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影視劇裡的盔甲: 沒有最不靠譜,只有更不靠譜

2021-02-07 壹讀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文|劉十九

圖|電影《錦衣衛》劇照

在中國影視界,第一不能相信投資人的承諾,第二不能相信偶像派的演技,第三不能相信的就是道具。

在古裝劇界,道具的不靠譜程度,簡直對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歷史觀產生了嚴重誤導。其中最嚴重的誤導之一,就是在盔甲上的想像力爆棚。

在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之前,大陸的影視圈基本沒在古裝盔甲上下過功夫,大部分都是借鑑了京劇裡的行頭。

以今天的眼光看起來,只要不在乎為什麼劉備集團的大旗上寫的是「蜀」而不是「漢」(大耳賊,說好的興復漢室呢),那部劇就是經典了。不過,作為經典的三國劇,老版《三國演義》裡的盔甲卻是四不像。

武將們身穿的精美鎧甲,是一部中日合拍電影《敦煌》的遺產,由日本道具師根據宋代盔甲資料製作。而漢代的盔甲,遠遠沒有進化到那麼高的水平。

下面,我們來簡單回顧下盔甲在中國古代的發展歷史:

先秦至三國:皮革盔甲當道

在先秦時期,中國的盔甲主要材質是皮革,比如牛皮和犀牛皮,裁成小塊,然後連綴成甲,外面塗上漆。為了加強防護性能,會在皮甲上釘青銅甲片和甲泡。

商代有用青銅鑄造的頭盔,也就是胄。但是到後來,青銅頭盔的數量越來越少,到東周就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皮製頭盔,這在科技史上,是一次莫名其妙的退步。相比之下,此時的地中海和中東地區,已經出現了鐵製頭盔和魚鱗鐵甲。

1968年發掘的滿城漢墓中,出土了完整的漢代鐵甲。它依然延續了皮甲的製作方式,用麻繩、皮條連接金屬片,做出來是這個樣子。

1995年,考古工作者從江蘇徐州獅子山漢楚王陵墓中一共出土4領盔甲的上萬件鐵甲殘片,曾轟動我國的考古界。後來學者們復原了一套,頭盔和甲都用鐵片連綴而成,穿起來是這個樣子的。

看起來一點也沒有王霸之氣嘛。可是要知道,這是諸侯王才能穿的盔甲。至於普通士兵穿的,還要簡陋得多。所以,老版《三國》裡那些精美的甲冑,實在是穿越之作。

其中最符合歷史的,反倒是士兵身上那些簡陋的、貼著方塊皮革的盔甲。不過,它更接近秦代的盔甲樣式,詳情請見秦始皇陵兵馬俑。

非要挑錯的話,就是盔甲的甲片應該是重疊層壓,不留縫隙的,而不是這麼貼在布上,讓士兵祈禱敵人千萬不要捅甲片之間的縫。

後來拍攝的所有跟三國時代有關的影視劇中,盔甲復原最為精確的,當數吳宇森導演的《赤壁》。雖然這部片子在「孫尚香女扮男裝探敵營」等腦洞大開情節上飽受批評,但道具確實是有理有據,畢竟,吳宇森請了國內研究盔甲的權威學者楊泓先生作為道具顧問。

《赤壁》中,趙雲身穿有金屬片加強的鎖子甲。雖然沒有實物可考,但是鎖子甲在當時曹植寫的《先帝賜臣鎧表》中已有記載。

至於張震扮演的孫權那一身金光燦爛的豪華盔甲,可以看出是參照了1979年山東臨淄西漢齊王墓出土的魚鱗甲,

甲片表面貼有金銀箔,異常精美華麗,很能襯託孫權作為地方老大的地位。

如果要評選三國影視劇道具最不靠譜獎,李仁港導演的《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會力壓2010年新版《三國演義》拔得頭籌。這部耗資巨大的古裝戰爭史詩電影,讓趙雲戴上了英國士兵一戰時期的飛碟形頭盔,穿上一身日本戰國時代的鎧甲。而大反派曹操先生,則莫名其妙頂了一個商代的青銅頭盔,不知道是不是諷刺這位古人對盜墓的愛好。

由於類似的裝束又出現在後來的《錦衣衛》中,我們只能把這種混搭風理解為李導演個人的惡趣味。

隋唐:盔甲造型百花齊放

離開影視劇中道具混亂的重災區三國時代,接下來進入隋唐。

盔甲發展到此時,已經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時代,不僅有西方傳來的鎖子甲,還有兩晉南北朝以來,在札甲基礎上局部加強鐵板面積、進一步增加防護能力的明光鎧。

