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黃智賢:郭正亮送給民進黨的三個禮物

2021-02-20 臺灣搬運

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2015年,李登輝逆勢發表媚日言論稱「70年前,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所謂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對此,民進黨理論專家郭正亮撰文斥其曾為「中華民國總統」,所持親日言論卻令整個臺灣淪為國際笑柄。全文如下:

(「理性綠」郭正亮)

縱容李登輝親日,才是臺灣人真正悲哀

李登輝投書9月號日本右翼雜誌《Voice》,「70年前,臺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所謂臺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他還回憶起當年自願投入日本軍參戰,自己配屬日本名古屋高射第2師團,哥哥李登欽則參加日本海軍戰死南洋,表示「當時我們兄弟二人,是以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身份為『祖國』奮戰」。

李登輝的親日言論,立刻引起國、共兩黨的強烈抨擊。馬英九痛罵李登輝「出賣臺灣、羞辱人民」,呼籲他「收回言論並向臺灣人民道歉」。大陸國臺辦痛批李登輝「可恥的殖民奴化心態及頑固堅持「臺獨」立場,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相形之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表示,李登輝言論是「個人的感受和立場,臺灣社會有很多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對歷史有不同詮釋」,她呼籲「社會要抱持互相包容的態度」。

如果李登輝只是一介臺灣平民(例如柯文哲爸媽),投書回憶自己的當年感受,當然享有個人言論自由,即使不認同李登輝言論,也應給予尊重。問題是,李登輝做過12年「中華民國總統」,至今還繼續享有「總統」卸任禮遇,他的發言並不只代表個人,還代表「中華民國」和臺灣人的基本立場,李登輝的親日史觀也要接受更嚴格檢驗。

從7月22日李登輝獲邀到日本國會議員會館演講,到安倍與李登輝密會,到8月21日傳出日本右翼雜誌將刊出李登輝特稿,都可看出日本政界刻意選在9月3日中國大陸舉辦「抗戰勝利70周年」之前,試圖透過「臺灣李登輝之矛」攻打「兩岸抗戰紀念之盾」的政治布局。就此而言,李登輝突然被日本政界密集凸顯吹捧,其實只是作為日本對中國大陸的博弈棋子而已。

(李登輝發表"媚日言論"後獲得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接見)

我們並不懷疑李登輝和兄長當年是自願參加日本軍,是以「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身份為祖國奮戰」。問題是,李氏兄弟的日本認同經驗,並不能代表當時多數臺灣人的主流價值。以1943年為例,臺灣總人口659萬人,當時包括自願和強迫,臺灣人投入日本軍參戰有8萬人,軍屬與軍夫12萬人,合計20萬人,只佔1943年總人口百分之三。

1940年,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籍民改換日本姓名促進綱要」,規定改姓名家庭必須符合「國語常用家庭」和「符合皇民資格且富於公共精神」兩大條件。李登輝父親李金龍是日本刑警,為了宣示效忠日本殖民政府,就率先將李登輝改名「巖裡政男」,哥哥李登欽改名「巖裡武則」。「巖裡」是相當罕見的日本姓,據說源自一位本事很高、志在掃蕩群魔的日本天神,由此可看出李氏家族改為日本皇民的決心。

但皇民化絕非臺灣主流,直到1943年12月,臺灣人改日本姓名仍然不多,據統計全臺灣只有1萬7526戶改姓名,總人數只有12萬6211人,只佔總人口不到百分之二。這些改姓名的臺灣人,或是因為在殖民政府任職,或是因為有求於殖民政府機關,對臺灣多數基層民眾來說,「臺籍日本皇民」其實就是少數「親日高級臺灣人」。

換句話說,李登輝成為日本皇民改名「巖裡政男」,只能代表百分之二的臺灣人經驗;李登輝和兄長投入日本軍參戰,也只能代表百分之三的臺灣人經驗。李登輝充其量只能代表少數「臺籍日本皇民」史觀,多數臺灣人既不願改日本姓名成為皇民,也不願投入日本軍參戰。如果不能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當時多數臺灣人的感受和立場,就是明顯以偏概全、扭曲歷史。

可議的是,李登輝為了把自己所代表的少數「臺籍日本皇民」史觀,擴大渲染成多數臺灣人的歷史處境,不惜抹殺當時臺灣人的其他選擇。事實上,當時臺灣人至少做出三種歷史選擇:

