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如果你去問一個人你是否知道嶽雲鵬,得到的只能是一臉茫然。
那一年,嶽雲鵬19歲,在北京的一家炸醬麵館裡做服務員。
飯館總有些常客,一個70多歲的大爺就常來嶽雲鵬工作的這家麵館吃飯,許是挺喜歡這小夥子,沒事了大爺願意和他聊上幾句。
有個日子,大爺對他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年紀輕輕,幹這個服務員有啥意思,大爺給你支個招,介紹個人給你——郭德綱,這人有能耐,你去他那學相聲去吧。」
嶽雲鵬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得嘞,大爺,我先伺候好您吃麵再說別的吧。"
他尋思自己當服務員就挺好,每個月1000多塊錢呢,當時也不算少了。話說回來,誰郭德綱啊,不熟,別說一塊兒喝酒了,聽都沒聽過,不去。
之後的日子還是照過,大爺也還是隔三差五去吃上一碗麵。人啊就怕念叨,大爺沒事了還是跟嶽雲鵬嘮嗑,就是這聊著聊著就聊到郭德綱身上。
郭德綱這人,行!人挺好,有能耐!
這麼念叨了幾次,嶽雲鵬就動心了:「一輩子做服務員總不行,大爺沒準是指了條明路呢!」於是他真的去找郭德綱了。
去見郭德綱那天嶽雲鵬沒有刻意打扮,就穿著麵館的工作服——老接地氣了,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郭德綱更接地氣。
郭德綱穿著個白褲子,手裡拿著個破得不行的TCL手機,又黑又矮又胖,嶽雲鵬一看,尋思:「嚯!咋長的,這麼醜!」
心裡這麼想,嘴上不能這麼說啊:「郭老師,我想跟您學相聲。」
「有底子嗎?」
「沒有。」
「嗯,行。不用買票了你,先進來聽聽看看。」
就這樣嶽雲鵬稀裡糊塗就進了德雲社。
這倆人是真挺敢的。嶽雲鵬之前壓根不喜歡曲藝,就去拜師的時候都分不清相聲和小品有啥區別。這郭德綱是真敢收。
明知道自己啥也不會,就穿著麵館的工作服就去了,這嶽雲鵬是真敢去。
也許這就是緣分吧,他倆人有一個不敢的,我們也就無法看到今天舞臺上「賤兮兮」的小嶽嶽了。
嶽雲鵬在德雲社邊打雜邊學藝,過了三年才有了上臺的機會。
郭德綱一開始沒捧嶽雲鵬,他最器重的是曹雲金,但是曹雲金走了。大傢伙罵他是叛徒,他說是為了捍衛人權,具體情況如何不足為他人道,反正這傢伙一走,小嶽嶽的機會來了。
嶽雲鵬登上了春晚,成為郭德綱的重點培養對象,這麼多年了,可算是熬出了頭。
2013年,嶽雲鵬在老家給父母蓋了一棟房子,晚上一家人坐在新家裡吃飯,嶽母落淚了:「真沒想到日子能過得像今天這樣。」
是啊,日子能過到今天這樣真的沒想到。出身貧窮家庭的嶽雲鵬交不起86塊錢的學費,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在家。
14歲那年,他一個人坐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北京——所有貧窮孩子嚮往卻又痛苦著的地方,無數個懷揣著夢想的北漂也許現在正過著嶽雲鵬曾經那樣的生活。
他做過很多份工作——保安、保潔、焊工、服務員。在做服務員的時候他曾因為上錯了一個菜被客人當眾辱罵,那一刻他知道,原來自己這綿薄的工資,還需要購買那掉在地上的尊嚴。
「沒有德雲社就沒有我的今天,別人也許會背叛我師父,這我不知道,我也管不了,我就知道我肯定不會離開他,就算真有那麼一天,德雲社真不行了,我也會陪著他繼續做下去。因為他是我的恩人,人得知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