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女兒們的戀愛》初衷,應該和很多人一樣,求知若渴,想學習戀愛小天才蕭亞軒是怎麼俘獲帥弟弟的靈魂。。。。
和肉體的。
看完還挺意外的,感覺他們這一對和大S那對有種微妙的相似,最像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是《瘋狂動物城》裡的閃電,行動說話仿佛開了0.5倍速。偶像劇裡活力四射的弟弟拉著姐姐坐過山車尖叫的畫面並沒有出現,反而是弟弟的生活步調完全被姐姐傳染了,提前過上了沙發土豆生活。
黃皓帶著蕭亞軒的四條狗去寵物店,最活潑的是狗子。蕭亞軒很愛碎碎念,一會說黃皓吃飯太快對胃不好,一會提醒他不要駝背,黃皓的反應通常是沉默。偶爾他也做出孩子氣的反抗,偷吃蕭亞軒給狗做的煎雞肉,急得蕭亞軒大叫。
蕭亞軒作為戀愛高手的佐證是她過去在綜藝節目裡的話常常被引用:多出去認識朋友,和年輕朋友玩。我誤以為她愛泡夜店,愛運動,從《女兒們的戀愛》裡看這個誤解還挺深的,也許是她現在更偏愛居家,和黃皓擁抱也是因為想起了去世的媽媽。
這讓我的注意力不由得被另外三對嘉賓吸走,曖昧期比平淡期有意思,戀愛過程中最刺激最好看的階段就是確定關係之前。
這節目的約會規矩是先來四天三晚旅行,如果不滿意下一趴可以換人,不用管顧慮對方的地位和面子。讓人欣慰的是,女方家長和觀眾不以名利來衡量男嘉賓,而是綜合考量+態度+性格,沒有現實中的相親那麼硬碰硬談條件。
三對約會者恰好代表了市面上三種約會心態,基本上怎麼討喜怎麼避坑就有譜了。
第一對金晨、張繼科。我敢說90%的男生都會喜愛金晨這型,她最大的優點是不尷尬,自己不尷尬,也不讓人尷尬。第一次約會時張繼科踩了幾個「雷」:穿短褲去、不做旅行計劃、沒有替她搬行李、吃飯時掏耳朵、吃飯時說自己只吃草、一遍遍問同樣的問題(他記不住金晨已經回答過)。。。。不知道是害羞還是怎麼滴,張繼科眼睛有點睜不開,一直瞥向別處。要不是他有過著名的戀情,我會以為他是個上課揪女孩辮子的小學生,把好感表達成趁對方不注意偷瞄。
但由於金晨的大方自然,這些冒火場面都被她化解了。有個小例子,餐廳只送了一份甜品,張繼科說他吃,金晨張大了嘴,但她提出倆人一人一半,把吃獨食變成了甜蜜分享。
她說張繼科像她大舅,這是女生很機智的應答,既顯得親切又劃定了安全距離。
坐車裡時他倆都懶得說話,金晨說:你有沒有不想說話的時候?張說:我現在就不說。金晨說:誰說誰是狗。
然後金晨開始用手機照鏡子,張繼科忍不住:晨晨。金晨:你說話了。
很無聊的氣氛讓她攪得好笑,她嘻嘻哈哈的,就算做不成戀人也能做兄弟。
張繼科約會時顯得漫不經心,但張紹剛看出他挺在意,理由是他回屋後反覆跟朋友細述金晨的擇偶要求。如果不在意管女生列什麼條件呢,程莉莎也贊成張紹剛的分析。
第二次約會時能看出張繼科上心了一些,安排打桌球,是他長項又有肢體接觸。他那種大男子主義方式倒是足夠鬆弛,又松得有點過了。與其說是情侶約會,更像是兄弟搭夥旅遊。
張繼科的問題是過於鬆懈,素人男嘉賓則容易過緊。藝術體操運動員張豆豆只有24歲,她的約會對象更年輕,21歲。硬體不錯,陽光高大,在美國讀金融,自己創業。
張豆豆第一眼看到這男生樣子就說「好帥」,然而男生馬上犯了個錯誤。他想開個玩笑,偽裝成嚮導,向女生提問,演技又不太好,被張豆豆看穿了。第一次見面千萬不要有試探,對方會覺得你在耍心眼,不真誠。
他們第二次約會就更僵了。張豆豆太想安定,有上一輩的觀念:不以結婚為前提的約會就是耍流氓。男生又太年輕,不可能見一面就給承諾。真給了更要小心,不是油嘴滑舌就是別有用心。
不過這男生的反應也有點完蛋,他不知所措下脫口而出:可以先做我的一日女友嗎?感覺玩心太大,有點不負責任。可能他的真實想法是先相處一天看看是否合拍,可給女方的感覺很不舒服,張豆豆也脫口而出:有。。。(把病字咽了回去)。
