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90後和00後的動畫偶像

2020-12-23 騰訊網

偶像是什麼呢?就是最讓自己欽佩的人。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有兩種偶像,一種是自己想成為的人,另一種是因為自己無法成為而欽佩的人。比如一個足球運動員,他的偶像可能是馬拉度納,也可能是林肯;一個動畫師,他的偶像可能是宮崎駿,也可能是雷鋒。前一種我們稱之為職業偶像,後一種我們稱之為精神偶像。

在動畫中你也時常能見到這兩種偶像。尤其是在以職人文化著稱的日本動畫中,職業偶像更是比比皆是。開賽車的、打拳擊的、踢足球的、當偵探的,甚至還有搞談判的、弄攝影的、做調酒的、打麻將的等等等等。我們經常聽到日本某國腳說是受到大空翼的影響而喜歡上踢足球的,大空翼就是他們的職業偶像。而對於非足球專業的人們來說,具有拼搏向上、永不服輸和勤於學習品質的大空翼,則是他們的精神偶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角色的兩種屬性:第一種是職業屬性,一個角色一定是從事某項工作的,那麼它在做這項工作方面有什麼突出之處是影片最常刻畫的一個方面。第二種是符號屬性,也就是說這個角色代表了具有哪一類性格、品質和精神的人。大空翼就兼有這兩種屬性。因為每個觀眾都只從事著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極為有限的職業,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動畫中精神偶像總是要遠遠多於職業偶像的。

對於偶像的問題,我曾不止一次地問過周圍的80後、90後和00後,以致我終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對於80後的偶像,我表示認同;對於90後的偶像,我表示理解;但是對於00後的偶像,我只能說我out了。或許這就是代溝。

80後成長在一個娛樂產品相對匱乏的電視時代,所以僅有的幾部動畫片,比如《聖鬥士星矢》、《七龍珠》、《足球小子》,就可以引發他們的共鳴。而00後則成長在一個娛樂產品極大豐富的網絡時代,他們接觸到的信息量決定了他們能夠愛好的廣泛,什麼《涼宮春日》、《銀魂》、《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網球王子》、《叛逆的魯魯修》、《高達》等等,不勝枚舉。90後則是生活在80後和00後之間的一代人,更準確地說是生活在電視和網絡兩種媒體更替交接時期的一代人,他們身上既有80後的那種由於文化稀缺而培養的珍惜感,又有00後的那種由於文化泛濫而導致的多變性。

在動畫中尋找不同的偶像,是80後、90後、00後這三代人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其實動畫片的人物還是那幾類,而三代人擁有不同的偶像,完全是因為他們處在不同的年齡段所造成的,並非是說今天的動畫片和二十年前的動畫片有什麼本質的不同。按照年齡來具體剖析的話,我認為80後、90後、00後分別擁有著各自代表性的偶像傾向。

00後:力量的偶像

大部分00後目前都處在3-10歲的階段,雖然它還可以被進一步細分成若干子年齡段,但總的來說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一個階段。而這一階段的孩子對力量的感知尤為強烈,具有能力的人對他們很有吸引力,也很容易成為他們的偶像。

這裡的力量可以進一步被分為以下幾個層面:第一、身體的力量。像希曼、孫悟空、奧特曼一樣能夠拯救世界的肌肉男,是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最愛。第二、智慧的力量。柯南雖然不是肌肉男,但他也是無數孩子們崇拜的偶像,因為他智力過人,知識也很豐富。第三、精神的力量。我們經常說的聖鬥士五小強,可能因為他們永遠能像小強一樣從地上爬起來而被青年觀眾詬病,但是對孩子們來說這卻是一種意義非凡的東西。

孩子們對這種力量的憧憬,是伴隨著自己大腦的發育和認知程度的提高而出現的。起初,嬰幼兒只是對色彩和形狀感興趣,後來才萌生出了感情和邏輯。而伴隨著這種原始喜惡感和邏輯判斷力的誕生,他們開始思考一個基本的問題:我同畫面中的人物是什麼關係?同化是一種最常見的思維,那就是我應該成為像他那樣的人。偶像觀由此誕生。

