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輪裝甲車已經不香了?食人魚III型戰鬥裝甲車開始上10輪了

2021-01-08 丹書戰史

作為享譽世界的裝甲車系列,瑞士的食人魚裝甲車在國際上得到了眾多用戶的一致認可,其綜合作戰能力廣受好評,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輪式裝甲車系列。與其他武器系列一樣,食人魚也有多種底盤和上層配置,以適應不同的作戰需求,最初底盤大量採用6輪和8輪結構,這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底盤結構,但在上世紀90年代,瑞士開始開發食人魚III系列,採用了新的10輪底盤。

食人魚10×10戰鬥裝甲車的開發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12月,因為設計團隊本身有著豐富的經驗,次年的4月就決定製造原型車,當年年底就完成了樣車,不久後開始向國外客戶展示。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10×10的底盤與8×8的底盤相差不大,就像是適當拉長了車體,額外增加了一對負重輪,不過它對於裝甲車本身來說具有很明顯的性能提升。

根據開發者的說法,相比於4軸的8×8裝甲車,5軸的10×10裝甲車強化了底盤的承載能力,為其車體各類設備和裝甲等結構的布置帶來了便利,在擴大了內部空間的同時,裝甲防護還有些微的提升;更多的車輪意味著車輛通過性更好,越野更加舒適,同時在應對炮彈、地雷等傷害時,組件的冗餘度更高,損失一兩隻車輪並不影響基本的行駛。在得到了這麼多好處的同時,裝甲車依然有8×8底盤的靈活性,只是造價方面會高一些,使用維護要麻煩一點。

裝甲車最初配置的是法國TML 105炮塔,主炮為一門105毫米線膛炮,可以發射北約標準彈藥。在實驗期間,該炮曾發射了100發炮彈,其實對於一款成熟的火炮而言火炮本身並不需要測試,更多的是測試車體是否適應這門火炮。

實驗證明10×10的車體完全可以適應火炮,甚至將炮塔90°旋轉後裝甲車仍能高速越野,在整個機動性測試中裝甲車總共行駛了7500千米,證明了其可靠性。

首個用戶是瑞典,該國在1997年得到了3輛,因為其用途不同,設計師給裝甲車安裝了不同的傳感器,擴大了內部空間,以及安裝額外的輔助動力裝置。

由於第一代TML 105炮塔沒有雙向穩定,裝甲車需要停車開火,後來瑞士開發了新的炮塔,採用電動雙軸穩定系統,炮手的瞄具也具有穩定功能,該瞄具也可以用白晝熱成像儀的穩定器取代,讓戰車具備第一代主戰坦克那樣的獵殲能力,車內備彈26發。設計師還計劃安裝自動裝彈機,以取代人力裝填,將主炮的最大射速提升到8發每分鐘。

新炮塔的輔助武器仍然為一挺7.62毫米機槍,但是可以在炮塔頂部安裝另外一挺帶防護罩的機槍,炮塔周圍有14枚GALIX榴彈發射器,可以發射榴彈、煙霧彈、誘餌彈等。炮塔為焊接式,可以抵禦14.5毫米彈藥的攻擊,如果用戶覺得防護不足,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強化。

在10×10底盤成熟後,以該底盤為基礎發展裝甲指揮車、自行防空炮、安裝40毫米博福斯火炮的輪式步戰車等型號也在研製中,如今也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全新的武器系統,且在國際上已經獲得一些訂單。

食人魚III型10×10輪式戰鬥裝甲車空重約18噸,車長8.75米,寬2.6米,高2.99米,離地間隙0.57米,最大行駛速度100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800千米。

目前世界上重型裝甲車仍然以8×8底盤為主,例如南非的大山貓等,不過裝甲車也需要提升防護力,或者給火炮安裝雙向穩定器,這些增加的重量最終都會由底盤來承受,或許一二十年以後,10×10的輪式底盤將會成為主流,那時候的裝甲車功能將更強大。

