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影評 | 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引發的超深度思考

2021-02-16 全人之美課程館

 仰望星空,逐夢天際 

《超時空接觸》是一部充滿科學和哲學意味的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艾莉自幼對無線電通訊和外太空很感興趣,後來她成為了一名科學家,致力於接收外太空電子信號,希望找到宇宙中的其他文明。儘管工作並不順利,但艾莉的團隊最終還是收到了來自織女星的信號。於是,科學、政治、社會宗教等各方勢力紛至沓來,都欲從中分一杯羹,甚至佔據主導,得償夙願。最後,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艾莉「飛」向了織女星……

◆首先,我們讚嘆艾莉的科學精神:她有好奇心,頑強,執著,不怕困難……重要的是,她做科學研究只是出於好奇心,是為了探索未知領域,為了尋求真理。而國家科學顧問克魯姆林則與其不同:他做研究是為了名聲,為了利益,為了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失掉了科學的本質。

◆其次,科學和宗教的衝突在這部電影裡尤為凸顯。其中的兩大代表就是艾莉和男朋友喬斯。艾莉只在乎科學,甚至在同行中都顯得有些古怪;她從事科學,只為追求真理;她不相信上帝,因為上帝不能被證實。而喬斯則認為人類的幸福與宗教信仰有著很大的關係,他相信世上有很多東西是科學所不能解釋的。

但是,在經歷了一系列事情之後,兩人都發生了改變。喬斯理解了「真理」的意義,開始重新思考「上帝」;艾莉也發現了信仰的美妙,悟到了世上還有許多科學能力所不及的東西,比如愛。

是啊,科學和信仰在我們的生命中都很重要,科學能讓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不會遠離真理;信仰則讓我們有所依靠,與「神」同行。這二者都很美好,但太極端就不好了。

最後,通過這部電影,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人類的渺小,及至地球的渺小。但儘管我們如此渺小,卻依然要不斷地努力,因為哪怕是一個人的努力,都可能改變世界(就像艾莉)。

不過,我依然相信,在遙遠太空的某一個角落,會有另一個文明在等待著我們,因為,如果宇宙裡只有我們,豈不是太浪費了? 


 

 科學與信仰 | 看《超時空接觸》引發的思考 

杭州·林品辰 | 五年級

看了電影《超時空接觸》(《Contact》),馬老師建議我們寫寫關於科學與信仰的思考,把思考盡情呈現出來。這可真是難倒了我,雖然我有很多要說的話。為了更確切地表達,我邀請爸爸媽媽一起查詢,一起探討。這不,這個大難題,我搗騰了快一星期了。不過,這遠不及艾莉(電影裡的女主)幾十年如一日的探究。

我不知道怎麼去開始我的觀點,那就……從電影的結尾說起吧。電影接近末尾的時候,信仰基督的帕爾默回應民眾說:「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尋求真理。我,是相信她(艾莉)的。」真是一針見血,讓人激動。無論科學,還是基督信仰,都是在尋求真理,它們並不矛盾,而是和諧一致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科學和信仰,有時候還是難兄難弟,因為它們有時會有一樣的遭遇:無法證明。上帝無法被證明,科學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尷尬。經歷了一場在人們眼中根本沒有離開地球的「太空旅行」的艾莉,在聽證會上,也面臨這個問題:無法證明。從科學發展史來看,這樣的無法證明的時刻非常多,甚至被認為是妄想。

舉一個例子:1870年當萊特主教訪問美國一所基督教大學時,對該大學校長的「我相信在未來五十年內,人能像鳥高飛天上」的預想讓人大為震驚:「能飛翔天空的只有天使,請你千萬不要再提此事,不然你就會褻瀆神了!」但三十年後,正是萊特主教的兩個兒子發明了飛機,在美國北卡州的上空飛行……

此外,人們原以為,當我們對宇宙的認知越多時,未知的領域就相應地越來越少。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驚異地發現,我們對宇宙的知識越來越多,我們所不知道的變得更多!那些最偉大的科學家反而最謙卑,他們站在最前沿,直接面對浩瀚無際的宇宙,深切地知道人的渺小、有限。牛頓說,他是在海邊沙灘上玩耍的孩子,有幸撿到幾個好看的貝殼。愛因斯坦也說,他只在真理的海洋邊徘徊,一無所獲;他還說,他一生最大的感受之一是:科學在上帝的奧秘面前不過是兒戲!還有其他許許多多偉大科學家說過類似或謙卑或敬畏的話。

這些有高度智慧、理性、邏輯思辨能力、在科學上取得非凡成就的科學家,會在信仰上採取人云亦云的輕率態度嗎?

