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爸爸半夜老是打媽媽,媽媽疼得一直叫,你管管」

2020-12-22 育兒房間

孩子沒到來時,夫妻生活並不會太避諱,二人世界很是甜蜜親熱。不過孩子出生後,夫妻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親熱了,在孩子面前不敢太「造次」,只有等孩子睡著了後才能親熱。

王女士和丈夫在學校裡結識,畢業後兩人就走上結婚殿堂,一年後生了個女兒,如今閨女已3歲了,王女士還希望能生個「兒子」,這樣就可以湊成「好」字。因此近期,她和丈夫提出「造人計劃」,並讓女兒分房睡。

起初女兒不習慣,王女士讓婆婆住進來照顧閨女,但因過去一直跟父母生活,閨女還是時不時跑到王女士的房間裡。王女士讓婆婆看緊點,這幾天身體狀態好,如果做那事被孩子撞見多不好啊。

一天夜裡,閨女起來如廁,剛好口渴了,想要媽媽給她倒杯水,誰知剛來到房間門口,閨女聽到奇怪的聲音,爸爸好像一直在打媽媽,她當場嚇哭了,立馬找到奶奶,說:「奶奶,管管你兒子,媽媽被爸爸打了,疼得一直叫!」

王女士也聽到閨女的哭泣聲,連忙穿上衣服並跑了過去,問到底怎麼回事。這下,女兒就好奇了,媽媽不是被打了嗎,怎麼像個沒事人一樣?奶奶聽了後,解釋稱:「傻孩子,那不是打,那是愛的表現,媽媽並沒有受傷。」

聽了奶奶的一番解釋,女兒這才放下心來,懸著的心落下,安心睡下去了。

一、適時分床

不少寶媽可能會問,什麼時候和孩子分床最好呢?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年齡比較小,怕孩子夜裡不能自己尿尿,其實父母的擔心是多餘的,通常孩子4歲時父母就可以和其分床,從而讓孩子的獨立性更高,對其的身心發展有幫助。

二、親子間相處,應該注意什麼?