相關焦點

  • 著名的瑞士食人魚裝甲車,模塊化設計和三防系統,抗病毒沒問題
    著名的瑞士食人魚輪式裝甲車在歐美國家中,有一款裝甲車自上個世紀70年代研發以來,已經發展出了非常多的版本,至今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甚至美國陸軍的斯特賴克裝甲車也是延伸自這款裝甲車,那麼它有什麼獨特之處能成為這些國家大量使用的車系?本期武器大講堂和大家一起探索來自瑞士MOWAG公司所設計製造的輪式裝甲車-食人魚輪式裝甲車。
  •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的戰鬥全重8.87噸,標準載員8人,包括1名駕駛員、1名工兵班班長和6名戰鬥工兵,相比於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搭載的10名裝甲擲彈兵,Sdkfz 251/5型工兵運輸車減少了4個人的空間,這樣就可以裝載更多的武器和工兵裝備,如掃雷裝備、爆破器材、噴火器等。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的標準車載武器是2挺MG-34型通用機槍,備單4800發。
  • 老兵煥發青春的典範:60年前裝備美軍的裝甲車,現在還有它的身影
    比如非常著名的B52轟炸機,她從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服役,到目前為止的「軍齡」已經超過了70年。但美國還沒有讓其退休的打算,甚至還為B52加裝了發射巡航飛彈的能力。根據美國軍方的消息,這款轟炸機可能到2050才會退役,那麼就意味著裝備界又多了一名百年老兵。
  • 蔡英文用來「逃命」的裝甲車,這次它帶著偽裝又來了……
    ▲ 臺軍戰車凌晨現身街頭演練(圖:臺媒)其中,兩輛八輪裝甲車被加上木架、木板,並漆上黃色塗裝,偽裝成工程車,從臺媒提供的圖片來看,黃色的車身上還標記有「起重」二字。臺媒稱,其目的是為了達良好的「偽裝」效果。
  • 履帶式還是輪式,臺灣省地形地貌更適合哪種裝甲車
    臺軍於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機械化建設,先是在1958年開始從美國引進M41輕型坦克,隨後又於1964年接收當時先進的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M113是美國研發的主力裝甲運兵車,大量採用新型高強度鋁合金裝甲來減輕重量,能抵擋炮彈破片與輕武器子彈射擊。M113於1960年研製成功開始生產,各型號總產量超過了8萬輛,是世界上產量最大、裝備最廣泛的裝甲車之一。
  • 臺軍「巧妙偽裝」裝甲車:將其「打包」放入垃圾堆
    臺軍坦克藏匿在火車站附近的地下通道裡 圖自臺媒臺陸軍裝甲584旅聯兵3營官兵凌晨執行「夜間機動間戰力防護暨隱掩蔽作為」,官兵駕駛CM11「勇虎」坦克、8輪雲豹裝甲車及各式輪型車輛,由新竹湖口機動至桃園地區,並結合民間資源,完成隱、掩蔽作為,「確保戰力有效延續」。
  • 二戰前的瑞典山貓重型裝甲車,買家沒來得及收貨,就被德國佔領了
    瑞典AB Landsverk公司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在以往三軸裝甲車的經驗基礎上,自行研製了一款4×4重型裝甲車,也就是Pansarbil m / 39,或者稱它為山貓裝甲車。車輛的裝甲採用焊接結構,雖然整體厚度不高,但引入了全面傾斜布置的設計,車體正面裝甲最厚為18毫米,傾斜角度較大,車體側面也有多面拼接構成的傾斜裝甲,裝甲最薄處8毫米。裝甲車安裝了一座小型旋轉炮塔,它源自於L-60的炮塔,並且因為首個購買客戶為丹麥,設計師調整了炮塔,以容納丹麥的無線電設備。
  • 臺軍防務大調整,裝甲車開上街頭,專家稱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我們透過這些調整的條款可以看到民進黨當局的一個大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逐漸讓臺灣「全民皆兵」,並且已經開始設想如何在臺灣本土上作戰,這個可以從這次把後備部隊進行分類可以看出來,「灘涂守備」對應的就是「渡海登島」,「縱深及城鎮守備」與「重要目標防護」更是目的明顯。
  • 從法國對潘哈德裝甲車的利用來看,輪式戰車能取代傳統坦克嗎?
    至於潘哈德製造裝甲車的歷史,其實在1904年就已經開始了,不過那的時候的裝甲車在本質上就是汽車加了裝甲和機槍,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設計。到了1931年的時候,法國陸軍決定裝備一輛新的輪式戰車,定位為可以在戰場上進行偵查及火力支援。
  • 移動的重機槍陣地:二戰德軍Sdkfz 251/1 重機槍型半履帶裝甲車
