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8宮64卦最難記,死記硬背,不如牢記這3個規律,一點即通
上古時期,伏羲聖人一畫開天,創立了先天太極八卦圖。
八卦者,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周易》說卦傳中解釋八卦時,稱: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這句話通俗地理解,就是:先天八卦之中天南地北,乾卦與坤卦相對應;艮卦與兌卦,分別於西北方和東南方,兩相對應;東北方的震卦與西南方的巽卦兩相對應;正西方的坎卦與正東方的離卦兩兩對應。
剩下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兩句,指的太極八卦圖的陰陽消長的規律中,從震卦、離卦、兌卦、乾卦四卦為陽氣(陽爻),又代表過去之事,是順時針來數的(數往者順);
從巽卦、坎卦、艮卦、坤卦,四卦則代表為未來的事情,為陰氣(陰爻),需要逆時針來看。
邵康節先生在《梅花易數》中,總結為:「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
研讀《易經》,不難發現,伏羲聖人的先天八卦,正是與周文王的後天八卦(周易64卦)相對應的。
商朝末年,天下大亂。賢達的周文王,卻被暴君紂王關押到了河南安陽羑裡城,長達7年之久。
周文王身處逆境,卻奮發有為,苦研易經,終於在伏羲聖人的八卦基礎上,演繹出了文王64卦。
伏羲聖人的先天八卦,稱為8重卦或工8純卦,後人也稱為易經「八宮」。
文王演繹的64卦,除去8個純卦之外,剩下的56卦,分別根據陰陽消長的規律,均勻地包含在易經八宮之中。
愛好易經的朋友,特別是易學的應用實踐中,學習至此,是易經的重點之一。不少人,往往會選擇死記硬背,熟記《易經》8宮64卦「卦象歌」。
實際上,即使將易經八卦64卦歌,背得滾瓜爛熟,如果沒有真正掌握其中的卦變規律,也是難以掌握其中要領和精髓。
今天,我們就結合易學常識,來為大家談談《易經》研學的「小竅門」。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