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超:揮毫潑墨,傳遞書法文化的火炬

2020-12-23 遊金地新媒體

書法,被譽為「無言的詩」,是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民族瑰寶,在一點一划中抒發情感。2020年伊始,地標品牌規劃央視全媒體採編中心新媒體中心有幸邀請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農工民主黨山東省書畫院副院長李西超老師,講述他與書法的點點滴滴。

揮毫潑墨,40餘年只做一件事

「在老家莒縣,過年送福字送對聯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小時候看到老先生寫字受到啟發,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自此開始了與書法的不解之緣」。由於自幼耳濡目染,李西超從8歲起便真正踏上了學習書法之路,2013年春,又赴宜興受書法家朱祖根先生陶刻啟蒙,漸悟陶刻刀法。在李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一版印章,上面寫著「一生一世」,他向我們介紹到這版印章是當時拜請老師給刻的,希望通過這個印章鞭策自己,給自己一個警醒,將書法這件事一直堅持下去。

初心不改,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

在李西超老師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寫著「大愛媽祖」、「媽祖流芳」的作品,作為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的禮品,贈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此,李西超老師表示,漢字是我們國家最好的形象代表,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要大力弘揚,同時也希望通過此舉為兩岸統一和民族團結出微薄之力。為了更好地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李西超老師從13歲時就堅持送福字送春聯活動,他表示只要還能寫,就會一直參與,並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項活動中,真正將書法藝術繼承弘揚下去。

誨人不倦,傳遞書法文化的火炬

學習書法四十多年,李老師對於書法有著自己的理解與經驗,在教習書法時,李西超要求學生一定多看真跡,隨時隨地看一眼,一點一划細細考究,這樣每天處在書法的環境中才能一點點進步。對於學習書法,李西超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拿筆就像拿筷子,時間長了形成肌肉記憶後,下筆自然如有神助。如今國家重視書畫藝術,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更需要負責任的老師把每一個細節都教到。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六條屏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延續與傳承,從藝多年的李西超一直在這條書法的道路上不斷進步,不因成就而自滿,謙遜學習,將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書法藝術的創作中,讓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來源:遊金地全媒體採編中心 編輯:陳宣諾 審核:陳坤英)