    新的MG-34型重機槍有效火力掩護範圍達到2000米,遠高於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原來的1000米,在戰術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輕機槍,MG-34重機槍的槍座比較低矮,而且射手無須扣動扳機,而是通過操作機槍下部槍架連接扳機的觸發裝置,因此射手不需要探出身子射擊嗎,而是半臥在車廂內射擊,大大提高了射手的安全性,即便敵軍在有狙擊手的情況下也很難擊中德軍重機槍手,而且輕武器很難穿透半履帶裝甲車的裝甲。
  • 日本兩棲突擊裝甲車戰力如何
    據日本媒體報導,10月14日,日本自衛隊舉行閱兵式。日本共出動260 輛陸上裝備和40餘架飛機,其中包括10式坦克、16式突擊炮、C-2運輸機和V-22「魚鷹」傾轉旋翼飛機等,可謂精銳盡出。在眾多裝備中,有一款其貌不揚、但對日本自衛隊而言有特殊意義的裝備,那就是日本以高價從美國引進的AAV7A1型兩棲突擊裝甲車。
  • 西姆斯裝甲車,裝甲車的鼻祖之作,早期的技術嘗試
    在19世紀末,人類還不知道何為裝甲戰爭的時候,早期裝甲車的技術嘗試就已經在一些設計師腦海中醞釀,當然這種思路出現並不奇怪,一方面是機動車運用正在成為常態,另一方面實戰中用裝甲進行防護也是共識,戰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只不過裝甲車這種新玩意兒還在醞釀中。
  • 臺軍裝甲車街頭演練:漆成黃色,偽裝起重車
    來源:海外網臺軍裝甲車偽裝成起重車(圖:臺灣《中時電子報》取自臺軍方)海外網10月27日電 臺軍連日來舉行「戰備任務訓練」,不時有裝甲車現身街道,引島內民眾駐足。臺媒稱,27日凌晨,臺軍一輛雲豹裝甲車現身街頭,為達到良好的偽裝效果,車身漆成黃色,偽裝成了起重車。據《中時電子報》報導,27日凌晨,臺陸軍裝甲584旅聯兵3營官兵實施「夜間機動間戰力防護暨隱掩蔽作為」演練,臺軍稱,官兵駕駛CM11戰車、雲豹八輪裝甲車及各式車輛,由新竹湖口機動至桃園地區,「並結合民間資源,完成隱、掩蔽作為,確保戰力有效延續」。
  • 軍事科技迷必看,「流浪地球重啟」2800+零件,復刻高火力裝甲車
    這部電影中全片最吸睛的除了緊湊精彩的劇情,還有電影裡出現的一些巨型運輸車,輪式裝甲車,讓影迷們和多數科技車迷們無法自拔。很多觀眾以為這些巨型機械是靠想像刻畫出來的。但事實上,劇中有很多機械都來自於現實世界!雖然現實中我們沒有辦法開到裝甲車,但是我們可以買一個組裝拼起來的賞玩性裝甲車!
  • 動漫元素插畫模型:橫山宏創作「酷射手」裝甲車造型欣賞
    橫山宏創作模型:「酷射手」裝甲車 Coolest Shooter欣賞一架看似鐵路上奔馳的防護裝甲車或者說這是一款有效的輪載矢防空武器。嚴密的細節設計和厚重的裝甲,與密集的火力控制使它可敵無數。「酷射手」裝甲車造型-整車
  • 為戰鬥而生 Pit-Bull VX反恐特警裝甲車
    為戰鬥而生 Pit-Bull VX反恐特警裝甲車   作為一款為戰鬥而生的裝甲卡車,其堅固的車身是其得以生存的保障,該車基於福特F-550底盤打造,經過改裝的防彈輪轂和越野輪胎使該車可以在任何惡劣的地形中行走。此外,該車頂部還配有重機槍武器以及槍位。
  • 四對負重輪——63式「戰地計程車」的前世今生
    正是從63式裝甲輸送車開始,「四對負重輪」上跑出了如今的履帶式裝甲車家族... ﹀ 根據部隊的要求,增加了一套冬季發動機啟動裝置,對變速箱和操縱裝置也做了改進,使得量產型63A式的實際出廠重量增加到了12.8噸。 這些明顯都是針對寒區作戰環境而改動的,其中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 俄專家嘆息:中國08式8輪裝甲車族遍地開花,俄「迴旋鏢」太落後
    「迴旋鏢」裝甲車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每次閱兵,「迴旋鏢」的風頭都會被T-14艦隊坦克一類的重型裝備所蓋過,但明眼人知道,艦隊坦克這樣的東西其實裝備量有限。而「迴旋鏢」八輪輪式裝甲車要承擔未來廣大的俄羅斯摩託化部隊的換裝任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小米為圓科幻迷美夢,2800零件還原《流浪地球》高火力裝甲車
    影片中運輸車開啟時電子女聲播報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重型運載裝甲車作為貫穿全劇的靈魂載具,外形和功能上完美契合設計理念。它將軍用設計,零下87度還跑飛快、各種越野路段輕鬆carry的高性能,展現的淋漓極致,燃起不少人的激情。
  • 美軍淘汰五對負重輪,造3千輛戰場計程車,裝備12個旅級戰鬥隊
    美軍戰場計程車來了,老式的M113裝甲車被淘汰,計劃造近3000輛,這是美軍敢於創新的體現。如果說步槍是士兵的生命,那麼裝甲輸送車就是士兵的風火輪,沒有這個東西就在戰場上走不快,還很容易受到傷害。美軍的裝甲輸送車是60年代服役至今的M113裝甲車,該車有5個負重輪,因為也被稱為美軍的「五對輪」,現在這輛老古董要退役了,新夥計是一輛英國車。在前幾年美國提出發展新一代裝甲輸送車的時候,英國BAE系統公司為美國陸軍打造了一款新版「戰場計程車」,這引起了外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