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李根源舊居紀念堂
李根源舊居位於騰衝城疊水河畔,是李氏明代時遷至騰衝後的發祥地,原建築毀於清鹹豐、同治年間,滇西抗戰勝利後,李根源在祖宅原址上重建住宅,題名為「疊園」,為傳統木結構四合院式建築。1989年8月,李根源之子李希泌將疊園產權捐贈給騰衝縣政府,1993年政府徵地1353平方米,先後新建陳列室、大門和碑牆等建築,1998年舊居正式對外開放。2003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廂
北廂
四合院式老屋正房坐南朝北,單簷硬山頂穿鬥式結構,面闊3間、11.6米,進深4間、10.2米,前、後設簷。廳房坐北朝南,單簷硬山頂穿鬥式結構,設前廊。大門東向開,單簷硬山頂穿鬥式結構。院落天井較大,各建築互不相連,光照良好。
舊居展覽
陳列室位於老屋西側,坐東朝西,重簷歇山頂穿鬥式結構,下簷懸李希泌書「李根源先生紀念堂」匾額,樓上設李根源生平圖片展及實物展,展出李根源各時期照片68幀,實物143件。樓下設書畫展,展出省內外書畫名家為緬懷先生業績而創作的書畫作品27件。
故居大門
新建大門西向開,二疊照壁式,門額上前後施翹角瓦面廈,額嵌石刻孫太初先生書「李根源故居」,門兩側各設一八邊形窗,窗施鐵構件,分嵌「疊」「園」二字。
碑牆
舊居石刻
舊居石刻
大門內三面圍牆為碑牆,共嵌石刻56方,均為李根源先生親書或收集海內古今名賢之書法墨跡鉤摹上石。
李根源(1879—1965年),雲南騰衝人,字印泉、養溪、雪生,別號高黎貢山人,辛亥革命元老、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1898年應永昌府試中秀才,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學堂,1904年考送日本留學,1905年參加同盟會,組織出版《雲南雜誌》,倡立雲南獨立會。1909年回國至昆明,任雲南陸軍講武堂監督,旋升總辦(校長),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以同盟會雲南支部負責人的身份與雲南新軍將領蔡鍔、唐繼堯等組織發動昆明「重九」起義取得成功,後歷任雲南軍都督府軍政部總長兼參議院議長、雲南陸軍二師師長、陝西省省長、駐粵滇軍總司令兼滇軍四師師長、航空督辦、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署國務代總理等職。解放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先生一生胸懷國家,抗戰時期日寇侵佔滇西國土,先生時任雲貴監察使,發布了激勵人心的《告滇西父老書》,對穩定滇西局勢、堅定保山軍民的抗戰決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告滇西父老書
李根源平生擅詩文、好金石,潛心雲南地方文史資料,著有《永昌府文徵》、《雪生年錄》、《曲石文錄》、《曲石詩錄》、《吳郡西山考古記》、《雲南金石目略初稿》等,其中《永昌府文徵》收錄了大量涉及永昌的各類文字、文稿,是研究地方史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1965年病逝後,原陸軍講武堂學員朱德委員長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夏花春風 騰衝重逢
攜程旅行騰衝超值預售現已開啟
掃碼了解搶購
參與抖音挑戰 贏旅遊大獎
活動時間
2020年4月10日至2020年8月10日
規則
活動期間前往騰衝的八個景區拍攝抖音視頻,以#夏花春風騰衝相逢#為話題發布,活動結束後按點讚數依次發放獎品。
打卡景區
騰衝八個打卡景區分別為:北海溼地、和順古鎮、雲峰山、龍川江漂流、銀杏村、熱海景區、火山地質公園、滇西抗戰紀念館。
詳情戳>>
來 源:保山博物館
責任編輯:周應慶
審 核:馬忠華
tclywb@sina.com
原標題:《遇見騰衝丨李根源舊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