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 公主在領地 | 封面人物

2021-01-08 南方周末

圖/本刊記者 大食

1

過了隧道,便是瀨戶內海。

當了五年家庭主婦後,伊能靜重新出現在觀眾視野中,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婆婆和媽媽》中都有她的身影。決定重啟演藝工作之前,她完成了一次獨自旅行,地點選在日本,主題是跳島。白雲下一片碧藍刺進眼睛,她哭了,腦中是川端康成的《雪國》。「我突然理解過了隧道就是回到原鄉,就像回到媽媽子宮裡。但是對我們這種離鄉賺錢的小孩,不掙到錢是不願意回去的,原鄉對你來講只有傷痛。」

如果按照青少年時期生活地界劃定原鄉,日本是伊能靜無序成長階段的第三個居所。初中一年級時,她被改嫁的母親接到日本,開始異國求學之路。在這裡,她獲得了新的名字——伊能靜江(出道時,她改藝名為「伊能靜」)。原名「吳靜怡」保留了一個「靜」字。這或許昭示著繼父與母親對她人生的希望,但遺憾的是,52年過去了,她的人生似乎依舊與這個字組成的任何一個詞語無關。

伊能靜學生時期  圖/受訪者提供

伊能靜至今擁有充沛的表達欲,在言說、文字、歌聲中傾吐。無論與丈夫秦昊、兒子哈利還是經紀人、前經紀人、閨蜜聊天,都以數小時起步。這常發生在深夜,與我見面的三次,她都提到「我和兒子/前經紀人聊天聊到天亮」。由此推斷,她見過長沙、臺北、上海、北京以及更多城市的黎明破曉時分。她的言語密度極大,能量充沛,觀點到處飛,哪怕只是作為傾聽者,也要在聽完三五分鐘後喝口水歇一歇,並覬覦窺視她內心的隱秘角落:人愛說,是否說得越多內心越怯懦?

不說話時,文字成為出口。她的隨筆集《生生世世》《生死遺言》《愛的練習本》等記錄了數次旅途中深夜的天色。她習慣在路上寫作,因為可以看到窗外流動的風景,而且只有這時有空記下大把閒愁。除此之外,深夜成為放置敏感的時段。意外出現在2001年,腹中的寶寶、後來的哈利成為她創作最大的動力,自此閒愁放心頭。

文字幾乎是伊能靜生命中唯一能把握的東西,她擁有顛沛的童年、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感情、被嘲弄的演藝生涯,卻少見大眾對她文字的打壓。或許是女藝人的身份讓大眾降低了對她文字的要求,也有可能是她字裡行間的真切讓人們放下責難,當然,還有可能是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連篇累牘已難入人眼,更遑論評說。

除了導演侯孝賢,他對伊能靜說:「如果你先出書,不管你寫得好不好,你都是個美女作家,這時候突然發現你會演戲,那你不得了了。可是你現在當演員,你再去寫書,你就是個傻子。」

文字中的伊能靜格外清醒,在18年前的《生死遺言》中她已自我解剖:「我害怕自憐,害怕眼淚,害怕想說故事,害怕看不清楚而沾沾自喜。我總希望遠離人群保持清醒,並毫不隱瞞自己的不合群、難接觸。我沒有太多希望,日常的生活就是寫作、閱讀、散步行走,我知道這與人們認識的我有差距,也因為如此,我常感痛苦,深怕自己如人格分裂者,其實不知道自己是破裂著的……我的青春人生沒有一件事是我的夢想,生命不由自主,完全在人潮的巨流裡漂流。我成名、戀愛、父喪母別,這種種事件曾經讓我的生命非常荒唐,但那些閒言碎語的人們絲毫不願明白真相。他們處處繪聲繪色,忘了自省自身卻審判他人,甚至將別人錐心的苦痛、無法更改的命運,當做笑談添油加醋。如今我過了憤怒的年紀,學會了沉默,一廂情願地相信有天的眼睛。」

