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國,關羽關雲長都是不得不說的人物。關羽義薄雲天,豪情萬丈,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都是千古以來被人津津樂道的事情。也因為關羽的這份忠肝義膽,關羽被後世稱為「武聖」,備受尊崇。
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身死業銷,一代大將就此隕落,讓人嘆息。而且關羽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死後,幾十年後自己的家族也被人屠戮一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說到這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龐德。
龐德,字令明,東漢末年雍州人,他先是效力於馬騰,屢立戰功。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徵戰四方。後來馬超被曹操打敗,幾經輾轉投靠曹操麾下,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操召曹仁為徵南將軍,討伐關羽。宛城太守侯音與衛開於是劫持太守造反,與關羽聯合。曹仁率軍前往平亂,龐德領軍與曹仁共攻拔宛城,往南駐紮在樊城,討伐關羽。樊城諸將以為龐德之兄 龐柔在漢中,對龐德頗有猜疑。龐德常說:「我身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親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
一年後,關羽令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軍向樊城的曹仁進攻。曹仁不是關羽對手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于禁領七路大軍救援襄樊,曹操的先鋒隊有著白馬將軍之稱的龐德與關羽一番惡戰之後,用箭射中關羽前額,關羽休養生息,等待戰機。
當時天降暴雨十多天,關羽命令士卒掘開河堤,大水鋪天蓋地而來,于禁的軍隊被大水衝散,死傷大半,這就是著名的水淹七軍。關羽乘勝追擊,勸降了于禁,生擒了龐德,由於龐德誓死不降,被關羽下令處死。也正因為關羽殺了龐德為之後的滅族埋下了禍根。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鍾會、諸葛緒、鄧艾三路大軍共計十八萬伐蜀,龐德之子龐會也在其中。鄧艾兵出神速,偷渡陰平,在綿竹地區斬殺諸葛瞻父子,兵臨成都。蜀國君主劉禪不戰而降,蜀國滅亡。但蜀國大將姜維圖謀復國,先是用計,導致鄧艾身死,後來又慫恿鍾會在蜀中自立為王,結果導致鍾會底下兵士譁變,當時蜀國一團亂麻。
也就是這個時候,龐會趁亂戰之際,領一隊人馬殺入關羽府邸,見人就砍,不留活口,關羽的後代因此被滅全族。《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關羽殺死龐德,龐德之子復仇滅關羽一族,不得不讓人感嘆真是因果循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