一、徹底認同日本統治,自願改為臺籍日本皇民的「親日派」。

二、徹底與日本殖民決裂,選擇投入中國抗日戰場的「親中派」。

三、繼續推動臺灣自治改革運動,抵抗日本殖民壓迫的「本土派」。

以投入中國抗日戰場的「親中派」為例,當時臺灣人的抗日足跡,幾乎遍及所有中國抗戰地區,也同時包括參與國、共兩黨。投入香港戰場,就有謝東閔、謝南光、李萬居、翁俊明、劉啟光、陳哲生等人;投入華南戰場,則有李友邦、蕭道應、鍾浩東、丘念臺、郭耀傳、楊坤榮等人;投入華中戰場,也有吳思漢、朱天順等人;投入華北戰場,則有林思平、楊泰山、楊誠、李子秀、林棟、翁阿冬、楊美華、陳文英等人。至於在海外支援抗日,則有出身臺中霧峰林家、南京陸軍官校畢業的林正亨,還有國府派赴舊金山推動華僑救國運動的黃朝琴等人,這些人都是當時臺灣首屈一指的各界精英。

另以不斷抵抗日本殖民壓迫的「本土派」為例,1921年蔣渭水等人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推動鼓吹民權的啟蒙運動。1927年洪元煌、彭華英、謝春木、陳逢源等人成立「臺灣民眾黨」,以「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經濟組織、改廢社會缺陷」作為三大目標。另如1932年《臺灣民報》成為呼籲改革的最大漢文報紙,都是臺灣「本土派」不懼日本殖民壓迫、不斷追求改革的歷史足跡。

(蔣渭水,最重要的日據時期反殖民運動領袖之一)

但隨著日本軍國主義抬頭,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迫解散,1937年日本推動皇民化運動,強迫《臺灣民報》廢止漢文版,更進一步在1941年強迫改組為日本御用媒體,臺灣「本土派」改革遭受空前挫折。可恥的是,從未抵抗日本殖民壓迫、從未參與臺灣自治改革的李登輝家族,卻以「日本皇民」史觀篡改臺灣近代史,全面抹殺「親中派」和「本土派」的抵抗日本運動。

強調臺灣人當年的歷史選擇不只「親日派」,同時也包括「親中派」和「本土派」,是要凸顯臺灣人面對日本殖民和中日戰爭的歷史困境和多元選擇。遺憾的是,包括李登輝在內的戰後臺灣「親日派」,常因為反對國民黨外來政權,反對大中國史觀,故意誇大「日本皇民」史觀以偏概全。這種「親日史觀」在處理二次大戰的歷史正義問題,常陷入不知反省、連美國也無法接受的日本右翼觀點,讓臺灣淪為「被殖民者同情殖民統治」、「罹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國際笑柄而不自知。

我們不禁要問,相對於其他亞洲殖民地,日本殖民統治者果真對臺灣人比較好嗎?事實上完全沒有。根據1945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殖民政府161個敕任(簡任)職位只有1個臺灣人(0.6%),2120個奏任(薦任)職位只有29個臺灣人(0.7%),21198個判任(委任)職位只有3726個臺灣人(17%),其中多數是小學教員、街庄役場低階職員、後補警員,完全沒有政治影響力。總計日本統治臺灣50年,臺灣人只出現過2名科長、3名郡守、3名法官、9名中學教員、2名大專教授,從來沒有任何臺灣人進入中上管理階層。

比較臺灣和韓國,更能看出臺灣人完全被「親日史觀」誤導的歷史迷失!當年朝鮮人的皇民化程度,其實遠超過臺灣,但戰後韓國人的政治主體性卻遠比臺灣強烈。臺灣曾被日本殖民50年,朝鮮也曾被日本殖民35年,1937年日本同樣在朝鮮推動日語國語運動,由於韓語和日語文法相近,1944年能使用日語的朝鮮人已經高達20%。1940年日本同樣推動朝鮮人改姓名運動,由於日本在朝鮮訴諸警察強制,朝鮮人改姓名比例高達總人口10%,遠高於臺灣不到2%。

(被日殖民時的朝鮮)

