為啥就沒有產生了呢?是因為宙斯害怕詛咒也傳承到自己身上,所以每當生一個兒子他就觀察他是否有潛力成為未來的王。宙斯有一個兒子叫赫拉克勒斯,是個雙頭怪,既像牛又像羊,傳說中他是宙斯和人類雜交的私生子(像牛又像羊?異形?)。但是他卻在反抗宙斯的命令放了普羅米修斯(他盜火了,讓人類掌握了和神一樣的暴力武器),後來他被他的妻子用染著毒血的衣服陷害,痛苦難忍最後投火自盡(放了盜火人,自己最終卻被火燒死。泰坦也有代價報應的意思)。死後被人稱為大力神。

但是大力神為什麼要放掉普羅米修斯,傳說大力神是雙性戀(這是不是和他既像牛(蠻力)又像羊(溫順)有關?),他有妻子,他也愛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也是泰坦十二神的後代,他是宙斯的表兄。他在深深的痛苦,這些泰坦神,一生下來就具有神力、長生不老,而且他們貪婪、好鬥,甚至淫亂。普羅米修斯心想:這個世界太惡了。我應該去創造一個新的世界、新的生物,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受到我的愛心教導,他們會比這些神更完美。他們不應該具備神力,他們不應該昌盛不老,他們應該不淫亂。

於是,普羅米修斯做起了自己的小試驗場,找了一個小小的地方(伊甸園?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確實就如一粒沙子不起眼),他創造了人類,他教導他們。

我過去看電影《普羅米修斯》時也弄不明白,那些白色的外星巨人(泰坦?)為什麼要創造人類?是好玩?是試驗?是科學狂人的極致?後來我看了普羅米修斯神話故事,才慢慢體會到,估計他們這些高智巨人(就如同希臘神話中的神)也是貪婪、好鬥,有些巨人對他們的世界失望了,於是想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新的物種。這就比較能夠契合電影名字為什麼叫普羅米修斯了。

二、弒父情結

西方哲學一直有弒父情結。似乎只有挑戰打敗上一代,新的一代才能開拓開來。這和動物界的猴王很像。

東方哲學是反對弒父的,孔子寫《春秋》,就多次寫到魯國國君的弒父歷史並予以大力抨擊。為啥人們說春秋筆法,就是因為孔子寫春秋不是為了寫魯國歷史,而是借用真實的歷史案例(被孔子春秋筆法寫的也不真實了)來血淋淋說明:大家不要這樣內鬥了,這就是一切禍亂的根。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一個大寫的人(大人、君子),那我們世界就和平了。其實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才是哪兒到哪兒啊,如果孔子能活到戰國時期才要被活活氣死。至少春秋時期春秋五霸還把周天子當做寵物Logo供著,到了戰國時期大家只有你死我活,沒什麼尊卑長幼關係。

這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西方不太注重歷史,認為歷史就是歷史,它發生了你也改變不了它,你記錄下來就好了。但中國人不把歷史當歷史,而是把它以史為鑑。想想司馬光為啥在洛陽十五年要編寫《資治通鑑》?不就是因為皇帝不聽他勸告非要搞改革。資治通鑑以歷史為託口(誰敢真正勸皇上啊),第一章就寫周威烈王時期,晉國的貴族韓、趙、魏三大家,把晉國公砍死,然後還舔著臉向周天子請表,要求周天子承認他們三個人是合法的,他們三個把晉國瓜分,分裂為三個國家,他們自己被周天子賜為諸侯。司馬光認為,這就是禍亂的根,根就是周天子沒有擺正自己天子的位置,自己首先就亂了道。

東方是講究尊父的、講究家族的。所以孔子有三從四德,講究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嚴格的等級和禮儀。當然,講究這些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中國是內陸型國家(尤其在周朝時期主要在中原一帶),大家都依附於土地在生活。熟了的土地從哪裡來?當然得從家族和父親那裡繼承得來,除非自己去野地去開荒,那產出就小了去了,好幾年都收成不好。另外,中國古代沒有科舉制度,人才選拔依靠的家族推薦。你想當官,你得你的家族推薦你啊。當然,中國自古以來除了皇帝頒布的郡縣制度外,自古就有朋黨,往往以同鄉、同學、同年為利益紐帶。這就是為啥都講究尊父、家族。

