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小米。
2021年1月1日,我弟弟結婚啦。
從他戀愛到訂婚、領證等整個過程,我都寫文章和大家分享了,這是這個系列的收尾篇。
弟弟小凱和弟媳小萌整個結婚儀式特別圓滿,作為姐姐,我化身吃瓜群眾,笑得嘴巴都閉不上了。
家裡人都說太幸運了,天氣非常給力,元旦當天晴天,也不是特別冷。
可是元旦前3天,老家下了雪,突然降溫,天氣特別冷。我一出高鐵站,瞬間清醒,被凍的。
抵擋不住寒冷天氣的我,特意去買了一件裡面穿的馬甲,棉鞋,還貼了弟媳給我準備的暖寶寶貼。
那會,我們就很擔心,弟弟和司儀提前溝通,儀式節奏快一點,爭取20多分鐘搞定,免得弟媳戶外穿婚紗太久挨凍,實在是太冷了。
婚禮當天,11點左右舉辦的儀式,那會陽光灑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特別舒服。
我看完整個儀式,只有一個感覺:儀式感非常重要,至少那個當下,屬於他們倆,他們會記住這一刻。
農村的婚禮特別熱鬧。
結婚前3天,就開始響喇叭,聲音很大,整個村都能聽到,大家就知道什麼事了。如果你和這有人情來往,知道了這事,就可以來喝喜酒。
▲我們家屋頂的喇叭
屋頂上的喇叭,村裡有專門放喇叭的人,收費一般150-200元。
結婚當天,放鞭炮的人,也在房頂上,提前安排好。
這是我家大門,一看就知道這家有孩子結婚。
▲我家大門口
我們家的院子,都布置得五顏六色的。
▲院子裡的裝飾
家裡每一個門都貼了對聯,牆上貼了囍字,家裡到處都是囍。
▲家裡門上貼的對聯,牆上貼的囍字
中國人結婚一定要貼很多個囍字,把兩個喜字放在一起,寓意喜結連理,所以結婚又叫辦喜事。
喜這個字來自甲骨文,上半部分是鼓的意思,下半部分是口,辦喜事,一定是敲鑼打鼓,招呼大家來參加的。
房間裡布置得很喜慶,紅色的床單被罩,上面撒上紅棗、花生等,貼上小娃娃的海報,還有氣球。看著我就想笑,莫名有一種土土的時尚感。
▲弟弟和弟媳的房間
農村的婚禮,本家人會提前過來幫忙的,主家要連續管3天飯。
這時,會在院子裡搭一個做飯的大鍋,做很多人的飯,都是用大盆裝菜。
▲院子裡的大鍋,看著很壯觀
▲農村院子裡,搭建的舉辦儀式的臺子。
家裡這麼一布置,特別有氛圍,喜氣洋洋的。
很多人都說,結婚,一個字形容:累,兩個字形容:很累;三個字形容:非常累。
這次,我們對這一點體會不深刻,更多是興奮和感動,還有滿滿的愛。
結婚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弟媳還出主意,如何玩遊戲,比如新郎帶著眼罩嘴咬著口紅,給伴郎塗口紅。
反正怎麼搞笑,怎麼來。多次參加朋友婚禮的我,對此相當有經驗。
結果,弟弟更雞賊,到了他就說,時間來不及了,耽誤舉行儀式。
弟媳小萌爸媽一聽這不行呀,不能耽誤了事。就這樣,弟弟玩了找鞋等一些簡單的遊戲,成功接到新娘子。
車子到了我們家,要先放炮,新娘子再下車。
▲車子到了,我們都在門口站著
現在結婚,我們那流行穿三套衣服,第一套是秀禾服,下車,弟弟抱著弟媳進家門,還好弟媳瘦。
穿著這套衣服,先拜天地,現在也不用磕頭了,就鞠躬。然後,新娘子換婚紗,舉辦儀式。
▲第一套秀禾服
▲弟媳換好婚紗
換好婚紗的弟媳,太美了,上臺前,她把披肩脫掉了,她告訴我:披著不好看。
結婚儀式,我感覺各地都差不多,這個環節,主要是司儀引導。
▲弟媳挽著她爸爸
▲弟弟單膝下跪,迎接他的新娘子
說到司儀,多說幾句,這個司儀,我表姐結婚是他,我和弟弟結婚也是他,我們都很熟悉了,很信任。
我不敢說他主持得多麼精彩,但是一定不會出錯,控場能力很強。
負責攝像的人,是司儀的爸爸,之前在他們鎮上開影樓。
我公公和他竟然認識,原來劉先生家90年代,一大家子照全家福,都是司儀爸爸給拍的,照片現在還在家裡掛著。
聽了這樣的故事,我總是很感動,他們現在主要在濟寧市區接婚慶、開業等儀式,但是老家裡,只要是熟人介紹,他們也接。
他們人靠譜,做生意很實在,婚禮的臺子他們搭建,主持婚禮(包含專門的音樂),以及攝像,一共收了我們4800元。當然也有更便宜的,那水平差太遠了。
儀式中,有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新郎新娘改口,司儀會邀請喜嶽父和喜公公一起入場,喜嶽母和喜婆婆一起入場。