1、性教育趁早

性教育上一定別太晚,父母可利用動畫或科普等方式,為孩子講解性知識。不少父母卻害羞,不願意說出來,還有父母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明白了,不需要教導,顯然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2、言行舉止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寶寶開始認知世界時,面對的只有父母,只能通過父母來了解外界,因此父母們要規範自己的言行和生活習慣,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在孩子的成長上,父母的教育很重要,只有他們積極引導,才能讓孩子今後有更好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爸爸昨晚打媽媽,媽媽直喊疼」,孫子的話讓奶奶臉紅:不敢說
    5歲的浩浩現如今也上幼兒園了,在這個大家都生二胎的環境下,浩浩父母也準備要二胎了,夫妻兩人開始備孕,但是幾個月過去了,寶媽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一直的催生的奶奶也知道此事,於是便主動要求來幫忙帶孫子浩浩。
  • 奶奶·媽媽·糖糖(小劇本)
    媽媽知道,糖糖不疼,疼的是被俺糖糖砸了個坑的地,是嗎?糖糖(點點頭,撫摸著地):對不起,糖糖不是故意的呦,疼嗎?糖糖給你揉揉。你知道嗎?媽媽就是這樣給糖糖揉的。不疼了吧?媽媽:糖糖真棒!俺糖糖最乖了,媽媽閉上眼睛,糖糖一會就會爬起來。
  • 爸爸去世,媽媽出走,莒南雙胞胎小姐妹夢想有個暖手寶送奶奶
    說話間,姐妹倆依偎在奶奶左右,「她爸走了她奶奶天天抹眼淚,這倆孩子總是寬慰她奶奶,女娃娃,總是暖心。」盧紀現說。「她爸去世一年了,走的時候才34歲,撇下這兩個娃。」奶奶說著又流下淚來。2005年因為腰疼,姐妹倆的爸爸盧立強被確診為骨髓瘤,之後幾年沒有放棄治療,可最後還是沒能留住生命。「用光了家裡的積蓄,又借了20多萬,現在我身上還背著10萬元的借款沒有還上。
  • 小花小草眼中的爸爸媽媽
    那次我點了很多東西,而媽媽卻一點都沒吃,我問她怎麼不吃,她只說了一句不餓,當時我有點懷疑,明明已經很久沒有吃飯怎麼可能會不餓,大概因為當時我只是個6歲的孩子,所以並沒有多想。吃完肯德基後回到醫院手術,其實也就是一個小手術,家屬可以跟著進手術室,雖然我已經打過麻藥,但是刀子割在身上還是很痛,媽媽好像知道我的痛楚,把她的手放進我的嘴裡,我便一直咬著她的手直到手術結束。
  • 萊萊:爸爸,你到底把媽媽拐到哪裡去了?
    我看到萊媽玩手機,立即向萊萊報告:萊萊,媽媽又在看手機!(四)某晚,我和萊媽偷偷溜出去獨享美食,萊萊發現後在陽臺叫我們,我們裝沒聽見加快步伐逃離。萊萊:你和爸爸出去吃好吃的都不帶我,我在陽臺喊你們,你們都不接我的聲音。(五)(六)萊萊:爸爸,你怎麼總是帶媽媽出去玩,不帶我出去玩,你太調皮了!
  • 「別打了」,5歲兒子半夜醒來看到爸爸壓在媽媽身上,著急勸架
    終於夫妻倆熬到半夜孩子總算是睡著了,丈夫心急如焚急忙把小張抱在懷裡親熱。兩人剛到興頭上,卻沒想因為動作太大吵醒了兒子。5歲的兒子在半夜醒來之後,吃驚地看到爸爸此時正壓在媽媽身上,而且手還抓著媽媽的頭髮,就誤以為爸爸這是在打媽媽。
  • 爸爸的媽媽的爸爸的哥哥的兒子的妻子叫什麼?在線等挺著急的!
    >早日修煉到最後一檔所有親戚,可以分為爸爸的親戚媽媽的親戚他們的爸爸媽媽是你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南方也叫外公外婆)爸爸的兄弟姐妹叫>伯伯叔叔姑姑媽媽的兄弟姐妹叫舅舅阿姨你伯伯伯母叔叔嬸嬸姑姑姑父舅舅舅媽姨媽和姨父家裡的孩子們怎麼區分?
  • 臺北爸爸,紐約媽媽
    二姑姑從來不乏追求者,口袋一直不缺錢。父親後來典當了二姑買給他的那輛摩託車,用第一筆資金大膽作賭注,在中華路小巷子開了小小門面的爵士彩色衝印店。  媽媽厚道蔭夫,不但偷偷回娘家借錢,而且親力親為沒日沒夜地在暗房與門市穿梭忙碌。在攝影術漸漸普及到臺灣每個家庭的黃金年代,夫妻兩人同心奮鬥,打造了父親日益擴張的彩色衝印事業。
  • 爸爸和爺爺一起幫著奶奶罵媽媽,高三女兒忍無可忍寫了一封信……
    我都看哭了,我同學來找我談相親經歷,說最受不了媽寶男,我把這封信讀給她聽,她都聽哭了,說怎麼會這個樣子,完全不相信老婆,另外,我們覺得小女孩太懂事了,我小時候,我媽就一直教育我,女孩子要自立,不然會過得很苦。
  • 生日和「頭七」同一天 爸爸媽媽奶奶都來了
    航航,我們帶著蛋糕給你過生日了  2015年8月18日,是甄宇航22歲的生日。也是他和所有犧牲在這次爆炸事故中的消防隊員的「頭七」。  生日和「頭七」在同一天,爸爸來了,媽媽來了,奶奶也來了。奶奶帶來孫子最愛吃的零食,爸爸為兒子點燃生日蠟燭……吃不到了,看不見了,「航航,你要是想我們了,記得給我們託個夢吧。」媽媽的這句呼喊,甄宇航,你聽到了嗎!
