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嚴重劇透)
朱朝陽是不是一個「壞小孩」,這恐怕是看完《隱秘的角落》以後,最應該被討論的一個問題。
有一部分觀眾認為,朱朝陽當然是一個壞小孩,而且是本劇最壞的小孩。果真如此嗎?
在分析朱朝陽之前,先說點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關於「過度解讀」劇情。
最近新榜的一個統計顯示,一部《隱秘的角落》網劇,公眾號誕生了一百多篇10萬+,這劇簡直成了自媒體解藥。好劇有熱度,當然是好事,但是對於劇情的過度解讀,卻也把一部好劇弄得有些神神叨叨的。特別是有些網友對於不同意自己解讀的聲音,一律算作是「沒有看懂」,簡直了。
什麼是過度解讀?
這四個字其實還是蠻字面意思的。有個簡單的標準,稍微關注一下主創人員對作品的分析,如果導演、編劇、演員等等,都明確說了,這個劇的主題是什麼,結局是什麼,人物性格是什麼,那就別跟他們辯論好嗎。創作者會不會亂說?
可惜,有的網友會說四個非常裝逼的字:為了過審。我跟你們講,遇到放出這四個字的人,也沒有聊下去的必要了,真的。
一樣的, 本文沒有故作深刻的解讀,想看玄幻解讀的,到這裡就可以退出了。
《隱秘的角落》第一集裡,是全劇僅有的一點對朱朝陽校園生活的描寫。
他成績優異,全班第一,但是在體育課上卻表現平平,甚至還受到嘲笑。考場上,他把同學傳遞過來的小抄毫不猶豫地彈到地上,拒絕幫助同學作弊。
幾個不長的鏡頭,就把朱朝陽這個學習成績優異但不太合群的好學生形象勾勒出來了。
再看朱朝陽的原生家庭。
他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由媽媽周春紅撫養。他的爸爸朱永平早就另組家庭,娶了一個叫王瑤的新老婆,還有了一個小女兒叫朱晶晶。
周春紅為了養育朱朝陽,一直維持單身,有了男友也不對外公開。把百分之一百的心力都放在了培養朱朝陽的身上。
朱永平是由於二婚而離開了朱朝陽和周春紅,平時基本上跟周春紅沒有任何往來,只有朱朝陽偶爾會跟爸爸在外面短暫的聚一下。爸爸的精力都放在了新的家庭,新的妻子,新的女兒。
這是朱朝陽的原生家庭。
普遍認為,周春紅是個控制欲很強的母親,她對朱朝陽的管教,讓孩子感到窒息,這也成為朱朝陽渴望有朋友(嚴良和普普)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朱永平的原罪,就更加昭彰了。出軌,拋棄,再婚,偏心……一個中年渣男的常規操作。
在這樣家庭下成長的朱朝陽,是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嗎?
我覺得朱朝陽的心理挺健康。
別忘了,朱朝陽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劇中關於在學校,朱朝陽不合群的內容,我想說,編劇這就有點脫離生活了吧。大家都是經歷過校園生活的,一個成績拔尖的學生,不管是男是女,長得如何,那在班上也不會受欺負的。
要是一個成績拔尖的學生,還長得不錯,那更是到處受歡迎好不好。成績好,但是體育一般,這也沒什麼,成績好就完事了。
所以像朱朝陽這樣的學霸,常年考第一這種,人家能把心裡的優越感不表現在明面兒上,就屬於非常善良的孩子了。
注意,我沒有「好成績等於心理健康」這個意思。這裡表達的是,常年在學校考第一、受表揚的孩子,大概率沒有自卑這類的心理,還是屬於一個比較正常的孩子。
會不會因為單親家庭而自卑?那葉馳敏好像也是單親家庭嘛,不會有人覺得那個女孩自卑吧。
但是父母離異交惡這件事,當然會對一個孩子造成影響。記得嚴良說的話嗎,他說,我發現朱朝陽你變化挺大的,你以前特別愛說話。
朱朝陽並不陰暗,他只是有點不開心。
朱朝陽是否渴望朋友?