但戰後韓國人對日本殖民的痛切檢討,卻讓臺灣人汗顏。2014年美國Pew研究中心針對亞洲各國民眾對日本的態度調查,韓國人對日本持負面態度高達77%,僅次於中國大陸90%,高居世界第二,與臺灣一面倒向親日,成為強烈對比。

和李登輝曾改名「巖裡政男」一樣,1940年也有一名朝鮮人改名「高木正雄」在「滿洲國」軍第8團擔任少尉,就是後來發動軍事政變的樸正熙。1945年日本投降後,「高木正雄」堅持日本皇軍精神拒不投降,還槍殺蘇聯紅軍聯絡員,後來順利突圍混入國民黨中央軍,才被遣返韓國。

樸正熙和夫人陸英修都精通日語,回到韓國之後,卻始終避談這段讓韓國人感到不光彩的滿洲從軍史,即使如此,樸正熙仍然因為急於和日本發展經濟合作,被韓國人抨擊為戰後最親日的國家領導人。女兒樸槿惠同樣熟悉日語,但在1998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之後,就始終以堅定反日著稱。

(樸槿惠和樸正熙父女)

李登輝投書日本右翼雜誌之後,呂秋遠律師幫他辯護,認為李只是「說出事實」而已,並以1945年5月臺北遭到美軍轟炸、導致死亡3000多人為例,說明當時臺灣是日本殖民地,和中美兩國站在對立面,「沒有臺灣抗日的事實」。

同樣比較當年朝鮮,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12日蘇聯攻下朝鮮城市雄基和羅津,8月13日更與日軍在清津展開激戰,直到8月18日日軍才停止抵抗,造成許多朝鮮民眾傷亡。對戰後韓國人來說,當時朝鮮也是日本殖民地,也站在蘇聯對立面,如果比照李登輝「親日史觀」,當然也可說成「沒有朝鮮抗日的事實」,但戰後韓國人卻從來不如此認為。

戰後韓國主流史觀,是堅持朝鮮人追求民族解放的抗日立場,儘管蘇聯與日本激戰導致朝鮮民眾傷亡,但韓國人認為這是推翻日本殖民統治、追求朝鮮解放的必要之惡,根本不可能說出「70年前,朝鮮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所謂朝鮮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的荒唐言論!儘管當年也有10萬朝鮮日本兵,還有遠比臺灣人還多的朝鮮人改日本姓名,但從來沒有韓國人會以「這就是歷史事實」的態度來自我辯護,更不可能以「當年曾為日本皇民」為榮!

最諷刺的是,就在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向韓國抗日人士紀念碑獻花下跪、為日本對朝鮮殖民統治表示由衷道歉的關鍵時刻,曾做過12年「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卻故意配合日本政界,說出讓臺灣淪為國際笑柄、完全以偏概全的親日言論。對比亞洲各國反省檢討日本殖民侵略歷史,對比全世界熱烈討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臺灣繼續淪為「亞洲親日孤兒」,繼續縱容李登輝「親日史觀」橫行無阻,才是臺灣人的真正悲哀。

(鳩山由紀夫向韓國抗日烈士墓下跪)




    儘管郭正亮的表態獲一眾藍軍好評,但黃智賢即刻發文指出, 別看郭義正言辭地痛斥李登輝賣國,但其動機仍在於替民進黨「拆彈」、為蔡英文護航。且郭意圖將臺灣反日領袖蔣渭水捆綁入民進黨陣營的政治資產,為後者加分。全文如下:

(「泛紅藍」黃智賢)

郭正亮是綠營裡少數願意講理,不願意說謊的人,讓人尊敬。他對綠營的忠誠,絕不令人質疑。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總可以在垃圾裡,幫綠營找到黃金。

他一篇痛斥李登輝的文章,竟然可以給綠營3個禮物,為綠營完成三件事。努力在李登輝的「祖國是日本」災難中,全力保護蔡英文脫離險境,這就是我最最佩服正亮兄的地方。

他送給綠營的3個禮物是:

一、李登輝的「日本是祖國」說,和反課綱的「慰安婦自願」說,其實是綠營兩顆尚未真正爆炸的原子彈。因為太違反人類文明與良知。所以必須拆解。

正亮兄的這篇文章,試圖一舉,以他的學者和理性的形象,幫蔡英文拆解這兩顆原子彈。讓中間和淺藍選民看到,綠色陣營也有人不但對歷史誠實,有歷史良知,更願意出面駁斥李登輝。要知道蔡英文和李登輝的政治關係,豈僅僅是政壇父女情?她之所以踏上政壇青雲路,每一步提拔,都是李登輝。蔡英文也許不方便說,不願意說,不想說的話,正亮兄可以幫她說,幫她批判,為她開路。正亮兄這樣充滿事實與凜然正氣的文章,在臺灣廣泛流傳,被藍營擊節讚賞的程度,當然超越綠營過去的文章。

(蔡英文與李登輝)

這個印象,在投票日,絕對會有影響。投票的時候,被李登輝言行激怒,原本不願意投蔡英文的人,也許想到郭正亮這一篇文,立刻覺得和蔡英文距離不再那麼遙遠。郭正亮的文章,全力幫蔡英文挽救,她在中間選民心中與良知的遙遠距離。

二、讓北京和國際視聽安心。

因為李登輝的言行,其實已經讓臺灣成為國際笑柄。如果蔡英文不委婉的間接切割,將使蔡英文自己也成為嚴重笑柄。這篇文章,告訴北京和國際,民進黨的人,其實不是沒有良心。告訴國際社會,民進黨也不同意李登輝的日本右翼軍國史觀。所以北京和美國對蔡英文執政的可能性,不必擔心。你看,即使北京駁斥李登輝,也不會超越這個程度了。所以蔡英文是可以信賴的。

三、正亮兄的文章內,埋了極端重要的,真正重量級的神秘禮物。

這個禮物,沒有人看懂。但只要一開封,卻可以是綠營的毀滅性武器。這就是在關鍵的地方,埋下神秘禮物的重要性。

這個禮物,就是「蔣渭水」。

蔣渭水對綠營的重要性,從綠營幾乎要把他尊為臺灣國父,就看得出來。郭正亮在文章中,列出他認為的,臺灣人當時的三種選擇:

(1)徹底認同日本統治,自願改為臺籍日本皇民的「親日派」。

(2)「親中派」。

(3)「本土派」。

我非常不同意郭正亮的三種分類法。因為不是只有到大陸抗日才是親中,在臺灣本地抵抗日本殖民壓迫的,也多是「親中派」。把「親中派」與「本土派」分隔,是臺灣綠營的分類法。

1. 郭正亮把蔣渭水歸類為「本土派」,而不是「親中派」。蔣渭水絕不會同意,更不會甘心。郭正亮把蔣渭水歸為所謂的「本土派」,是要努力幫綠營加分。把蔣渭水這樣的英雄人物,拉到綠營的陣營。即使那是違反蔣渭水一生的志業和意識形態的嚴重扭曲。

(A)「臺灣人明白地是中華民族」

1924年,發生「治警事件」,日本檢察官指控說,臺灣人自稱「中華民族」,是「不穩思想」。

在法庭上,蔣渭水是這樣反駁的:「臺灣人不論怎樣豹變自在,做了日本國民,便隨即變成日本國民。臺灣人明白地是中華民族即漢民族的事,不論什麼人都不能否認的事實。國民是對政治上、法理上看來的,民族是對血統的、歷史的、文化的區別的。」

蔣渭水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認為祖國是中國;期盼祖國富強偉大,無庸置疑。如果用郭正亮自己的分類,那麼蔣渭水也好,「文化協會」也好,「臺灣民報」也好,都該是親中派。

(B)蔣渭水心中的祖國,向來是中國。

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回憶,在蔣渭水倡導下,推舉翁俊明與杜聰明二人(都是同盟會會員),到北京去。原本是計劃在水源地,丟入霍亂菌,毒殺袁世凱。計劃不成功,蔣渭水就又在臺北醫事學校,發起「國民捐」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動,並由周桃源帶去廣東支持孫中山。

(1913年臺灣青年謀刺袁世凱的送別合照,前排左二為翁俊明,左三為杜聰明)

(C)蔣渭水的老同志白成枝說蔣渭水「在學中嚮往祖國,常著文痛批日帝暴政。」而蔣渭水更被吸收為「同盟會」的秘密黨員。

(D)1915年的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是日據時期臺灣人武裝抗日事件中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臺灣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重要事件——觀察者網注)以後,日本的高壓統治,使武裝抗日完全不可行。所以臺灣人開始以文化政治運動來抗日。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中,《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真相》記錄了日本殖民統治者眼中的這些運動。