其實這男生安排的約會場所很適合年輕人,遊樂場,符合心理學的吊橋效應,人把緊張時的心跳加速會等同於對身邊的人有感覺和倚賴,但他最後這一擊太致命,約會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下去。
金莎的約會對象在成熟女性眼中幾近完美了,然而她也卡住了。這個男生有點像許光漢,安全範圍內的清爽明亮,又不至于帥得有壓迫感。表現有點小緊張又有點憨憨的真誠,對著鏡頭和金莎爸爸說:叔叔好。攝影棚裡的女孩爸爸們都笑了。
金莎想吃蔥油餅,下著雨排了好幾個鐘頭的隊,男孩一直陪她排隊聊天。這個行程是金莎主導的,不知道她是否有意選擇排大隊來考驗對方的耐心。長時間排隊會讓情緒管理不佳的人發火,這個男孩脾氣好,把減分變成了加分。
美術館裡比較昏暗,男孩幾乎一路當金莎的人肉拐杖和貼身攝影師。一起坐偶像劇裡的雙層巴士,自己先坐上去把雨水擦乾。
惟一不夠果決的是提到年齡差,他比金莎小11歲,這是女方最擔憂的。金莎問他介意嗎?他沉默了一會說:還好,以前每個女朋友都比我大。
這個沉默有點久了,「還好」也是比較保守的回答,可以理解為有點顧慮。還不如後採時候他所說的:所謂姐姐型妹妹型,不應該用年齡劃分,而是性格。
金莎約會時無懈可擊:溫柔、斯文、認真準備,但兩人的感情觀不太一樣。男孩的理想伴侶是戰友,互相激勵成長。而金莎要的是天崩地裂的愛情,最好男人已經長成了山,可以依靠。
觀察團問金莎爸爸:她這種要求會不會很難找到。她爸爸認為的確很難,但上海爸爸的好就是女兒永遠是小囡,找不到合適的單著也無妨。
金晨和金莎的約會對象盛況是不用我們操心他們找不到戀人的。金晨的約會是來交朋友,走一步看一步;盛況則是抱著認真經營的心態。假若他倆反過來就不對味了:男生說自己來交朋友,女生打定主意過幾天就去領證,就好像張豆豆和她的約會對象那樣。
到底在約會中應該抱以什麼態度?20多年前的《老友記》就展示了約會的各種狀況,但有一個共同點是:沒有人是為了相親去約會的,如果抱持這個目的,動作會緊張到變形,而且壓迫性太強反而令別人退縮。同樣,也不能以遊戲心態見面,一旦遇到喜歡的人,你會後悔當初的輕率。
讓我驚訝的是,比《老友記》主演年紀還大的女嘉賓爸爸們,思想卻更為開放。金莎爸爸說金莎理想配偶的年紀差是五歲,但只要雙方互相包容他就贊成。金晨爸爸則說:對方是不是世界冠軍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他女兒的相處。
正因為他們不是相親角那種用孩子學歷、戶口、收入、年紀來攀比的父母,他們的女兒才可以不用急,慢慢挑。
另一個意外是:年輕男生對女方年紀遠不像女生自己那麼介意,蕭亞軒和黃皓相差很多大家都知道。金莎第一次約會不敢提年紀,第二次見面說開了之後倒是她在猶豫,男生則期待能繼續走下去。
張豆豆問男生可以接受比他大幾歲的,男生說:15歲。她驚呆了,棚內的情感專家說:十年前女大男小的婚姻有10%,現在有40%。
就像約會時別想著不奔著結婚我就不來,同樣,也別因為對方年紀和其他外在條件不符合預期就先否定。上一季陳喬恩的約會對象粉絲非常不滿意,排隊在她微博下面喊話,搞得她很煩,然而他們現在還在一起,外人看來的匹不匹配不重要,只有親自試過了才知。
不是說金莎和張豆豆的愛情觀不對,每個人都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只是金莎這種較為夢幻的想法,在拍戲時會更容易遇到心動對象。張豆豆只有24歲,完全不必那麼保守務實,英年早婚後再遇到心動對象不虧嗎?
約會甚至不必期待是一段戀情的開始,也可能是一段友情,或是一段陌路。把約會當成旅行,每次旅行前我們會認真的準備,期待有新鮮的體驗,但旅行中有開心也有麻煩,麻煩並不是負擔,只會增添經驗,這些經驗在遇到更好的人時會幫助你吸引TA。
相親可能會浪費時間,但約會不會,好好相處的能力是一次次約會累積起來的。即使碰到差勁的約會對象,也是TA出醜,而心態健康的那個,不過是看了場有趣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