每個人都渴望朋友吧,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朱朝陽在學校好像沒什麼朋友,老師也找周春紅友情提示,希望朱朝陽能夠跟同學們打成一片。
朱朝陽是個敏感的孩子,雖然他接納了嚴良普普在自己家過夜,還是心思縝密地設置了一些「考驗」。這說明對於交友,朱朝陽有自己的標準,並且絕對不會將就。
嚴良在去找朱朝陽之前,跟普普說,朱朝陽是自己小學時最要好的同學。這樣看來,朱朝陽和嚴良,是有一個友情基礎的。後來,在通過了朱朝陽設置的友情「考驗」後,三個人的關係也更進了一步。
朱朝陽一有機會就拿食物去給嚴良普普,甚至還為了他們,開口向好久沒見的爸爸,借相機。
在六峰山,三個孩子無意中拍到了張東升推嶽父母落山的視頻,也由此展開了本劇的故事。
發現殺人視頻的時候,朱朝陽第一反應是,報警。但是被嚴良阻止了,理由是,普普的弟弟白血病需要一大筆手術費,不如找這個殺人犯訛一筆錢給普普弟弟治病,錢到手了再報警。
這是一個典型的孩子思維,正義,理直氣壯,幼稚。
這個想法,不能說嚴良有心機,我覺得,還是屬於孩子的「套路」。單線條的,沒有考慮更多的因素。但是觀眾,後來,用成年人的思維,去看待這些情節,去評判劇中人物,得出了誰誰最有心機,誰誰比誰誰還有心機,這樣的結論,都是非常脫離劇中設定的。
當張東升支付了30萬,拿到了相機,四個人其樂融融地坐在麥當勞裡吃漢堡,朱朝陽在廁所裡詢問嚴良,那張複製卡呢。
看到這裡,我們不能把第一集的情節給忘了。
三個孩子,一開始就是決定拿了錢以後,再去舉報張東升的。如果這裡,把朱朝陽詢問嚴良的行為,看成是一種「出賣」,甚至是放棄,看成是朱朝陽要借張東升之手除掉嚴良了,那是不是就太過於成人陰暗心理了呢?
我不認為朱朝陽在麥當勞有了除掉嚴良的心思,他,只是個孩子。動輒殺人這種事,是張東升那種被社會捶打了幾十年,捶得頭髮都沒多少的陰暗中男,才會想到的事情吧。
何必非要把朱朝陽也看做另一個張東升呢?
要認為朱朝陽不是出賣嚴良,就得把可能是出賣的動機說清楚。
那就是朱晶晶之死。
被朱永平捧為掌上明珠的小女孩朱晶晶,是自己失足摔死的,還是被朱朝陽推下去摔死的?