(1915年,以臺灣愛國者餘清芳、羅俊、江定三人為首,進行反日)

日本人把反抗者分為兩類:「其中一種是對支那的將來抱持很大的囑望。以為支那不久將恢復國情,同時雄飛於世界,必定能夠收回臺灣。基於這種見解,堅持在這時刻到來以前不可失去民族的特性,培養實力以待此一時期之來臨。因此民族意識很強烈,常時追慕支那,開口就以強調支那四千年文化鼓動民族的自負心,動輒撥弄反日言辭,行動常有過激之虞。

「相對的,另外一種是對支那的將來沒有多大的期待,重視本島人的獨立生存,認為即使復歸於支那若遇較今日為烈的苛政將無所得。因此,不排斥日本,以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為目標,只專心圖謀增進本島人的利益和幸福。然而,即使是這些人也只是對支那現狀失望以至於懷抱如此思想,他日如見支那隆盛,不難想像必將回復如同前者的見解。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蔣渭水、蔡惠如、王敏川等,而屬於後者的是以蔡培火、林呈祿為主。」

日本人眼中的蔣渭水,是「民族意識很強烈,追慕支那」的。即使是郭正亮所謂的本土派,日本人也認為隨時會變成「追慕支那」。

(E)蔡培火把日據下的臺灣人,分為「祖國派」、「臺灣派」與「御用派」三種,而蔣渭水就是「祖國派」的代表人物。

(F)蔣渭水的女兒,也到大陸去抗日了。

(1924年6月,第五次臺灣議會設置請願委員蔣渭水後排左、蔡培火前排右)

2. 被郭正亮歸類為「親日派」的李登輝類型的人物,其實在日據時期,是被蔡培火和一般人稱為「御用派」的。是「御用」,而不是「親日」。親日,是親近;御用,是為日本人所用,為虎做倀。郭正亮對李登輝,還是曲意留情保護的。

3. 他忽略了絕大多數臺灣人,是「順民派」。

皇民化家庭以外的98%臺灣人,除了抗日者,其餘多數臺灣人,是選擇做順民。並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也不認同日本,但現實中不可能反抗日本的極高壓統治,所以只能做順民。做順民以求生存,但從未出賣自己的歷史與靈魂。