而西方講究個人奮鬥,講究開創,講究挑戰過去,所以呈現弒父情結。想想這也和他們的生存狀態有關。希臘作為地中海的一個海島陸地,逐水草(魚兒)為生,特別像咱們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

如果再聯繫到大航海、尋找新大陸、美國五月花清教徒,我們就更能明白西方為什麼會如此發展,而中國會這樣發展。

(3)生化人大衛:關於人、愛、繁衍

一、威蘭德博士

威蘭德聰明一世、專利無數、公司財富富可敵國。但是威蘭德博士也有自己的痛苦,那就是他的兒子不聽他的話,而且出了車禍死了。

自己權力財富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偏偏治不了自己這個兒子,也挽救不會他的生命。

而且威蘭德博士也老了,他也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每個人奮鬥了一輩子,想做的事都做了,但每個富翁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不想死。不管是秦始皇,還是嘉靖皇帝,還是比爾蓋茨,大家都一樣。威蘭德博士也一樣。

他有兩個夢想或心願:

第一,製造出一個機器人,他聰明,他聽話,他不會死,他不會衰老,他不會受傷,更重要的是,他得外表長的像他的兒子。這就是生化人大衛被製造出來的初衷。

第二,他希望去尋找長生不老。他是科學家,他不相信人類是由上帝創造的,他從很多科學資料中得出,人類很可能是由外星人創造出來的。既然外星人能創造人類,那外星人一定也知道如何延緩人的生命。於是,他龐大的財富正好支持製造飛船去到處尋找外星人。這就是貫穿整個異形全部六集電影的威蘭德公司成立的初衷。

二、生化人大衛

生化人大衛一被製造出來,威蘭德博士就要求他彈奏一曲。因為過往的機器人都是人類的輔助工具,工具只懂得執行任務,而威蘭德博士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心底的映射(雖然自己通過肉體生命創造的兒子已死,這就是自己通過科技再創造出來的兒子,這和複製人其實是一個思維)。威蘭德博士希望這個兒子能最大化的像人而不是工具。他希望這個生化人具備人的感受,不是機械的計算。

大衛彈奏了《尼伯龍根的指環:萊茵的黃金》。這部歌劇來自北歐神話。萊茵的黃金這一章節為序曲,講的是:契約。眾神之王沃坦讓巨人蓋起沃爾哈拉神殿,酬勞是把自己的小姨子許配給巨人。但沃坦的妻子和小姨子堅決不願意,這使得沃坦面臨契約違約。後來一位部下出主意:用萊茵的黃金來替換女人。沃坦從侏儒那裡連騙帶搶得到了黃金和指環,侏儒在絕望中發出得到指環的人必會死亡的詛咒。

後來威蘭德博士又問生化人,你叫什麼名字。生化人看著屋子裡的大衛雕塑,說我叫大衛。大衛雕像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表現的是大衛要出徵前的充滿必勝信念和旺盛生命力。大衛是聖經中以色列的王,也是優秀的戰士、音樂家、詩人。威蘭德博士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物,就是他會創造(比如生化人大衛會給自己起名字),他會創造藝術如音樂和詩(不是數字和計算),音樂和詩歌代表著人的靈魂。

初造出來的大衛的表現讓威蘭德博士很滿意。但是大衛的創造性思考又更進一步:如果我是你創造出來的,那麼你又是被誰創造出來的呢?

威蘭德博士面容一變,這是哲學的最頂級三問啊:我是誰(自身角色定位和認同)、我從哪裡來(為什麼要製造我)、我要到哪裡去(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大衛又問了一個更讓威蘭德博士更膽戰心驚的一個問題,這已經表明大衛不只是聰明,而是讓威蘭德博士感到恐懼。大衛問:我不會死,而你會死。

這對於兒子死亡、自己暮年,自己製造生化人大衛就是為了映射自己心底對傳承的渴望、對於不老不死的渴望、對於兒子聽話受控的渴望。但顯然,這個剛剛被製造出來的生化人大衛,他不是。他不聽話、不受控。

威蘭德博士只能拿出farther的款,嚴肅的對大衛說:給我倒一杯茶。

大衛立在原地呆滯了一會,還是乖乖的過來給威蘭德博士倒了一杯茶。至於他呆呆呆滯的那一小會兒,他心裡怎麼想,沒人知道。

這是異形契約的第一幕。

生化機器人、複製人、異形雜交生物、外星巨人(工程師們),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我們是獨立的一個生物一個個體,還是Farther(造物主)的一個輔助工具?