劇中鋪墊了一番後媽和妹妹的跋扈和無禮。朱晶晶踩了朱朝陽的新球鞋,朱永平對小女兒的那種寵愛,王瑤那種恃寵而嬌的氣焰。沒有錯,這些情節,觀眾看在眼裡,跟朱朝陽一樣,都是厭惡的。
但就這點事兒,足夠讓朱朝陽這樣一個頭腦清晰的學霸去殺自己妹妹?別逗了,放在電視劇還是放在生活裡,都脫離邏輯了啊。
朱晶晶是失足摔下去的。
我是不理解那些過度解讀的網友,為什麼非要讓朱朝陽成為殺人兇手,還分析得都挺邏輯自洽的。人家電視劇裡,拍得清清楚楚,小女孩是站在窗口,激動之下,腳一崴,沒站穩,從窗口掉下去了。
在最後一集,有普普寫給朱朝陽的信,說,我希望你有一天能有勇氣面對。還有一個回憶片段,臺詞從第一集的「她摔下去了」,變成了「她要摔下去了」。於是,過度解讀愛好者們就斷定,這些,足以說明,朱朝陽把朱晶晶推下去了。
普普信中的那句話,明顯是因為,之前朱朝陽從未跟警方承認過自己也出現在那個教室,他的口供一直都是,當天雖然去了少年宮,可是一直在上數學課。
所以這裡的「有勇氣說出來」,也可以認為是,希望朱朝陽有勇氣承認自己在朱晶晶摔死前,也是在場的。並不是只有唯一的解讀。
「她摔下去了」和「她要摔下去了」,這個地方,非要這麼咬文嚼字嗎?就不能是敲字幕的時候,多敲了一個字?別扛,這也不是沒可能。就算是,最後一集,成了「她要摔下去了」,那也可以認為是,朱朝陽當時或許可以拉住朱晶晶,但就在那一瞬,朱晶晶摔下去了,沒有拉住或者沒有去拉。
不管是如何解讀,也不能認為臺詞多了個字,就說明朱朝陽推了朱晶晶啊。
以上這樣寫,我覺得又是一種「過度」解讀了,事無巨細的解讀影視作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麥當勞廁所裡,朱朝陽到底是在出賣嚴良,還是提醒嚴良的時候被張東升聽見?不同看法的觀眾,都無法相互說服。但這也正是這部劇的高級,能給觀眾代入感,不自覺去投射自己的思考。
以上,你要非說我沒有看懂,麻煩不要留言,也不要繼續看下去了。
朱朝陽在劇中,跟媽媽、爸爸、王瑤、王立、葉軍,都有很精彩的對手戲。
王瑤懷疑朱朝陽跟女兒的死有關,用了一些非常極端的手段對付朱朝陽和周春紅。王瑤的嚴重懷疑,說是一個媽媽的直覺,不如說,她很清楚自己從朱朝陽母子那裡奪走的是什麼。
王瑤去朱朝陽家裡追打,又跑去周春紅上班的單位大鬧。不但打得朱朝陽受傷,還讓周春紅一直小心翼翼隱瞞的戀情曝光,甚至失去。
廣播室的那出戲,不僅揪心,還讓人氣憤。巴不得周春紅衝上去,抓著王瑤,來個魚死網破。周春紅還是太軟弱了,也太老實,還非常好強。她完全無法像年輕的王瑤的那樣,張狂,無所顧忌。當初,不正是這樣凌厲的王瑤,搶走了軟弱卻好強的周春紅的丈夫麼。
這幾場戲,觀眾看得都很揪心。不願意周春紅和朱朝陽被王瑤欺侮,心疼這對母子。儘管王瑤剛喪女,但她的行為居然都無法讓觀眾同情她。
這些一連串的事情,讓朱朝陽在默默成長。他開始在爸爸面前表現,投其所好,展示一個好兒子的一面。
蒼蠅那一集,朱永平為了打消王瑤的懷疑,把錄音筆放在包裡,去見兒子。中途他離開的時候,朱朝陽打開包,發現爸爸正在錄音。有人說,從這裡開始,朱朝陽起了弒父之心。
這種解讀,真的非常嚇人。說朱朝陽推妹妹摔死,後面居然還要弒父??是朱朝陽腦子不好使,還是過度解讀愛好者們的腦子不行?要弒,也應該是,對王瑤起了心啊,怎麼可能是對自己的爸爸?
朱朝陽,雖然對於爸爸後來寵愛朱晶晶,冷落自己,感到不開心,但是也就是這個失落情緒了。還是那句話,如果朱朝陽徹底黑化到要殺人,他第一個想殺的人,應該是王瑤吧。
為什麼發現錄音筆以後,朱朝陽說了那麼多表達委屈的話?