如果以此為註腳,會發現伊能靜的人生態度在搖搖晃晃中保持著穩定。她常思己過,也論人非。情緒很難控制——在遭受惡評時,她忍不住錄視頻回應。會和網友互懟,因為「要讓他們知道不是什麼都可以」。她用自身經歷解說「女性力量」,在微博回復被家暴女性私信,讓她們「勇敢反抗」。在真人秀中,她的面容舉止並不符合大眾對50歲女性的標準印象,她戲劇化的反應與面容適配,讓人疑惑她並未長大。當尋找這一切的根源時,種種證據指向了她的童年和青春期,她生命的荒唐開始於此。超於常人的刻奇經歷為她留下了戲劇化的性格。從此,她似乎永遠處於成長階段,世界越打越開,一粒痛苦的重量卻永遠比天還大。她對待大小痛苦的態度,都是當年苦難的PTSD。她愛馬爾克斯的短篇小說《我只是來打個電話》。故事中一名女性因為打電話錯上了精神病院的車,被迫在醫院裡度過餘生,想盡辦法逃離,不斷重複「我只是想打個電話」,卻被所有人視為瘋子。她以此自比:我一生在講,我只是想做伊能靜,別人都覺得我是瘋子。

青年時期的伊能靜  圖/受訪者提供

當然,更多人形容她是公主,這得益於她早年在音樂中的形象。她的代表作《悲傷朱麗葉》《落入凡間的精靈》《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都精緻華美且遠離生活,但她說,「我可不是童話中長大的小孩。」她見過同學輟學,吸毒,自殺。連公主人設也因專輯《自己》而自戳,她在其中一首《青春本來就苦》中寫道,「我都懂/美麗的軀殼下/我早就蒼老。」

但這一切依然讓她的氣場呈現出一股童話感——屬於孩童、少女,與成人世界無關。「因為沒有(童話),就自己給自己生。我就是很會把自己拉拔起來的孩子,這是我的救贖。」她是自建童話的公主,內裡自顧自糾結,痛苦屬於個人,勾連至親,愛情出現前是父母,出現時是愛人,再往後是子女。這讓她的真誠顯得虛無,連關於柴米油鹽的絮絮叨叨都不接地氣。於是在她身上,「公主」一詞也被迫有了新的含義: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作天作地。她反抗:「說我矯揉造作只不過是看不到我的深刻罷了。」

她的不幸在於,沒有多少人能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經歷苦痛,而她在生命的前50年卻將常人的痛苦全都經歷了。

她的幸運在於,臺北眷村生活成為她看到世界的第一眼。在這個近乎烏託邦的世界中,她見到一群異鄉人守望相助,也睚眥必報。眷村的天真與世故成為她生命中第一顆種子。在往後的苦難中,種子生根發芽,成了樹,開了花,一度成為她唯一能用以對抗的武器和領地。種子遇上種子,樹木匯成森林,她的內在邏輯越發完整緊密,自成體系,堅不可摧。這被她總結為一句話:「我內在有那麼多可黑化的東西,但我還是往光裡跑。」

左起:張萌、伊能靜、黃聖依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表演

2

一陣秋雨後,京都落滿了紅楓,鴨川潺潺划過岸邊黑石,撿起來還能觸到水的餘溫,滑潤石頭的表面照出一片山色。石板路溼潤地反光,掛在屋簷前的燈籠還未亮起,正隨風晃動。藝伎的名牌掛在門板上,大多是花的名字。

因為初中畢業旅行,伊能靜第一次來京都。她穿藍制服、打紅領帶,跟著人潮在老樹古寺中遊走。沉睡千年的城市讓青春的騷動更加鮮豔,躁動中,她看不到自然光影的變化,也沒被滿山的花葉感動,只留下了一張照片:她站在灰撲撲的寺廟前,雙目無神,嘴角抿著,看上去很不開心。

或許是為了彌補,她將婚前最後一次獨自旅行選在了這裡。前一晚,她在房裡吃懷石料理,將一瓶大吟釀飲去大半。醒轉後,她走上花間小路,未散去的酒意和雨後水汽、衹園的夕陽在她身邊纏繞。一位穿和服、拿油紙傘的藝伎,踏著小小的步子疾走,手上舉著一個布包。她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母親以歌聲養活家中的孩子,繼父也是因為她的聲音決定娶她。小時候,伊能靜常看見母親穿著亮片禮服,唱著臺語的《南都夜曲》。她身邊圍繞著想追求她的人,卻充滿身不由己——她還帶著四個孩子。「她早就遺失了戀愛的能力,即使她男人不貞,但她還是傳統地守著女人油麻菜籽的命。」