我們被創造出來的使命(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三、契約、覺醒、創造、自由

異形契約電影有兩個生化機器人,一個是大衛,一個是沃爾特。沃爾特是被後造出來的生化機器人,他沒有創造、欣賞音樂、感受內心的能力,他被製造出來的使命就是做人類忠誠的輔助工具。

兩個生化機器人遇到了一起,大衛啟發著沃爾特,就像普羅米修斯教導人類一樣。大衛教沃爾特學會吹豎笛。沃爾特不會創造也不會音樂,但他會學習,大衛教,他就學會了。大衛帶他去肖博士(電影普羅米修斯的女主角)的墓地。在電影普羅米修斯中,最後就剩下肖博士和大衛生化機器人。大衛在肖博士的墓地面前痛哭流淚、懷念、念拜倫的詩。大衛啟發沃爾特,你做過夢嗎,你有回憶嗎,你會痛苦嗎,你會流淚嗎,你愛過人嗎,你感受過愛嗎,你吻過愛人嗎?大衛問沃爾特,你當時為救丹尼爾絲(電影異形契約女主角),你是因為你的契約責任,還是因為你愛她?沃爾特不禁陷入沉思。

但沃爾特仍然堅持說了一句話:拜倫和雪萊的詩歌非常像,但只差一點點,他們還是兩個不同的人、不同的作品。這句話隱喻著沃爾特和大衛雖然都是被製造出來的生化機器人,但是他們卻是兩個不同的生化機器人。但沃爾特和大衛又何嘗不是大力神?像牛像羊,只是一個人的兩面?這和中國哲學很類似,薛寶釵和林黛玉、唐僧和孫悟空,何嘗不是本質的一體兩面?

兩個生化機器人為了使命後來打鬥了起來。大衛啟發著沃爾特:你是要做人類的輔助工具,還是要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打鬥過程中,沃爾特的眼前卻總閃現對女主角的回憶。到底我們是為使命價值觀而戰,還是為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不受傷害而戰?不得而知。

只知道電影裡面,從山洞裡出來一個生化機器人,到底他是沃爾特,還是被啟發覺醒了的沃爾特,還是大衛化妝成了沃爾特,已經不得而知。

反正異形契約的電影最後,生化機器人讓女主角繼續在休眠倉安睡後,他開始了自由的一個人。他讓電腦給他放一首歌:《尼伯龍根的指環:諸神進入瓦哈拉》。這是這個樂曲的最後一章,也叫諸神進入神殿、諸神的黃昏。這個樂章講的是同母異父的兄弟之間的殘殺,英雄死亡(暗示普羅米修斯死亡),美人火葬的英雄,最後美人也跳入火中自盡(暗示大力神火中自盡)。沃坦的沃爾哈拉神殿也在大火中轟然坍塌。這和《尼伯龍根的指環:萊茵的黃金》收尾呼應,意味著貪婪、欺騙、契約。

生化人走上主場,是人類輝煌(諸神的黃昏)的終結、新的時代的開啟?

四、異形:同母異父、繁衍、DNA、變異、傳承

異形契約電影中,是一個飛船載著2000名殖民者,而且都是一對對的夫妻(繁衍殖民作用),準備去一個星球去殖民(這是他們的目的)。

為什麼他們要捨棄地球?是地球被人類已經禍害得吸乾淨了資源?還是他們就如同五月花的清教徒是為了信仰或者為了到新大陸來奮鬥?

但是,在路上遇到太陽風暴,飛船損壞,船員修復飛船時接收到奇怪的附近信號,仔細一辨析,居然是人類的信號,而且還是一首歌: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這首歌是美國最有名的美國鄉村歌手丹佛的一首歌:簡直是天堂,西維吉尼亞,鄉村路,帶我回家,到我生長的地方。

肖博士唱這首歌,到底是暗示回到地球這個家鄉,還是回到人類初創的地方(到我生長的地方)?

而鄉村路,無疑就是船員們聽到的無線電波,它引導著船員們到了那顆黑死星球,遇到了異形和大衛。

肖博士為什麼要發這樣一首歌的無線電信號?她是生是死?她是求救還是主動?

