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出師表》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的鬼神泣壯烈,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是累死的,他是事必躬親,所以司馬懿一算這個人快死了,為什麼?食少事繁,豈能久乎!「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這是祖逖的故事,聞雞起舞。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以上所說的這些人,這種正氣整個充斥於天地之間,這種貞烈之氣凜然長存於萬古。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這是這裡面最有哲理的句子。大家看看「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整個生命充滿了正氣,天地之間充滿了正氣,個人的生死算得了什麼呢?一身正氣又何患生死之事。「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大地沒有這股正氣,地球會分裂的;上天沒有這股正氣,天也會毀滅的,天地之間幸虧有這股正氣。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君臣父為三綱,日月星曰三光,三綱為社會秩序的原動力。道義為之根,那麼天地的正氣是以道義為主的。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文天祥強調了一個道義的精神。他感嘆自己的遭遇:「嗟予遘陽九」,因為九是最高的數,亢龍有悔,到了最高,凡高明必墮落,天地輪迴到了一個高潮,它必須回落了,這個時候就是到了陽九,陽極陰生了。「隸也實不力」,我個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挽回的。這個也說明了就是有禪文化作動力,可是天地之法則,你沒有辦法違背的。釋迦牟尼那麼了不起,他也沒有辦法挽回人類的危機。當年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丘逢甲寫道:「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他們聯名說不要把臺灣割讓,然而清朝政府腐敗無能,還是給割掉了,所以「孤臣無力可回天」。文天祥在這裡也是「隸也實不力」,國家碰到這種衰運,我個人也挽回不了。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楚囚一語雙關,楚囚是一個典故:春秋戰國時期,晉景公為收復中原,與楚共王展開混戰。混戰之中,晉捉到了一個人,名字叫「鍾儀」,是楚國隕縣的縣長。他被存放在晉國戰車庫裡邊,一放就是一年,差點長毛。鍾儀住在戰車庫的臨時監獄裡,他之所以能活下來,多半是啃軍人的皮甲充飢,以及抓老鼠當點心吃。一天晉景公視察戰車庫,瞥見鬍子邋遢的鐘儀,嚇了一跳:「是人是鬼?」對方沒有動靜。晉景公仗著膽子走近,細看這個發黴了的東西,發現卻是活人,臥在一堆白森森的老鼠骨頭中間,衣服已經被老鼠吃光了,惟獨帽子還端坐在頭上。
「你是什麼人?」「我是一名來自楚國的囚犯,名叫鍾儀!」一口純正的楚國話從這個人、鬼、獸的結合體傳來。蹲一年監獄,不忘本,不懈怠,晉景公讓他演奏了一段兒楚國音樂,他唱起故國鄉音,悽婉哀絕,聞者泣下數行。晉景公覺得這個「楚囚」的一舉一動都慎守著故國禮儀,很有股子精神,值得敬佩。於是就禮遇鍾儀,把他當成一個守節不移的愛國模範來宣傳推廣。與此同時,戰場上傳來壞消息:楚共王奮起爹爹楚莊王遺威,北上解救晉人對鄭國之圍,攻服陳國,遠襲山東莒國威脅齊人。並且晉國西線又遭受了秦軍、白狄的聯合騷擾。晉景公想一舉擊潰楚人,重新奪回被楚莊王時代搶走的中原霸權,已變得希望不大。於是晉景公只好先跟楚國妥協,把鍾儀放回去,以和平大使身份向楚國人民講晉主席的好處。楚國響應了晉國的示好行為,雙方談判議和,並在取得人質後,晉國釋放了扣押的親楚派鄭國國君。 [文/王紹璠,摘自《零項修煉——從激情到禪的頓悟》 ]
我們的使命:
◎ 打造百年常青的生命型企業,弘揚精蘊的中國文化,實現心的解放。
我們的理念:
◎ 歸零達道、達道歸零;經濟文化、文化經濟。
關注百丈文化動態,請訂閱我們的公眾微信號:baizhang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