正亮兄,為了綠營努力打拼。但對蔣渭水和臺灣歷史,仍需敬謹小心。

相關焦點

  • 面對228真相 黃智賢:民進黨無膽
    民進黨面對228歷史真相,謊話連篇。名嘴黃智賢指出,煙販林江邁被誤傷卻謠傳成遭臺軍打死。圖為林江邁販賣私菸的歷史照片。(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一年一度228紀念日,民進黨又要來跟臺灣提款了,但面對歷史真相,卻是謊話說不停。臺灣名嘴黃智賢指出,228動亂起點,煙販林江邁受傷送醫卻傳成打死,多少臺灣人直到今天,還以為林江邁被國民黨打死;陳菊要重演彭孟緝攻高雄市政府劇本,不提當時高雄市逢外省人就打就殺;林佳龍去紀念二七部隊,卻抹滅大名鼎鼎的共產黨女英雄謝雪紅!
  • 郭正亮分析大選:一對一蔡穩輸 樂見三人拼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韓參選的可能性不高,國民黨最可能在初選出線的還是前主席朱立倫。如果蔡英文尋求連任,一對一對上朱立倫,朱可說是穩贏。因此,民進黨其實希望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參與選舉,形成三足鼎立。在輸局的選舉中,情況越複雜、變數越多,是輸的一方所期待,至少還可能會有贏的機會。
  • 邱毅、黃智賢被民進黨當局盯上了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據臺媒報導,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和黃智賢在參加完環球時報年會後,立馬就被民進黨當局盯上了
  • 民進黨拒絕受困湖北的臺灣人回臺,黃智賢:沒有人性的政府
    編輯:無憂民進黨宣稱自己是民主、人權的政府。然而民進黨在疫情期的所作所為,就暴露了真實的嘴臉。就拿民進黨拒絕受困湖北的臺灣人回臺為例。此舉不僅使得臺灣人感到心寒,也使得全世界都看到民進黨的無情。民進黨拒絕受困湖北的臺灣人回臺,臺灣兒童寫信:我想回家民進黨拒絕受困湖北的臺灣人回臺,甚至稱大陸讓他們回去是把「生化武器」放回臺灣。與之相反的是,民進黨對於歐美各國回臺的要求極為寬鬆,幾乎不加限制。從其他地區回到臺灣比從大陸回到臺灣容易得多。
  • 「謙卑」的民進黨?「千杯」的民進黨!
    沒想到臺媒下午就爆出了谷辣斯的一樁醜事——4年前因酒駕,遭臺北地院依公共危險罪判2個月徒刑,可易科罰金6萬元(新臺幣,下同)。但是精神錯亂的豈止是谷辣斯一人,一直高呼「酒駕零容忍」的民進黨在用人的時候從不在乎此人是不是酒駕,那才叫做精神錯亂。2016年2月,尚未遞補民進黨不分區民代的郭正亮因酒駕被逮捕。但民進黨遲遲未給郭正亮以處分。
  • 黃智賢怒發微博:民進黨這樣的下流「政權」 只能被推翻!
    黃智賢微博截圖【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民進黨這樣的下流政權,只能被推翻 !」 12月19日清晨,臺當局「調查局國安站」昨天清晨大規模搜索王炳忠及父親王進步等處所,帶回王炳忠、新黨新聞秘書陳斯俊、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宣傳部副主任林明正等4名高層偵訊。
  • 女中真丈夫 --黃智賢
    她正是臺灣名嘴《夜問打權》主持人--黃智賢。中國傳統文化啟蒙    黃智賢出生臺灣,從小父親教她背《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紅樓夢》她曾經讀過二三十遍。黃智賢小時候書本上會印有一句話,"做一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黃智賢熱愛文學、歷史。在學校學習時,歷史課都是滿分,各種史料信手拈來。
  • 邱毅、黃智賢力挺祖國統一,民進黨急了
    日前主題為「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的2021環球時報年會在北京召開,邱毅、黃智賢二人力挺祖國統一,民進黨急得跳腳,再次發出可笑威脅。黃智賢、邱毅合力發聲,支持祖國統一12月5日當天,臺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受邀擔任2021環球時報年會主持人,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同樣參與到視頻連線中,就此次年會上的重大議題,即兩岸關係進行討論。會議期間二人表態力挺祖國統一。
  • 專訪黃智賢:《夜問打權》被民進黨停播的唯一「罪」,就是痛打...
    在上月中旬舉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臺灣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的發言,讓兩岸同胞振奮。 她的發言戳中了蔡英文當局的痛處。除了發起所謂的「反紅色媒體」遊行、要求把所謂「親中」媒體趕出臺灣外,臺灣當局陸委會還宣布要追究黃智賢在大陸演講的刑事責任。最終,在當局不斷施壓下,黃智賢主持的政論節目《夜問打權》被停播。