▲左邊:我媽媽;右邊:弟媳媽媽,
她們眼角掩飾不住的開心
司儀也很幽默,讓他們喊:媽媽,好媽媽,親愛的好媽媽,然後給紅包,爸爸也是如此,倆人嘴特別甜,叫得很親切。四個老人也很開心,給了4個大紅包。
不得不說一句,他倆真的特別優秀,一看就是經過場面的人,落落大方,一點都不扭捏。
然後,就是我爺爺、奶奶上臺,二老都笑得不行了。我非常理解他們的心情,盼這一天盼了很久。
▲弟弟弟媳和爺爺奶奶
還有一個環節,弟弟講話,他哭了。儀式後,他告訴我,儀式前,想講很多,其實,到了那一刻,感情所致,講出了內心最想說的。他只想好好珍惜這一切。
弟弟感謝了弟媳的爸媽,並且承諾會照顧好弟媳,不會讓二老失望。也感謝了我爸媽,覺得讓爸媽太操心了。
我相信他的承諾,30歲的他,真的長大了, 學會了承擔責任。
▲弟弟弟媳一起倒「愛情沙」,代表永恆的愛
▲弟弟親吻弟媳,看得出他有些緊張
儀式一結束,拍照合影,弟媳小萌的弟弟,拿著一個厚外套跑上去。看到這樣的瞬間,非常感動。
後來,弟媳小萌說,結婚前,本來以為很緊張,反而沒有,但是弟弟送上外套的那一刻,她差點淚崩了。
拍全家福時,我摸著弟媳的手熱乎乎的,她說一點都不冷。那就好,外面的溫度真得零下了。
儀式結束後,親朋好友就去鎮上的飯店吃飯,這時,我們見到了很多親戚。結束後,我們站在門口,一起送大家。
下午2點左右就結束了,弟媳回我們家,然後從我們家回她家,換好衣服,轉一圈,家裡人再送回我們家。
以前的儀式,新娘當天回娘家,第二天家裡人再送去婆家,現在一切從簡了。
我參加完他們婚禮後,更加確認儀式感非常有必要。
這次婚禮很圓滿,晚上吃飯,我們一起討論,這麼順利,完全是因為婚禮各種相關事宜提前都準備好了,並且兩家各種細節也商量了,所以,一切按照流程走就可以。
弟弟和弟媳訂婚到結婚的整個過程,我都分享給大家了,這裡就一個收尾啦。
其他文章(點擊題目查看):
①《第一次見未來弟媳,我終於知道了結婚的「三金」和「五金」是啥》
2019年7月,他們戀愛半年多時,我第一次見弟媳,寫了弟媳小萌的工作,以及關於我們那一些結婚習俗。
我很喜歡她,她工作很努力認真,這次結婚,她覺得一點不累,因為平常工作一站就站半天,接待客戶,我聽了很心疼,這個不累後面,是日常的付出。
②《彩禮8.8萬,這只是開始,結個婚怎麼那麼難?》
8月份,他們訂婚,關於彩禮,關於訂婚儀式,我寫了不少,那會我們兩家剛接觸,雖然不熟悉,但都是誠意滿滿。
③《拍婚紗照,套餐1萬原來只是開始,隱形消費,又花了7000元.》
在這篇文章中,我寫了他們拍婚紗照的經過,現在已經拿到照片了,很漂亮。
④《11月11日,我弟弟領證啦,但一周前,他差點不結婚了》
這篇文章,我分享了他們倆領證的經過,還有之間的矛盾,只要倆人願意在一起,有問題都不怕,可以去解決。
⑤《弟弟結婚給女方近15萬,還要「辭娘肉」、「抱雞」,原來老家習俗這麼多》
這篇文章爭議很大,很多人說現在結婚儀式太繁瑣了,應該簡單化。我這次回家,也發現會有一些儀式簡單了,但我認為婚姻需要儀式感。
從傳統文化上來說,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除了他鄉遇故知稍微私人點,其他三喜都是要大張旗鼓的儀式感的。
從弟弟和弟媳的角度,敲鑼打鼓、盛大的婚禮,也是在向他們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他們從此的人生,不一樣了,他們將組建一個新的家庭,他們從此有了攜手共走人生路的伴侶,請做好準備,請認真對待。
我們看文章,會覺得這些事情特別多,特別麻煩,其實真正去做,很簡單,就看是否願意用心。
PS:不管怎樣,他們從戀愛到訂婚,走到結婚啦。
他們倆都是思想成熟、願意承擔的年輕人,我相信以後會處理好夫妻關係的。
婚禮,既是與家人朋友分享喜悅的儀式,也是獨屬於兩人的籤約儀式。
婚禮後,他們會開始自己的小日子,成為彼此最堅實的依靠,最親密的伴侶,祝福他們。
在以後,我還會把我們家庭更多故事分享給你,這些都是真實的呈現,都說最難的是家庭關係,我們也摸索著前進,希望一起成長。
最後,我想大聲告訴大家:我升級了,我做大姑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