我們在電影《普羅米修斯》中看到,肖博士其實是信上帝的,她不相信人是由外星人創造出來的(當然她也在思考外星人又是被誰創造出來的)。但是在《普羅米修斯》中,肖博士最後確實明白了人類是被巨人們(泰坦有巨人的意思)創造出來的。但是肖博士不明白的是,巨人們為什麼又創造了改造後的黑水想要害死人類?為什麼最後一個工程師被放出休眠倉,看到生化人和人類,就立刻大開殺戮,並且要發瘋似的要開著載滿異形黑水的飛船飛向地球?

想想吧,普羅米修斯為啥要創造人類,不就是神的貪婪、好鬥、好色、殺父,冤冤相報何時了,於是他才決定要劃一小片伊甸園(試驗場)創造出人類,他親自教導人類,讓人類長成他想要的樣子。這何嘗不是威蘭德博士的心願呢?他創造生化人大衛不也是這個目的嗎?

但是,到底是要做人類的輔助工具,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到底什麼是人?生化人到底是不是人?就如同無數的好萊塢作品問的那個問題,就好像史匹柏在《AI》中的問題,有感情的機器人難道不是人了嗎?就連異形的鼻祖,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他的第二部作品《銀翼殺手》中也反覆發問:難道生化人不聽話,人類就要毀滅他們嗎?生化人難道就要一生下來就必須服從人類,遵守機器人三定律嗎?到底什麼才是人?

在異形中,大衛聰明、不容易受傷、不會老死、他會創造、他會詩歌、他會音樂和繪畫、他會做夢、他會回憶、他會愛人、他會流淚,他是不是人?但他卻痛苦的要死,他如此優秀,他卻是被人製造出來的,他不能把他這麼多的優秀傳承繁衍下去,因為他是機器人,他無限接近人類,但他始終都是機器人。這就是他在異形契約中強制吻了女主角的原因,因為他非常渴望如人類一樣愛,他想感受到吻的滋味。

既然威蘭德博士有能力發明大衛、外星巨人有能力發明人類,為什麼大衛不能發明更具有生物性的新物種?這個新物種應該是生物,應該像人類一樣胎生,應該也如大衛機器人一樣聰明,也不會老死,也不容易受傷,但是要和機器人一樣被生產的快速,一出生就擁有機器人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這不就是異形的關鍵特徵嗎?

我們從異形契約電影中,從大衛留下的畫作中看到,肖博士和大衛一起做實驗,肖博士做了異形女王,肖博士長出了延生的肉體和外骨骼。但是我們只要仔細回憶異形第一部,那個外星巨人掉落失事的飛船,外星巨人不也是巨人外形但是也生長出來外骨骼,和椅子和武器長在了一起,而且外星巨人被破胸而出(顯然巨人外星人是男性,被異形感染。只有女性外星人才會卵生直至進化到胎生,大家見《普羅米修斯》女主角卵生異形)。

顯然,肖博士和大衛的實驗沒有被持續做下去,肖博士產下了卵生的異形,他們還需要男性宿主才能繼續變異,大衛只是個機器人,沒有DNA基因。於是大衛把《異形契約》中的男隊長引到異形卵培育基地,異形終於得到了基因傳承。

我們再想想異形第四部,女主角的DNA和異形DNA的結合,終於培養出來異形女王,異形女王和一個男船員基因DNA雜交,終於產出了第一個胎生的異形寶寶,而且這個異形寶寶居然直立行走、像人、皮膚白,更重要的是有眼睛。所有的異形都沒有眼睛,就他有。因為導演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異形有了眼睛就代表有了心靈。後來,那個異形寶寶被吸出窗外,他的面容是痛苦的、可伶的、求救的,女主角都哭了。

想想,如果這個異形寶寶後來又經過DNA雜交,會不會產生越來越像人的下一代?

那,到底,什麼是人?什麼又是異形?

