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天氣極好。
「趁著這個好機會去踏青吧!」 就這樣,一家人邁著輕快的步子出發,忙裡偷閒,去戶外享一派久違的春景。
踏著習習的春風,像騎了飛奔的馬一樣快。直到一頭扎入春的內部,才豁然懂得不是春風在作祟。只是心情像這春風,感到奇妙的愉悅罷。萬象更新,眼前一片簇新的青色。栽植在河邊的柳樹散下了髮髻,吹拂著顯出清麗的羞容。柳絮吹到河水裡,順著水流流過白色的石橋了。它們在笑在哭,在輕緩的水流中流連,經過那石橋才感到不舍,從浪中猛地飛起來,卻又落到水流裡去。小河兩岸散布著零零碎碎的野花,使人想到朱自清先生的《春》裡,像星星一樣的斑斕。
除了與這春景格格不入的,一棵橫跨了這條小河的枯枝。它全身發黑,彎折著身子,似乎已經在這河上喘息了很久。樹皮斑駁,有時幾片掉下到河水裡,枯枝又顯得瘦弱一點。走近一些,枯枝更像一位羸弱的老人了。有孩子想從這老人的身上橫越這河流,被他的父母叫喚著拉走。的確是的,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這棵枯枝會縱然從中間斷裂,絕望的跌進永不停歇的河流裡去。
不難看出,這棵枯枝原本也是一棵強盛的大樹,虯枝也曾撐起過一片綠色的天。它也曾成為這春景中的一簇,與經過它身邊的行人打招呼,也許它也曾看到過榮華,向著藍天吹去一片清氣,朦朦朧朧的少年所看到的,是藍色琉璃中綴著的白色的雲。這世上的每一棵意氣風發的大樹,都曾嚮往著去追逐藍天。直到有一天,它轟然倒下。
我心裡突然湧出了一種抑制不住的愧疚,我在自私地以一個少年的眼光去揣測一棵垂死的樹。
「快看,這河水真漂亮啊。」我的目光離開了那大樹,俯身從橋上去望那河水,心裡猛地一震。河水極清,竟然倒映出了天空的影子。不去看天,也能在一片清澈的河水中,看到藍色的琉璃。這藍色是流動的藍色,與周圍的青色融為一體,像是一個年輕的藝術家坐著小船,突發靈感而不做任何修飾的,將這兩種顏色的釉潑出的一層。也許枯枝的身軀將它身下的一片照得漆黑,可當它轟然傾倒在河面上時,它一定看到了吧,看到了他舍其一生追求的藍天。
青色的大樹邁出了它的第一步,青蔥的少年悄然從大樹飽滿的枝葉中離開,轉身向更廣闊的生命中去。水中的碎片不怕消逝,而岸上還有新的春景。年復一年,這青不變,這藍也不變。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我想那時的我們,也會像這棵大樹一樣,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