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7年,佘詩曼獲得香港小姐季軍,踏進娛樂圈。這時,黎姿已經出道12年,正在轉型做電影咖。
那幾年,佘詩曼一直為演戲頭疼,她在《雪山飛狐》的表現,遭媒體炮轟:演技差、說話像「雞仔聲」。
此時,黎姿在電影圈發展不順,雖然參演多部電影,但是沒有一部代表作,無奈之下,她只能將重心放回電視劇。
90年代的TVB人才濟濟,不僅有「四大花旦」:蔡少芬、宣萱、陳慧珊、郭可盈,還有很多優秀的前輩,黎姿和佘詩曼根本排不上號。
從1997年到2000年,佘詩曼拍了5部電視劇,而黎姿拍了24部電影,兩人的人氣和作品數量,都不是一個量級。
那時,黎姿根本不把佘詩曼放在眼裡,更沒想過,未來有一天,她們會爭奪「TVB一姐」。
二、
2001年,莊偉建決定翻拍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還邀請了袁潔瑩和黎姿分別扮演趙敏和周芷若。但是,原定的主演袁潔瑩突患疾病,不得不放棄這個機會。
這時,兩條「平行線」產生交集,佘詩曼和黎姿迎來第一次合作。
按理來說,佘詩曼進組,是接替袁潔瑩出演趙敏,為什麼最後兩人的角色互換?這一切,歸因於電視劇的男主角吳啟華。
和監製的想法不同,吳啟華認為黎姿的外形更符合趙敏,佘詩曼感覺上更加賢淑。其實,吳啟華是擔心佘詩曼經驗不足,無法勝任趙敏一角,所以委婉的提出換角。
從結果上看,黎姿的表演非常出彩,甚至不少觀眾表示:「黎姿之後,再無趙敏。」相比之下,佘詩曼的表現略顯稚嫩。
如果放在今天,哪位明星的角色被替換,估計會被粉絲撕個三天三夜。
《倚天劍屠龍刀》後,黎姿和佘詩曼的差距越來越大,前者一躍成為TVB一線小花,而後者還在證明自己的路上。
三、
佘詩曼明白了一個道理:小紅靠捧,大紅靠命,她繼續輾轉於各個劇組,在拍戲的同時,不斷打磨演技。此時,黎姿的愛情迎來轉折點,她和香港才俊龐維新分手後,認識了後來的老公馬廷強。
所謂情場得意,事業失意,兩人第一次合作後,佘詩曼接連推出《紅衣手記》、《洗冤錄II》、《帝女花》等經典作品,稍有追趕之勢,此時,黎姿沒有配得上名氣的佳作。
2004年,佘詩曼和黎姿合作了電視劇《金枝欲孽》,兩人在片場相處和睦,互相打氣,但是媒體卻將他們不合的傳言,越炒越熱。
因為,兩人都憑藉《金枝欲孽》,入圍「我最喜愛的女主角」,在媒體的添油加醋下,她們之間的較量火藥味十足,隱隱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勢。最後,黎姿憑藉玉瑩一角,擊敗佘詩曼,拿下這個獎盃。
四、
然而,黎姿和佘詩曼第三次合作時,媒體的報導更加離譜。
2006年,拍攝《火舞黃沙》期間,外界多次傳出兩人不和的消息。黎姿因胃病缺席發布會,被媒體寫成:不滿插曲歸屬佘詩曼;佘詩曼和黑粉吵架,被媒體寫成:不滿黎姿粉絲,疑似積怨已久。
那段時間,兩人努力澄清關係不和的傳聞,但外界都不相信,這大概是人紅是非多。
此時,佘詩曼的事業節節攀升,而黎姿心生退意,還公開表示:「一旦結婚,就會退出演藝圈。」就在同年,佘詩曼擊敗黎姿,拿下「我最喜愛的女主角」,媒體再次製造矛盾。
其實,黎姿和佘詩曼的關係,沒有她們表現的那麼好,也沒有外界報導的那麼差。用佘詩曼的話講,所謂的不和傳言,大多只是炒作。兩人的關係,既是針鋒相對,又是惺惺相惜。
五、
時至今日,不少觀眾還在討論,如果黎姿沒有退圈,她和佘詩曼誰是TVB一姐。
黎姿和佘詩曼的分水嶺,是2009年。
這一年,黎姿和富豪男友結婚,並宣布退出娛樂圈,而佘詩曼憑藉《宮心計》,拿下收視冠軍。當年,兩人地位,誰高誰低,不好評價。但是,據TVB的活動叫價顯示,黎姿的商業價值更高。
其他假設性的東西,暫不作討論。
黎姿拍完電視劇《珠光寶氣》後,急流勇退,嫁給了身患殘疾的富豪男友,還生下三個可愛的女兒。如今,49歲的黎姿依然美麗,雖然藏不住臉上的皺紋,但是眉眼間充滿幸福。
佘詩曼的情路坎坷,但是她把握機會,演好了每一個角色。無論是《使徒行者》,還是《延禧攻略》,都讓她的事業更上一層,成為了當之無愧的TVB一姐。
雖然沒有嫁入豪門,但是她已經成為豪門。
黎姿和佘詩曼,都是有實力的好演員,觀眾總將她們做比較,既是喜愛,又是肯定。
其實,大家並不想爭個高低,只是懷念那個最輝煌的時代、最好的演員和最好的電視劇。
黎姿和佘詩曼不同的經歷和性格,決定了不同的人生,一個安於平穩,所以選擇家庭;一個拼搏上進,所以選擇事業。
一旦做出選擇,不要回頭、不要後悔,珍惜現在的一切,朝著目標走下去。
總有一天,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