母親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外公在「2·28」事件時被槍殺,一夜之間家裡的東西都被沒收,沒人敢收留這個家中剩下的人。好心人給外婆介紹了打雜洗碗的工作,她卻因此累死。母親和哥哥妹妹一起想辦法活下來,直到和伊能靜的生父結婚。當家裡的第七個孩子還是女兒時,父親與母親的婚姻結束了。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伊能靜並沒有受到關愛,反倒是常被母親說,「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這成為她人生最初的重擊,「從小我就有罪惡感,我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讓媽媽受苦。」

為了養孩子,母親偷渡到香港打工,將伊能靜委託給眷村的一對夫婦照顧。黃昏時分,養母站在屋門前,扯著嗓門喊:「妹子,回家嘍!」她的聲音透過野狗的狂叫、飯菜下鍋的油煙聲、裝紗窗的重複廣播,穿進伊能靜的耳朵。伊能靜會繞過雜貨店、滑下小山坡,穿過風、黃昏和人群,回到家裡,迎接她的是養母張開的雙手和逆光下巨大而溫暖的笑容。

母親來接走不到6歲的伊能靜,將她帶離眷村的住處,她哭著不想離開,叫母親阿姨,顯得格外陌生。當晚,順著記憶從臺北東區一步步跑回圓山的養母家中。她叫養母媽媽,向她要吃要喝,養母替她揩臉抹身,「我用小小的雙手緊擁住那份愛,相信自己擁住的是天長地久。當時我不會明白母親內心的苦悶,即使其實是她在努力地付出賺錢養育我們。」

1998年,伊能靜找到了養母的長子,得知養母早已去世。對方給了她一張養母的照片,她留著大蓬蓬頭,戴著眼鏡,被陽光照映的面容有些靦腆。伊能靜將這張照片放在她僅有的一張父親獨照旁,底下還有父母結婚時的黑白相片。「雖然時光短暫,卻也是因為他們,我才學會了生命中的愛與珍惜。」

母親將伊能靜帶去了香港,委託給姐姐照顧。伊能靜也因此得知了母親一路艱辛。因為聽說「香港遍地是黃金」,母親一心偷渡去香港。她在漁船下層擠了七天八夜。為了遮掩偷渡客,漁民將大量的魚鋪在船板上,腥血透過船板裂縫滴到每一個偷渡客身上

