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雖然我們只是普通人,電視劇裡角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們無法感同身受,我們就只是一個觀眾,看劇就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可好的影視資源對演員來說卻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時候,一個人是否能夠躋身一線,一夜爆紅;這很可能就因一部戲而定論;
想必《小時代》大家都看過吧,郭採潔在劇中扮演的顧裡一角可以說是深入人心,而她本人也憑藉這部作品一炮而紅,在此之後好資源便開始接到手軟。但我們今天要了解的這一位,可以說是現在許多年輕演員的老前輩了。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時代的經典了,想必不少人都看過吧,這部劇既可以當作宮廷大劇看,又開創了內地懸疑大片的先河。當年開播時,憑藉16.7%的超高收視率,穩坐了內地影視劇No.1的寶座。成為了繼一九九四年播出的《三國演義》後的又一部史詩級別的大劇。
《雍正王朝》改編二月河的同名小說,作者將一系列歷史事件串聯起來,全面地展現了四阿哥胤禛不平凡的一生。而主演唐國強更是顛覆了以前的形象,突破了自我,也成就了這部歷史大戲。
但導演胡玫說,當時選角色的時候,準備讓飾演老八的張豐毅來演雍正。因為張豐毅的長相非常符合歷史上描述的雍正,陰狠隱忍、身上有一股子硬氣和霸氣,這和張豐毅以前塑造角色的形象都非常像,算起來張豐毅可以說是不二人選了。可是對於這個安排,當時原定在劇中飾演八爺的唐國強卻有其他看法。
唐國強覺得自己也非常適合飾演雍正,覺得自己演才是最合適的,於是便前去找胡玫導演據理力爭。唐國強之前的戲路多演的是溫文儒雅,彬彬有禮的書生,形象更偏向於&34;這種類型,他非常想改變自己,不想戲路就此局限,想突破,更上一層樓。
雖然他去找了導演,但導演有自己的考量,並沒有答應他,可唐國強卻偏偏不信邪,從拿到故事大綱的第一天起,唐國強就深入琢磨雍正的人物角色,而且發誓非雍正不演。這雖然對別的演員沒什麼影響,可導演作為選角色的人,面對這樣的境地也是十分的為難。
唐國強一直不死心,於是導演胡玫就開始了漫長的說服工作……最後,當整個劇本全面落地時,央視要求必須馬上開拍。也就是在臨近開拍的最後一天,胡玫專程去請唐國強吃飯,並且無奈地表示,如果唐老師不演&34;,我們只好換人。
本以為自己完全無望的唐國強只好被迫接受了自己只能飾演配角的現實,可誰曾想,就在準備籤約的當天早上七點多鐘,張豐毅突然給胡玫打來電話,說自己來不了了。這可讓胡玫導演措手不及。因為在原來的角色安排中,張豐毅可是要飾演雍正的,是劇裡的大主角,不可或缺,主角不來了,這戲可怎麼拍?
想必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好奇,為什麼這麼好的一個角色,唐國強求都求不到,而張豐毅卻要放棄呢?原來,在開拍的前一天晚上,張豐毅去見了自己的好朋友陳凱歌,陳凱歌的劇《荊軻刺秦王》遇到了問題,主演不去了。作為陳凱歌的好朋友,他只能放棄這邊的劇,去了陳凱歌的劇組了。
這下雍正的角色就空出來了,可胡玫導演一時間也找不出來誰比張豐毅更合適了。而且時間就是金錢,央視方一直在催促開工,如果再拖下去的話,演員,後期,工作人員都不好安排,只能停滯。就在這時,她想到了唐國強。他不是一直在推薦自己,想演雍正嗎?那就讓他試一試好了。
於是在張豐毅拱手相讓的情況下,唐國強得到了雍正的試鏡機會。唐國強和其他幾個也來試鏡雍正的演員一起去後臺做了妝發,穿上了雍正的戲服。等到了試鏡亮相的時候,唐國強一登場就讓胡玫眼前一亮。因為做完妝發後的唐國強帝王氣息頗豐,和之前印象裡的奶油小生形象完全不同。可以說非常符合雍正的人物形象了。
可是形象只是加分項,並不能成為決定項,到底能不能拿下這個角色,那還是要看演員本身的表演實力。但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有了之前的苦心積澱,唐國強演繹的雍正可以說是惟妙惟肖。既高度還原了原著中的&34;,又辯證褒揚了懷德天下、心繫萬民的一代名君。
尤其是在時代背景格外動蕩,人心惶惶的不安中,唐國強更是展現出了雍正那種君王臨危不亂,安如泰山的英雄本色。自此,雍正的角色定下了,就是唐國強;如願當上「雍正」的唐國強自這部劇後,一改以往塑造的&34;的形象,讓觀眾也對他刮目相看,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後續的戲路也更寬廣了。
這邊的唐國強順風順水,拿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角色,電視劇播出後也是廣受好評,而張豐毅卻沒有那麼理想了。由於《荊軻刺秦王》是一部面向國際化的電影,其經典程度和流傳程度都不如電視劇版來的更好,所以很容易就被新的電影所取代,因此在後來的採訪中,張豐毅也曾直言到自己很後悔放棄了這次機會。
但無論怎麼樣,最後的結果都是張豐毅當年自己的選擇,畢竟在生活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是朝好的方向去發展,而且也註定了人這一生必定會經歷舍與得,只有舍,才能有得。
好在回顧張豐毅一路走來的歷程,雖說不容易,但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老戲骨,希望之後的張豐毅能夠看準劇本,多挑一些好的角色,為喜愛他的粉絲們帶來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吧。
窮的只剩演技!&34;不僅拉300萬贊助挽救劇組,還一人分飾7角