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久不見呀!又是這種無聊的開場白哈哈哈哈。
距離為上一次發文已經過去了5個月,那時我身上還散發著戀愛的酸臭味,現在就只有單身狗的清香了。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工作以來最大強度的加班,特別是7月份,基本每天工作16個小時,特別辛苦,有時想和身邊人傾訴卻無從下口,但是好歹算是扛過去了。
但是事情還沒完,8月下旬和相處4年的前女友分手了,這個過程我有點狼狽但不至於不體面,算是善始善終吧。2020年真的是奇蹟橫飛的一年啊,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踩到哪一坨,簡直就是驚喜製造機。
關於愛情這門課程,我掛科了,所以後面還得補考。這段時間我也確實讓自己去學習和了解了一些親密關係的書籍,偶爾也挖到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文章,所以這次就做一次關於親密關係的專題日報吧,算是回應我曾經膚淺的認知——我以為的,只是我以為而已。
1. 我喜歡你,但你別跟我結婚
曾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你說這個結婚有太多瑣碎的事情要處理了,首先你要雙方家長見面吧,要買房買車吧,要求婚吧,要擺酒行禮吧,酒席上得各種應酬吧。這只是前菜,要不要生小孩,什麼時候要,要了之後要在調整生重心吧,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也是一門終生學習的功課等等一系列衍生出來的問題。真的是頭都大,一下子就失去了結婚的欲望。
好了好了不裝了,那主要是沒有遇到願意一起蹚這趟渾水的那個人。我問過身邊一些資深的單身同事,他們會存在恐婚或晚婚的情況,大多數表示要麼心理沒準備好要麼經濟上沒準備好,不想像完成一項任務一樣匆匆忙忙決定自己的下半生。
結婚確實是一件比較需要慎重的事情,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一定要及時溝通雙方的婚姻觀,不要當鴕鳥,否則最後散場真的會是非常痛苦。
2. 七夕 | 像酒精一樣令人上癮的愛情,在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喝醉酒,我有經歷過也看別人喝醉過。我自己的風格是酒後吐真言,就是特別嘮叨那種,心裡藏不住秘密,我試過在上司和同事面前酒後大哭(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了),試過和前女友說了好多平時絕對不會說的甜蜜情話(彼時還不是ex)。我也見過失戀的朋友喝醉後哭得死去活來,仿佛情緒一下子得到了宣洩。
當然了,提醒一句,酒精會「會弱化我們感知恐懼和焦慮的能力,面臨遭受傷害的危險」,所以千萬不要在異性面前喝醉、不要和不熟悉的人喝酒、更不要酗酒。
這篇文章講了兩個關於瑪格麗特(一款雞尾酒)的愛情故事,第一個故事很悽美,描述的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女生因為意外去世,男生從此鬱鬱寡歡,所有的愛都無處安放。他調製了這款以女主命名的雞尾酒以紀念他們的愛情。「愛情在最濃烈的時候戛然而止,大概是戀人間最殘酷的事,但殘酷換來的是,永遠記得對方最美好的樣子。」而大概率,我們是沒有機會做到「永遠記得對方最美好的樣子」,因為主動分手往往意味著不再美好。第二個故事則真實而美好,大家可以去看看。
愛情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我依然覺得「在愛情中all-in的全情投入」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即使現代社會的焦慮感使得大多數人都不敢all-in轉而當海王。
3. 七夕沒有愛情,只有禮物
這篇文章是我看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發出來的,她還評論說「情人節早就沒有了情。禮物應該是關係中的驚喜而不是大姨媽,到時到點就來,沒意思。」
我今年的七夕沒有送禮物,因為沒得送哈哈哈。送禮物這個事情,我覺得最好是雙方進行溝通後再確定怎麼讓自己愛情更有儀式感,而不是一味地隨大流,淪為商家的盤中餐。
你知道嗎?我可太喜歡古代那時候的愛情了,「男子給女子送梳子,有白頭偕老、私定終身的意思,代表一輩子都要糾纏到老」,甚至都不需要和別人比送的是玉梳還是黃金梳,情義大於物質本身價值。現在可不行,沒個「哭泣」包包、鞋耐爾香水都不算禮物,而且每個節日都要送,光是想要送啥禮物都得想禿頭。
以上都只是我一家之言,有人要槓的話,請便哈~
4. 「舔狗」自救指南:到底怎樣才能真正地愛自己?