僅憑自己的理解要完全認識宇宙是不可能的。人類即使可以認識宇宙,也絕對無力運轉和維繫宇宙。所以,無論科學如何發展,人類永遠需要「神」。這不是因為大家所說的我們需要一個精神寄託,而是實實在在的因為我們的卑微和渺小,宇宙之複雜、浩瀚、精妙,我們不得不去思考、面對宇宙背後的那個設計者。宏觀宇宙的空間可能有十一維到二十六維之多。五維空間現在就難以想像了,十一維、二十六維,更無從想起。何況,那個宇宙設計者還可能在二十六維之外呢!

信仰,還是超越科學的。我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去論證。就說艾莉吧,很顯然,在經歷了只有她一個人真實體驗過的18個小時「太空旅行」之前,她也有自己的「信仰」,對太空智慧生命執著地聆聽、追尋,就是她的「信仰」。但艾莉在聽證會上的發言,我感受到艾莉的「信仰」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她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回答,一字一句都是見證:

「我有這樣的經歷,我無法證實它,也無法解釋它,但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全身心地感受到這是真實的。我被賦予了那樣美妙的東西,它永遠改變了我的一切。那是一個預見,一個關於宇宙的預見,它肯定地告訴我們,我們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們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貴;那是一個預見,我們屬於這樣的一個事物,它比我們自身更偉大,它使我們每個人不再感到孤單。我希望我能與他人分享,我希望,每個人,即使短暫地一瞬可以感覺到那種畏懼、卑微以及希望。」

作為一個理性的科學家,艾莉這番話其實也透露出了一種謙卑,她承認她內心已經被某種超越科學的存在觸碰到了,並且被啟發。她在太空旅行時,面對四重星系裡四個太陽同耀星空的奇景,艾莉熱淚盈眶、語無倫次,她甚至覺得應該讓一個詩人來這兒,因為她無法用語言描述她所看到的一切。這就像一條一直生活在湖泊裡的小魚,它無法想像有大海的存在,如果一天它有機會去大海一遊,那就是艾莉此刻的感受(如果魚也有感知的話)。

之前艾莉曾跟帕爾默說:「我一直在尋找某種我們存在的原因。我們為什麼存在?我們是誰?」她是不是有答案了呢?我不知道。雖然《聖經》早就給了我們啟示(小時候上過幾次主日學的她,應該是有了解的,只是好奇心不滿足這白白得來的回答吧),再加上她獨一無二的經歷,我願意相信她是有答案了。「我們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們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貴。」正是這樣的。

無論如何,艾莉真的很勇敢,我很喜歡她。當她想要親自去求證的時候,她不懼怕因此可能失去生命;當面臨質問的時候,她仍然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她不怕被人懷疑是幻想症,也不怕別人質疑她作為科學家的身份。她不說假話,她承認自己的渺小,反而贏得了民眾的信任(要知道,1997年的美國是基督徒大國,這其中很多人是有信仰的)。

科學為了追求真理,信仰也是。「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聖經》希伯來書11:1)如果我們什麼都不信什麼都不做,非看見才相信黑暗中有光,那就永遠看不見!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艾莉的能力和機會,可以親自去做、親眼去見。科學必然繼續探索,信仰也會有更多見證。

關於科學和信仰,只要人類一直存在,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令人遐想和沉思,永無止境。正如這部影片的開頭:地球上傳來嘈雜的無線電波,隨著鏡頭拉遠,年代漸久,直至無聲;太陽系、銀河系、大星雲,一 一遠去,抵達宇宙荒蕪地帶,絕對的靜寂……

