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婦黑學」必修課——《血觀音》(上)

2021-02-09 EM看世界

一直對這部斬獲去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抱有好奇,想著《血觀音》這個名字描述的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後來通過一些媒體平臺得知影片講述的是關於三個女人的「婦黑學」,打著「本片皆惡女,誰人不愛看」的噱頭,頓覺玩味。看過便知這類題材的片子是不可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這也是時隔一年我到今天才終於尋到資源的原因。

不得不承認劇情片對我總是有著致命吸引,因為它最值得一個人安安靜靜反覆咀嚼。這類片子若不認真看上兩遍以上,也是斷然不敢寫影評的。看了豆瓣上的一些影評,縱然褒貶不一,但發現有些評論甚至連一遍劇情都沒看全就妄加評價,遂覺可笑。想來文化娛樂產業大概就是如此被不斷侵蝕的吧,影片評分可信度又能有多少呢。曾經初觸電影時很信奉豆瓣評分,久了以後卻也不以為然。

前些日子新得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再偉大的作家寫的也不過是自己的片面」,誰又能說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呢。就好比之前《一一》裡提及的,「我們是不是只能看到一半。」 而觀影本就是根據個人喜好,既然主觀意味不同自然評價標準也就不盡然也。只是,把劇情始末梳理清楚再評價,是一種尊重,對人對事皆是如此。只是人心是這世間最難評論的,不論也罷。

還是想解讀一下影片片名的意味——血觀音。在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沒做任何搜索之時,我曾以為這是部走私文物的片子。而今發現影片中確實提及文物走私的事實,卻只一筆帶過,而非真正的隱喻側重點。「血」具有兇惡殺絕之意,而「觀音」本是慈悲救世的女性化身,兩者結合在一起,便指披著慈善菩薩外衣到處行兇作惡的魔鬼。這種暗喻既指影片的三位女主人公,又藉此諷刺政治場上似是為民請命實則貪腐的政府官員。多少人表面吃齋念佛,暗地裡卻盡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由想起很多影視作品中黑幫大佬或是貪官,往往都敬奉神明,當真是一種褻瀆。仿佛傷人性命過後只要念經拜佛便可贖罪一樣,心中卻絲毫沒有善念。觀音在影片開始出現時便斷了手,而後林翩翩遭人謀害斷了手腳以及棠真後來摔下火車斷了腿都似是與之呼應,更指在權謀間遊走的她們已然斷了感情與善念。

影片導演楊雅喆,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女朋友男朋友》上。記憶裡《女朋友男朋友》的故事是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臺北學潮運動中,這次導演則把鏡頭對準至更為複雜的歷史背景之中。具體的時間線影片沒有表明,似是架空了時間軸卻又將故事建立在真實的社會背景之下。

此片是為數不多的所有角色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角色的影片,電影中給出鏡頭的所有角色無不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同時該片也是一部靠女性角色支撐起整體的影片,男性角色在影片中反倒被物化了,只淪為女人權謀鬥爭中的扶梯或工具。當真是應了那句「女人一旦狠起來,壓根兒就沒男人什麼事兒。」 第一主角惠英紅憑藉該片斬獲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演技暫且不做評論,下期推送將聊聊我對她所扮演的棠夫人這個角色以及其他幾個主要角色的理解。