90後:青春期的偶像

大部分90後目前都處在12-18歲的階段,這是一個我們稱之為青春期的階段,其特點就是性觀念的成熟。一切其他心理特徵在性觀念的成長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他們開始理解畫面中維繫那些男男女女的,除了老師所教給的友情以外,還有老師沒有教給的一種叫做「愛情」的東西。女性觀眾對於男性角色、男性觀眾對於女性角色開始產生愛慕之情——當然也不排除女性觀眾對於女性角色、男性觀眾對於男性角色產生愛慕之情的可能。

為什麼日本的好多特攝影片,這個階段的青少年人很愛看呢?除了主人公擁有強大的身體力量以外,更重要的就在於他們都是帥哥,比如像《假面騎士》,這和處在青春期的人追逐流行明星是同一個道理。另外,《灌籃高手》是一部很偉大的作品,就在於它通過體育的題材,很好地把力量的偶像和性的偶像結合起來了。流川楓就是個代表人物,00後會喜歡他的過人球技,而90後則肯定更迷戀於他酷酷的外表。

柯南其實也是個結合型的案例。我對小學、初中和高中生最喜歡的動畫形象做過一個調查,柯南在所有人群那裡差不多都排在第一名。原因就在於00後更關注他智慧的力量,或者踢足球時體現的身體的力量;而90後則關注於他的另一身份工藤新一與毛利蘭這對情侶的關係。如果柯南的故事一開始就是少年偵探團,他也沒有帥氣高中生的這個身份的話,那麼他的受眾群數量肯定會大大縮水的。

80後:社會角色的偶像

大部分80後目前都是22-30歲的成年人了,他們在心理上和從前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社會意識的顯著加強,或者說他們因為進入了社會,從而脫離了原先一種對力量和性的盲目崇拜狀態,而進入到一種更關注現實的狀態。

雖然這時候他們崇拜的對象越發多元化並且變得職業起來,比如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學者乃至各種門類的專業人士,但是一個突出的共同點就在於,他們抑或是因為其在社會上的巨大影響力、控制力、話語權而崇拜這些人的,抑或是因為其具有鮮明的個性魅力、道德魅力和才華魅力而崇拜這些人的。所以對於動畫來說,如果一個人物的職業屬性和符號屬性不夠強烈,不足以支撐起這種社會角色偶像觀的構建的話,80後是很難單靠力量崇拜和性仰慕而確定自己在動畫中的偶像的。

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你往往還能從80後的口中聽到言之鑿鑿的我崇拜哪個動畫人物的話語。這是因為在80後的心目中,懷舊感已經逐漸開始顯現,而把對兒時偶像憧憬的懷舊勿當成今天我依然憧憬他的人大有人在。其實時過境遷,昔日的偶像早已不再是偶像了,而只是自己心中一個懷舊的符號而已。

結語:

請原諒我在本文中的舉例差不多都用的是日系人物,這是因為日本動畫片對80後、90後以及00後這三代中國觀眾影響都太大了。日本動畫是以創造偶像為目標的,它為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配備了不同的偶像,而這些偶像又剛好被這些年齡段的觀眾們接受。美國動畫尤其是電影大片則不是以塑造偶像為目標的,而是以創造寵物和開發玩具為目的的。如果說日本動畫是讓人尋求一種共感的話,美國動畫則是帶人進入一個遊樂場,或者一場歡樂的聚會。所以,美國動畫往往讓人享受過程,而日本動畫則往往讓人回味結果。

