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順利回歸長安,為何只有小白龍在歡迎宴席上揮淚而去?

2020-12-27 陝西法制網

唐王擺宴歡迎唐僧師徒取經歸來,小白龍為何哭泣離席?

唐僧師徒順利回歸長安,為何只有小白龍在歡迎宴席上揮淚而去?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和白龍馬組成了完整的取經團隊。他們一路西行,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他們也算功德圓滿,終成正果。

取經完成,一路艱險磨難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如來佛祖也加封了他們。唐僧成就大職正果,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成就大職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成就汝職正果,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和尚成就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白龍馬成就汝之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從西天大雷音寺返回東土,就簡單多了。此時他們已成正果,一路騰雲駕霧,很快就回到了大唐。

唐僧取經一去就是十幾年,唐王日夜盼望佛法早傳東土,普度眾生,也圓了他地府一遭的心願。此時見唐僧師徒回歸,自然喜不自禁,大擺宴席歡迎他們。

但在這樣熱鬧非凡的御宴上,卻有一個小插曲,一般人根本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小白龍似乎喜極而泣,而又實際傷感無限,兩隻眼睛哭的跟爛桃似的,不應景,他自感尷尬,揮淚離去,不辭而別。

小白龍之所以在此哭泣,一方面是他觸景生情。他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和朝廷一樣,過著帝王家的生活,而且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曾經紙醉金迷,富麗堂皇生活,自他因戴綠帽子,盛怒之下燒了殿上明珠,犯下天條,被父告到天庭,就一去不復返了。此時重見這金碧輝煌的富麗宮殿,他恍如又回到了以前。但睹物思情,自他被告受斬刑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和家裡斷了親情。這不是他想看到的,也不是他造成的,但現在已無法回頭,就算有家也不能回了。觸景生情之下,小白龍不免淚溼眼眶。

自小白龍被觀音菩薩救下,皈依我佛之後,一轉眼,就是十幾年的時間,他馱著唐僧,勤勤懇懇,甘為牛馬,終於換來今天的金身正果,自由之軀。這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怎能不讓他喜極而泣,慨嘆命運。

