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意初綻,「韻」在其中 打卡成都龍泉驛洪河小學藍染工作坊

2020-12-25 中國網四川資訊

近年來,為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全面開展,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成都市龍泉驛區教育局就落實「五育並舉、德育為先」,組織全區學校開展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成都之東,天府之華。三千年的古蜀文化浸潤著龍泉山下一代又一代的學子。歲月的輪迴和沉澱,讓成都市龍泉驛區洪河小學校吮吸著蜀地獨有的創新包容的文化特質,逐步形成創新創造為抓手的獨特辦學風格。學校在推進「五育並舉」的進程中,堅持「怡情雅趣,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校園特色的開發,擁有客家文化底蘊的藍染藝術隨學校不斷改革與創新應運而生。

藍染工作坊是洪河小學校園中的「網紅點」,它坐落於學校綜合樓的竹林深處。從外面看完全就是一個網紅小農家樂,走過足球場就能看到曲徑通幽石板路,兩旁是木質畫框,裡面陳列著豐富多彩的師生活動和介紹藍染的圖文。當微風四起,藍染的藍和青草的綠、染坊的紅牆青瓦相得益彰,三三兩兩的孩子在染坊辛勤的染布時不時發出嬉戲的笑聲……

提升人文素養

將藍染文化融入美術課堂

洪河小學在開齊開足美育課程的基礎上獨闢蹊徑,將客家藍染文化融入美術課堂和活動中。結合藍染文化,學校成立了「藍韻」課題組,將藍染文化納入校本課程研究。在社團和課外活動中,藍染工作坊是「藍韻」的實踐基地,經過建缸、染色、裁剪、衝洗、風乾、熨平等工序的藍染作品,讓學生在工作坊中充分體驗藍染的樂趣,對藍染工藝的實踐與探索讓學生在參與中享受到過程的之美和創造之美,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學校以「藍.韻」為主題的藍染工作坊在龍泉驛區第十四屆中小學生藝術節美術作品展出中脫穎而出,代表龍泉驛區參加成都市中小學藝術節展出;在成都市第十二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展演中,藍染作品採用多種綜合材料進行創作,充分體現了藍染與各種藝術表現手法的結合與創新。

一次次展出活動推動了學校藝術特色的發展,迎來了眾多關注的目光。藍染就像一張名片,彰顯了學校獨有的藝術特色,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在學校承擔的各類接待活動中,參觀藍染坊成為必不可少的項目。

弘揚文化精粹

打開通向美育的理想之窗

以藍染課題為載體,學校的美育特色逐步呈現。藍染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師生極大的藝術熱情,帶動了一大批師生參與藝術活動。師生們在藝術中學習,在藝術中享受,在藝術中成長,學校的藝術工作呈現出開花、全面輻射的新局面。在區第十四屆藝術節中,學校的管樂獲得一等獎,群舞、合唱獲二等獎,武術表演獲傳承獎;管樂隊在龍泉驛區行進管樂隊比賽中進行了開場展演,並代表龍泉參加了成都市管樂展演活動並獲得二等獎;學生的多幅美術作品在區藝術節上斬獲一等獎……

在藍染藝術的推動下,學校成功創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中小學美育實踐基地」「成都市優秀藝術團(藍染)」。

洪河小學的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與藍白的純淨之美完美結合,使傳統的客家藍染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學校客家藍染傳承並發展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被融入了學校課程體系,融入了校園文化建設,成為特色課程實施的載體,拓寬了祖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播路徑,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健全了學生的人格養成,撬動了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提升,為孩子們埋下了一條最有活力且最穩固的文化血脈,逐漸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引以為豪的文化基因。(鍾傳亮)

