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正氣

2021-02-07 百丈文化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出師表》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的鬼神泣壯烈,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是累死的,他是事必躬親,所以司馬懿一算這個人快死了,為什麼?食少事繁,豈能久乎!「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這是祖逖的故事,聞雞起舞。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以上所說的這些人,這種正氣整個充斥於天地之間,這種貞烈之氣凜然長存於萬古。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這是這裡面最有哲理的句子。大家看看「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整個生命充滿了正氣,天地之間充滿了正氣,個人的生死算得了什麼呢?一身正氣又何患生死之事。「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大地沒有這股正氣,地球會分裂的;上天沒有這股正氣,天也會毀滅的,天地之間幸虧有這股正氣。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君臣父為三綱,日月星曰三光,三綱為社會秩序的原動力。道義為之根,那麼天地的正氣是以道義為主的。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文天祥強調了一個道義的精神。他感嘆自己的遭遇:「嗟予遘陽九」,因為九是最高的數,亢龍有悔,到了最高,凡高明必墮落,天地輪迴到了一個高潮,它必須回落了,這個時候就是到了陽九,陽極陰生了。「隸也實不力」,我個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挽回的。這個也說明了就是有禪文化作動力,可是天地之法則,你沒有辦法違背的。釋迦牟尼那麼了不起,他也沒有辦法挽回人類的危機。當年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丘逢甲寫道:「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他們聯名說不要把臺灣割讓,然而清朝政府腐敗無能,還是給割掉了,所以「孤臣無力可回天」。文天祥在這裡也是「隸也實不力」,國家碰到這種衰運,我個人也挽回不了。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楚囚一語雙關,楚囚是一個典故:春秋戰國時期,晉景公為收復中原,與楚共王展開混戰。混戰之中,晉捉到了一個人,名字叫「鍾儀」,是楚國隕縣的縣長。他被存放在晉國戰車庫裡邊,一放就是一年,差點長毛。鍾儀住在戰車庫的臨時監獄裡,他之所以能活下來,多半是啃軍人的皮甲充飢,以及抓老鼠當點心吃。一天晉景公視察戰車庫,瞥見鬍子邋遢的鐘儀,嚇了一跳:「是人是鬼?」對方沒有動靜。晉景公仗著膽子走近,細看這個發黴了的東西,發現卻是活人,臥在一堆白森森的老鼠骨頭中間,衣服已經被老鼠吃光了,惟獨帽子還端坐在頭上。

  「你是什麼人?」「我是一名來自楚國的囚犯,名叫鍾儀!」一口純正的楚國話從這個人、鬼、獸的結合體傳來。蹲一年監獄,不忘本,不懈怠,晉景公讓他演奏了一段兒楚國音樂,他唱起故國鄉音,悽婉哀絕,聞者泣下數行。晉景公覺得這個「楚囚」的一舉一動都慎守著故國禮儀,很有股子精神,值得敬佩。於是就禮遇鍾儀,把他當成一個守節不移的愛國模範來宣傳推廣。與此同時,戰場上傳來壞消息:楚共王奮起爹爹楚莊王遺威,北上解救晉人對鄭國之圍,攻服陳國,遠襲山東莒國威脅齊人。並且晉國西線又遭受了秦軍、白狄的聯合騷擾。晉景公想一舉擊潰楚人,重新奪回被楚莊王時代搶走的中原霸權,已變得希望不大。於是晉景公只好先跟楚國妥協,把鍾儀放回去,以和平大使身份向楚國人民講晉主席的好處。楚國響應了晉國的示好行為,雙方談判議和,並在取得人質後,晉國釋放了扣押的親楚派鄭國國君。  [文/王紹璠,摘自《零項修煉——從激情到禪的頓悟》 ]