為避免掃興和尷尬,他只能選擇不辭而別,偷偷離開。

作者/來源:小馬談古今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後傳唐僧取經歸來,唐太宗大宴群臣,孫悟空為何不辭而別?
    畢竟,唐僧、孫悟空熱心取經,不過是求功名而已。而唐太宗卻是拿取經當搏命。佛派掌控的地府,借給他20年的陽壽,換去他支持取經工程,將大唐的香火分一些給佛教。一旦取經工程失效,那麼借給唐太宗陽壽的合同也就終止,你說唐太宗他急不急?
  • 四聖為何非要試禪心?如果不試,唐僧師徒四人會有什麼結局?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收服沙僧的過程當中,孫悟空不願意進入流沙河,是因為他在流沙河中看到了唐僧前九世怨魂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的故事!離開流沙河,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倒也暫時沒什麼危險,於是接下來的故事,就到了四聖試禪心!那麼,大家在讀這段故事的時候,心中有什麼想法呢?有沒有和蟲子天下一樣,覺得四聖試禪心,到底試出了什麼?
  • 為何唐僧不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唐僧是真的忘了,還是另有隱情?
    老龜二話不說先將唐僧師徒以及取得的經書馱到背上,既然老龜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當初拜託唐僧替自己問的事情,為何不在岸上之時就張嘴相問呢?    唐僧這一句「忘了」不打緊,反倒是惹怒了老龜,直接便將唐僧師徒掀翻到了通天河裡。  這一掀翻不要緊,畢竟豬八戒曾是統帥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沙和尚曾在流沙河呆過一百四十年,孫悟空則是神通廣大的一批,小白龍是東海龍宮三太子,四個人完全能護唐僧安全。可是除去人身安全,還有沉甸甸的幾箱子經書啊!
  • 小白龍,一匹低調而高貴的馬
    都說唐僧取經走了十萬八千裡,非也!唐僧真正走過的路估計不超過短短十餘裡,其餘時間幾乎都在馬背上,根本沒走多少路,真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了十萬八千裡的,是白龍馬。然而,歷來讀者只知有「師徒四人」,卻不知還有白龍馬。
  • 馱著唐僧的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觀音菩薩說的在情在理,玉皇大帝也不好駁她的面子,於是就同意放小白龍一馬。說白了,小白龍就是給唐僧當個代步工具。小龍叩頭謝活命之恩,聽從菩薩使喚。菩薩把他送在深澗之中,只等取經人來,變做白馬,上西方立功。既然只是作為一個代步工具,小白龍就沒有必要越庖代俎,去參加什麼戰鬥。
  • 西海龍王布局17年,唐僧師徒四人成墊腳石?
    提起《西遊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 萬聖公主為何悔婚小白龍,轉而下嫁九頭蟲?你看九頭蟲啥出身
    唐僧團隊師徒4人,還有一匹白龍馬,除了唐僧之外,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和小白龍都是犯了錯誤的人,各自身後都有一段故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小白龍、萬聖公主與九頭蟲之間的是是非非。藉助於影視作品與原著內在的細節來闡述他們三人的愛恨情仇。
  • 《西遊記》高顏值男神盤點,原來最帥的並非唐僧,小白龍好驚豔
    《西遊記》是我們很多人的童年經典劇,這部戲裡我們看到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活靈活現,表現力極強,徐少華版的唐僧也是儒雅,相當有修為,馬德華扮演的豬八戒憨厚可愛,閆懷禮扮演的沙僧忠厚老實,還有低調的小白龍,師徒一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
  • 《西遊記》高顏值男神盤點,原來最帥的並非唐僧,小白龍好驚豔
    《西遊記》是我們很多人的童年經典劇,這部戲裡我們看到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活靈活現,表現力極強,徐少華版的唐僧也是儒雅,相當有修為,馬德華扮演的豬八戒憨厚可愛,閆懷禮扮演的沙僧忠厚老實,還有低調的小白龍,師徒一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
  •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如何封賞唐僧師徒,其中有何玄妙之處?
    《西遊記》中,如來封賞唐僧師徒的大職正果和汝職正果有何區別?《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為了光大佛法,策劃了取經大業。唐僧師徒就是最好的宣傳者和執行者,最終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其功德為萬世所傳頌。唐僧師徒中,唐僧是帶隊人,孫悟空負責降妖,豬八戒負責牽馬,沙和尚負責挑擔,小白龍做腳力。
  • 唐僧取經隊伍為何會是四人一馬組合?五人一組為何會是最佳搭配?
    《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團隊是怎麼搭配的?為何會是四人一馬組合?有人說唐僧象徵心,孫悟空象徵智,豬八戒象徵欲望,沙僧象徵身體,師徒心智體一致,摒除雜念欲望,走向成佛之路;有人說孫悟空主戰,豬八戒主樂,沙僧主苦,正是現實人生寫照;也有人說唐僧執著堅定,孫悟空理性客觀,豬八戒貪嗔痴念,沙僧清靜無為,正反映了修行人的各種複雜心態。
  • 《西遊記》中,唐僧的徒弟都會騰雲駕霧,為何不讓徒弟帶著他飛?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當然雖然說的是唐僧師徒取經,但真正指定的取經人卻是唐僧。至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則是負責保護唐僧安全而已。換而言之,若沒有唐僧,就算他的三個徒弟去到雷音寺也是拿不到真經的。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辛苦趕路不說,重要的是唐僧一路上還是妖魔鬼怪所要得到的對象。
  • 讀大唐西域記 盤點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的十個國家
    小說裡,唐僧師徒翻越崇山峻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能抵達的地方,在小說裡走了整整十四年。那麼,唐僧師徒究竟去了哪些國家?這個問題,其實唐太宗也問了。小說中說:「太宗聞言,稱讚不已,又問:『遠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 於是三藏送上了通關文牒。
  • 唐三藏白馬被小白龍吞下後潸然淚下,為何如此傷心?答案不僅如此
    唐三藏白馬被小白龍吞下後潸然淚下,為何如此傷心?答案不僅如此唐三藏在往靈山的路上奔波多少,被人冤枉成虎妖過,被冤枉成殺人犯過,多少次被捆在妖怪的洞穴險些成就妖怪的長生道果。但面對這樣,三藏都非常的堅定冷靜。可為什麼偏偏在鷹愁澗他所騎的馬被小白龍一口吞下後,竟潸然淚下?
  • 時隔24年,「唐僧、小白龍」再同框,昔日男神也老了
    、小白龍」再度同框,時隔24年重新出現在一個畫面,這種親且感,怕是只有當事人最清楚。,順利考入學校、順利畢業、順利被分配至話劇院。王伯昭和徐少華有著相同經歷,儘管只是在《西遊記》中簡單地出演了小白龍,但憑藉帥氣的外表,王伯昭一度成為很多粉絲心中的男神。
  • 小白龍先入門卻沒當上二師兄,不是因為馬身,而是犯了幾大致命錯誤!
    但他首先想的,也不是唐僧被抓性命玩完,而考慮的是:「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休矣!」這極易被觀音認為目的性太強。 其它時間,小白龍都是馱著唐僧默默走路。唐僧被抓,他就乖乖跟著進妖怪洞府,連主動給悟空等眾報一聲信都沒有。 一句話,他沒有功勞,只有苦勞。雖然很辛苦,但好力氣沒用在刀刃上。
  • 豬八戒為何多次挑撥離間,甚至讓唐僧念緊箍咒?
    但是,豬八戒不但很少降妖除魔,反而多次挑撥離間,有時候在唐僧面前說孫悟空壞話,甚至會慫恿唐僧念緊箍咒。 這是為何呢?豬八戒為何要挑撥離間,甚至讓唐僧念緊箍咒呢?豬八戒是看不慣孫悟空,還是想要破壞取經隊伍? 這個問題,其實主要有三點原因。
  • 白龍馬為何不參與降妖?其實,他才是深藏不露的智者三十立鋪
    取經路上,小白龍為何不參與降妖?他加入取經隊伍背後有怎樣的力量博弈呢? 唐僧一行五人的原罪 唐僧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之所以會參與取經工程,是因為成功之後,他們都能洗刷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說得文雅一點,他們身上都帶有不可饒恕的原罪。
  • 唐僧存在感最低的徒弟,不是沙僧,而是默默無聞的他!
    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 看過動畫版《西遊記》的朋友,對這首片尾曲,肯定特別熟悉。如果問,唐僧一共收了幾個徒弟。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三個,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可我想告訴你:錯了,唐僧共有四個徒弟。可能很多人都會納悶,另外一個是誰?白龍馬。可能有人反駁:一條馬,不算數。
  • 付出得多就得到得多,所以唐僧的四個徒弟中只有孫悟空能成佛
    唐僧師徒五人,歷經千辛萬苦,徒步十萬八千裡,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五個人中,唐僧原本就是如來佛祖的第二個徒弟,所以封了佛,也算是重回本籍(而且從二徒弟到佛位的最末位,感覺還降了)。而另外四位徒弟中,只有大徒弟孫悟空成了佛,八戒是使者,沙和尚是羅漢 ,小白龍成了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