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演藝圈中有很多跟抗日題材的作品,而且也深受觀眾的喜歡。但是,早在2001年的時候,抗日題材屬於冷門題材,幾乎很少有人嘗試。而最經典的抗日劇《亮劍》,便誕生在這個時期。
當時,出品人劉燕銘在機場的書店裡購買了都梁的《亮劍》,希望以此來打發漫長的飛行時間。只是,沒想到一下子被書中的故事情節給吸引住了,打算把他籌拍成影視劇。
雖然劉燕銘歷經周折把小說版權搞定,但是該小說內容過於敏感,以至於很長時間都沒有啟動拍攝計劃。直到2004年隨著《歷史的天空》的熱播,讓劉燕銘確定這是籌拍《亮劍》最好的時期。
不過,《亮劍》的選角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甚至可以說是歷經坎坷。當時,劇組修改出來之後,劇組第一時間找到了李幼斌,邀請他飾演李雲龍。
然而此時的李幼斌已經46歲,也算是即將年過半百的人。而《亮劍》這部作品李雲龍有很多打鬥的戲份,而且大多數的拍攝環境十分艱苦,以至於李幼斌看完劇本之後,想也沒有像準備推掉這個邀約。
幸好,這件事被李幼斌的戀人史蘭芽知曉了。在她看完劇本之後,就覺得李雲龍這個角色是為李幼斌量身定做的,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因此,史蘭芽就開始做李幼斌的思想工作,讓他接拍這部作品。最終,李幼斌答應出演,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李雲龍。
不過,劇組在說服李幼斌的時候,還找了李幼斌的鄰居張光北,希望他能夠出演楚雲飛這個角色。只是,當時張光北已經轉型做幕後很長時間了,而且還都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績。
因此,當劇組找上門的時候,就問了一句:「什麼戲?」對方說:「抗日的」。而張光北聽完之後,立刻就說:「抗日的就算了」。
但是,導演覺得除了張光北之外,沒人能夠駕馭楚雲飛,就把劇本放在他家,讓他再重新考慮一下。最終,張光北看完劇本之後,二話沒說給導演打電話,自己會出演這部作品。
跟他們兩位相比,何政軍邀請更加容易一些。剛開始的時候,何政軍就特別喜歡這個劇本。不過,對於自己要詮釋的角色不是特別滿意,就一直沒有給劇組一個準確的答覆。
直到劇組拿著趙剛這個角色找到他,才確定出演。至於,何政軍剛開始不滿的角色到底是什麼,他後期在節目中也沒有過多地談及,只是說「保密」。
雖然選角過程歷經坎坷,但是播出之後就在圈內掀起了一股抗日題材的熱潮。直到現在為止,該劇都是難以逾越的經典。唯一可惜的地方,只改編了原著的三分之一的內容
不知道,你們對此是怎麼看待的呢?還記得最喜歡的角色是哪個嗎?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嚴重聲明:內容原創,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