相關焦點

  • 文化搭臺 兩岸書法名家福建寧德揮毫潑墨促交流
    中新網寧德1月15日電 (林榕生)「兩岸的文化藝術同根同源,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福建寧德市臺港澳辦主任林巖峰15日表示。  當天晚上,以「兩岸一家親·藝術之光璀璨賽江」為主題的寧(德)臺(灣)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在寧德福安市賽岐鎮舉辦。  「自己一直致力於為兩岸的交融與發展做些事。」
  • 鍾鎮濤:親自揮毫潑墨為孫楠贈送書法作品,遒勁有力寓愛好於公益
    鍾鎮濤:親自揮毫潑墨為孫楠贈送書法作品,遒勁有力寓愛好於公益 與此同時,鍾鎮濤還曬出了最新照片4張,這4張照片是鍾鎮濤為歌手孫楠贈送的書法作品
  • 洛陽:千年揮毫潑墨 今朝落紙痕新
    在《洛陽與中國書法》一書中,中國書法蘭亭獎獲得者柴新勝如此評價書法與洛陽的關係。  太古傳書 書法精明古學深  洛陽市書協副主席、秘書長劉燦輝說,書體演變得益於河洛文化。「河出圖,洛出書」,「河圖洛書」中的「圖符」即為書法最初的表現形式;「天雨粟,鬼夜啼」,倉頡在河洛大地造字作書,漢字在誕生之時已與河洛文化水乳交融。
  • 當書法遇上《民法典》|圍觀江蘇書法大家現場揮毫
    (書法家書寫民法典完整賞析見最後) 本次書法展,江蘇省書法院書法家遴選民法典金句以書法現於紙端,律法之莊嚴,書法之肅穆,藉助法書與法典文翰融合的形式,讓民法典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是解讀民法典重大意義,闡釋民法典核心要義的一場生動演繹。
  • 書法家陳國華揮毫潑墨助力脫貧攻堅
    7月20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陳國華攜作品來到北京市扶貧支援辦,獻上了一位書法工作者對扶貧事業的敬意與支持!2O20年是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時刻,又趕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走進「太子吉祥齋」書法筆會花絮
    歲值立冬,百花凋零,本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營造太子文化氛圍」的宗旨,由中國書協、湖北省書協、黃石市書協徐新交常務理事,特邀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成浩然秘書長來我鎮吉祥齋參觀、交流,開展書法筆會活動。筆會現場,書法家們揮毫潑墨,即興創作。為我們帶來一場書法藝術的饕餮盛宴。本次書法筆會響應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號召,展現了太子書法藝術界的風採,進一步營造了太子文化氛圍。
  • 臨猗德孝文化攜同泰康保險,揮毫寫對聯,上萬福對聯送祝福
    陳青春2020年1月9日春節臨近,臨猗德孝文化研究會、攜同泰康保險臨猗支公司、為期三天走進社區,「免費寫對聯送祝福」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社區文化。為居民群眾送上新春的祝福。「居民不僅現場觀看了書法家揮毫潑墨,大飽眼福,而且第一時間收到祝福滿滿的春聯,居民們手捧濃濃祝福的喜慶大紅春聯,由衷地表達了自己對該活動的歡迎。眾所周知,「過大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一直延續的傳統習俗,不僅象徵著吉祥喜慶,同時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希冀。吉祥喜慶的春聯不但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也是最好的新年禮物之一。
  • 新春福臨門 李世玉會長應邀到廣東博士智庫集團揮毫潑墨寫春聯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辭舊迎新祝福新的一年事業興隆宏圖大展。2月7日上午,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李世玉會長應邀到廣東博士智庫集團交流中心揮毫潑墨寫春聯、送祝福。首先是新春福臨門。「福」字揮春,作為一種最傳統,普遍的象徵符號,始終表達的都是人們心目中,一種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 【美麗河北·e起過年】曲陽潑墨齋藝苑舉辦 「書春送福」活動
    【美麗河北·e起過年】曲陽潑墨齋藝苑舉辦 「書春送福」活動 2020-01-15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園 | 百人現場揮毫潑墨,看師大實驗學子如何做個有才人~
    現場創作水墨畫、書法,手繪團扇、紙傘,還有名家親臨指導,走進雲南師大實驗中學藝術節,你會發現他們個個都是有才人~3月18日,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舉行「揮毫潑墨盡顯實驗風採,水墨丹青寫就素養情懷」現場書法、繪畫比賽活動。百餘名初、高中的同學和家長齊聚雲南師大一二一校區田徑場,即興揮毫,現場創作。
  • 「永恆之火」·文化之旅——雅加達亞運會火炬傳遞綜述