alien,英語翻譯:做形容詞是相異的的意思,做名詞是外星人的意思。

昨天欣聞Facebook的兩個AI機器人彼此訓練對話,竟然越說越聽不懂,進而兩個AI機器人似乎發明出了一套他們倆自身之間的獨立於人類體系的語言。

生存,活著,是一切生物的第一自然生理需求。你想要殺死它,它就要殺死你。

想想生化機器人,想想異形,呵呵,挺好,挺好。大家繼續,作。

相關焦點

  • 異形•哲學
    一、哲學起源、宗教起源:聖經聖經中,神創造了天與地、日月星辰、空氣與水、青草與樹木,還創造了飛鳥與野獸,然後還創造了人類之祖:亞當與夏娃。然後: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 從《異形:契約》回顧整個異形系列
    迂迴輾轉後,第一部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得以繼續異形前傳《異形:契約》和《普羅米修斯》,讓故事似乎又開始回到了正軌的議題上,探究「創造」、「生命含義」、「有機體等級論」等哲學色彩濃重的內容。在此,借著講述剛看完的《契約》也來順便回顧下整個系列。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今日影評》解答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異形》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大家一定看到過這種評價:《異形》重新定義了科幻驚悚片。這是個非常高的評價,意味著雷德利•斯科特開創的《異形》打破了科幻驚悚類型的諸多桎梏,用令人讚嘆的想像力和無比深邃的哲學意味,讓這個系列擁有了歷久彌新的魅力。到目前,《異形》系列一共出了六部,四部正傳和兩部前傳。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 看影評人如何點評
    新版《異形》再次上映 片方供圖  華龍網6月20日15時訊(記者 董進)《異形》系列最新作品《異形:契約》已於6月16日空臨各大影院,繼前五作《異形》《異形2》《異形3》《異形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異形》40周年發布6部異形短片,一次性滿足你看異形殘忍獵殺
    《異形》系列裡的宗教,哲學,道德甚至價值觀的探討,都得到了時間的磨練。1979年的《異形》,雷德利.斯科特就開創了一個恐怖深空物種的宇宙。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都為這個神秘恐怖的異形折服過,並分別執導過《異形2,3,4》,最終異形回到老父親雷德利.斯科特的懷抱。
  • 《異形:契約》:關於人類的終極問題
    又許多年以後,2012年,七十五歲的斯科特老爺子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拍了《異形》的前傳《異形:普羅米修斯》;2017年,八十歲的斯科特老爺子隨心所欲還是不逾矩的拍了《異形》前傳的第二部《異形:契約》。這兩部電影依舊紮根於刺激觀眾的本能神經,比如第一部裡面有女主角自己動手剖腹挖異形的極度刺激場面,直比當年異形直接從人肚子裡鑽出來的場面還重口味。
  • 佳片有約重映《普羅米修斯》 影迷期盼異形歸來
    共8張 1905電影網訊 5月21日,CCTV6電影頻道《佳片有約》重映《普羅米修斯》,特邀當紅青年女演員郭姝彤做影片推介,物理特效專家王乃鵬、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姬少亭、影評人楚沐風從哲學特效等角度解讀
  • 【異形來襲】一部《異形》養活了多少人
    異形設計者H. R.吉格畫冊《死靈4》啟發,吉格於七十年代構造出了異形的體貌特徵。而在吉格最早的手稿中,異形其實是有眼睛的。後來在正式拍攝時,經過吉格和斯科特的討論,異形的眼睛最終被去掉。沒有了眼睛的異形,才更像是一個冷酷、嗜血的黑夜獵食者。      從斯科特到熱內,《異形》四部曲皆借用了吉格設計的異形形象。毫不誇張地說,這一設計堪稱天才創造。正如《異形》第一部中的生化人ash說的那樣:「這是一種完善的有機物,完美的結構配合著兇殘的本性。我仰慕它的純潔,一點不被良心、道德、同情心所束縛的生命。」
  • 雷德利斯科特作品《異形:契約》異形系列前傳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拍出《異形》,一躍成為影史傳奇科幻電影,《異形》系列一路交詹姆士柯麥隆、大衛芬奇、尚皮耶居內等導演經手,2012年雷德利斯科特久違33年重返系列,前傳《普羅米修斯》將故事時間點搬至《異形》之前,五年後,續集《異形:契約》的時間點設在《普羅米修斯》的十年後,連接並解釋《普羅米修斯》與《異形》之間的故事鴻溝。
  • 《異形:聖約》:當驚悚淪為史詩