更多動畫影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動畫影評俱樂部」。

相關焦點

  • 絕對是史上最牛逼的80後90後00後分析報告!不信你看!
    經濟基礎與文化屬性:80、90與00 後經濟基礎決定代際網際網路亞文化差異進而決定商業模式和投資機會。由於中國代際人口出生率不斷降低,這將使得95後以及00後人口將越來越難有兄弟姐妹,00後1.2%的出生率較85後最高2.4%的出生率減半,未來十年95後、00後青少年人口將較80後減少33%,這一代人的孤獨感和自私感將更加強烈。
  • 「00後想丁克,90後不結婚,80後漠視愛情」低欲望成趨勢?
    而現在的00後,雖然喜歡追星,但是他們只是把偶像當成榜樣,甚至還逗趣地給偶像不停找CP,比如正喜歡李現,看見王一博、肖戰轉身就成了「牆頭」,過兩天看見某個小鮮肉又嚷嚷著要「爬牆頭」,不知不覺間,00後讓追星變得有趣而理智,他們可以在網上各種「老公」、「我男人」
  • 90後:我們是介於80後和00後的尷尬存在
    ↑點開這個語音再看文章哦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90後這個群體。但幾年前,當我還抱著洋娃娃跳格子時,那群最引人關注的群體還是80後。//  那時候婚戀、學業各種重擔還壓在80後這群人的身上恍然如隔世,已是很多年。第一批90後大多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最後一批90後也以成為大學生兩年。這群人突然登上這個舞臺後,從最先的不知所措到後來的被迫強大,很多人不免發出質疑。真是嬌生慣養的一代,我們不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嗎?
  • 90後、00後動漫大廝殺,00後竟然敗了?
    終於,在器哥發起的話題#伴我長大的動畫片#中,再次看到了90後們追憶童年的熱情發言!不過,依然有00後也表示不服……到底哪個年代動畫片更勝一籌,90後和00後的爭論不停,話題下面颳起了一場動漫回憶殺團戰大PK。——@大娛船圈圈友綠光、喵了個主子首先舉手發言,站出來為90後拿下了一血。
  • 70後、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夏天打開方式,滿滿回憶!
    70後、80後、90後、00後……不一樣的夏天打開方式,滿滿回憶!70後、80後、90後、00後,快看!手風順時口袋裡就裝得滿滿的……和彈珠掛鈎的就是玻璃跳棋了剛買回來彈珠都是齊全的玩一陣子后里面的彈珠會越來越少不是拿去打了就是不知道掉哪兒了最後只剩個棋盤和幾顆彈珠
  • 70後、80後90、00後,不同年代的暑假記憶
    從無所事事的自在,到昏天黑地的遊戲,還是開學前兩天的狂補作業,到無可奈何的"被輔導",再到形形色色的興趣班,耗資不菲的出國遊學……70、80、90和00後,暑假在傳承中有了不同的內涵。小夥伴們,當年你的暑假怎麼過的?
  • 2019中國名人榜:70後22人,80後40人,90後31人,00後3人
    另外,他還出演了《攀登者》和《李娜》兩部重點電影,轉型算是非常成功。而周杰倫,則是一個時代的偶像,前段時間和蔡徐坤的流量之爭,也讓大家感受到了他的粉絲號召力。排名前6的基本上都是70後,只有胡歌是80後。從第7名開始,90後和00後開始多起來。第7名導第10名,分別是周冬雨、易烊千璽、楊冪和吳亦凡,兩個90後,一個80後,一個00後。
  • 殭屍先生:80後和90後心目中的經典,00後會視他為經典嗎?
    說起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可以說影響了幾代人,尤其是80後和90後這兩代人。如今的00後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主流,他們思想超前,對於電影的質量更是挑剔,特別是老電影,他們可能不怎麼感興趣。像《殭屍先生》這部老電影,他們可能看都不會去看。
  • 80後聽音樂,90後學音樂,00後玩音樂?
    90 後的郭麒麟就這麼沒學上音樂,但若等到老郭的二兒子郭汾瑒也想玩音樂,這事就容易多了,直接買個手機完事兒。沒錯,全面承包我們衣食住行的手機,正在成為 00 後的第一件樂器。國內首款彈唱APP唱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上線半年以來,唱鴨MAU保持月均超180%的增幅,其中超八成用戶為 00 後。
  • 60/70/80/90/00後,你9歲時電視播了好多遍的是哪部動畫?