明光鎧是最常見的盔甲。雖然三國時代的曹植已經寫過這種盔甲,但是大規模出現,還要到南北朝時。它在以前的札甲基礎上,在胸背處加裝了兩塊大面積的鐵板,名為「護心鏡」。由於經過打磨的護心鏡在日光下明光耀眼,故稱「明光」。唐代是明光鎧的全盛時期,不過要看影視劇中的明光鎧……還是去看老版《三國》吧。

唐代還有一種重要的鎧甲,名為「山文甲」,用山字形或者Y字形的金屬甲片互相連接製成,據說兼顧了靈活和堅固,不過這種甲的製造方式已經失傳了,也沒有實物保存下來,只有從雕塑中可以看到它大概的樣子。

宋代:發展出最為沉重的步人甲

宋代影視劇近來拍攝的不多,原因大概是怕引起民族矛盾。央視版《神鵰俠侶》中,連「韃虜」都成了敏感詞。

雖然播出之後並沒有爆火,不過黃曉明版的《精忠嶽飛》在盔甲上實在是花了大功夫。嶽飛的範陽笠—也就是那種鬥笠式的頭盔,還有鳳翅兜鍪、裲襠凱都有模有樣,大體對得上《武經總要》的記載。

按文獻記載,一套盔甲應該包括保護頭部的頭盔—頭鍪、連綴在頭鍪後面及兩側保護脖子的頓項、保護軀幹的身甲、保護胳膊的臂縛、保護肩膀的披膊、保護腿部的吊腿。

宋代軍隊由於要用步兵對抗強大的北方騎兵部隊,發展出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完備,也最為沉重的盔甲—步人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可以防護全身。步人甲的重量達到29公斤,身穿這種重甲的步兵,能夠通過結成密集的方陣,來抵抗騎兵的衝擊。

明清:出現拜佔庭風格的鐵製頭盔

至於明代清代盔甲,在這兩年的影視劇中,水準越來越高。

《大明劫》是近年來在道具復原上做得最敬業的電影。將領身穿的山文甲、魚鱗甲,重裝步兵的鐵葉札甲,輕步兵的綴泡釘棉甲,都復原得有板有眼。尤其是將領的盔甲,以前一直被忽略的臂縛也被還原,實在是業界良心。

至於明代盔甲長什麼樣子,可以去看南京博物館的館藏,他們有2006年出土、明代將領沐昂的鐵甲,是我國出土第一件形制完整的明代盔甲。

這套盔甲在今年剛剛完成復原。從復原照片可以看出,鐵製的頭盔很有拜佔庭風格。也難怪,明代盔甲受蒙古影響很深。

有趣的是,唐代流行的明光鎧,到宋代反倒越來越少見,到明清徹底消失。中國盔甲的甲片大型化、整體化剛開了個頭,又回復到小塊甲片連綴的狀態。

而西方的鎧甲,則從札甲和魚鱗甲,走上了甲片大型化的康莊大道,身體各個部位都由越來越大的金屬整體甲片來保護,最後這些大型甲片連接起來,在14世紀進化出了盔甲的究極形態—全身板甲。

這種盔甲看似笨重,以至於有穿上它倒地就無法爬起來的傳說,但實際上,由於精巧地分配了重量,穿上這種盔甲的騎士依然可以保持靈活的運動,能自如地上下馬、爬樓梯,甚至能翻跟頭。

相反,中國的盔甲一直沒能從傳統的披掛式盔甲上走出來,盔甲要靠腰帶束縛在身上,重疊的甲片,不僅防護能力不均勻,也造成浪費,對身體的保護,更不如西方盔甲嚴密。所以,在《倭寇的蹤跡》中,你會看到中國武士對那一套歐洲盔甲的羨慕。

如果你是媒體或者自媒體,喜歡我們的文章並希望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淘寶店:請上淘寶搜索「壹讀傳媒」,客服ID是「處方123」

節操商城:點擊壹讀微信左下角「壹讀拍呀」,就能找到「(沒)節操商城」了!