  • 「媽媽,『出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奶奶要打我?」
    好友小晴吐槽說,孩子的奶奶經常罵孩子:「你這麼不聽話,長大沒出息。」她說:「實在太鬱悶了!婆婆怪我把孩子寵壞了,說不聽話就該打,打怕了就聽話了。孩子眨巴著眼睛問我,『媽媽,什麼是出息?奶奶為什麼要打我?』
  • 爸爸媽媽,你上班時會想我嗎?
    02有一個叫格林的小男孩就想知道:「爸爸上班時想我嗎?」一大早,小格林就問爸爸:「爸爸,你今天什麼時候回來?昨天我等你等了好長時間!」爸爸說:「對不起,格林。爸爸也很想你.」「想了多少次?媽媽不停地催促她:「快起床!快點快點!送你到幼兒園媽媽還得趕去上班呢。」「媽媽,你可以不要去上班嗎?」媽媽生氣了。恩菲的心情也很糟糕。
  • 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媽媽,你是什麼反應?網友:他爸被嚇得滾下床
    本文話題: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媽媽,你是什麼反應?
  • 【「六一」特輯】親愛的爸爸媽媽,萌娃有話說~~~
    晚飯後,您帶著我在村裡散步,一路上遇到好多爺爺奶奶不斷地和您打招呼,看得出來,他們都很喜歡您,我的「農村爸爸」。轉眼間兩年過去了,我即將上五年級了,可以獨自上下學,獨自睡覺,陪伴妹妹玩耍,做媽媽的好幫手。再等一年,「農村爸爸」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我會滿心歡喜地等待您的回歸。
  • 「媽媽,我不想嫁富二代.」「那就別叫我媽了!」
    我和媽媽的地位,並沒有因為我是長孫而得到提高,相反,奶奶認為我是個災星——「都是你把家風帶壞了,引來的全是女孩!」年幼的我並不懂什麼叫家風,但已經能夠看懂奶奶眼中深深的惡意。再後來,媽媽再也沒帶我去過奶奶家。爸爸去的也少了,逢年過節回去一趟。街坊鄰裡的風言風語像春草一樣生長,都是奶奶在外面說媽媽是個妖女,挑撥離間她和爸爸的關係;說我媽媽心狠,不讓兒子回來見父母。
  • 「爸爸媽媽,你們保護好自己!我在家陪爺爺奶奶妹妹玩」
    「親愛的媽媽、爸爸,你們辛苦了,要保護好自己啊,我在家陪著爺爺、奶奶、妹妹玩,放心吧」!六歲半的小旭在大年初五晚上把這封信寫好放在爸爸媽媽的枕頭上,孩子已經四天沒有見過爸爸和媽媽了。看到這封信裡面「媽媽」開頭,爸爸王振亮心裡充滿了自責,由於自己工作的特殊性而缺失了對孩子更多的陪伴,孩子在家已經習慣了喊「媽媽」最多。王振亮把兒子的信發給值班的妻子黃汶聰,她回覆說:「兒子在家知道照顧爺爺、奶奶和小寶了,知道理解我們了,這陣兒忙完了好好陪陪他」。
  • 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媽媽啊
    有人在家越呆越舒服,媽媽的飯總比食堂阿姨給的肉多,和爸媽一起吐槽比自己追劇有意思得多。也有同學哀嚎現在在家天天「媽見打」「爸見愁」,做啥啥不對,再不開學親子關係就要面臨破裂的風險了…從剛開始因為久別重逢的相敬相愛,到因為疫情日日相對而生爭吵磕絆,再到隨著開學的臨近逐漸回暖的其樂融融。
  • 【韓劇盤點】扒一扒韓劇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專業戶
    不論是《金三順》裡有些讓人害怕的「玄彬媽媽」角色,還是《吹著風的好日子》裡說一口方言的好奶奶,都演繹地惟妙惟肖。老奶奶的長相慈眉善目,還有些喜感,生活中一定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吧。大家閱過韓劇無數之後,是不是會略帶驚奇和喜感地發現韓劇中有很多「老熟人兒」呢?今天,小編特意為各位韓劇迷們整理了韓劇中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專業戶。讓我們一起去重溫這些熟悉的面孔吧。
  • 章子怡愉快曬娃,二胎兒子首次叫「媽媽」,網友:峰哥吃醋沒?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孩子呱呱落地後,每天半夜餵奶、換尿布,吃喝拉撒照顧得無微不至,最大的安慰莫過於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了。尤其是寶寶第一次喊「爸爸」或「媽媽」,絕對是個值得好好紀念的日子。對承受孕育痛苦和帶娃辛勞的媽媽來說,寶寶第一聲是叫「爸爸」還是「媽媽」,還是比較在意的。
  • 章子怡喜曬兒子首次開口叫媽媽,寶寶先叫爸爸還是媽媽?有講究
    文/銀花9月24日傍晚,生完二胎久未露面的章子怡曬出了一組抱著兒子的照片,並驚喜宣布兒子第一次開口叫媽媽了。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她生下二胎已經將近9個月了。照片中弟弟雖然只有背影,但還是能看得出很健康,頭髮濃密,身高優越,不胖不瘦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