我們的使命:
◎ 打造百年常青的生命型企業,弘揚精蘊的中國文化,實現心的解放。
我們的理念:
◎ 歸零達道、達道歸零;經濟文化、文化經濟。

關注百丈文化動態,請訂閱我們的公眾微信號:baizhangwenhua

相關焦點

  • 正氣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正  氣  論作者 張和剛正氣者,乃天地浩然之氣也。或問曰:「何謂浩然之氣?」觀乎今之天下,正氣衰而邪氣盛,其病也久矣;觀乎今之眾生,正氣墜而戾氣盛,其病也亦久矣。正氣之不足,人之何以為人;正氣之不足,天下之何以為天下。故智者知過而改之,不肖者不及也。願天下志士,培育浩然之氣,恢宏聖人之法,調和陰陽之道,自今日始也!奧若稽古,正氣凜然者,何可勝道也。夫子欲伸達道於天下,不辭舟車之苦,不懼旅途之艱,顛沛於四海,輾轉於華夏,雖時之不予,然亦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悟通法師:正氣如何養就
    你怎麼知道天下沒有正氣了?‍‍天下的人你都認識了嗎?‍‍天下的農村你都走遍了嗎?‍‍天下很多地方你都沒有走過,‍‍你怎麼知道就沒有正氣了?‍‍你生活的圈子裡面沒有正氣,‍‍證明是你自己的問題。你自己沒有正氣,‍‍所以你感覺別人也沒有正氣,可能‍‍別人只是沒有圓滿的正氣而且,還是有很多正氣的。‍‍
  • 南懷瑾老師:名垂千古的文天祥《正氣歌》
    他是中國理學家的光榮,他的學問修養是宋明理學的精神所在。 歷史解釋《孟子》的浩然之氣,對「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解釋得最好的,我認為就是文天祥《正氣歌》的頭一段,最為扼要精簡。《正氣歌》後面幾段當然也好,不過我們暫時不討論。文天祥的學術思想,把宋明理學家們有時自相矛盾的「心氣二元」直截了當統一成為「心氣一元」。
  • 文天祥《正氣歌》原文及注釋
    為張睢陽齒46,為顏常山舌47。或為遼東帽48,清操厲冰雪49。  或為出師表50,鬼神泣壯烈51。或為渡江楫52,慷慨吞胡羯53。  或為擊賊笏54,逆豎頭破裂55。是氣所磅礴56,凜烈萬古存57。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58。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59。  三綱實系命60,道義為之根61。
  • 曹寶麟大字《正氣歌》欣賞
    下面這件冊頁《正氣歌》,款署庚辰孟冬,是學米名家曹寶麟先生書於2000年初冬,乙酉(2005年)自跋之「若此奔軼,蓋以正氣所激蕩耳。」本文經大字裁剪,高清圖集,不妨字字閱覽,觀之酣暢淋漓。正好一起看看當代實力名家,是如何學米芾,化為己有的。
  • 文天祥《正氣歌》的偉大之處 三人行
    他那首名垂千古的《正氣歌》對浩然之氣有很精彩的發揮,不但說出了孔孟的心法,更把佛家道家的精神也表現出來了。宋朝自有理學創宗以來,修養最成功的結晶人物可以說就是文天祥了。他是中國理學家的光榮,他的學問修養是宋明理學的精神所在。歷史解釋《孟子》的浩然之氣,對「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解釋得最好的,我認為就是文天祥《正氣歌》的頭一段,最為扼要精簡。《正氣歌》後面幾段當然也好,不過我們暫時不討論。
  • 千古一篇《正氣歌》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磋餘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餡,求之不可得。陰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闢易。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謬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 你知道善養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嗎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片尾曲唱道,人間有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自古以來,這種浩然正氣從來就不曾消失過。孟子曰:「吾善養我浩然之氣」,他還對「大丈夫」一詞做了詳盡的闡述。孟子認為「大丈夫」要具備三個條件: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 《頌家訓 傳正氣》系列四:寶安文氏
    家 訓正氣歌(節選)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