歡迎讀者可以在看到這篇推送以後去看看影片,我也再去刷一遍,然後我們一起來聊聊角色。

下期見。


原創|版權歸 LIFE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歡迎掃碼關注




請支持獨立原創作者

相關焦點

  • 《血觀音》一家三代演繹了一段奇情瑰麗,詭譎陰暗的「婦黑學」
    然而探討婦黑學女權主義,哪需出動真人翻拍《花木蘭》?2017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血觀音》顧名思義,除了介紹故事背景社會的官商勾結與權貴之爭,亦一針見血暗喻棠家三代女主角,各自母女祖孫畸形關係的暗黑陰冷。
  • 《血觀音》一家三代演繹了一段奇情瑰麗,詭譎陰暗的"婦黑學"
    然而探討婦黑學女權主義,哪需出動真人翻拍2017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血觀音》顧名思義,除了介紹故事背景社會的官商勾結與權貴之爭,亦一針見血暗喻棠家三代女主角,各自母女祖孫畸形關係的暗黑陰冷。如劇情中那斷手觀音佛像,第二代棠寧名副其實為母親的手腳,所有髒活兒全由她行動。
  • 血觀音:好一出「演員的誕生」
    看死君:繼《大佛普拉斯》的觀影熱潮後,我們也終於有幸目睹金馬獎最佳影片《血觀音》。儘管有不少影迷曾為《大佛普拉斯》未能登頂金馬而遺憾,但顯然《血觀音》拔得頭籌的優勢也挺明顯;或者說,它的優點其實跟缺點一樣多。作者| 小宇宙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去年有檔綜藝節目很火,叫《演員的誕生》。
  • 那你可能沒看懂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血觀音》
    《血觀音》是由曾出品過《女朋友 男朋友》的知名導演楊雅喆自編自導的懸疑驚悚電影,在54屆金馬獎上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但看《血觀音》,很多人會感到不適。因為《血觀音》這種風格的華語片,這些年確實太少見。少見,就讓人不習慣。
  • 盤點電影《血觀音》,網友:衛生紙擦過滷肉飯的味道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懸疑電影《血觀音》,網友:衛生紙擦過滷肉飯的味道,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影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劇情簡介:《血觀音》描述在女人組成的棠府裡,住著3位不同世代但一樣懂人心的女性,由棠夫人(惠英紅飾)主持大局,穿梭權貴間,靠著高超手腕與柔軟身段,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生存取利;個性如刺蝟般的大女兒棠寧(吳可熙飾)為求母親肯定,勉力配合;乖巧的小女兒棠真(文淇飾)多半靜靜觀察,唯母命是從。
  • 《血觀音》:世界上最可怕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血觀音》這是一個祖孫三代女性,置身於男權社會,不得不屈從於政權下,被男性玩弄、同時也自相殘殺的悲劇故事。棠佘月影是臺灣數一數二的商界女強人,她人至中年、優雅端莊。表面上是個古董商,但實際上,她所涉及的生意,可比賣古董寬泛多了:炒地皮、炒樓,這才是她主要的財富來源。
  • 小臉子第一篇影評給《血觀音》
    在好基友再三推薦下看了金馬獎最佳影片《血觀音在《血觀音》中紅姐飾演的棠夫人(棠佘月影)大方得體,在請佛送佛間為權貴利益牽線搭橋遊刃有餘,數十年茶水伺候間不見卑微只餘優雅,面對威嚇從容插播,一開口《上海灘》聽到的是這個蟄伏已久的女人露出了鋒利的爪牙
  • 最強婦黑:《血觀音》中的為官之道
    周四看完《血觀音》,結局來時,再對應此前細節,每一幀,每個表情都是耐人尋味。連刷2遍,驚為天人。
  • 血觀音 血觀音 (2017)
    類型: 劇情 / 懸疑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 / 粵語 / 閩南語 / 日語上映日期: 2017-10-15(釜山電影節) / 2017-11-24(臺灣)片長: 112分鐘又名: 修羅花 / 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血觀音的劇情簡介 · · · · · ·  《血觀音
  • 《血觀音》: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血觀音》「血」具有肅殺死絕之意,「觀音」有「慈悲救苦」的至善意義,兩者根本矛盾至極。「血」具有肅殺死絕之意,「觀音」有「慈悲救苦」的至善意義,兩者根本矛盾至極。「血觀音」實則象徵著「 披著優雅至善的外衣卻大行魔道的魔鬼」,不但呼應「表裡矛盾」的嘲諷效果,更代表對人性缺乏感情:愛及善念的拷問。
  • 血觀音你真的看懂了嗎?血觀音電影原聲介紹
    去年《血觀音》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並且還分別斬獲了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等獎項,成為最大贏家,電影中也是充滿著眾多政治隱喻等,整部電影的中心就是從林家一家被殺開始展開,那麼血觀音中是誰殺的林家?    血觀音中是誰殺的林家?
  • 《血觀音》彈唱詞
    文 | 哲空空不仁大佛,喋血觀音,信仰兇器,出自人心。觀影口味,猶似餐飲,今時今日,鹹酸靠邊,重在食辣。
  • 《血觀音》:今年最好看的撕X電影,就是這部了
    另一部,就是派爺今天要說的——《血觀音》(2017)她更是憑藉這部《血觀音》,成為了金馬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星途不可估量。不過這一次的《血觀音》,視角要更加獨特。說起來,《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兩部片子,有許多相似之處。
  • 《血觀音》:殺人不見血
    由楊雅喆導演自編自導的驚悚懸疑片《血觀音》,於去年11月在臺灣上映。
  • 看電影《血觀音》
    我終於看了這部第54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血觀音》。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且少有的女性電影,每看一遍又有不同的感悟。棠夫人利用丈夫留下的名聲和人脈資源上的政治掮客。在處理政客關係中遊吃齋念佛的她,卸下面具後卻是為了保富貴寧,願犧牲自己親生女兒的女人。
  • 血觀音 血觀音【2017】【劇情】【臺灣】
    血觀音 血觀音【2017】【劇情】【臺灣】簡介:《血觀音》描述在女人組成的棠府裡,住著3位不同世代但一樣懂人心的女性,由棠夫人(惠英紅飾)主持大局,穿梭權貴間,靠著高超手腕與柔軟身段,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生存取利;個性如刺蝟般的大女兒棠寧(吳可熙飾)為求母親肯定,勉力配合;乖巧的小女兒棠真(文淇飾
  • 金馬獎最佳影片《血觀音》,三個女人的修羅場,極致的黑暗好戲
    血觀音 | 海棠斷枝不見血《血觀音》的故事集中於棠夫人、棠寧、棠真這祖孫三代身上。這一家三個女人,藏著骯髒秘密,以愛為名,埋設下圈套與算計,絕望和毒手的故事。人物的情感外殼被一層層套入精心構架的故事裡面,看來十足過癮。難怪會問鼎金馬。《血觀音》,也是一尊斷手的觀音。棠夫人送給院長夫人時,不小心將手摺斷。
  • 虎毒食子的——《血觀音》
    今年是少見的華語電影大年,兩岸三地都出了不少真正意義上值得關注的佳作。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大獎的《血觀音》首當其衝。
  • 《血觀音》:戴上假面,再揭開便是鮮血淋漓
    電影《血觀音》臺灣導演楊雅喆執導,惠英紅、吳可熙、文琪等主演,本片向大眾揭示了在政商勾結的陰謀之下,人性的扭曲和陰暗。在2017年的金馬上,出現了兩部大放異彩的臺灣作品:《大佛普拉斯》和《血觀音》,其實哪一部奪得最後的最佳影片獎筆者都覺得稱得上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