 註:寫這篇文章時,查詢了網絡信息、《聖經》和裡程先生的《遊子吟》等。 

相關焦點

  • 引力波的《超時空接觸》--介紹美國科幻電影《Contact》
    各位好友,由於引力波被發現而引發的全球關注,為表達我們的敬意,我們特製作了幾集與宇宙探索相關的科幻電影專題,以饗讀者。
  • 周末推薦經典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
    超時空接觸◎簡  介  埃莉是一位對宇宙生命充滿探索欲望的天文學家。尤其是對她產生深遠影響的父親去世時,她對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對父親的強烈懷念。這一發現驚動了美國政府,官員們決定關注這一事件,讓埃莉本人代表地球上的人類,飛越宇宙,去與外太空的生命進行理智的接觸。然而,人們卻不相信埃莉所敘述的太空經歷……97年的科幻電影,非常經典。
  • 為什麼《超時空接觸》是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
    這就是1997年電影《超時空接觸》的開始方式。在隨後的場景中,九歲的艾莉·愛羅維(茱迪·福斯特飾)坐在床上,與父親談論太空的廣闊空間以及地球上的人是否獨自一人。他回答說:「宇宙是一個很大的地方,如果只是我們,那似乎是對空間的巨大浪費。」當第一次看《超時空接觸》時,我還是一個少年,開場僅幾分鐘後,我就被凍在了座位上,完全驚呆了。
  • 經典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
    《接觸》(Contact,中國大陸譯《超時空接觸》)是一部於1997年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根據科學家、科幻小說作家卡爾·薩根的同名小說改編,卡爾本人及夫人安·德魯彥一起親自為本片撰寫了電影劇本的故事梗概。
  • 重溫經典《超時空接觸》,現實與科幻的較量!
    《超時空接觸》這部電影的核心情節很簡單,簡單到在現在的科幻大片裡,同樣的情節只會佔用開場幾分鐘甚至幾個鏡頭——外星人發來了hello的訊號,人類決定去見見他們,僅此而已。但也正因為情節足夠簡單,它也才顯得足夠真實,也正如在電影裡反覆被提及的奧卡姆剃刀原理所言:因為它是更簡單的,所以它是更可信的。而更有意思的是,由於電影剪輯了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鏡頭在片中,由他親自出鏡召開發現外星人的記者會,再加上CNN幾十位知名記者的現場報導,導致電影被許多隻看了片段的美國主婦誤以為是真實事件,引發不小的恐慌。
  • 有人說《星際穿越》是抄襲《超時空接觸》,真的是這樣嗎?
    有影迷在看過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之後,發帖稱該片有抄襲影片《超時空接觸》的嫌疑,一時無法得知此言論是否準確,為了驗證此說法的可信度,筆者又專門仔細看了一遍
  • 溝通現在和未來的偉大電影——《超時空接觸》
    最近,一部我已經看過多遍的電影突然再次進入我的腦海,在當下這個時代,我發現這部電影存在某種暗示:它對人類未來要走向何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電影充滿了愛和溫情,同時還具有深刻的啟發性,它就是——《超時空接觸》(英文片名「Contact」,意為接觸)。
  • 電影 | 《超時空接觸》:好的科幻片總讓人莫名感傷
    《超時空接觸》是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一部懸疑科幻片,由朱迪·福斯特、馬修·麥康納主演,影片於1997年7月1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自小跟隨父親探索天文的愛羅薇,始終相信外太空存在其它文明生物,乃鍥而不捨地透過大型雷達接收外太空傳來的聲音,果然有所收穫,於是美國政府決定進行一次接觸外星人的太空之旅。
  • 精彩電影推薦《超時空接觸》科幻片
    ◎譯  名 超時空接觸/接觸未來◎片  名 Contact◎國  家 美國◎類  別 劇情
  • 七年電影 《超時空接觸》—求索是一個動人的姿態
    我覺得孩子還未經世俗教條的桎梏,也沒被手機、ipad消磨殆盡了想像力,他們對科學應該比成人更熱愛,也更有開放的心態。除了各種有趣易懂的科普讀物外,我為喜歡科學的孩子(尤其是高中生)推薦一部科幻電影——「Contact」(中譯名為《超時空接觸》)。既讓孩子體會一把想像力帶來的樂趣,也讓他們在這個平庸的時代感受一下在無盡的「熱愛」的力量驅使下,何謂百折不倒、一夫當關。
