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KL
1. 《蟻人》是漫威電影宇宙第二階段的最後一部影片,而《美國隊長:內戰》則將是第三階段的開幕之作。
2. 《殭屍肖恩》導演埃德加·賴特作為蟻人的忠實粉絲,在2003年便自薦將這部漫畫拍成電影,其後他參與了測試片段的拍攝,劇本撰寫和演員試鏡。但在即將開拍的2014年,由於與迪士尼創作理念不合,他退出了這個項目,但劇本依然有一大部分來自他的創作。
3. 初代蟻人漢克·皮姆在1962年的漫威漫畫《驚奇故事》第27期中首次亮相。皮姆是漫威世界中最聰明的人之一,他利用自己發明的「皮姆粒子」,化身成能夠變大縮小的蟻人,與妻子黃蜂女一同拯救世界。
4. 在漫畫中,蟻人和黃蜂女是復仇者聯盟的元老級成員(還有鋼鐵俠、雷神和浩克三人,美國隊長是後來加入的),復聯的名字甚至是黃蜂女提出的。
5. 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鋼鐵俠(託尼·斯塔克)是大反派奧創的創造者。而在漫畫中,卻是漢克·皮姆一手打造出了奧創。
6. 在埃德加·賴特籌備影片拍攝的過程中,他請求漫威暫時不要將蟻人和黃蜂女的形象用在其它電影中,這就是兩個角色缺席了《復仇者聯盟》的原因。
7. 約瑟夫·戈登-萊維特、伊萬·麥克格雷格曾是片中二代蟻人斯科特·朗的演員人選,最終這個角色由保羅·路德出演。
8. 保羅·路德曾在《老友記》中飾演菲比的伴侶,也在《公園與遊憩》中有客串出演。而漫威另一部作品《銀河護衛隊》中星爵克裡斯·普拉特也出演過《公園與遊憩》。
9. 由於保羅·路德把肌肉鍛鍊得過於強壯,劇組不得不根據他的體型調整蟻人戰服。
10. 為了觀察螞蟻的生活習性和它們是如何協作的,保羅·路德購買了一個螞蟻農場,還打算在拍攝完成後繼續保留在家。
11. 肖恩·賓、加裡·奧德曼、皮爾斯·布魯斯南都曾是初代蟻人漢克·皮姆的演員人選,這個角色最終由奧斯卡影帝麥可·道格拉斯飾演。
12. 麥可·道格拉斯表示,他接演本片的原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漫威電影中看到他出演超級英雄。
13. 麥可·道格拉斯在片場中度過了他的70歲生日,為了向這位影帝的演藝生涯致敬,劇組準備一個造型特別的蛋糕給他作為生日禮物,這個蛋糕上有一群「螞蟻」爬在一個電影膠片上。
14. 影片開頭有一段80年代的閃回場景,70歲的麥可·道格拉斯利用特效化妝成年輕30歲的樣子。看到效果後,道格拉斯表示不可思議,感覺在拍一部30年前演過的電影《綠寶石》(1984)。
15. 在電影裡,伊萬傑琳·莉莉飾演的Hope van Dyne,是漢克·皮姆和珍妮特·戴茵的女兒。在漫畫中,這個角色跟隨父親的姓氏叫Hope Pym,而且最終成為了大反派「紅王后」(Red Queen)。
16. 在籌備劇本的過程中,黃蜂女Janet Van Dyne也曾是其中一個角色,並考慮過由拉什達·瓊斯、艾瑪·斯通或瑪麗·伊莉莎白·溫斯泰德出演,但後來這個角色被刪去了。
17. 約翰·斯拉特裡繼《鋼鐵俠2》後第二次出演霍華德·斯塔克。在《美國隊長》和《特工卡特》中,這個角色由更年輕的多米尼·克庫珀飾演。
18. 影片中,斯科特·朗問漢克·皮姆能否改掉蟻人這個名稱。實際上,皮姆在漫畫中有過好幾個不同的名銜,包括巨化人、歌利亞、黃衫俠和黃蜂。
19. 按照一開始的構想,《蟻人》應該是講述初代蟻人漢克·皮姆的故事,但製作者考慮到這個角色黑歷史過多(多重人格,虐待老婆等等),不適合拍成老少鹹宜的影片,所以最終將故事重點轉移到二代蟻人身上。
20. 在漫畫中,蟻人不僅能縮小身體,還能變大成為「巨化人」。在電影裡,斯科特·朗只能用紅色藥水(皮姆粒子)來變小。儘管影片中出現了藍色藥水,但漢克·皮姆並沒有介紹它的功用。
21. 蟻人的頭盔設計靈感來源於鋼鐵俠和《變形金剛》中的大黃蜂。
22. 特效公司VFXperts採用了微距攝影和動態捕捉等技術來製作與眾不同的「縮小」效果。
23. 大部分漫威影片都是以2.35:1的畫面格式拍攝的,然而本片使用的是1.85:1的寬高比,為的是適應主人公的特殊體型。
24. 影片的第一版預告片首先以「螞蟻尺寸」公布,這款超級迷你的預告幾乎肉眼不可見,不過在第二天,片方便公布了正常尺寸的預告片。
25. 客串狂魔斯坦·李會在影片中出現,飾演一個酒保。
以下三條含有重量級劇透,注意迴避!
26. 影片的結局原定為斯科特·朗與神盾局臥底米歇爾·卡森對峙,蟻人打敗了對方並取回了粒子樣本。但在影片中,劇情更改為米歇爾·卡森帶著樣本逃走了,而且有可能將樣本送到九頭蛇手上。
27. 結尾有兩個彩蛋,第一個是關於黃蜂女的,會關聯到續集《蟻人與黃蜂女》,第二個則出現了美國隊長、獵鷹和巴基,會關聯到《美國隊長3:內戰》。
28. 蟻人將會在《美國隊長3:內戰》中出現,在美國隊長與鋼鐵俠的對壘中加入隊長的陣營。
(《美國隊長3:內戰》蟻人造型宣傳概念圖)
— THE END —
☀來源: IMDB,愚樂大眾(everybodyfool),經授權發布
灼見
講新知識青年的故事
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觀點
聚合有愉悅感的藝術作品
微信:penetratingview 今日頭條: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