相關焦點

  • 《藍雅白韻》:一本中國藍染「珍藏典籍」
    居住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洪地區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線染成黃、紅、褐、藍等色,織出帶有色彩條紋的毛布。春秋戰國時期,在織物的染色上,除了礦物顏料,已經廣泛採用植物顏料,人工大面積種植了藍草。藍草不但可以染出不同深淺的藍色,還可以同其他植物染料套染出多種色彩。
  • 「梨花初綻」遼寧省戲曲動漫進校園成果展演
    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承辦的「梨花初綻」遼寧省戲曲動漫進校園成果展演於12月23日18點30分在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文馨苑舉辦。
  • 2020成都最值得打卡的時尚藝術空間 | YOU成都·新推薦
    它為生活其中的人們提供了追根溯源的訊息,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它為遠道而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對外的窗口,讓他們以最為本源的方式了解一座城市。 成都博物館,便是成都人的「靈魂客廳」。
  • 成都30個寶藏小眾打卡地清單
    常常接待外地來成都的朋友,似乎每個人都以為「寬窄春熙」就是這座城的縮影。 殊不知,正兒八經的成都生活,哪裡需要人潮湧動。街巷串聯之間,就藏著最美的成都呀!
  • 茶梅初綻,待你循香而來
    茶梅初綻,待你循香而來 2020-12-16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蓮都古堰新韻小鎮音樂節 躬耕書院音樂築夢班 學員手冊
    學員概況 1、學員人數:本次學員人數共計52人,其中蓮都學員其中女生47人,男生5人;小學生50人,初中生2人。>41藍辰雨女蓮都區大港頭小學16傅  薇女遂昌大柘小學42鄭  越女蓮都區外國語學校17鄧  濤
  • 智慧錦繡·藍染之藝 | 貴州省首屆藍染文化交流活動
    藍染文化流傳兩千多年,從未斷層,無論時代如何改變,這抹從泥土裡生長出來的天空藍,始終保持著堅韌與執著的生命力量,代表著大地之子的堅守與沉靜,生命的韌性與智慧。之所以能夠傳承沿用至今,不光它是人類發展獲得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態度。
  • Northblue | 古法藍染的當代體驗方式!
    由於藍染從製作過程到最終結果都令人感到樸素、自然、驚喜與美好,無論是作品經過一次次氧化還原變藍的神奇過程,還是扎染效果常常給人帶來的驚喜與意外,藍染在當今社會的存在意義已經絕不僅僅限於美化生活
  • 成都蒲江明月村驚現「阿凡達」
    她在臺灣新北三峽老街體驗了藍染項目,沒想到手上的染料怎麼也洗不掉,嚇壞了一貫優雅的她。不過,要是jessica小姐看到下面這雙手,恐怕就該感到萬幸了。成都蒲江明月村,「藍染」手藝人寒山因為日復一日接觸靛藍膏,一雙手也像染布一樣,泛著深淺不一的藍。
  • 「梨花初綻」遼寧省戲曲動漫進校園成果展演在瀋陽開演
    人民網瀋陽12月24日電 (尹柏寒)12月23日,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承辦的 「梨花初綻」遼寧省戲曲動漫進校園成果展演在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文馨苑劇場開演。
  • 品傳統文化,綻社團風採
    品傳統文化,綻社團風採 作為南開大學的年度品牌文化活動 梨園春薈如今已來到第四個年頭 每年梨花盛開之際 津南校區的梨樹園 就成為南開師生和廣大市民 拍照打卡、流連徜徉之地
  • 把板藍根穿在身上的「藍染」
    公司2019年布局榕江縣王嶺工業園區建設完成年10000畝南板藍葉加工處理量的藍靛染膏生產及藍染體驗基地。目前公司下設育苗基地280畝,分別位於榕江縣及三都等地,2020年計劃建設藍靛加工及示範基地一個、產品銷售中心一個、藍靛研發中心一個。並將強化公司管理以及科研研發能力,進一步落實精粉加工廠的後續建設和商業化運營。
  • 藍染不只能染布 新北市舉辦三峽藍染節系列活動
    華夏經緯網7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北市三峽藍染節系列活動24日開跑,除傳統DIY、踩街活動與藝文表演,今年突破「藍染就是染布」印象,推出利用藍染原料馬藍根莖製作的雞湯與大菁茶,要讓藍染更融入民眾的生活。
  • 今年年度流行代表候選—藍染
    在藍色系之中,藍染工藝製作的服飾又是其中很有特色且很具有可玩性的一種。可能大家對藍染的印象基本都是日本品牌,但其實這項工藝是起源於秦漢時期的中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是指藍染製作過程裡,靛青色是來自於蓼藍這種草料。 到了唐宋時期,藍染技術傳入了日本,並被廣泛應用,也曾是日本歷史重要的民間印染文化象徵。
  • 藍染旅記(二)丨滿目青山無一事
    無論的高居廟堂的宰相,還是仕途不順的仕子,無一不希望有一方青綠的山水,能抒發他們的情懷,消弭仕途帶給他們的壓抑。 靛藍之色,似深水,若大海,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而這靛藍,又從何而來?提起植物藍染,許多人都會說:「哦,我知道啊,扎染是吧?我在麗江(或者是周莊/陽朔/鳳凰/貴州)見過」。
  • 【東方詩韻詩刊•白蓮花綻】‖ 冰心一片寄何處,蓮子結來成寶方【2020079 總第278期】
    香久遠,意高崇。夏聊騷客寫情衷。風吟雨沐蛙聲鼓,白袂蓮姑永夢中。醉花陰·觀白蓮淡月疏煙(山東)清絕幾分香若許。波漾風荷舉。花葉各亭亭,翠滴冰顏,鋪水斜陽暮。      欲歸已忘來時路。長久汀邊佇。相對兩無言,守著禪心,莫問誰人顧。
  • 藍染DIY!一塊布的荷爾蒙與無限自由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藍染工藝, 藍染愛好者遍布全球,它兼具藝術性、實用性、美觀性、天然環保的屬性和獨具特色的自由率性……藍染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男女皆宜的布料,它更像一種不同凡響的Life Style,被具有同樣質感的靈魂玩美接納。
  • 最老炮的「藍染」工藝之一,「KATAZOME」的魅力你不能不懂
    畢竟以往已經有對藍染及單品推薦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今天就來深扒一下關於藍染背後的古法染布工藝之一 —— 型染(KATAZOME)。「東方之美」目前作為藍染主要原料之一的「蓼藍」盛產於亞洲地區,最早是在約 7 世紀從我國南部流傳到日本德島縣(北魏《齊民要術·種藍》一書中有記載了從藍草中提取藍靛的方法)。
  • 王淑娟老師2020年成都個人成長工作坊信息
    2019年12月我們也舉辦了淑娟「修復和自己的關係」工作坊,我一直知道她好,卻沒有想到有這麼好,這個有魔力的工作坊中,我們見證了好多的成長和力量。 課程結束後,我們擁有了主心骨,擁有了為自己工作的能力,即便工作坊結束了 ,我們仍在互相幫助,陪伴,一次一次經歷冰山,我們很驕傲的說,上過課的人,真的真的,覺得自己更有力量了!
  • 藍染:這樣的靛藍色,你了解過嗎?
    「藍染」是一種歷史久遠的傳統工藝。在以前,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常利用植物來印染織物。如今,這個古老的手藝,會的人越來越少,已經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少部分布依族的老人們,還保留著穿著藍染製衣的傳統。藍染的靛藍色取之於藍草,《詩經》中的「終朝採藍,不盈一襜」,描述的就是人們採取藍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