    戲曲、服裝和建築等中國文化元素。#80後的童年,目不暇接80年代,電視機開始走入中國老百姓的家,那時的環境非常寬鬆開放,幾十年中全球最經典最受歡迎的動畫片蜂擁而至。與之前相比,在這一時期,人們思想變得更為開放,創作者力求新穎,動畫題材花樣百出。因此,這十年間推出的動畫作品才得以成為90後這代人的青春回憶。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
    作者 | 高琳來源 | 有意思教練(MessageCoach)我5歲上的小學,不是神童,主要是我媽尋思著上學比上幼兒園便宜,所以早早的就送我上學了。五年級的時候,我又跳了一級,不是因為學習好,是因為正好趕上了實驗班。
  • 80後、90後、00後的穿衣鄙視鏈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80後的「老漢衫」:班尼路、佐丹奴、真維斯 對於班尼路的記憶,80後程式設計師劉毅表示:「那是我人生的第一件奢侈品」。劉毅剛上大學那會兒,圈子裡的男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買一件班尼路!
  • 00後90後80後70後60後 跨年的不同打開方式
    昨晚的三坊七巷人氣旺 00後:考試周提前 「啃書」跨年 福州的小楊去年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熱情開朗的他昨晚約了幾位舍友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慶祝新年
  • 80後、90後、00後看過的經典影視作品有哪些?類型有何不同
    曾經的80後,如今已經快要成為30加、直奔40多歲的中年人了。80年代後出生的朋友們,定不會忘記兒時火遍大街小巷的經典影視作品。那個時候電視劇能夠火到爛大街、臺詞都能背過的程度!有些經典螢屏作品,直到現在還在翻新播放!讓我們細數一下,80後的經典影視作品吧!
  • 80後的杜拉拉90後的感!「汙力」戚薇成功收割00後「拉拉粉」!
    從來沒想到80後的職場偶像杜拉拉居然被戚薇演成了「汙」拉拉, 作為一個擁有10年歷史的IP來說,《杜拉拉》一直是80後心中的職場偶像。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句句在理)
    好吧,今天是我48歲生日,就容我倚老賣老,跟70後,80後,90後和00後,說幾句掏心窩的話吧!終究我年輕過,你沒老過。如果到現在你對未來還沒有思路,那麼,我建議你多和90後、00後年輕人混混。因為無論你將來做什麼,你服務的對象都不大可能是同齡人了,而是年輕人。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導師」( Mentor )的概念。
  • 80初的歌曲,打造80後90後的視聽盛宴
    80、90後們,就是代溝時代的產物。從最初的以十年為一個分層點,到現在以五年為一個分層點。80後、90後、00後們逐漸被分到80後、85後、90後、95後、00後、05後等各個行列中,甚至有人分的更為細緻——80初、80末、90初、90末…  80後校園歌手徐譽滕生於1981年,嚴格來講是一位80初。
  • 40歲謝霆鋒:80後說他是歌手,90後說他是演員,00後說他是廚師
    所以80後認為他是歌手,90後認為他是演員,00後卻認為他是廚師。01對於很多80後來說,對謝霆鋒的印象,他就是一個著名的搖滾歌星。所以謝霆鋒遺傳了父母的優秀基因,一直都很有才華,創作能力非凡,除了精通樂器,人也長的很帥,所以從一出道就自帶光環,在華語樂壇的偶像地位也是相當高的。
  • 00後和90後之間的挑戰
    90後主場: 後硬懟00後,接下來該00後出場了。 00後的主場
  • 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最」貴,90後「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
    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的最精緻,90後的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一起看下去吧~00後的最貴00後的零食跟90後的差不多,但是價格比90後的貴多了。都是好幾塊的。好幾塊放到90年代,就是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了,能買不少東西呢。最主要的是,隨著手機支付的發展,很多00後都看不上100以下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