  • 我不介意心目中的經典被超越:再看《超時空接觸》
    再細分下來,還有硬科幻、軟科幻等區別。在我看來,《超時空接觸》就是硬科幻電影中的經典之作。電影改編自卡爾·薩根的同名小說,劇本中的科學部分也是由他親自操刀,相對比導演或者其他人來說,我更信得過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一假如你也同意有些記憶是無法替代的話,那麼你也一定能夠明白另外一件事,為什麼大多數經典作品就算經過了很多次的翻拍,也依然無法超越前面的那座大山。
  • 強烈推薦一部超前衛的科幻太空片《超時空接觸》!
    今天要一本正經的給大家說這部上映與1997年的科幻電影羅伯特米基斯執導的《超時空接觸》豆瓣目前排分8.4但假若有人要我推薦好的科幻片,《2001
  • 超越時間性,從《超時空接觸》到《降臨》
    因為朱迪·福斯特,很早就知道她演過《超時空接觸》。看譯名以為是部科幻動作片,最近起意找來看了,才發現到把原名《Contact》這樣翻譯是準確的。 順著片中對時空的假想和開放式呈現,又重看了一遍另一部探討時間性的冷接觸科幻電影《降臨》。
  • 是科幻還是現實?到底什麼才是真相?深度解析電影《K星異客》
    嗨,我是小黃帝,我之前很喜歡一部科幻電影,《K星異客》,最近想起,想寫一下這部電影我自己的看法,然後我去豆瓣上看了一些大佬的影評,好吧,太深奧了,恕我無法寫出這麼高深的影評,我只是一個平凡的電影愛好者,我只想把一些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寫下來,然後給大家看,大家可以當飯後娛樂。
  • 12部技術倫理科幻電影,絕對看點滿滿!
    答案可能出人意料,但看科幻電影的確是個可行的辦法。人們普遍認為,科幻電影有點「偽科學」。但由於該類電影通常講述關於技術、人類、以及二者結合不當時產生的問題,因此許多科幻電影可以引發觀眾思考技術倫理,以及強大技術背後人類需承擔的社會責任。下面列出了12部值得一看的科幻電影,不但可供娛樂休閒,還有助於了解技術倫理,進行負責任的創新。1.
  • 《超時空接觸》的主體深邃,含義雋永,實在是眾多科幻片中的異數
    美國影片《超時空接觸》,可以說是同類型影片的巔峰之作。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信念之堅韌與頑強,以及飛短流長、人言可畏的謠言,還有人類之間的缺乏信任和懷疑,當然,宇宙奧秘的探究也是貫穿終始的核心解鑰。
  • 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 | 薦書
    定價:78.00元內容簡介本書系作者歷年在各大知名媒體發表的科幻電影影評精選結集。作者在學界開創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將科幻作品納入科學史研究視野,同時將科學史研究方法應用到對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給科幻影評帶來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本書內容植根於作者對科幻作品的學術研究,而寫作風格則與作者廣受歡迎的著作《科學外史》系列一脈相承——淵博流暢,雅俗共賞。並附全書所論及影片索引。
  • 《超時空接觸》這是一部非常有內涵跟思想的電影,經典依舊!
    這部電影《超時空接觸》是一部非常有內涵跟思想的電影,為什麼會給這部電影這麼高的評價呢?,無非就是兩個字真理,尤其是終極真理,一直是無數人苦思冥想的,無論宗教還是科學。正如電影裡說的:「人類這個物種很有意思,有如此美麗的幻想,也有恐怖的噩夢,感到迷茫,感到隔絕,感到孤獨,在無盡的探索中,忍受著空虛,有那麼多問題需要解釋卻只能相互依靠。億萬年以來,事情就是這樣。人類需要慢慢來,邁出第一步。」的確,如果問宇宙中是否有其他人,我們只能回答我我們不知道。
  • 《超時空接觸》背後史上最偉大的科普作家
    各位好友,今天繼續分享《超時空接觸》,今天是很重要的一集,哈,因為整個片子中最重要的人物出場了。
  • 展現科幻世界的神奇魅力!好看又經典的科幻片TOP10
    《2001漫遊太空》上映於1968年,被稱之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千鈞一髮》  《變種異煞》的導演是安德魯·尼科爾,這部電影上映於1997年10月24日,是一部科幻驚悚片,其駁斥了基因決定論,無論是內容還是主題都非常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