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照現在的發展思路和方向,完全可能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我們絕對不能嫉妒人家,因為第一越南與美國的關係迅速回暖,使越南目前處於最佳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第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資源(包括佔據屬於我國南海的油氣資源)以及年齡結構較合理的勞動力資源,第三,有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提供學習借鑑(中國改革開放是摸著石子過河,趟雷過河,越南跟在我們後面,風險大為降低),實際情況說明越南經濟發展速度處於世界前列,去年7.08%,越南政府只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惹中國,那是他發展經濟唯一正確的方向,那麼成為發達國家也不是夢想。
越南的模板就是泰國,它成不了工業強國。道理很簡單,首先越南缺少工業基礎。其次,美,日,歐等傳統工業強國,當年眼睜睜的看著中國發展成工業強國,已經在世界和它們激烈的競爭。現在它們可不想再扶持起一個工業國家,因此西方國家雖然再越南投資了很多廠,但是不可能再把技術交給越南。
完全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發達國家。作為曾經漢化文化圈的一員從歷史上看沒有混的差的(朝鮮長期受經濟制裁除外)。另外人家政治體制改革做得很好。二零二零年將實現普選,更加民主化。因此受到西方的抗拒就會減少。今年與歐盟達成的經濟協議就能窺視一斑……越南人和漢人一樣勤快聰明。再加上地理環境優越。成為下一個發達國家是完全有可能的!
越南的好日子即將到頭,因為他們的用工成本直逼中國了,胡志明市打工者平均工資已達人民幣三千了,縣城和鄉鎮工資也二千多了,加工製造業和代工一旦用工成本上升工廠就會離開,已經有不少工廠離開或準備離開越南去往非洲建廠投資。
越南確實潛力很大,而且學中國也有模有樣。關鍵就是別膨脹,別走極端,處理好和中國的關係。作為一個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的越南。依靠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良好代工環境,肯定能賺取大量的外幣。同時本地的水果,橡膠等可再生資源可以依靠發達國家科技支撐發展高端產品出口。雖然不能成為強國,但是在經濟上只要不走基建房地產的道路肯定可以成為發達國家。
越南要成為亞洲發達國家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只能用主權換發展類似日本韓國,西方老美在沒有完全控制越南,的前堤下是不會全力支持越南發展,如越南成為美國盟友經濟上會好過,但是外交就會很難維持,弄不好會成為大國之間的犧牲品,小國家永遠都不可能完全自主的。
可以拿韓國比較,60年代開始經濟發展,算50年吧,成發達體。但考慮到東南亞與東亞比,勞動者勤勞及紀律都差些。更重要6070年代中國東南亞都在政治運動及戰爭中,韓的經濟競爭者少很多,現在各國都在搞經濟,越南競爭者眾,沒60年平穩發展,難到發達體!
越南是靠人口紅利,和勞動力低成本來發展的,如果工資達到目前中國這樣的水平,你覺得外國投資者憑什麼不離開,越南有中國龐大的市場嗎?有優秀的人才嗎?這兩者全部不注備,你認為還怎麼繼續發展,最後只能陷入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就是我們現在的人均10000美元左右。
越南不是今天才開始發展的,10年以後,各發達國家的企業就開始投資布局了。先是耐克,阿迪達斯這種勞動密集型隊伍製衣製鞋,然後是電子組裝,製造企業。其實近十年越南一直發展很好,只是旁邊有二個更耀眼的明星顯得不那麼突出。今年是因為中美貿易戰等因素讓他浮現到前臺。其實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地理氣候良好,人民足夠勤勞不會掏不到第一桶金。
越南地理位置相當不錯,自然條件也非常優越,那麼越南的短板是什麼呢?越南的短板是工業基礎,基礎設施,比如電力,公路及相互配套的產業布局,最重要的是人才,這些短板使越南難以改變現在低端產業中掙扎的命運。
越南有大量的地來修工廠,人民有強大的凝聚力。有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勞動力素質好。有大量的海岸線建港口。政策穩定務實,有良好的婚國際關係。怎麼可能不發達,不過高科技確實薄弱。混個中等發達國家,沒有問題。原來我認為儒家文化是工業化的阻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老祖宗的東西是好的!儒家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儒家的文化薰陶下的人民,更勤奮,更注重後代的培養、家族的成功!世界文明的核心早晚還得回到東亞,儒家文化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