    新華社雅加達8月18日電 「永恆之火」·文化之旅——雅加達亞運會火炬傳遞綜述新華社記者易凌從新德裡到雅加達,第18屆亞運會的聖火走了近一個月,15日來到此行的終點,並將於18日晚點亮開幕式舉辦地朋加諾體育場的夜空。這是印尼第二次迎來亞運聖火,上一次是1962年,但56年前,聖火併未在印尼境內傳遞。
  • 廉潔文化進校園,書法比賽展風採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廉潔文化秋去冬來,又是寒氣襲人,萬木凋零時。伴隨著寒冷的冬天,廉潔文化這股新時期清風也吹進了四中。近期我校舉行了以「敬崇廉潔」為主題的師生書法大賽,讓我們欣賞一下大家的書法佳作。此次廉潔文化書法比賽是遵道學校「清廉學校」建設的系列活動之一。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主要是想通過建設「遵道而行,清明行風」「弘道養正,清淨校風」「悟道正身,清正教風」「天道酬勤,清新學風」「循道倡文,清朗家風」的「五風」文化,培養廣大教師廉潔從教、廉潔修身的高尚品德,真正讓清廉文化在校園裡生根發芽,讓廉潔之風永駐校園。
  • 潑墨迎「新」福萬家 揮毫接「春」安礦山
    為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鼓勵礦山職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礦山2021年的安全生產工作中,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1月15日,市總工會、凡口礦工會在文體中心開展「我們的節日——送幸福到萬家、送平安進班組」迎新送「福」活動↓↓↓活動邀請了6位韶關市書法家,現場舞文弄墨,揮毫潑墨,
  • 臺灣書法名家揮毫 30分完成全臺最高春聯
    在優雅的古箏樂聲中,書法家陳世憲搭上吊車,升至20米高空,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外牆揮毫,花了30分鐘的時間完成全臺最高的春聯,為南科考古館增添年節氣氛。    以意象書法聞名國際的陳世憲,出身臺南白河,在臺灣各地進行書法表演及教學,作品曾在歐美、日本等地展覽。
  • 【新春走基層】蘭州書畫名家為中國甘肅網揮毫潑墨送祝福(組圖)
    1月31日下午,以「迎春送福 翰墨傳情」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在中國甘肅網展開,20餘位蘭州市書畫名家為全體工作人員揮毫潑墨送祝福。一張張「福」字、一對對春聯、一幅幅書畫作品,飽含著書畫名家們的深情厚誼,成為這個春節最具文化氣息的新春賀禮,讓甘肅媒體人也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文化年」。
  • 國畫名家揮毫潑墨寫意《瑞禽松芝圖》,八哥獻瑞,益壽延年有寓意
    國畫名家揮毫潑墨寫意《瑞禽松芝圖》,八哥獻瑞,益壽延年有寓意臨近春節,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將結束。畫家呂銀芳卻未停住創作的腳步。他在揮筆潑墨創作寫意作品《瑞禽松芝圖》,為年長的老人們送上一份新年祝福。這幅國畫寫意《瑞禽松芝圖》中繪有松樹、靈芝。
  • 延續中華文脈:書法藝術傳遞文化理念的使者張樂蓀先生
    幼年隨父遷入寶雞,在家學(張載關學)的影響下,墨海湧浪,廣涉歷代名帖,廣覽古今書論,廣讀詩賦詞章,造就了老先生的書法藝術情懷,在他看來,只有孜孜不倦的揮毫於紙間,才能傳承傳播家學,才能留下家學的歷史痕跡。世界上,擁有書法藝術的民族屈指可數,其中,唯有中國書法,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傳播得最為廣泛,同民族文化保持著最密切的關係。
  • 藝術為人民 書寫中國年——全國書法名家走進波美村送福送春聯
    12月27日下午,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波美鄉文化廣場一派喜氣洋洋,「2020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藝志願培訓暨全國書法名家送福送春聯活動」在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寨波美村正式啟動。來自全國、省、地市的書法名家匯聚現場潑墨揮毫,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全國名家送褔送春聯活動。
  • 【非物質文化遺產】記當代著名鳥蟲體書法藝術傳承人——侯新橋弟兄
    如今他是鳥蟲體書法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鳥蟲體書法大師趙慕鶴先生在大陸唯一入室弟子,曾在山東大學劉樂一教授門下學習深造。現為聖傳鳥蟲體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法人、主任,濟寧市孔府書畫藝術院名譽院長,曲阜孔子國學院客座講師,濟寧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
  • 布袋戲裡揮毫潑墨的經典男神!
    霹靂布袋戲在江湖恩怨的刀光劍影中,以各類文化形式點綴其間,既有暴力美學有不乏文化之美。揮毫潑墨在霹靂布袋戲裡被演義的淋漓極致,劣者印象最深的有四:三餘無夢生起天筆落神墨、一線生屈世途開清荷紀年、八彩儒鶴系雪衣日常練字、還有最近的玉龍隱士筆點圖龍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