故意肯定是故意的,但是故意背後的心理呢?是不是編故事讓爸爸不懷疑自己?這樣說的話,你大概是認為朱晶晶的死是朱朝陽推的了。只要你認為,朱晶晶的死,是個意外,是失足不小心,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朱朝陽在甜水攤說的那些話,未必全都是心機boy的心機話,他應該真的是那樣想的。說出來,並且說給爸爸聽,是因為他希望爸爸相信他當天是不在現場的,另一方面,他也希望爸爸對這個事情能夠釋然。還有,朱朝陽知道,錄音,回去以後,爸爸會給王瑤聽,所以他說了那樣一番經過美化的表達,其實也是希望讓王瑤以後不要再來糾纏他和媽媽。
朱朝陽是很愛爸爸的,雖然他是個內斂的孩子,他也不可抑制的流露出對爸爸的依戀。剛剛喪女的朱永平,把父愛重新傾注到兒子身上,父子倆在遊泳池度過了開心的時光。那大概是朱朝陽長大以後,和爸爸最親近的時光了。
王立的出現,再次打破了短暫的溫馨。
在一番操作把自己作死以後,王立下線了。張東升的獵殺名單又再加一人。這時候的局面,已經走向失控。所有人都接近崩潰,卻只有少數人知道真相。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張東升最後的獵殺時刻,所有人都崩潰了。朱朝陽最終失去了爸爸。
在最後時候,朱永平作為一個父親,給了朱朝陽最堅定的表態。孩子,雖然我現在我知道朱晶晶死之前,你也在現場,但是爸爸相信不是你導致了她的死。
爸爸死之前,朱朝陽把全部秘密都告訴了爸爸。這可以算作是他最終走出了自己隱秘的角落。但是爸爸還是死了,這一切,是朱朝陽想看到的嗎?
他,只是個孩子,他無力改變局面,真的是能力不足。一個孩子,沒有辦法對抗成年的張東升啊,除了眼睜睜看著爸爸死去,你要朱朝陽怎麼辦呢。
朱朝陽大叫,嚴良,快跑啊。這麼本能的一種反應,嚴良是他的朋友啊,一個殺人犯在面前,當然要這樣直接又激烈地提醒自己的朋友趕快離開啊。不理解怎麼總有些故弄玄機的人,要解讀這裡是,朱朝陽故意要嚴良快破,實際是提醒張東升,快去殺嚴良。
拜託,這個地方,張東升也看到了嚴良啊,又不是只有朱朝陽一個人看到了。朱朝陽不要嚴良快跑,難道他應該喊「嚴良救我」?
如果朱朝陽當時這樣喊,嚴良可能真的會衝上去跟張東升正面肉搏,那樣的話,嚴良死得更快吧!
所以這裡明明就是朱朝陽的正常提醒,就別瞎解讀了好嗎。
《隱秘的角落》是一部良心好劇,可以討論的要素非常多,不可能也沒必要事無巨細去分析。
在我看來,朱朝陽是一個並不早熟的孩子,他特別的地方,在於他的敏感和縝密。他始終還是保持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真善美。他的行為,他寫日記,都能夠符合他這個人物在整個事件中的邏輯。
關於朱朝陽日記,知乎有個問題,「《隱秘的角落》從第幾集開始變成朱朝陽日記的」。呵呵,從哪兒都沒變成朱朝陽日記。
原著裡,朱朝陽為了事後脫罪,很早就開始創作一本日記。但是,電視劇,對日記這個事情,沒有這樣明確的描述,只是有朱朝陽寫日記的內容。也就是說,在朱朝陽偽造日記為自己脫罪的這個情節上,電視劇是改編了的。
這不是相信真相還是相信童話什麼鬼,是相信你眼前看到的劇情。電視劇素材,來源於生活,但電視劇不是生活,沒有什麼隱藏含義,拍出來是什麼,就是全部含義。
最後一集,張東升被警察擊斃,鮮血濺了朱朝陽一身一臉。這一刻,當張東升倒下,朱朝陽終於獲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