  • 磅礴造句和解釋_磅礴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磅礴(páng bó)。近義詞有:雄偉。氣勢盛大。[徐遲《鳳翔》:「一切都是新鮮的,熱烈的,美妙的,光明的,歡樂的,振奮人心的,氣勢磅礴的。」][郭沫若《北伐途次》:「我們革命軍的內部便有極大的舊勢力磅礴著,我自己是有好多說不出來的苦處的。」]擴大。[魯迅《說鈤》:「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風潮,得日益磅礴,未可知也。」]
  • 一身正氣:不可侵犯的力量
    一身正氣的思想靈魂,就是身正基於心正,正心方能正身。人身正氣凜然,則威嚴不可侵犯。養吾浩然之氣,就將心胸坦蕩,正氣滿乾坤。一身正氣,是中華文化經典中傳承下來的一個漢語成語。這一漢語成語,多用以指人的一身光明磊落,剛正不阿。它既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心性觀,又彰顯為一種自信的人格觀。在先哲看來,人身由精氣構成,而全身就充滿著氣。心以宰身,心正則身正,身正就體現為氣正。
  • 大美·涼都——磅礴烏蒙·梅花山
    大美·涼都——磅礴烏蒙·梅花山 《磅礴烏蒙·梅花山》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禁止將視頻及圖片進行編輯使用!!!
  • 天地之間有正氣:為國而死,雖死猶生,精神不滅,英名長存
    前六句把作者的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了極致;最後兩句則一筆宕開,以磅礴氣勢、高亢音調收束全篇,捨生取義、從容赴死的浩然之氣噴薄而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早已成為激蕩人心的千古絕唱。感言:天地之間有正氣,生死之時見節操。為國而死,雖死猶生,精神不滅,英名長存!
  • 《親愛的中國》凝聚磅礴力量
    當年為《我愛你中國》作詞,瞿琮核心就寫八個字——「青鬆氣質、紅梅品格」,此番作《親愛的中國》,也是八個字——「文化自信、磅礴之力」。 在歌詞中,瞿琮善用排比、對仗、比喻、擬人等手法。「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我愛你家鄉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我愛你中國》中抒情貼切的歌詞,讓人難忘。
  • 古代8則弘揚正氣的經典語錄!善養浩然正氣,創造智慧人生!
    1、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出自宋·文天祥《正氣歌》。天地間存在著浩然正氣,它廣泛地賦予萬事萬物。2、心無私慾,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出自清·張伯行《困學錄集粹》。心中沒有私慾,自然而然就會剛正,心中沒有邪惡的念頭,就會中正。因此為人要樹立一身正氣,保持本色。
  • 古風新語:說正氣
    正氣充盈者,吐納間神清氣暢,輝接日月,身接天地,意動古今。陰風怒吼心不懼,迅雷乍響膽不寒。正氣充盈者,與人交接,步履從容,談吐得當,不傷不亂,不卑不亢,身心正,底氣足。修正氣要訣之一:親自然。沐光神暢,臨風志清,觀水醒目,登山壯志。
  • 喝了藿香正氣水也不能駕車
    交警趕到後,從摩託車駕駛員楊某身上聞到酒精味,懷疑其酒駕,於是準備對其進行酒精呼氣測試,但楊某不願配合,並申辯自己因為胃痛剛剛喝過兩瓶藿香正氣水,「喝藿香正氣水又不是酒,不算是酒駕。」為搜集證據,交警將楊某帶到醫院抽血檢測,顯示楊某體內酒精含量為140mg/100ml,屬醉酒駕駛。楊某承認他在喝過兩瓶藿香正氣水後,和朋友聚會時又喝了一瓶啤酒。
  • 藿香正氣水和藿香正氣口服液,還在傻傻分不清嗎?吃錯後果很嚴重
    相信大家的家裡的小藥箱中都會備有藿香正氣水或者藿香正氣口服液。兩個藥物看著差不多,有些人甚至以為是一樣的藥物,從字面理解,水不就是口服液嗎?去藥店買藥,跟店員說:給我來點藿香正氣口服液。經常會有這樣的回答:口服液沒了,給你來盒藿香正氣水吧。真的有點傻傻分不清了。
  • 黨員幹部要善養浩然正氣
    正氣,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為人之道、處事之基,是黨員幹部的「脊梁」。「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南宋詩人文天祥在獄中寫下著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
  • 東夏教育·正氣養生——常懷感恩之心,為生命積蓄正氣
    1天半的課程是走心的課程,這份體驗,這份經歷,留在了我的生命裡,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滿滿的正氣!【東夏教育·正氣養生】緊跟國家腳步,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國家大健康理念,把課程帶到全國多個城市乃至三線、四線城市,願望通過傳播中華優秀養生智慧,幫助人們長養自身正氣,實現身心同調,身心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