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大兵率一眾演員在湖南笑工場春節聯歡晚會上謝幕,是為「封箱演出」。
只是,這次「封箱」,很長很長。
等劇場燈再次「點亮」大兵的一雙「迷人」笑眼,已是5月15日。
5月12日,省文旅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文化經營場所開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劇院等演出場所經當地黨委政府同意,可以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但暫緩舉辦中大型演出活動。如果說4月30日開展的湖南車展,擔起了後疫情時代振興長沙會展經濟的重擔,那麼,湖南笑工場則擔起了助力長沙夜經濟的擔子。「南派相聲」的擔子,大兵已挑了多年,再加一副新擔子,也讓5月15日晚的「開箱」演出,更有分量。大兵和搭檔配合默契。圖片均為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靜芸 攝
笑工場在長沙有多個固定演出場所,但目前只開放了一個,位於天心公園旁的盛世天星閣店內。這個劇院規模不大,以單場演出容量來看,是最不賺錢的。但為何笑工場只青睞這裡?原來是為了防疫需要。記者走進一樓的劇院後發現,竟然有清涼的穿堂風吹過。相聲演員、笑工場有關負責人熊壯告訴記者:「我們這裡不是封閉的室內演出場所,而是南北通透,可以開窗通風。」笑工廠演員全情投入。
記者採訪熊壯時就被工作人員打斷,對方拿著一張貼有密密麻麻綠色健康碼的海報來詢問如何安置。原來這上面的健康碼都是大家的,大大方方亮出來算是自證健康。記者採訪時距離正式演出尚早,場內沒有觀眾進場,按理說此時在前臺負責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的兩位工作人員無事可幹,但大家仍規規矩矩地戴好口罩,不敢有一絲懈怠。至於防疫的重頭戲——嚴格控制觀眾人數,笑工場更是有巧妙安排。劇院座位和一般音樂廳、電影院等不同,是傳統的八仙桌。過去,這裡一排要擺四張,現在只剩下三張。每張八仙桌旁邊的座椅也撤下了三把。這樣一來,原本能容納200人的劇院,現在只能容納108人。但其實根本湊不齊「一百單八將」,因為還要隔位就坐,部分椅子只發揮「隔離」功能。熊壯介紹說,他們是「五一」期間萌生的念頭。5月1日,他們到坡子街等長沙主要景點,看到一派歡樂的節日氛圍。在街頭採訪中,大部分市民表示,在防疫措施到位的情況下他們願意來觀看演出,市場表現出強烈的演出需求。為此笑工場於5月2日至5日進行了4場試演,效果不錯。首先是對醫務人員實行免費觀看政策,早在試演期間,熊壯就發現平均每場有16位醫務人員,比例不低。其次是有針對性地創排了抗疫新作品,比如對信謠傳謠、不戴口罩等行為的諷刺。再者是演出時的即興抓哏,演員帶頭向現場醫務人員鼓掌致敬。臺下觀眾笑得合不攏嘴。
演出最後,大兵作為壓軸嘉賓登場,現場熱鬧非凡。在最後的採訪中,大兵告訴記者:「我覺得今晚來看演出的觀眾很勇敢,我就是讓觀眾看到物超所值的表演。今後所有笑工場成名的腕兒都要來演出。」一個是8日發布的《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另一個是12日發布的《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文化經營場所開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強調:「劇院等演出場所經當地黨委政府同意,可以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但暫緩舉辦中大型演出活動。」劇院、電影院這對難兄難弟,此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博物館、圖書館等小夥伴結束漫長寒假,開開心心「上學去」,而自己只能窩在家裡啥都幹不了。再這樣日復一日地等下去,都要等成「留級生」了。如今「長沙文旅消費+夜經濟高級班」的班級成員終於要全員到齊了!「五一」期間,長沙各大旅遊景點限流+預約,穩字當先。省文旅廳通知中提及的「觀眾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同樣是「穩」字訣的打法。然而,笑工場這類活躍於劇場的演出團體是按人頭售票,限流等於限住了票數,門票收入不能覆蓋成本的話,還恢不恢復營業?笑工場演出舊照 資料圖片
大兵道歉了
既然當年門可羅雀的時候都熬過來了,現在還能比以前更差嗎?他們只要能給長沙市民帶去歡聲笑語就行了。笑工場天心閣劇場負責人熊壯談復演意義
至於既要考慮賺錢,又沒有別的項目分擔經營風險的其他室內演出場所,與市民見面就還要再等等了。但也不要太過悲觀。因為大家想念它們,它們也想念大家(🧧)啊!點亮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