買新刊,壹起來找茬,就有機會獲得全年贈閱。活動詳情請戳下方閱讀原文

訂全年有禮活動9月1日0時已上線。上壹讀淘寶店選購名為「【壹讀官方直營店】訂閱有禮」的商品或上微信節操商城「訂閱有禮」區域進行選購,禮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相關焦點

  • 看了才知道,古裝劇裡的盔甲與歷史真實盔甲差距有多大
    尤其隨著觀眾審美標準的提高,古裝戰爭片對「服化道」的要求不斷提高,來不得半點虛假,否則就無法獲得觀眾認可,更會貽笑大方。可在現如今的國產古裝影視劇中,道具和服裝經常淪為吃瓜群眾們吐槽的重災區。尤其是古代戰爭題材裡最重要也最惹眼的武將盔甲,想像力那叫一個突破天際,各種奇形怪狀的造型層出不窮,簡直可以說是沒有最不靠譜,只有更不靠譜。
  • 魯班到家:沒有不靠譜的師傅,只有不靠譜的管控
    原標題:魯班到家:沒有不靠譜的師傅,只有不靠譜的管控在如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過硬的產品質量是制勝的法寶,優質的服務更能為企業「錦上添花」。
  • 「裸婚」,靠譜不靠譜
    裸婚是一個在2008年出現的中文流行語,最開始的原因大多都是經濟基礎不夠,結婚時只領結婚證,不辦婚禮、不擺婚宴、不拍婚紗照、不度蜜月、不買房子,當然少部分是工作時間太忙,不舉辦婚禮。隨著時代進步。近幾年來,裸婚已不再代表貧窮。
  • 不靠譜的《驢得水》
    業內那幾年對這件事的認知是:一個很靠譜的項目,遇到了兩個不靠譜的人。 這個項目有多靠譜呢?自從09年《驢得水》的電影故事在我和劉露的討論中誕生,聽過它的人無不嘖嘖稱奇,12年和至樂匯合作將它改編成舞臺劇之後一夜爆紅成為「神劇」,就連史航這樣的專業編劇也數次在觀劇過程中驚嘆「沒想到」、「不可思議」。
  • 靠譜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評價 靠不靠譜就看8個細節!
    過去我們誇一個人用的最多的詞,無非是「能力強」、「聰明」、「勤奮」、「自律」、「努力」…… 但漸漸地,誇一個人「靠譜」,成了最高級的評價。 股神巴菲特說:「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與不靠譜的人交往,是對時間、生命的極大浪費。
  • 不靠譜的泰國人
    人們願意把一些瑣碎的事務附加上所謂的意義,其實是想給平淡無奇的生活帶點不一樣的味道吧……過度了會迷失,沒有又無趣。今天我講幾個熟悉的泰國人,讓我們感受一下泰國人那些不靠譜的事兒。上面這張圖片,是常來我所住小區門口賣苞米的小販。一棒煮熟的苞米15泰銖,折合人民幣3元錢。我常常吃完晚飯遛彎回來會買上兩棒,作為夜宵。
  • 靠譜不靠譜?用可樂當滅火器
    最近最火爆的視頻莫過於可樂滅火了,更有「一瓶可樂能救全家人的命」的標題在朋友圈裡瘋傳。視頻中一名外國消防員手拿一大瓶可樂對著一個著火箱子猛噴,然後噴射的可樂居然就把火給滅了。可樂滅火靠不靠譜?看到這裡,徹底蒙了,可樂滅火靠譜嗎?!
  • 總有一種不靠譜,讓澤尻繪裡香等明星涉毒
    剛進入演藝圈的澤尻繪裡香演藝之路也是順風順水,奈何自己作死,硬生生把自己從「最受歡迎的女星」作到「最令人討厭女星」,事件的起因是2007年9月份在主演的電影《塵封筆記本》宣傳活動中態度過於不佳,遭到了媒體和公眾的嚴厲批評,同年10月初,澤尻繪裡香雖然對此事進行了道歉,但由於事件造成的影響太過惡劣,澤尻繪裡香的負面形象一時深入人心。
  • 一個人不靠譜的四大表現
    可以這麼說,「靠譜」就是對一個人最高級的評價,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努力的方向。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盤點盤點一個不靠譜的人經常會出現的五種表現。望各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李四向朋友借錢,說好兩個月後還上,可最後一拖再拖,過去了大半年都沒有還清。... ...很多人之所以給人不靠譜的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說到做不到,答應好的事,總是不能兌現承諾。一個人如果有這樣的毛病,那麼他的信用就會大打折扣,幾次以後,就沒有人會相信他了。有人可能會認為這小題大做了,我和朋友約飯,遲到幾分鐘怎麼了?
  • 職場愛情靠不靠譜?關鍵看你選的人靠不靠譜
    小柔很受傷,可是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她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身份和立場去幹涉什麼,計較什麼。這樣的結局,本就註定。披著「愛情」外衣的誘惑,總是有如罌粟般致命。職場中不是沒有真愛,但前提是我們要選擇一個靠譜的人。而何為「靠譜」?至少對方要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對感情負責。