文章的觀點是——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這和《愛的藝術》這本書裡面的觀點是一致的(建議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雖然我也還沒看完)。
愛自己會有兩個極端,極愛自己=自私,極不愛自己=自卑。自私的人只在乎自己,「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自卑的人覺得自己不配被愛,從而無法坦誠接受別人的愛,而不被愛反過來加強了「不配被愛」的感受。「真正的自愛,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愛自己就要做到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自己的局限在哪裡;接受自己就是在了解自己有不堪的一面,依然坦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你依然值得被愛。
5. 別單身,會上癮
就這種文章,我N年前就看膩了都,調調都一個樣——我單身,我快樂,我牛逼,什麼狗屁愛情,老子不稀罕。那為什麼要放出來呢?沒什麼,就喜歡diss一下。
根據王境澤「真香定律」,但凡是這種越是表現得自己不在乎的人,內心越是渴望。當然,我並不排除存在那些被渣男渣女傷害過的小夥伴,從此對愛情絕望。
如果是真的豁達,那就坦誠一點——愛情來了,我歡迎;愛情走了,我不留。
6. PUA大流行的時代,你需要了解親密關係中的這9種隱形攻擊。
這篇文章很及時,也很有意思,我和ex分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沒有很好處理我們之間的矛盾,也沒有良好的溝通方式。比如「草率地得出負面結論」,有時逞一時口快總會急急忙忙給對方打標籤,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比如「逃避」,這一點是我該反思的地方,不願意爭吵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反而使得問題得不到解決,適當的爭論可以讓雙方充分表達各自觀點,在這中間取得平衡才是正確的溝通方式。
其實,這9種隱性攻擊行為不僅會出現在親密關係中,任何人際關係中都有可能會出現,所以這篇文章對於我們處理人際關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7. 你的對象,未必恰似你想像
"在人們相互吸引的最初階段,我們可能會被夢幻般的理想品質吸引住,例如「帥氣的外形」或「鼓舞人心的談吐」,但是當涉及與某人共同生活時,一個願意隨時去買雜貨或照顧孩子的伴侶會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馬基認為,我們很難意識到這一點:「人們通常會說,他們想要一個與自己類似的人相處;但是人們最終廝守終生的根本不是這樣的人。真實的情況和我們的預期恰恰相反。」"
以上是這篇文章裡面我比較喜歡的兩段內容,也算是核心觀點吧,也就是說我們所期待的愛情和陪伴我們到最後的並不會一致。作為剛經歷過一段不太「成功」的感情的過來人,我是比較贊同本文的觀點的。
以前我覺得,我喜歡的女生一定是喜歡戶外運動的、喜歡旅遊、喜歡看人文社科類的書、有時又特別沙雕(其實就是和我非常相似)。但是,當我真的經歷過了一段關係,特別是思考過未來幾十年如何相處這個問題後,我才發現並不是這樣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那個陪我去超市買食材、一起在廚房搗鼓食材的小宅,我喜歡戶外不影響她喜歡逛書店,我喜歡看人文社科不影響她喜歡看輕小說,都挺好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隨著年齡增長和相處時間越來越長,生活方式和習慣都會改變,兩個人的相處方式也要及時調整才行。
8. 每天只睡4小時,多相睡眠法靠譜嗎?
最後一篇文章是關於睡眠的,和愛情無關。這裡面介紹了單相睡眠和多相睡眠,單相睡眠指的是單次睡眠達8小時,多相睡眠指的是間斷性睡眠達到單相睡眠的效果,比如每隔4小時睡15min,一天就只需要睡1.5小時。多相睡眠靠不靠譜?適不適合所有人套用?結論是因人而異,自己睡得舒服就行。
如果你恰巧剛經歷失戀或者其他重大情感挫折,你就會陷入一種容易失眠的狀態。不過也不用著急,少睡幾個小時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只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睡眠時間,準時睡覺,什麼時候睡著什麼時候醒來,隨自己的身體來就行。我剛開始一周基本天天失眠,每天只睡5個小時,現在慢慢恢復,每天只睡6~6.5小時,睡眠質量相當好。所以說,有時不好的事情在某些方面未必就一定是壞事。
是日總結
我以為的不再是我以為,但依然熱愛生活,依然熱淚盈眶。
*題圖:Gundula Voge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