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國內電影界有三個最重要的獎項, 分別是金馬獎、金像獎以及金雞獎,這三個獎項是國內公認的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只不過三個獎項的側重都不同,金像獎這邊更注重電影的商業性質,而金馬獎更加注重電影的品質和質量。
只要內地的演員能夠拿到金馬獎或者金像獎,那他們的粉絲真的可以一直吹下去,就比如我們熟知的周冬雨和馬思純,她們就是因為拿到金馬獎的影后之後,才讓自己的身價和知名度暴漲的。
而近日,金馬獎這邊也公布了第57屆的入圍名單,從這份名單上面可以看出來,入圍的這些演員和導演,幾乎都沒有什麼名氣,並且基本上都是臺灣那邊本地的電影人,在內地的知名度並不高。
當然現在只是公布了提名,誰拿獎了,還得在11月21日的時候揭曉,也是挺讓人感慨的,金馬獎提名名單出爐,入圍演員星途黯淡,恐都難成大器,至於是什麼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清楚。
2018年的那一屆金馬獎可以說是金馬獎最後的榮光,當時國內很多電影人都被提名,比如張藝謀、鄧超、段奕宏、姜文、周迅、劉若英等等, 甚至那一屆的評委主席還是鞏俐,並且李安、劉德華等人都參加了頒獎典禮。
當然我們也都知道,去年因為一些大家都清楚的原因,金馬獎被內地直接封殺了,去年和今年內地電影都沒有拿去金馬獎參展,所以說現在的金馬獎也已經成了臺灣本地的頒獎典禮,那些入圍的電影人,很難有好的發展。
自從2018年過後,那些入圍金馬獎的電影人,和周冬雨他們相比真的差太多,周冬雨和黃渤徐崢他們拿到金馬獎的影帝之後,人氣都有一個飛躍。
因為在那時候,金馬獎還是我們中國口碑最好的電影獎項之一,所以只要拿到金馬獎的任意一個獎項,都可以迅速的獲得一些知名度,從而使得自己的身價飆升。
但是現在金馬獎是什麼情況大家也都知道,金馬獎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金馬獎了,估計如果臺灣和內地的關係在不緩和,金馬獎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消失。
很多網友也都感慨稱「今非昔比」,今年提名的所有電影人,和以前相比真的要差太多了,甚至有些提名的電影人,以前連聽都沒有聽過,這一點也讓人挺感慨的。
這一切也算是他們自己「作」出來的結果,看臺灣新聞的朋友都知道,他們那邊有很多所謂的「專家」三天兩頭的抹黑內地,不過不管怎麼說,臺灣那邊確實也得到了一些「報應」。
單單說電影方面,內地不和臺灣交流的話,他們那邊只能自娛自樂,很多的電影人可能都會因此失業,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