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泡沫是癌
當媽媽發現寶寶大便出現有泡沫,有時候還伴有吐奶,這是怎麼回事呢?寶寶大便有泡沫是怎麼回事?這可能的原因和寶寶消化不良以及腸炎有關。
1、消化不良:一般寶寶的大便混有泡沫,常提示寶寶的消化不良,消化不好,食物殘渣多了,被腸道裡的菌發酵產氣,就會出現大便混有泡沫的情況。
另外,大便混有泡沫還可能與寶寶哭鬧時間過長,吞下了較多的空氣有關。如果寶寶還伴有吐奶,吐出的奶一有股酸臭味、或伴有未消化的的奶塊,或有腹脹(寶寶平臥床上,腹部高於胸部),大便或伴有泡沫,無粘液或膿血,大便只是次數增多、便質還是黃色或帶點淡綠色糊狀的、或稀爛的,那就是消化不良。
2、腸炎:如果寶寶還伴有吐奶厲害,甚至食入即吐,或有可自行緩解的陣發性哭鬧,大便的性質改變明顯改變,呈蛋花湯樣或水樣,或伴有粘液等,那就是腸炎的可能性大了,這個是需要及時就醫的,查個大便常規可以協診。
如果寶寶在腹瀉的時候伴有持續性的哭鬧,並且精神不佳,所排大便呈番茄漿樣,那就要警惕腸套疊了,如果同時大便的氣味非常腥臭,那就要警惕壞死性腸炎了。
大便有泡沫是癌症嗎
疾病的發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尤其是惡性疾病。我們應該日常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大概得檢查,看看自己的身體是否發生了異常。例如身上是否出現了黑痣,刷牙時是不是總出血等等。我們另一方面是觀察大小便。看看大小便是否異常,例如大便淡黃是有了病嗎?
大便異常是指大便的便次、形狀及顏色等方面異於平常,多為脾胃系統方面的症狀,也能反映疾病的寒熱、機體氣血津液的盛衰。大便異常的基本病機是各種原因導致腸道的傳導失常。臨床時除應了解大便的次數、性狀及顏色氣味外,還應結合其伴隨症狀一併分析。
正常大便
1.從大便的顏色來看: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糞便為黃褐色,一般為圓柱形,嬰幼兒淺褐色和金黃色的大便也屬正常。如果出現黑便或者黑血便並帶有粘液,那麼很可能是上消化出血引起的,也就是說胃、十二指腸等出現了問題如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甚至腸道癌症等。
2.從大便次數來說:一般一天排便一次或者兩到三天排便一次都是正常的,有不同體質的人四五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四五天不排便並且出現排便困難、大便乾燥等症狀,那麼很可能就是便秘引起的。而便秘的原因又有很多除了腸道疾病外,痔瘡、肛裂等肛門疾病也會引起便秘。
3.從大便臭味來說:愛吃肉食的人大便臭味會比較重,素食主義者大便臭味相對來說都比較輕。慢性腸炎特別是患有直腸癌的人大便會有惡臭味兒。
異常症狀
大便異常,其實預示著一些疾病,下面就來為大家解析各種大便異常所預示哪些疾病?
1、大便鮮紅帶糊狀。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這是由於暴飲暴食或吃了不潔淨的食物。
2、大便表面附著鮮紅的血滴,不與大便混雜。常見於內痔、外痔和肛門裂。如果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而且大便變成扁平帶子形狀,應去醫院檢查是否患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直腸潰瘍等病。
3、大便暗紅似果醬,並有較多的粘液,常患阿米巴痢疾。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種寄生蟲。患細菌性痢疾的病人,排出的大便也有粘液和血,但不像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那樣有惡臭味。
4、大便柏油樣,又黑又亮,常是食道、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血液本來是紅色,當它進入消化道時,血中血紅蛋白的鐵與肪內的硫化物結合產生硫化鐵,導致大便呈柏油樣黑色(血量一般達60毫升以上時才能呈黑便)。此外,食道靜脈瘤出血、暴飲暴食後連續嘔吐或食道和胃黏膜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時也能見到黑色柏油樣便。
5、大便灰白似陶土,表示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已被阻塞,膽汁只好通過血液循環沉積於皮膚,使皮膚發黃。膽結石、膽管癌、胰頭癌、肝癌等都是膽汁流入消化道的「攔路虎」。消化道內沒有膽汁,大便呈灰白陶土樣。
6、大便紅白像鼻涕,俗稱紅白凍子,這是急性細菌性病疾的特點。它是一種濃、血、粘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結腸炎的病人,也會出現紅白凍子。
7、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狀,常是消化吸收不良的綜合症。幼兒出現這種情況,稱幼兒乳糜瀉。
8、大便稀紅,可能是大腸黏膜出血。若混有粘液、濃液,應檢查大腸黏膜有無炎症。
大便疾病
大便異常顏色
大便異常顏色與疾病有關,以下是大便異常顏色和疾病的關係。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沒有吃豬血,又沒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藥物,大便出現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腸出血,血通過幾米長的腸道,發生各種化學變化,逐漸變黑,因此,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話,大便應該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潰瘍病出血的約佔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除潰瘍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併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紅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腸、迴腸、直腸、結腸,由於「路程」短,化學變化少,這些部位出血,大便應呈紅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來不及在腸道裡過多停留,拉出來的大便也是紅色。但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個特點,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是患了痔瘡。
大便久不成形
並且持續時間在一周以上,就預示著是一種器質性的病變。其表現是腸炎的典型症狀之一。而且慢性腸炎的症狀還有:腸鳴,腹瀉,膿血便,腹痛,便秘,泡沫便等等。
大便不成形的病因主要是脾虛。大便不成形屬於功能性症狀,多數不能檢查出明顯病因,中醫:「脾臟虛弱」。當然,沒有必要和腸炎劃等號。
貼心小建議:
1、戒菸戒酒;少吃酸、冷、生、硬、油膩及產氣多的食物。
2、吃飯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每一頓都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3、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
4、多做室外運動,強健的體質才是健康的基礎。
大便黑色原因
肛腸專家叮囑,大便的顏色、質地、形狀等是最能反映一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的,其中大便黑色,大便乾燥,大便糖稀,大便過細等都是疾病的反映。很多患者認為大便黑色沒什麼好擔心,大多與飲食有關,常常忽視腸道病變的存在,延誤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大便黑色[1]是消化道疾病的一種表現
當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上段以及胰腺和膽道等上消化道出血時,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鐵,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與硫化物結合成硫化鐵,從而使糞便呈現黑色。
但是,必須注意,排柏油樣黑便僅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一個典型表現。上消化道出血時的大便顏色改變,並非都是柏油樣,而是有著很大差別的。例如:當出血量比較少時,肉眼並不能發現大便顏色的改變,要通過特殊的檢驗才能檢驗出來;當出血量達到50毫升以上時,肉眼可以見到大便顏色變黑。然而,除了上述所說的柏油樣大便外,上消化道出血時,大便的顏色也可以變成咖啡色、紅褐色甚至鮮紅色。
上消化道出血時大便質地的硬軟和顏色的變化,完全取決於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速度以及血液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如果出血量大、速度快,在腸內停留時間短,則大便的質地就會變得很軟甚至接近流質,顏色也可從黑色進一步轉化為紅褐色甚至鮮紅色。只有當上消化道的出血量比較少、出血速度比較慢,出血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時,才可能表現出典型的柏油樣黑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