  • 總算看到靠譜的國產恐怖片,沒有故弄玄虛,只有出人意料的劇情
    我們一直感嘆,國產的恐怖片質量只低不高,往往只有名字恐怖,劇情都很一般,這部《女蛹》應該算得上是一部不錯的國產恐怖片,主要是劇情比較新穎,還有出人意料的結尾,算是國產恐怖片的良心了。尤其是結局比較出人意料,並沒有按照國產電影的一般套路走向大團圓,按道理來說,女主最後應該戰勝佔據自己身體的安妮的靈魂,然後和男主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最後女主的肉身完全被死去的安妮的靈魂侵佔,最後在一場爆炸中走向死亡。
  • 奇門眾俠組團打怪 《奇門遁甲》中「不靠譜奇俠」賀歲「最靠譜」
    「不靠譜的奇俠」組團打怪 《清明上河圖》裡暗藏玄機「不靠譜的奇俠周冬雨則笑稱自己飾演的小圓看起來像個「低幼兒童」:「但就是這個『低幼兒童』最後帶著一幫成年人一起拯救了世界,我們這幾個看似不靠譜的人最終做了件最靠譜的事。」
  • 這三種男人,最不靠譜,不值得託付終身!
    女人嫁對郎,也就嫁給了幸福,倘若女人被愛情遮住了眼睛,一旦在愛情面前失去理性,錯嫁給一個不靠譜的男人,婚後生活註定會困苦不堪。很多時候,越是不靠譜一些的男人,越擅長撩女生,戀愛的時候對你百般哄騙,一旦結婚之後就會原形畢露,但依舊會有很多女生一廂情願為愛奮不顧身,傻乎乎以為是愛情。
  • 看起來最「不靠譜」的弟弟卻是全劇最通透的人
    《三十而已》目前播出到高潮,劇中的三個女人都開始走向不同的階段,王漫妮回了老家,鍾曉芹離婚後將展開新生活,目前只有顧佳的生活還算完美,可是林有有的入侵讓一切美好都將破滅。,那日子就沒法過下去了,說自己有個哥們兒前段時間喜歡上一個小姑娘非要和媳婦鬧離婚,沒本事還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怎麼勸都不聽,陳旭這瘋狂的暗示提醒,許幻山卻沒有聽進去。
  • 靠譜的最高境界: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
    不知你是否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共事和信任,最基本的是看他靠不靠譜。 學歷高不高,能力強不強,聰不聰明是其次,但說話算數,做事有數,人品靠得住,很重要。 但第二天當朋友催她給數據時,卻支支吾吾地說:「昨天接到電話時,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等到下班時,數據還沒有統計好,所以我就先回家了。」朋友說,自己當時氣不打一處來。說到底,小王的問題,根本不是加不加那一兩個小時的班,而是根本沒把工作當回事。有句話說:「一個人最大的能力,就是靠譜。」
  • 不靠譜的年紀遇到不靠譜的你
    從來沒有一個男孩會在我難過時這樣第一時間趕到我身邊。從來沒有!! 哎呀這話真是喪良心,之前那些男孩哪個跟你住樓上樓下了?人家腿兒著過來不需要花時間的欸? 話雖這麼說,閨女遇到一個這麼知道心疼體貼她的男孩,我自然還是開心得很。 老媽媽我自己雖然沒荷爾蒙了,可是好喜歡看有荷爾蒙的小孩子談戀愛。
  • 動漫裡最靠譜的團長角色是誰
    那麼在動漫裡,到底最靠譜的團長是誰呢?近日,有日本網友展開了討論。如果不是他的存在,恐怕調查兵團直接被巨人全滅了都不奇怪。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第二季當中他即便斷了一根胳膊,也可以迅速將大家重新集結起來。如果換成普通人的話,這種時候早就疼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還有比這個團長更靠譜的嗎?3 風吹けば名無し       嗯,如果說到靠譜,確實埃爾文團長的魅力比較大啊,畢竟他是整個調查兵團的主心骨。
  • 百年樹人|靠譜的最高境界: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
    不知你是否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共事和信任,最基本的是看他靠不靠譜。 學歷高不高,能力強不強,聰不聰明是其次,但說話算數,做事有數,人品靠得住,很重要。 「靠譜」一詞聽起來有種隨隨意意的感覺,但做起來卻是實實在在的原則。
  • 金庸小說裡最不靠譜的幾個師父,謝遜的師父毫無爭議佔據榜首
    金庸小說裡最不靠譜的幾個師父,謝遜的師父毫無爭議佔據榜首 文/無計讀書 在我們泱泱中華的五千年歷史中,形成了很多前人總結下來的金科玉律和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和「活到老學到老
  • 「不靠譜」研究院 Bukaopu Laboratory !
    不靠譜研究院 302 實驗室的研究報告表明,不靠譜的藝術表達形式已經基本吻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接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