相關焦點

  • 把自己寵成公主的伊能靜
    其中的伊能靜姐姐已經五十一歲,有可能是化妝的原因,抑或是她自己保養的好,坐在一群姐妹裡絲毫不遜色,最重要的是氣場,完全不服輸的氣場,蓋壓全局。有美一人兮心不繹身邊有位朋友,年輕時候也是貌美如花,校花級別的人物
  • 伊能靜:不合時宜的「公主」|獨家專訪
    伊能靜微博曬出自己過往專輯她在電影裡又是另一番面貌,當然還是少女,只是純真中又帶著點世故,像一個失去家園的靈魂。直到今日,出現在她微博照片上的,仍然是蕾絲洋裝,仿佛在滿足跨越幾個世代的少女們的公主夢想。伊能靜變了嗎?好像沒有。只是我們真的很難說清,如今到底還是不是她的時代。這是本周電影網和她的採訪中,最想探尋的問題。
  • 伊能靜:眾人眼中的公主,卻是乘風破浪的野玫瑰
    作為30位嘉賓中年齡最大的伊能靜,從節目官宣起就備受關注。獨立能幹的大女人在眾多網友的印象裡伊能靜一直是「公主」的形象從伊能靜照顧小米粒,小哈利,秦昊,再到和家人,公婆的相處中可以看出,伊能靜是一個能幹獨立的女性,並不是大眾印象中嬌滴滴的公主。
  • 伊能靜,公主還是巫婆
    人美心善、實誠、耿直、高情商、好媽媽、才女之類的讚譽蜂湧而至,直接把在姐姐們中存在感不高的伊能靜,推向了巔峰……隨後伊能靜卻在訪談中貶損梅豔芳,認為她不該先追事業再追愛,導致一輩子嫁不出去,活得很慘。好像秦昊娶伊能靜,不是因為喜歡她,不是為了和她生兒育女白頭到老,而是為了懟她,為了代表廣大群眾對她進行懲治似的。2但是,這世上真有一個頭腦正常的男人會這麼幹嗎?當然不會。所以伊能靜有這麼不堪嗎?當然也沒有。問題在哪裡呢?不過在於,沒有一個人經得起被拿著放大鏡從頭到腳一寸一寸地仔細扒拉。
  • 伊能靜,公主還是巫婆?
    人美心善、實誠、耿直、高情商、好媽媽、才女之類的讚譽蜂湧而至,直接把在姐姐們中存在感不高的伊能靜,推向了巔峰……隨後伊能靜卻在訪談中貶損梅豔芳,認為她不該先追事業再追愛,導致一輩子嫁不出去,活得很慘。大批吃瓜群眾在圖後留言,內容出奇一致,意思基本都是:伊能靜這種作精簡直千年一遇,還好秦昊能治她。好像秦昊娶伊能靜,不是因為喜歡她,不是為了和她生兒育女白頭到老,而是為了懟她,為了代表廣大群眾對她進行懲治似的。
  • 我們誤會了伊能靜,明明是「金剛芭比」卻總以為她是粉色公主
    身材依舊嬌小苗條,有著比同齡女星年輕的顏值,總在認真、自律地保持少女感,做著自己心中的公主!等等。幾天前參加「相信未來」線上義演微博透露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累到手抖最近幾年來,伊能靜上熱搜基本都出不了上面這個圈圈。但很多人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童年經歷不幸,中年離婚,在娛樂園打拼這麼多年的她,明明就是個灰姑娘,怎麼就活成了 「公主」?
  • 看到伊能靜與黃聖依的對比,才知道什麼是公主與公主病
    伊能靜與黃聖依就是其中兩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曾經伊能靜一直都自稱自己有公主病,50歲依舊稱自己是美少女,這也引起一些網友的反感,認為她的一些行為與自己的年齡不相符。但是看了節目後很多觀眾發現伊能靜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熱愛舞臺的姐姐,她的情商非常高,做事情非常有原則,並且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總能夠井井有條。
  • 穿蕾絲對於伊能靜意味著什麼?
    除了穿在身上,伊能靜的家也充滿著少女感,宛如一個大型的芭比之家。蕾絲檯燈、蕾絲紙巾盒、蕾絲桌墊,只有想不到,沒有蕾絲到不了的地方。這種對蕾絲的熱愛,從她 16 歲出道就開始,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改變過。1987 年,伊能靜發表了首張個人專輯《爸爸不要說》,封面是一條白色薄紗裙,頭頂上帶著一個巨大的白色蕾絲蝴蝶結。
  • 51歲許晴和伊能靜都是凍齡童顏女明星,公主範兒的風格為何不同呢
    也是少女公主範兒十足。許晴和伊能靜都有少女公主範兒,那麼這兩位的風格有何不同呢?之所以筆者Sunny王雲認為伊能靜是精緻的少女公主範兒,可以從她的五官和身材看出,她的五官精緻靈秀,臉型和面部結構沒有多餘的贅肉,是宛若精緻迷人的芭比娃娃般的公主範兒。
  • 「公主」伊能靜:與侯秀賢劉文正等戀愛過,跟庾澄慶的婚姻最可惜
    伊能靜是非常有個性的一個女人。52歲依舊活躍在娛樂圈各大綜藝。之前參加《吐槽大會》時,伊能靜的出場方式就震驚了四座。當天,伊能靜出場時對現場觀眾提了個要求。伊能靜在臺下嬌滴滴地喊:"不叫我公主不出去!"閃亮登場的方式,直接讓臺下嘉賓驚呼:"我的天!"伊能靜一直有一顆公主心。6月3日有網友質疑伊能靜之前的發文。
