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拆彈專家》監製兼主演劉德華、導演邱禮濤、主演姜武
由寰宇娛樂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邱禮濤導演執導,劉德華監製並主演的警匪動作電影《拆彈專家》昨天在香港舉行探班。身為監製的劉德華很負責,沒有戲份也要親臨現場「看他們花了多少錢」。
探班現場,一場室內爆炸戲正準備開拍。因為只有一次機會,監製劉德華揮舞著雙手對媒體們招呼「拍我拍我,讓我確定你們沒有用閃光燈」。
監製華仔這一刻特別萌,幾乎是蹦躂著衝到媒體們面前輪番變換著擺了好幾個POSE求拍照。
監製在現場的裝備很簡單,一個水杯一把蒲扇。
另一位主演姜武,在片中飾演大反派。劉德華說這位也是自己嚮導演力薦的「對頭」,「一定要找個人在氣場上能壓得住我的。」
探班期間不能劇透太多內容,劉德華稱姜武飾演的恐怖分子是個「炸彈藝術家」,不僅是要製造恐怖襲擊。身為拆彈專家的華仔,七年前曾臥底姜武手下,七年後姜武捲土重來,劉德華試圖將其抓獲。
時隔十三年再度上演「無間道」,華仔說,這次他「終於變成了梁朝偉,可以當正義的一方,做個好人為了抓壞人去臥底了」。
不過姜武老師出現在現場的畫風是這樣↓↓↓
一邊化妝一邊讓小助理捶腿,據說是因為有動作戲,需要舒展筋骨。
本片導演邱禮濤擅長B級片,《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雛妓》是他的代表作。作為香港著名現實題材導演,邱導對現場的細節把控十分嚴格。
據導演介紹,為了完美呈現共振效果,在室內多處安放了經過嚴格計算的炸藥數量,並同時實施爆破,全組為了一秒的爆炸場面做了四個多小時的準備工作。該場爆破戲發生在室內搭建的紅磡隧道指揮部,片中劇情是姜武為首的匪幫在香港紅隧製造的大爆炸引起了共振,造成紅隧指揮部全部玻璃碎掉。
爆炸瞬間是這樣的↓↓↓現場有個攝影記者被撲面而來的碎屑直接嚇得後退了幾步。
華仔透露,自己之前跟著香港特警學習了一段時間拆彈,並且已經掌握了基礎的真實彈藥的拆解技術。他一邊現場演示拆彈一邊談起犯罪心理,「拆彈專家都會先分析罪犯的性格,一般都不會選紅色」。
這次「投資」自己,劉德華下了大價錢,這部投資高達1.8億港幣的影片為了追求真實的視覺效果,甚至專門搭建了一條紅磡隧道出來,用於全部炸掉。不過炸隧道的戲這次探班還沒拍,作為全片的重頭戲,應該要等到電影上映後去影院看了。
其實借著這次探班,想說說華仔投資電影的事。
去年劉德華勞心勞力主演了電影《解救吾先生》,那演得叫一個拼,各種形象全然不顧,偶像包袱碎了一地,結果票房不盡如人意,演技上的光環也略輸反派王千源。
倒是隨手投資的《我的少女時代》,票房大好,3.6億的票房刷新了臺灣電影在大陸的票房紀錄,在臺灣當地也幾乎追平《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這樣的對比之下,天王曾經在一次採訪中心塞地表示,「一般我投的電影我賺錢,我拍的電影人家虧錢。」
其實劉天王是個真愛電影的人,演戲就各種拼,敬業口碑幾十年如一日大家有目共睹;投資不計成本,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劉德華就開始投資電影扶植新人。從《香港製造》、《瘋狂的石頭》到《桃姐》,劉德華投資的電影還挺有「品質保障」的。
香港導演陳嘉上曾經呼籲「好好保護劉德華」,因為劉德華會把拍電影賺來的錢投給新人新戲,他是真愛電影。
他投資陳果的《香港製造》時恰逢香港電影第一次低潮,劉德華自己也剛剛經歷過一次慘痛的投資失敗,但他還是把最後一筆錢交給陳果,他給陳果60萬港元,結果陳果超支到 200多萬,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讓劉德華投錢。但劉德華還是繼續支持陳果,並且不要電影的版權,將版權留給陳果自己。
過去劉德華投電影更願意把投資人的身份和演員分開,當年被視為中小成本票房黑馬典型案例的《瘋狂的石頭》,有人勸劉德華自己演,並承諾只要他出演就保底發行,但劉德華說,「花錢在我身上拍我自己,在自己身上賺錢,沒什麼意義。」
到了2012年,劉德華決定投拍《桃姐》,一開始他就做好了準備,只要投資,虧損就在200萬上下。劉德華拿著劇本問遍全香港,總算博納老總於冬願意支持,但提出一個條件,要劉德華參演。「後來他們就逼我演,我的責任是市場,葉德嫻是演戲」。不過《桃姐》最終讓劉德華橫掃大小電影獎項,名利雙收。
到了《我的少女時代》,劉德華也樂意出鏡,還是個彩蛋式的線索人物。
所以這次,劉德華自己掏錢又自己那么正兒八經地演男一號,媒體們都覺得挺神奇,於是採訪時有媒體問,他拍電影不如投電影賺錢,這次又拍又投算哪邊?劉天王想想說,「就是為了看看這次能不能打破這個規律咯。」不過他還補充了一句,「反正我公司就我一個人,所以賺錢虧錢,我問題都不大。」
花了那麼大價錢投資自己,還有沒有餘力扶植新人呢?劉天王的話倒是很實在,「現在電影到了好時候,新人們有很多機會和平臺,很多公司很多項目都在找新人去扶植,年輕人不太像過去那麼需要我了。」
這話聽起來多少有些落寞,不過劉天王還是說,「如果還有年輕人覺得我可以幫到他的,帶著劇本來找我,我還是很願意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