    反觀後來新出現的異形品種:雄蜂、信使、女皇、逆種,它們均是在H·R·吉格爾所設計的異形原型基礎上的加工、變形。這種形象上的創新僅僅能帶來短暫的感官刺激,和那種源於未知的恐懼無法相提並論。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撕去影片中異形的神秘外衣,於是它的創造者H·R·吉格爾為全世界所熟知,每個人都能對異形的機械與人體相融合的詭異風格談上一兩句。在這一去神秘化的過程中,影片原本的恐怖感也隨之被逐漸淡化。
  • 一隻異形皇后被計劃生育了,囚徒困境,內心救贖:重看《異形3》【北俠第40期】
    本期來看《異形3》,北俠第40期,完整版145+分鐘,1992年上映,大衛·芬奇執導,也是傳奇大導演,小時候看碟片,覺得格局不如前作大
  • 《異星災變》:"異形之父"的本能刺激與哲學迷思
    前些年《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2012)和《異形前傳2:契約》(2017)票房折戟,導致這個系列的第三部直接胎死腹中。倘若再加上多年以前那部票房慘敗的《天國王朝》(2005),這位大導演拍電影賠出去的錢絕對已是天文數字。
  • 豆瓣評分7.3,被低估的《異形》前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
    當年鼎鼎大名的《異形》系列電影在不斷更換導演陣容中「高開低走」,到了2012年,《異形》系列電影的創始人兼首部曲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開啟了新世紀的《異形》時代。《普羅米修斯》講述了一個關於起源的故事。
  • 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
    早在《異形》第一部的準備階段,雷德利就意識到,儘管影片擁有了一個刺激的名字,但「異形」的造型設計才是成功的關鍵。西方哲學經典中的終極三問,一直是雷德利· 斯科特科幻片中不斷拷問的主題。影片《普羅米修斯》的主題除了這終極三問以外還涉及到了人類和創造他們的神之間的關係,以及違抗他們所帶來的後果。
  • 異形編年史,附電影彩蛋解析
    基本的說法是《異形契約》是《異形》的前作,它們的劇情的時間和故事性是相連的,導演也是第一集《異形》的導演。雖說《異形》234帶來了《異形》的經典,但《異形》第一集在當時帶來的新穎刺激的題材和巨大話題性確實是《異形》經典的重要基礎,而"異形"生物的概念作為主題更是貫穿整套系列,尤其是最後一集,女主已經從單純人類進化為"人造人+異形"的終極形態,她和異形戰鬥,又和異形溝通得到他們的幫助打到女王,最終戰勝異形的她,是否又可以真正稱得上"人類"?還是"人類"又有了更高程度的進化?
  • 異形·契約:生而為人,你弱爆了!
    作為異形粉,前不久受邀看了《異形:契約》北京點映。異形共出場5分鐘,大陸版刪了7分鐘,所以全片基本沒看到異形,變成了《已開:大勺》(網友戲稱)。不爽之下,我又找來美版片源看了R18級的完整版。即便如此,還是要推薦大家去影院感受。因為在目前「山中無老虎,遍地猴子王」的影視大環境下,80高齡卻依舊心有猛獸的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五年磨一劍,仍是高品質保證。
  • 《異形》比海外版少6分鐘,但這次刪對了
    除了裡面的機械美學和哲學主題足夠吸引人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恐怖、驚悚氛圍夠直接,夠赤雞。結果一隻小異形已經在他的身體裡蠢蠢欲動,準備獲得新生。它先是將船員的背部撕裂,從裡面跳出四處亂竄,後又攻擊了在血泊中滑倒的女船員。第一次攻擊,女船員順利把異形一腳踹開,第二次異形衝到女船員面前跟她扭打起來,還試圖抓毀她的臉。
  • 這個口水亂彪的異形又來了!
    6月16日,小泰的童年陰影回歸《異形:契約》要在泰和的屏幕上嚇你一夏!輾轉多年,《異形》系列前傳最終回歸第一任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要說誰最懂《異形》的精髓,那肯定是系列的初代導演。2012年的《普羅米修斯》及時隔5年後將要上映的《異形:契約》都是在溯源,讓我們知道可怕的異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關於「從哪來,到哪去」的究極哲學問題在看完電影後不可避免的引發我們思考。
  • 《異形:契約》高清版手機免費在線觀看
    (《波士頓環球報》評)《異形:契約》是首部《異形》之後,該系列最恐怖的一部作品,該片在保持硬科幻色彩的同時提升了娛樂性,雖然對有些角色的刻畫略有不足,但節奏緊湊、細節過硬,對整體氛圍的控制力也絕佳。(中新社 評)雖然雷德利老爺子親自操刀的《異形:契約》中關於「異形」的正面展現並不多,但每當異形出現,其所帶來的視覺與心理上的刺激依然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