  • 伊能靜VS朱丹:同樣嫁給直男老公,為什麼一個是公主一個很卑微?
    同樣嫁給直男老公,伊能靜把自己當公主,朱丹卻很卑微。諸多相似之下,兩位老婆的狀態卻是很不同的:伊能靜從裡到外把自己當公主,朱丹卻成了人們口中的「卑微丹」。無論是《婆婆和媽媽》中現實生活裡的伊能靜,還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耀眼舞臺上的伊能靜,都很「公主」:喜歡蕾絲裙扮少女,生活中時常作精附體、矯情愛折騰,還有點玻璃心,一不開心就梨花帶雨。她的公主人設延續了許多年,婚後依然沒變。
  • 《乘風破浪的姐姐》:52歲的伊能靜憑什麼依舊活的像公主
    尤其是52歲的伊能靜,腰盈盈一握,這哪像52歲的人啊!保養的也太好了吧!本人實名羨慕了! 眾所周知,伊能靜的上一段婚姻,過得比較坎坷。1985年,年僅17歲的伊能靜從日本回到臺灣,隔年就在一次演唱會上見到當時26歲的庾澄慶。當時就覺得這個男人很特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認識之後,兩個人逐漸發展成情侶。但是直到1999年,兩人的感情走了將近14年才迎來了婚姻。
  • 「懟」達人秦昊和「作」公主伊能靜:我們彼此相愛,豈止為民除害
    問題是伊能靜公主並沒有要你娶二哈,人家只是在生氣,在說:它再好,它是你老婆嗎?你老婆是我的啦!你就不能對我比對二哈有點耐心嗎?當然伊公主是不會這樣說的,如果她要這樣的直來直去,她就不是伊公主了。二 你跟我在說相聲,我跟你在生活。
  • 公主系鮮肉Lauv登雜誌封面!
    最近,公主系鮮肉Lauv登上了新的雜誌的封面!這一期雜誌的主題是「大膽去愛 LOVE OUT LOUD」,封面人物則是美國歌手兼詞曲作者Lauv,他浪漫而直白的音樂風格建立了龐大的粉絲群也擁有一大批LGBTQ粉絲。
  • 裝公主,裝幸福,興風作浪的伊能靜活該被嘲諷
    伊能靜不僅行為很招黑,連說話都很招黑。在接受採訪時,她拿梅豔芳的不幸來證明自己幸福,真的大可不必,沒有人會羨慕伊能靜會有多幸福,但我們會欣賞和敬佩梅豔芳的精神。伊能靜還表示自己先有愛再去實現自我價值,如果先去實現自我價值,會很慘,因為事業已經到頂,但是不一定會擁有愛。梅豔芳雖然在愛情上略有遺憾,但她的人生比伊能靜的價值多一百倍不止。伊能靜不配和梅豔芳比。
  • 「伊能靜秦昊夫婦」的童話豪宅,養老房也這麼公主風,太夢幻了
    如今兩人的事業有成,也想不到這對姐弟戀這麼優秀,52歲的伊能靜保養好好,先發下兩人的照片讓大家看看~今天我們來看下他們的家~她們位於中國臺北的家,面積不到200平方,但是每一處都是滿分的精緻,伊能靜說原本裝修是作為自己養老房的,所以整體都比較隨她喜歡的風格,進門一看都是童話公主風格,簡約歐洲宮廷風,溫馨得也太夢幻了,少女情懷一如從前!
  •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紅盒)平裝禮盒封面和內頁欣賞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本書價廉物美,採用函裝平裝本,選取了李廣、張騫、文成公主、戚繼光、李時珍、林則徐等20位中國古代有影響力又廣為稱頌的歷史人物,欣賞本套專輯,一方面能欣賞老畫家們細膩精湛的畫風,同時又能了解中國人不可不知的著名歷史人物
  • 高露丨林小娘的戲外領地
    「表演是屬於我自己的領地,我珍惜我的每部戲和接觸的每個人。」置身櫻花樹下,與花嬌顏相映的高露已經完全投入拍攝狀態。鏡頭裡的她,高挑瘦削,大眼睛靈動非凡, 舉手抬頭都有風隨她而動,但當她垂首蹙眉,默然沉思, 周遭又仿佛在瞬間降溫了。
  • 伊能靜2段情史:39歲離婚,45歲再遇真愛,今52歲被寵成公主
    一個被網友稱為「作精」,但一直喚自己「公主」、「少女」的她,是一個話題十足的女星。在一眾已屆中年的女星之間,我覺得伊能靜是一個十分難以被定位的人。她頗受爭議,想要做公主,奈何沒有公主命。經歷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慘澹收場,第二段婚姻則因為相差10歲,成了一段一直不被看好,但卻一直在努力前行的婚姻。
  • 熊趣娛樂:裝公主,裝幸福,興風作浪的伊能靜活該被嘲諷
    伊能靜不僅行為很招黑,連說話都很招黑。在接受採訪時,她拿梅豔芳的不幸來證明自己幸福,真的大可不必,沒有人會羨慕伊能靜會有多幸福,但我們會欣賞和敬佩梅豔芳的精神。伊能靜還表示自己先有愛再去實現自我價值,如果先去實現自我價值,會很慘,因為事業已經到頂,但是不一定會擁有愛。梅豔芳雖然在愛情上略有遺憾,但她的人生比伊能靜的價值多一百倍不止。伊能靜不配和梅豔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