  • 郭正亮分析:他在等「死亡交叉」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直指,郭臺銘會拖到9月13日以後,等民調「死亡交叉」出現(才會宣布參選)。據報導,郭臺銘日前拜訪嘉義市副議長蘇澤峰時表示,「我今天為什麼希望出來,臺灣經濟太弱了,停滯20年,鈔票是沒有顏色的,科技是沒有顏色」。郭正亮在政論節目中指出,只有國民黨提名的參選人韓國瑜病入膏肓,郭臺銘才有機會,這是一個現實。
  • 民進黨當局驅逐2名大陸記者,黃智賢批:赤裸裸的土匪行徑
    編輯:供奉據臺媒報導稱,自從蔡英文上任以來,兩岸關係便在其破壞下愈發惡劣,這也是民進黨當局想要的結果,只不過兩岸統一大勢已定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仍然繼續著「臺灣獨立」的白日夢,未免太過天真。民進黨當局向來唯恐天下不亂,「自斷後路」的事一件也沒少做。就在本月2日,民進黨當局竟然驅逐2名大陸記者,而理由更是荒謬至極,那就是「與採訪目的不符」,對此臺灣媒體人黃智賢直言不諱,民進黨當局這是毫無人性的土匪行徑。
  • 臺灣名嘴黃智賢:民進黨要滅「中國姓」 背祖棄宗陷入瘋狂
    據「中時電子報」10月18日報導,臺灣政治評論人兼名嘴黃智賢18日在臉書表示,有觀眾寄了一封附了「內政部」公文的信到「夜問打權」節目給她。 公文內容為「內政部」詢問各機關單位,「以後民眾的姓名不再使用中文,僅登記羅馬拼音,會對業務造成影響嗎?」
  • 黃智賢:臺灣選舉不是投國民黨,也不是投民進黨
    ANSWER  臺灣資深媒體人 黃智賢:經過昨天晚上的開票,我覺得很多事情是永遠徹底,而且顛覆性的改變,我昨天投了票之後,我就挑了最難的臺北市一個初中,裡面它有很多投、開票所都在裡面。那裡面我看了四個教室,從四點投完票一結束,然後就開始教室裡面就把桌椅改變,然後把投票所布置成開票所,大概四點二十五開始就陸續開始開票了。
  • 黃智賢:限制臺胞大陸配偶子女返臺 民進黨是何居心?
    ANSWER 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記得我說的吧,人一「獨」,腦就殘疾,腦一殘心就壞。你硬生生的,媽媽是湖北人,然後爸爸是臺灣人。第二個是他是一家人回去湖北娘家,看丈母娘,看外公外婆的,他過完年他不回來,他當然要回來,他回來要工作,回來小孩子要上學,有些根本是要考高中的,要考大學的,然後很多人知道,還有很多是怎麼樣?他是去武漢玩的,他根本就是一個臺灣人,他跑去玩,住在酒店,你不讓他回來,所以不要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接下來返鄉路順不順利?要看民進黨,它覺得它有沒有賺。
  • 黃智賢:這樣一個臺灣奇女子,讓「臺獨」氣得跳腳
    到25歲的時候,黃智賢攢夠了一筆錢,也完成了高中同等學力,於是她跑到美國去讀大學。乘著寒暑假,她走遍美國48個州,只有夏威夷和阿拉斯加沒去過。之後,她又到英國留學,獲得萊斯特大學企業管理學碩士學位。其間,黃智賢又把歐洲遊了個遍。
  • 黃智賢:腦子是個好東西,臺灣就是中國國土啊
    告訴你,腦子,是個好東西。」延伸閱讀:黃智賢:全世界都應感謝大陸!臺政客卻還在「仇中反中」,沒人性3月16日據媒體報導,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日前發文指出,臺灣至今,面對全世界,只禁止陸港澳入境。因為民進黨認為,只有陸港澳人身上的病毒會攻擊臺灣人。荒不荒謬?好不好笑?已經「成神」的陳時中認為,這樣剛剛好而已。
  • 竄臺的黃之鋒,黃智賢懟懟懟!
    據多家臺媒報導,黃之鋒接受採訪時聲稱,此次到臺灣有「三個目的」,包括想獲得臺當局和各黨聲援,還聲稱希望臺灣有「人道機制」。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4日在微博發文批評稱:「發起恐怖行徑的黃之鋒,在臺灣耀武揚威」,黃之鋒什麼時候,變成臺灣人的祖宗了?
  • 臺灣知名作家、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這樣一個女人 讓「臺獨」氣得跳腳
    到25歲的時候,黃智賢攢夠了一筆錢,也完成了高中同等學力,於是她跑到美國去讀大學。乘著寒暑假,她走遍美國48個州,只有夏威夷和阿拉斯加沒去過。之後,她又到英國留學,獲得萊斯特大學企業管理學碩士學位。其間,黃智賢又把歐洲遊了個遍。
  • 《夜問打權》被停播,我們找到了黃智賢.
    黃智賢證實《夜問打權》被迫停播:我把民進黨打得很痛!
  • 訪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名嘴"是這樣煉成的
    7年,黃智賢只有兩個目標:看書、攢錢。為了看書,選擇的都是體力活,下班後,衝個涼,又可以精神抖擻地看她心目中的「四書五經」「莎士比亞」等經典。   「我不是體驗人生,我要找尋人生的意義。」當計程車司機時,載到醉酒小姐和圖謀不軌的客人,她寧可賠上車資,也想辦法幫小姐脫身,只求「良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